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主因病等其心狂乱,虽未听许受用无罪。」⑤现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实为欺诳,故如此修全无坚实,⑥莫生不信。即前论云:「⑦若有一类於如是行,诸菩萨前,未见实施而不信解,不应道理。当知舍心最希有故,於此道理,有起疑惑,不应道理。」


①染违犯:(前菩萨戒已说),由烦恼而犯(重)。
②非染违犯:(前菩萨戒已说),无烦恼而犯(轻)。
③若价满足:满五钱。
④密意:正确的见解,此自宗之见。
⑤现於有情一切不施……故如此修全无坚实:此为外难。
⑥莫生不信:此为论主答。
⑦若有一类於如是行,诸菩萨:以心惠施之诸菩萨。
 
第三布施差别有三:一总一切依当如何行,二观待别依所有差别,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别。  今初
  初中①具六殊胜,一依殊胜者,依菩提心,由此发起而行布施。二物殊胜者,总诸施物无余行施,若於别物而行施时,亦应不忘总施意乐。三所为殊胜者,为令一切有情现前安乐、究竟利义而正惠施。四善巧方便殊胜者,经说②无分别智之所摄持,初发业者,当③以通达法无性慧之所摄持。五迴向殊胜者,迴向施善於大菩提。六清淨殊胜者,④《摄大乘论》说,灭烦恼障及所知障。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於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迴向此善於大菩提,是名靜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具足六种力最强大,此是《八千颂广释》所说。


①具六殊勝:《攝大乘論》卷七:“此六種相云何可見,由六種最勝故。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爲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爲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如於其施,如是於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世親釋》:“以何等相施等得名波羅蜜多,由諸世間及聲聞等亦有施等,是故決定應說其相。謂六最勝爲施等相。所依最勝者,謂菩提心爲所依止。事最勝者,謂無有一於內外事具足現行,唯有菩薩能具現行。處最勝者,謂以一切有情利益安樂爲處。方便善巧最勝者,謂三輪清淨,是此中所取方便善巧,由無施物施者受者三分別故。如是無分別智所攝施等,得名波羅蜜多。迴向最勝者,謂以施等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清淨最勝者,謂至佛果施等方淨,爾時解脫煩惱所知二種障礙所集起故。”
②无分别智:修相应慧。《杂集论》卷十四:“云何观无戏论无分别相,谓於所缘不起加行。此复云何,若诸菩萨,遇随顺教,观察诸法,若性若相,皆不真实。由此观察串习力所持故,不由加行,於如实无戏论界一切法真如中,内心寂定,如是乃名无戏论无分别智。”
《摄大乘论世亲释》卷八:“此中意说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此复三种。一、加行无分别智,谓寻思慧。二、根本无分别智,谓正证慧。三、后得无分别智,谓起用慧。此中希求慧是第一增上慧。内证慧是第二增上慧。摄持慧是第三增上慧。今且成立无分别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寻思智,是此智因,其后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余二。”此中无分别智,指内证法无性之智,即根本无分别智。
③以通达法无性慧:闻思相应慧。
④《摄大乘论》:参见裕Б佟渡愦蟪寺邸肪砥呒啊妒狼资汀贰


  第二者,总之经说在家菩萨应修财施,出家菩萨应行法施。《菩萨别解脱经》云:「舍利子,若有在家菩萨,以七珍宝充满殑伽沙数诸佛国土,供养如来应正等觉,舍利子,若有出家菩萨,开示宣说一四句颂,此所生福极多於彼。舍利子,如来未许出家菩萨修诸财施。」《 
集学论》说,此中密意障碍闻等,谓遮出家特集财宝而行布施,若无妨害自善所作,由宿福力多所获得,当行财施。霞惹瓦云:「我不为汝说施功德,我是宣说摄持过患。」是於出家辛勤追求,集积财宝而行布施,令其淨戒多生疮尤①不喜之语。


①不喜之语:智者不喜之语。


施性差别有三,法施者,谓无颠倒开示正法,如理教诲工巧等明,世间无罪事业边际,①令受学处。无畏施者,谓从王贼等人间怖畏,狮虎鲸等非人怖畏,水及火等大种怖畏救护有情。


①令受学处:数令受持学处。


财施分二:一实舍财施,二唯意乐施。初中分三:一 
舍财道理,二若不能舍当如何行,三习近对治布施障碍。初中分四:一惠施何田,二何心惠施,三如何行施,四施何等物。  今初
  略有十种,一诸亲友於自有恩,二诸怨敌谓作损害,三中庸者俱无恩怨,四有德者谓具戒等,五有过者谓戒犯等,六劣於己,七与自等,八胜於自,九者富乐,十者贫苦。


