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懈鲎灾し郑炕褂懈鲋ぷ灾し郑ぷ灾し指灾し质且惶宓牧矫妗9湃擞镁底幼霰扔鳌9攀焙虻木底痈颐窍衷诘木底硬灰谎泄攀焙蚴峭担褪且桓鐾阉ィサ煤芰聊芄徽占越型担湃擞谜飧鲎霰扔鳌1扔髡馑姆志秃苡幸馑肌0淹档耐茸髦ぷ灾し郑ス獾恼庖幻妫庖幻婢底泳褪亲灾し郑庖幻婢底幽苷战屑郑底诱占底永锩嬗杏跋瘢歉鲇跋窬褪窍喾帧R幻婢底樱勒馑姆质且惶濉K灾ぷ灾し指灾し挚梢运凳鞘綮短澹颐窃谡苎Ю锩娼餐蛴械谋咎澹铀飧龅胤缴鼍瘛⑽镏省>窬褪悄苷眨占镏示褪钦绽锩娴南窒啵庀窒嗑褪俏镏省U飧霰扔魑颐潜冉先菀桌斫猓颐谴颖扔骼锿废感娜ヌ寤嶂罘ㄊ迪唷U馐墙驳摹缸孕钥眨账晕孕怨省埂�
  「无我亦三」,第一个是「无相无我,我相无故」。无相无我是遍计所执性,这个相本来没有,所以叫无相,「即此无相说为无我」,无相无我。我们现在要问,我相到底有没有?你要是稍稍契入大乘,你就知道真的没有,正如《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一切法的真相。那我们这个相有没有?没有,刹那生灭,迁流不住。就像那个旋火轮,你看到那个火是一个轮,不是的。它好像是一点一点的相续,实际不是相续是迁流。它速度太快了,你看到好像是个轮,实际上根本轮就不存在。我相亦复如是,所以说是无相无我。现在科学家也发现到这个事实真相,说宇宙之间没有物质存在,只有能量,没有物质,物质是能量变现的。这些发现逐渐逐渐与佛法讲的接近了。
  所以我常常感到遗憾,这些科学家没有能够看到佛教的经典,他们如果能够接触到佛教经典,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启示,他会有更多的发现,有更精辟的解释。但是中国古圣先贤留下来的这些典籍,我们都知道用文言文写的。你要想读中国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这些典籍(这些典籍确实是智慧、是经验),那就不能不学汉文,还得要学汉文,学中文里面的文言文,你才能够直接读诵研究汉学里面古圣先贤的智慧、经验、教诲,你才能受益。如果你要不认真学习,这个典籍在,我们讲堂里面这么多书架都是的。世间法的我们这里头有《四库全书》,出世法的,我们这里面有十几套不同版本的《大藏经》,现在放在这个地方没人看,为什么?钥匙没有。
  钥匙就是文言文,你能够通达文言文,这个钥匙你就拿到了。你要是拿到这个钥匙,你要是打开这个宝藏就欲罢不能,你会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夜以继日。以前你们都知道杨老师杨淑芬在此地,《四库全书》我看只有她一个人在翻,每天晚上看到三、四点钟,天快亮了,舍不得放下,她有这把钥匙。这一把钥匙取得也并不难,《三字经》、《弟子规》里头都讲,教学最重要的「专」,《三字经》上讲「教之道,贵以专」。教要专,学是更要专,你就拿到了。要多少时间?在一般讲是一年,不长。我们没有把一年的时间专用在这门上,所以不行。
  以前李老师教导我们要拿这个钥匙在古文,取古文。为什么不取经典?经典是当时最浅显的文言文,就等於那个时代的白话文一样。所以佛经的体例在中国文学里面称为「变文」,文学史里称之为变文,变化的变。你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汉唐时候的翻译,从汉朝到宋朝八百年间,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译。我们现在看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很浅显,好懂。你要把《古文观止》拿来比较,古文难懂,佛经容易懂。佛经为什么用这种文字?祖师大德为了普及佛法、普度众生,用最浅显的文字,译经的法师他的一片慈悲心。所以你能看得懂佛经,你不见得能看得懂古文,中国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这些东西你未必能看懂。你能看得懂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那你读佛经就轻而易举,一丝毫困难都没有。愿不愿意拿这把钥匙?现在不能够强迫,现在我们是讲的民主自由开放,完全是自己发心,自己想不想要这把钥匙。
  无我第二个叫「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异相无我是说的依他起,意思是讲相有不是没有。虽有相不是像它遍计所执的,为什么?相是依他起的,决不是凭空想像的,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相无我是个抽象概念,所以我相无故,这个地方不能讲我相有。我相是什么?身相,身有。身是不是我?一般人就执著这个身是我,我在哪里。总是这样执著,这是我,我在这里。这就是异相无我的意思。第三个意思「自相无我」,这是属於圆成实,圆成实性自相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这个无我所显就是前面两种无我,无相无我、异相无我,这两种无我显示出来就有自相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就这个自相称之为无我,这是无我的三个意思。
