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赵林昌的办公室,孙贤周打算去四楼转转,刚到楼梯口。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哈,永权,好久不见啦。”,迎面走过来的却原来是他的老朋友吴永权。
“呵呵,贤周,真巧呀。说起来咱俩得有半年多没见了吧。近来过得可好?”吴永权笑着和他打招呼问好。
“呵呵,还不是老样子,有什么好不好的,倒是你,听灿宇说你开的道场最近越来越火爆,光是正式学员就有二十多位,发大财了吧?”孙贤周笑着问道。
“呵呵,听那小子胡说,二十几个学员能发什么大财,你就笑话我吧。上次去北京,承蒙照顾犬子,还没来得及表示感谢,今天既然碰上了,要是没别的事儿的话,不如一起去喝一杯?”吴永权连连摇头,然后笑着提议道。
“感谢就不必了,灿宇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照顾他是应该的。不过喝一杯那是当然的,发不了大财也有小财,既然是发了财,让你请客也是应该的。”孙贤周笑道。
说走就走,两个人倒也都是痛快人,当即离开棋院,在附近找了一家小店坐下,点了些小菜,要了几瓶清酒,边喝边聊,却也是悠然自在。
“对了,今天来棋院是办什么事儿吗?”聊着聊着,孙贤周随口问道。
“是呀,学员人多了,一个人忙不过来了,今天来棋院转转,看看有没有愿意抽空去帮忙的人。”吴永权答道。
“也是呀,现在灿宇比赛多了,留在家里帮你的时间也少了,是该找个帮手了。怎么样,找到人了吗?”点了点头,孙贤周赞同道。
“找到了一个年轻人,我让他明天起先去试两天,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就定了。你呢?从楼上下来,是去见赵总长吗?”吴永权问道。
“对,三星杯不是很快就要开赛了吗,现在外卡给谁还没定下来,他找我就是问一问我的想法。”孙贤周也不隐瞒,把自已今天来棋院的事情讲了出来。
“哦,那你跟他是怎么说的?”吴永权问道。
“我的意思,三星杯外卡已经连续三届发给韩国棋手,这一次该给中,日两国棋手了,至于人选,我提议是坂田浩二先生,他对这个提议似乎也比较认可。”孙贤周答道。
“坂田先生呀。。。。。。,呵,如果是他,我是举双手表示支持,年过六旬仍然奋战在棋战一线,而且去年竟然在十段战中以三比二的比分战胜小他二十岁的桥本龙骑,挑战成功,老而弥坚,不能不让人感到由衷的钦佩。”吴永权对孙贤周的想法非常赞同,感慨说道。
“是呀,坂田先生的精神是所有职业棋手学习的榜样,不过话说回来,以坂田先生如此高龄仍能出现在十段战五番棋的舞台上,日本棋手断层的情况实在是很严重呀。”孙贤周叹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二章 闲谈
“谁说不是呢。想当年坂田浩二,加藤英雄,小林光彦,三大高手在世界棋坛何等风光,三年五夺冠,半点儿也不输于韩、中两国,奈何‘英雄无奈岁月磨’,几位前辈棋手再怎么老当益壮,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消磨,偶有佳作出现却难以持久,真真正正地在下着‘快乐围棋’,可惜自这三位前辈棋手渐渐淡出棋战一线,后辈棋手却是难成气候,除了井上宏野,上阳三生两位外还差强人意,余者尽是碌碌无为之辈。原本中、日、韩三强鼎立的局面,现而今成了中、韩争霸,日本棋手则沦为观众的局面,抚今追昔,怎不让人唏嘘。”吴永权亦是叹道。
——真正的棋手虽然渴望胜利,但其期待胜利的基础并非是建立在对手的弱小而是自身的强大上。日本棋手的衰落固然对韩国棋手在世界赛场争夺霸主地位很有好处,可昔日的围棋王国成为现在的样子,这让他们这些亲眼见证其曾强大的经历者怎不心生感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日本围棋一枝独秀,争霸世界,靠的是完善的职业化制度,而现在,之所以被韩、中两国超越,也是因为它的职业化制度。
大部分职业棋手靠对局费为生,参加比赛有对局费自然是应该的,但无论输赢,过于丰厚的对局费对于磨练棋手的斗志显然没有好处。可惜的是,日本棋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看到了却没有重视,至今仍抱着旧有的传统敝帚自珍,不思改进,却不知所谓的传统,是用来尊敬和仰视的,到了该变通的时候。还是要变通的。”孙贤周讲道。