*又实物布施,对境分十:《略论释》(七五八页):“(一)对亲应以无贪心施。(二)对仇应以无瞋,具慈心施。(三)对中庸应以欢跃柔和心施。(四)对具戒功德有情,应以欢喜恭敬心施。(五)对无功德有情,应以悲心施。(六)对卑位有情,应以无轻毁心施。(七)对尊位有情,应以无忌妒心施。(八)对等己有情,应以无较量心施。(九)及(十)对自他富贫时,应离不知足,而以悲心施。(未登地菩萨有贫时,登地菩萨即无贫时。)”


  意乐分二。初当具足何等意乐者,一缘所为事谓作是念,当依此故圆满无上菩提资粮,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二缘所施物,谓於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当念菩萨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三缘行施田,为善知识,谓於来乞未乞诸田,应念此等满我布施波罗蜜多,当具如是三种意乐。《摄波罗蜜多论》云:「乞者现前诸佛子,为增菩提资粮故,当於自物住他想,於他应起知识想。」施一一物,念为如是如是而施,缘所为事意乐,广说如《妙手问经》及《摄波罗蜜多论》,应行了知。如前所说缘田意乐,於一切境皆应起故,是总意乐。别意乐者,於诸怨害以慈意乐,於诸有苦以悲意乐,於诸有德以喜意乐,於诸有恩以捨意乐而行惠施。又於诸田当住舍心,行善施果,亦当迴施乞等有情,特於苦田当住悲愍。如月称云:「施谓离悭贪,於①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此施施者淨,悲施及施果,二俱施来求,此施无悭悋,善士所称讚。」《无量功德讚》云:「若见诸贫劣,众生有求心,无悲希果报,寻余有德器,意坏虽行施,②等同诸乞丐,故尊由大悲,布施诸乞者。」


①诸器非器:是法器(具戒等功德)与非法器(有犯戒等过失)。
②等同诸乞丐:谓为求果报故,对有德之人而行布施,非由悲心出发,这样的行施等同乞丐,有所求故。


  次当断除何等意乐中,一无恶见取意乐者,谓念布施全无果报,及念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①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莫如是施。二当无高举意乐者,谓不毁求者,不为胜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谓我能施,余则不尔。《清淨业障经》说:「若诸異生行布施时,於诸悭悋便生不信,他发愤恚而堕地狱,故於布施而为障碍。」又说:「守护戒时毁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堕恶趣,住忍等时毁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②等。」故当如《无量功德讚》说而行。如云:「汝③闻慧大时,未尝自讚歎,余少德众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时,④取自微恶行。」三当无依止意乐者,谓不望名称而行惠施。四当无怯弱意乐者,谓施前欢喜,施时心淨,施后无悔,闻诸菩萨广大施时,莫自轻蔑恐怖退弱,增长勇悍。五当无背棄意乐者,谓於亲怨及诸中庸不随朋党,悲心而施。六当无望报意乐者,谓非望他报恩而施,观诸众生缺乏安乐,爱火所烧,无除苦力本性苦故。七当无希望異熟意乐者,谓不希望后世異熟身财圆满,观一切行悉无坚实,无上菩提有胜利故,非破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复次八当无邪命意乐,谓念行施为国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应虑贫而不行施。又於乞者无欺诳心,不喜忿恚,⑤心行散乱,乞者来作种种邪行应无厌患,虽见乞者欺诈等过,⑥无宣布心,从别别施生⑦别别果,深忍而施,不为他动。 



①计瑞相吉祥而施:计,设想。《广论译释》:“瑞相及吉祥时说,建立其缘起,在将来获得此等果报等而行布施。”
②等:忍等。
③闻慧:资粮位相应者闻慧。
④取自微恶行: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微小恶行。
⑤心行散乱:应一心求大菩提。
⑥无宣布心:宣布揭发乞者过失之心。
⑦别别果:各别的布施,各别产生各别的果。究竟果者,圆满报身报土。


  如何行施分二。不以何等加行而施者,谓不速与,稽留乃与,令起烦恼,然后乃与,令行非法或违世间道理之业而后施与,先誓与此,后減少给,或给下劣,①数恩而与,一时能与而为渐次少少相给。②自为国王夺他妻子而为惠施,逼取父母奴辈等财而与余者,由能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懒惰住教他行施,於来求者呵责嗤笑,旁言轻弄,粗言恐吓而后给与,违越佛制学处而施,不能如有资财而施,长时积集然后顿施,是为应断,故当舍离此等加行。又诸菩萨见积集施,其施有罪;见随得施,其施无罪。谓若积集然后顿施,福并无多,及於集时,退却众多求资具者,令生嫌恨,后施诸余未求者故。《菩萨地》中所说此等极为重要,谓见集时生长悭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