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弥勒睹相伸疑。文殊傍引巧答。利根者已获开悟。】
  这些事情全在「序品」上,前面这一品。这是讲方便。第二个意思:
  【声闻同禀异闻。虽则睹相。不谤不疑。犹未明了。】
  『同禀』就是大家同在一会,这些二乘大众与诸大菩萨同在一会。佛放光大家都见到,弥勒与文殊菩萨两个问对,大家也都听到,可是有些人开悟,有些人未悟,这就是讲的「同禀异闻」。这种情形当年在灵山会上,如来的法会都如此,何况以后?像我们现在一个讲堂里,同样讲一样东西,有人听了有悟处,有人听了还不懂,是一样的道理。这一般讲就是善根、福德、因缘的不相同。可是对於中下根来说:
  【必假言说开示。亦由妙法虽不可以言宣。】
  这就说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必须要藉言说来发明妙法的义理,单单靠说明还不够。所以昨天上午,我跟你们教务主任讨论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深深的感觉到,台湾自光复以来,大陆上有许多高僧大德来到台湾。来到台湾之后可以说就开始办佛学院,佛学院一直办到今天,你看办了有多少佛学院!佛学院是办了不少,读佛学院的人数也实在是不少,几个开悟了?几个有成就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我就把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告诉你们教务主任,希望喜公上人来的时候给他提提。我学佛,那个时候学讲经,台中李老师开了个班,他也没有任何名义,是在民国四十七年、四十八年,他这个班办了两年,我们一共有二十多个同学跟李老师学。上课,一个星期就上一堂课两个小时,一个星期上两个小时的课,这个教学就教了两年,两年当中他老人家培养了二十多个人。他的目标就是要上台讲经,这二十几个人个个都能上台;换句话说,个个都能讲经,很有成就,这真正是没有白费。他的方法、技巧值得我们做参考。我是四十七年跟他学的,四十八年七月我才出家,我跟他学的时候还是在家。在那个时候的进度,差不多是一个月学一部经。所以我在出家以前,我跟他是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一共学了十三部经,这个十三部经都可以上台来讲。所以我一出家,还没有受沙弥戒,就到三藏学院去教书去,就到那里去做教师去。我一个学期才教一样,我把他们教毕业了才教六部经,我所学的十三部才用了一半。所以我给你们教务主任提起这个往事,正是有值得我们做参考的。
  如果要问起学生的学历,没有你们整齐,我们那个时候同学多半还是小学毕业的。如果说年龄,我那个时候在班上年龄是最小的,大概是三十二岁,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是林看治。你们在台中也许有很多人认识她,她今年八十多岁了,那个时候跟我们在一起学的时候她六十岁,她的孙女在国民小学做老师,她跟我们在一起上课学讲经。所以说是年龄、程度倒没有什么重要,重要在教学的方法。我们当时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练习讲经的道场,所以说学了不是说听了就算了,听了之后要上讲台,人人都要上讲台。老师那个时候对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上讲台讲经,学了就要上讲台。如果不想上讲台就不准参加这个班,你要参加这个班就一定要上讲台。那个时候女生就是在台中莲社,台中莲社每个星期六晚上讲经,几十年都是这样的,台中莲社星期六是我们女同学在那边讲经;灵山寺星期天下午讲经,男同学负责在那边讲经,不讲不行!这就是一定要有练习讲经的道场。我向你们教务主任提供意见,是希望你们在此地求学,每个学期一定要会讲一部经。
  你们是三年毕业或者四年毕业,三年毕业至少能讲六部经,要四年毕业你们可以讲八部经,你们一毕业出去之后,教佛学院就没有问题。最低限度要能达到这个标准,我们佛学院才算是有成绩,才没有白办。除了练讲之外,这个研究讨论非常重要,我看你们现在是缺少这一样,研究讨论很重要。这个研究讨论就是我们从前所谓的小座,讲小座,譬如说同学当中,你们有十几个人,你们现在也有不少门功课,哪些人对某个老师的功课,觉得有兴趣在那边学,譬如学《法华经》,有两个学《法华经》的,在每天或每个星期要找一定的时间复讲。你们同学们在一起,讲完之后,同学们大家互相来批评、来改进,这样才行。哪几个学《证道歌》的,哪几个学佛教史的,学哪一门的就要讲哪一门,一个学期最少要有一门东西,自己要能够拿得出来,这样我们才没有白费。否则的话,像这样下去囫囵吞枣,三年、四年毕业,是学了不少东西,问你一样都拿不出来。这些都是属於一个方便法,你要会运用,老师负责的是指导,切磋琢磨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事情。
