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疾菑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
… 页面 33…
墨子 ·28·
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
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万民,齐戒沐浴,洁
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
牺牲不敢不模Х剩曡当也桓也恢卸攘浚呵锛漓氩桓沂薄
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
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政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
其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
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
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
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今天下之人曰 :“方今之时 ,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
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
时之以正长,则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
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
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 :‘
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 。’则此言善用刑者
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
故遂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 :‘唯口出好兴戎。
‘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
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
罔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王
之书,相年之道曰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
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 。’则此语古者上帝鬼
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
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
王之为若此。今王公大人之为刑政则反此。政以为便譬,宗于
… 页面 34…
墨子 ·29·
父兄故旧,以为左右,置以为正长。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
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而莫肯尚同其上。是故上下不同义。
若苟上下不同义,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何以
知其然也?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
将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赏,则众之所非,曰人众与
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乎!上唯毋立而
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若苟上下不同义,
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
上之罚,未足以沮乎!若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
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
长之时’同乎!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
众之道。故古者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是故上下情请
为通。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
之。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
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
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
惕栗,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 :‘非神
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
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 ’。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
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
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
矣。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
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是以先王之书周颂之道之曰 :‘
载来见彼王,聿求厥章 。’则此语古者国君诸侯之以春秋来朝
聘天子之廷,受天子之严教,退而治国,政之所加,莫敢不宾。
当此之时,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诗曰 :‘我马维骆,六辔
… 页面 35…
墨子 ·30·
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又曰:‘我马维骐,六辔若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即此语也。古者国君诸侯之闻见善与
不善也,皆驰驱以告天子,是以赏当贤,罚当
暴,不杀不辜,不失有罪,则此尚同之功也。”
是故子墨子曰 :“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
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当若尚同之不可不察,
此之本也。”
… 页面 36…
墨子 ·31·
尚同下第十三
子墨子言曰 :“知者之事 ,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
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
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
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
于民之善非也,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
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
之善非也。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
暴人而罚之。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为政若此,国众必乱。故
赏不得下之情,而不可不察者也。”
然计得下之情将柰何可 ?故子墨子曰:“唯能以尚同一
义为政,然后可矣。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
胡不审稽古之治为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
百姓为人。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
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
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
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
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
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诸侯又以其
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也,是以选择其次立为卿之宰。卿
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
长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
… 页面 37…
墨子 ·32·
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故古者建国设都,
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说也,唯辩而使助治
天明也。
今此何为人上而不能治其下,为人下而不能事其上,则是
上下相贼也,何故以然?则义不同也。若苟义不同者有党,上
以若人为善,将赏之,若人唯使得上之赏,而辟百姓之毁,是
以为善者,必未可使劝,见有赏也。上以若人为暴,将罚之,
若人唯使得上之罚,而怀百姓之誉,是以为暴者,必未可使沮,
见有罚也。故计上之赏誉,不足以劝善,计其毁罚,不足以沮
暴。此何故以然?则义不同也。”
然则欲同一天下之义,将柰何可?故子墨子言曰 :“然胡
不赏使家君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曰 :‘若见爱利家者,
必以告,若见恶贼家者,亦必以告。若见爱利家以告,亦犹爱
利家者也,上得且赏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家不以告,亦
犹恶贼家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 。’是以遍若家之人,
皆欲得其长上之赏誉,辟其毁罚。是以善言之,不善言之,家
君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之赏,而暴人之罚,则
家必治矣 。然计若家之所以治者何也?唯以尚同一义为政故
也。
家既已治,国之道尽此已邪?则未也。国之为家数也甚多,
此皆是其家,而非人之家,是以厚者有乱,而薄者有争,故又
使家君总其家之义,以尚同于国君。国君亦为发宪布令于国之
众,曰 :‘若见爱利国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国者,亦必以告。
若见爱利国以告者,亦犹爱利国者也,上得且赏之,众闻则誉
之,若见恶贼国不以告者,亦犹恶贼国者也,上得且罚之,众
闻则非之 。’是以遍若国之人,皆欲得其长上之赏誉,避其毁
罚。是以民见善者言之,见不善者言之,国君得善人而赏之,
… 页面 38…
墨子 ·33·
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矣。然计若国之所
以治者何也?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国既已治矣,天下之道尽此已邪?则未也。天下之为国数
也甚多,此皆是其国,而非人之国,是以厚者有战,而薄者有
争。故又使国君选其国之义,以尚同于天子。天子亦为发宪布
令于天下之众,曰 :‘若见爱利天下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天
下者,亦以告。若见爱利天下以告者,亦犹爱利天下者也,上
得则赏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天下不以告者,亦犹恶贼天
下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 。’是以遍天下之人,皆欲
得其长上之赏誉,避其毁罚,是以见善不善者告之。天子得善
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天下必治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