“呵,说变通,谈何容易,制度的建立千难万难,改变它就要加个更字了。任何制度下都有受益者,任何一项改革,也必然会伤害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对于象你这样真正有实力的棋手,当然会觉得胜者全得,输者全无的奖金制最好,但别忘了。你这样的棋手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那有数的几位,其余至少八成以上,是把下棋当做一项谋生工作的普通棋手,对那些人而言,稳定而持久的收入远比一夜而富更重要。要让习惯了那些好处的日本棋手放弃执行已久的制度而改变,除非是到了穷途末路境地。”吴永权笑道。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说到底,还是对于‘围棋’理解定位的不同。在日本,围棋是介于体育与文化的混合体。而且更偏重于文化的一边,所以‘求道’对一个棋手来说是毕生的追求,因此造就了日本棋手‘本格派’居多的情况,习惯并且喜欢于走本型。正型,对于不‘正’的棋鲜去尝试,回避复杂的战斗,总希望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胜人。奈何你讲棋理,别人不跟你讲棋理,碰到中、韩两国强调实战斗力的招法。又没有老一辈棋手多年磨练而成的战斗技能,所以被中、韩两国棋手在世界赛场上打压也是在所难免了。”孙贤周赞同道。
“嗯,学来的棋理终究和实战中领悟到的棋理还是有不同的。不过话说回来,日本棋手虽然在世界赛场上整体低靡,不过他们的年轻棋手中却也不是全无亮点,今年刚冒出头的那位本田速人就很值得重视,年方十九就打入名人战循环赛,并且与上阳三生在碁圣赛中二比二战成平手,棋风刚烈强硬,喜走中腹,偏好大模样战斗,与日本棋手的风格有很大不同,倒有点儿接近于中,韩年轻棋手的风格,以他现在的上升劲头,假以时日,说不定很快就能取代井上宏野,成为日本围棋的头号人物。”吴永权说道。
“噢,你说本田速人呀,我去年在日本棋院本院见过他一面,当时他正进行一场天元战的比赛,虽然那盘棋输了,但看得出来他的棋很有想法,和大多数日本棋手下的那种‘老人’围棋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我就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前途,其棋上的才能,当今的年轻棋手中,只怕也就是仅次于朴志炫了,只不过今年就能在碁圣赛中得到与上阳三生五番棋决战的机会,并在先输一局后将比赛扳成二比二平的表现还是让我很吃一惊,不知道这一次他有没有参加三星杯,我倒是很期待他们两个能在国际赛场上碰上一面。”孙贤周笑道。
“呵,原来你还不知道呀,他已经报名了。年轻棋手的顾忌终究比那些已经成名的棋手少此,国内比赛要下,国际比赛也不放过,呵呵,年轻人,体力好,有冲劲儿。”吴永权说道——因为世界比赛上的表现不佳,加上三星杯赛预赛阶段又没有对局费,所以放弃国内优厚的对局费赛赴韩参赛对日本棋手而言是得不偿失的行为,所以历来日本棋手参加三星杯的热情不是很高,既使日本棋院肯负担比赛期间的交通住宿费用,也是应者廖廖,尤其那些已经成名的棋手更不愿意参加这种即没有收入,输了棋又会丢面子的比赛。
“哦,是吗?你怎么知道的?”孙贤周好奇的问道。
“灿宇告诉我的。他们年轻人常在网上下棋,时间久了,彼此都成了朋友,有些消息比咱们快多了。”吴永权答道。
“噢。。。。。,这样呀。呵,也对,现在网络发达,年轻人通过网络对局交流是一件好事儿,本田速人大概从网络对局中也受到中、韩两国棋手的不少影响吧。”点了点头,孙贤周说道。
“肯定的了。以本田速人的实力,进入本赛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只是进入三十二强后还能再走多远?对这个问题我是很好奇了。”吴永权说道。
“。。。。。。;是呀,我也一样。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比赛中另外一个人能走多远我更感兴趣。”孙贤周答道。
“哦?是哪个人呀?”吴永权好奇问道——能够引起孙贤周注意的人肯定不会是一般人。
“你应该认得这个人,王仲明,曾经让你的宝贝儿子很难堪的那个人。”孙贤周笑着答道。
“什么?你说的是王仲明?他也报名参加三星杯了吗?”吴永权一愣,他倒不是因为孙贤周的调侃——老朋友了,这种调侃根本算不了什么,而是孙贤周怎么会去关注一位中国的业余棋手。
“是的,刚才在赵总长那里谈事儿,恰好中国棋院的参赛名单送来,我就顺便看了一眼。”孙贤周答道。
“呵呵,听到了这个消息,灿宇应该很开心吧。”确定了消息的准确性,吴永权笑道——北京的那次惨败回来后,经过短暂的低落期,吴灿宇很快又恢复状态,不仅如此,对于围棋似乎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象原先那样一味只知与人斗力拼杀,有时也会有腾挪转身,以柔克刚,注重全局的构思,而成绩也因理解的深入得到了提高,甚至在七月初到八月中有了一次十一连胜的小**,其表现在牛犊三人帮中堪称最佳。故此对于那场惨败吴灿宇并不记恨,反而很感庆幸,若非是亲身领教到王仲明高超的棋艺,巧妙的构思,他不会对自已的围棋理念进行真正的反思,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突破。
“呵呵,肯定错不了,上次在北京遇到王仲明的时候,灿宇对他可是很尊敬的,说起来,这个人也当真是个人物,当时在对局研究室里职业棋手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