  后面还有一句「无相亦三」,第一个「相都无故」。相有没有?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你要是说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所以《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相都无故。第二「相无实故」。因为相无实,所以它都无。相不是实在的,相不是永恒的,虽有,时间太短暂了,古人用旋火轮做比喻,比喻得好。旋火轮在快速转动的时候有没有轮的相?好像是有,实际上呢?实际上没有。相有无实,不是真的,是光的点转动得太快了,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有。第三「无妄相故」,后面它有一句「然皆融摄,则此宗意。而偈正意,多约前二性辨」。前二性就是遍计所执跟依他起。说得那么多,说的是一桩事。这就是前面所讲的,从一桩事情面面观察,我们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所以相是幻相,事也不是真有。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问:你要不要放下?最后真正的用意是放下,明了事实真相叫看破。
  佛的千经万论、千言万语把诸法真相说破,让你明白,让你了解,看破了。看破之后,你才肯真正放下。也许有人问,这是很普遍的,我想自古以来都不免,世尊当年在世也不免。我统统放下之后,我的生活怎么办?提出这个疑问的人他有没有看破?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不是跟你说事有理无,相有性无?那你怎么样放?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切放下是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不再起心动念了,这叫放下。放下跟提起是同时的。释迦牟尼佛放下了,放下之后怎么样?现身说法,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如果你要误会,我什么事情都不干了,我统统放下了,那释迦牟尼佛成佛应该不要再教化众生,也统统放下。为什么?在这个世间示现是给大家做榜样、做模范。身体要不要生活?需要。但是生活很简单,吃饱了,穿暖了,有个地方遮蔽风雨,够了。给我们示现的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
  生活所需是福报,福报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当然我们凡夫没见性,性德里面的福报我们享受不到。那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享受是修得的,我们这一生贫富贵贱,这是命!贫富贵贱在果报里面是属於满业,前世所修的,这一世你来享受。前世你修的因多,譬如财富,财布施多,这一生当中,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发财。你做的工作是缘,你命里有的财富是因,人家跟你做同样生意他不会发财,你会发财,缘相同,因不相同;你命里头有,他命里头没有。
  财富是过去生中修的,在这一世当中果报现前。你修得多,你得的就多,修得少,得的就少,是这么个道理,不需要刻意去经营,用不著。用清净心,用真诚心。如果真的有智慧,我钱财多了,除了我自己正常生活之外,你再拿去布施,愈施愈多。中国古时候范蠡就给我们做了个典范,三聚三散,他永远散不尽,为什么?愈施愈多。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就吝啬、吝财,不肯修财布施,这样子他的财富就有限,他命里头的财用完就没有了。所以,不懂得业因果报!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我们要想得这三种果报,你就修这三种因,不要疑惑,不要有所希求,自自然然的果报就现前了。你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无尽,那你这三种果报也是无尽的。
  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多,佛在经上常给我们说财宝是五家所有。你命里头没有,你虽然得到,你守不住。大火会把你烧掉,大水会把你漂掉,还有盗贼,还有败家子,你怎么能守得住?所以有智慧的人怎么守?散财就是真守,帮助一切苦难的人,你那个财用永恒不尽,无论做什么事情是财源滚滚而来,灾难也能化解。灾难怎么化解?无我就化解了,无我谁受灾难?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用修自己的功夫来化解灾难。这很有道理,因果上讲得通。灾难是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所招感来的果报。修自己,把自己不善的念头去掉,不善的言语去掉,不善的行为去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十善业相应,这个人怎么会有灾难?什么样的灾难对他都不会造成伤害,火不会烧他,水不会淹没他,甚至连恶人都不忍心杀害他,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今天世界上劫难这么多,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善的多,善的少,所以才有这样的果报现前。那要怎么样拯救这个社会,化解这个劫难?没有别的,教育,教学为先,让大家觉悟。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地区,哪一个种族,哪一种信仰,你去调查调查,你去问问,你要不要财富?你要不要聪明智慧?要不要健康长寿?这三种祈求超过了国家界限,超过了种族界限,超越了宗教信仰界限,超越了文化的界限,是一切众生共同的希求,共同的愿望。佛法里头讲得透彻、讲得清楚,「佛氏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