  所以我们学业、道业要想成就,不能没有老师,也不能没有同学,没有同学不会进步。小座的复讲,同学们在一块可以争论,老师要是在那个地方听不好意思争,有疑问也不大敢提出来。同学在一起,没有老师在,会争得面红耳赤,会搞得很不愉快常有的事情,这个没有关系,同学!实在上争得不服气,再去问老师,得要有这样的精神去学习,我们才会有成就。这是说我们当年,我们当年修学期间是两年,一个星期两个钟点。如果是佛学院像你们这样的环境,你们一年最低限度,要比我们超过五年才对。因为我们一个星期才上两个钟点课,你们一个星期不止上十个钟点课。而且我们那个时候都还有职业,都是利用空余时间来学习,有的人是家庭主妇,有的人都是有工作的,一个星期抽两个钟点来学习,都能够学成功。你们现在是专心来学习,把什么都放下,你们的成就,按理说应该在我们十倍以上,这个才合理。而你们四年下来还不如我们,那这是有问题,大有问题,大问题。
  这个地方讲『声闻』,到这个时候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善根福德深厚,虽然是「同禀异闻」,他不谤、他也不疑,这就是善根福德深厚。可是怎么样?『犹未明了』,虽然『不谤不疑』,可是对於妙法他还不明了,还不能够明了,这个时候再加以言说来开示。虽然言说开示,佛自己说得很清楚,佛讲『不可以言宣』;换句话说,这个法原本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在前面「序品」给诸位讲过,由此可知,凡是言说都叫做方便法。我们讲一乘、讲了义那是弦外之音,文字里面没有的,但是又必须要藉文字来烘托;换句话说,文字有诱导我们悟入一乘妙法的作用。这就要你善於运用,可不能死在文字之下。所以佛在一切经典里面教给我们受持,他老人家说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你看看又要用言语、文字、缘虑,又要离它,因为没有言语、文字、缘虑,没有办法给你做增上缘。你藉了这个增上缘之后必须又能够舍弃它,自己才能够悟入心性,悟入一真。死在言说、文句里面,那就错了,为什么?那你就不知道那是方便。所以我们要懂得那是方便法。这个地方说明:
  【非言无以开导。故佛於此无问自说。惟此二种。总名方便。】
  就是说一个是言说,一个是示相,都是方便。所以古德才说「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种种设施都是方便,种种言说也是方便。悟入真实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萨没有办法把真实明显的揭露给你,没有办法,这是要你自己悟入的。底下这两句就说了,这两句诸位要特别留意。
  【实相妙理。惟人自悟。】
  这两句话,你要不是『自悟』,谁也没有办法指陈给你,谁也没有办法把这个事情说明给你,没有办法,一定要靠你自悟。我们看看底下,这些二乘、权教,他的毛病在哪里,这些我们都要记住,我们自己修学不犯他这种错误,我们就有悟处。
  【声闻已入法性。】
  『声闻』是指阿罗汉与辟支佛,这些人已经断见思烦恼,已经证得了偏真涅盘,涅盘是证得,但是偏真,真俗二谛偏於真。你们记住这个地方,偏於真就不圆满,有没有证得?证得,但是偏在真上,不圆满、不究竟,但是不能说他未见法性。他的毛病在哪里?就是底下这一句话,你们大家记住:
  【耽著三昧。懈怠自恣。於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有异菩萨。】
  二乘的病就在此地,他们舍不得所证得的三昧,我们一般讲「九次第定」。为什么叫它九次第定?世间禅定有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就八种定,第九定超过世间。阿罗汉这个定比八定还要高,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没出三界,到第九定超越了,出了三界,阿罗汉所证得的九次第定。他住在这个定中他不肯舍弃,『耽著三昧,懈怠自恣』,「自恣」有自己反省检点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功夫、自己的境界,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了。菩萨是勤於自恣,你看结夏安居圆满的时候自恣大会,那个自恣就是检讨得失。菩萨勤於自恣,阿罗汉是懈怠於自恣,他不搞这个事情,一年到头都在定中。定中境界当然是很自在,所以这个阿罗汉称之为小乘,偏重在自度,不愿意度生。为什么?度化众生在他觉得这是很辛苦的事情,所以他不愿意干。而且这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化又不是很听话,这个样他更不愿意干。诸位要晓得,阿罗汉不是不度众生,阿罗汉什么?你跟他有缘,你去求他,他看了你不错,可以收你做个徒弟来教你,他不主动来找你。不像菩萨,菩萨是很随缘,什么人都愿意教化,教了几天调头而去,去了没关系,他不在乎,阿罗汉在乎这些。所以阿罗汉的作风跟菩萨大大的不一样,菩萨教化众生是主动的,阿罗汉教化众生是被动的,学生求他。菩萨对众生,你看看大经里面讲,「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请他,菩萨就想方法来接引他,来接近众生,来教化众生。因此阿罗汉们对於『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