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净空法师讲述-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阿弥陀佛与此土特别有缘,世出世间一切法均在缘上,若无缘彼此见面均不相识。十方诸佛不如阿弥陀佛与此土之缘来得殊胜。所以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就比较容易。世尊在大乘经中讲,世界是缘生,因缘生法,人与人亦皆如此,某人与你特别有缘,你说话他就相信。缘有善缘与恶缘,佛法是善缘,而末法时期,佛教徒有很多藉佛骗人。在观经与无量寿经中多有述及。不但佛教,基督教亦谓时值末代,灾祸频仍,魔伪时现,所见略同。果能依教奉行,能令本性开悟,魔障不得其便。诸佛如来证得圆满法身,法身为宇宙万有的本体,诸佛觉悟,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与自己是一体,谓之‘固结缘种’。既为一体,必予照顾。众生的缘成熟了,佛即来度。‘尊隆于教乘’,‘教’是十二分教,‘乘’是三乘佛法,此经在一切经教中最为隆重。‘举扬于海会’,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讲经道场没有不讲阿弥陀经的。‘沁入于苦海’,‘苦海’指六道,阿弥陀佛及一切诸佛与此土缘深,宣扬此法门,众生都能深信不疑,发愿求生。‘慈契于寂光’,‘慈’是慈悲,诸佛介绍此凡夫成佛的法门,慈悲到了极处,大乘经讲菩萨成佛,声闻缘觉不能成佛,人天更没份儿。这法门从阿鼻地狱到常寂光是通的,一下就提升到寂光圆满佛果,此大乘之大乘,了义之了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万德’指诸佛,十方一切诸佛皆敬重承事。‘群灵’指西方诸上善人,亦可解释为十方无量菩萨,皆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遍缘法界’是圆初住以上法身大士才能作到,他要具备平等心清净心,才能遍缘。净宗的理论与方法与清净平等暗合,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一心即清净平等,无分别、无执著、无界限。‘一生一切生’,生到西方净土就是生到十方一切刹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起心动念,没有一样无不遍融,此是常住真心。我们的心是妄心,而未常住,所谓心猿意马。用念佛的方法达到这种境界,使真心本性时时刻刻现前,念佛方法绝不能小看。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的人,他就是‘遍缘法界’。‘浅位人’指无工夫之人,是烦恼重、业障深的,没有力量靠自己了生死出三界,应下决心专求往生西方。‘深位人’有功夫,能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也不必绕圈子舍西方而先求入华藏。等生到华藏世界,见到普贤菩萨,还要靠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虽为大智,佛问他:‘于汝意云何?’舍利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于是佛对他解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此‘善’乃善根福德成熟者,听了欢喜,深信不疑,诚心接受,发愿求生,这种人即为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自己果证的利益。从上上品至下下品往生,均能得到,并无例外。如我们认为自己烦恼重,恐怕不能得到圆证三不退,这是怀疑自己,自失善利。应知此经字字句句说的非常肯定,没有模棱两可之语。最后佛叫著舍利弗说:你们一定要信受我的话以及一切诸佛所说。

 

《解》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独’是唯独,明显的为我们说出无上心要。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名字,圆满究竟的万德,‘无上心要’即能念的心性,所以念一尊阿弥陀佛即是念一切诸佛如来,一即一切。诸佛因圆果满,智慧达到究竟,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皆达到圆满,念一句名号,即与圆满三德起感应道交作用。众生虽未证得,但是自性本具,与诸佛如来果证的三德相应,所以前边说,念佛名号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解》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答。此义有局有通。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可不信乎。初劝信流通竟。

 

大师答覆说:此义有局有通,‘局’是狭义的,‘通’是广义的。地藏经有三经:(一)为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最广,(二)地藏菩萨十轮经,以及(三)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察经中有一段话说: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此言杂心念佛无功德。虽无功德,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此指得定开悟,了生死出三界。‘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六祖坛经惠能大师重视一行三昧。净土宗有念佛三昧,其实念佛三昧即一行三昧,亦称一相三昧。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开示的标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一行三昧,在本经中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一行三昧’,也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乱有功夫浅深之别,念到见思烦恼断了,叫事一心不乱,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叫理一心不乱。此处所讲的境界是刚刚达到理一心不乱,称之为‘广大微妙行心’,得相似的无生法忍。真正得无生法忍,仁王经上讲的很清楚,是七地菩萨,七地以前均称相似的无生法忍。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的无生法忍。

 

再往上十地叫下品寂灭忍,等觉菩萨叫中品寂灭忍,如来果地叫上品寂灭忍。念佛法门亦与此同理,此是局义。至于通义者,乃是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用一句‘阿弥陀佛’能令业障极重的凡夫一生圆满成佛。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不信,成佛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佛心清净平等,无分别执著,普及众生,只论缘成熟与否,不论怨亲,造极恶之罪,如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忏悔,一心念佛,亦得往生。佛在经中宣说,阿阇世王生到西方,其品位是在上中品,真不可思议。往生有两种,一为平时断恶修善,专心念佛。一为业重者临终真心忏悔,亦得往生。无论何人单单持名,不念经亦必蒙佛护念,不必怀疑。

 

佛在大乘经中的讲法,一般人一定要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此皆法身大士才能蒙佛护念。因其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其心清净平等,一切障碍均无,从此以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但本宗不同,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十方诸佛也跟著加持,若不修这个法门,阿弥陀佛加持不上,其他诸佛也就不管了。读了要解之后,这句佛号不能不念。至于不到相似位也必定蒙诸佛护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成佛的种子,一生中听到一句阿弥陀佛,但今生未能往生,来生来世,或他生他世,得人身,又遇此法门,在阿赖耶识中之种子起现行,能信能愿能行,他也必定往生。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如用现代话说,即‘究竟圆满的智慧’。圆证三不退,乃一生成佛之异名。此经世尊与十方一切诸佛苦口婆心的都劝我们皆当信受,我们能不相信吗?

 

2、劝愿流通

 

《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复次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

 

此段文是劝愿流通,大师说,已经发愿者已往生,现在发愿,这一生一定往生,当来发愿,将来一定往生。当发愿者指我们现在,亦如过去人一样,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深信一点怀疑皆无,非信不能发愿,通常有真信、正信、迷信,有不少法师大德,劝他人念佛,他自己不念,他以为尚有其他更高的法门。此之谓正信。‘愿者,信之券’,‘券’为凭证,信亦是行之枢纽,三资粮中信特别重要,如真肯发愿往生,他必然有很深的信心,必肯老实念佛,属于行。劝信劝行只各有一次,劝愿佛劝了三次。可见佛对此非常重视,第一次是在正宗分第二段内,佛说了依正庄严,众生生者皆得不退。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第二次是在正宗分末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