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远在亚洲的大中华帝国会插手这个事情!
    “一旦爆发战争,帝国政府不能去阻止波斯人民援助穆斯林兄弟,更不能置同盟的义务于不顾,请大臣阁下谅解。”伍铭枢重复强调了一次自己的立场。
    英国外交大臣会怎么想?能怎么想啊!中国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人家的是志愿军不是国防军,已经给足英国面子了。要真按照中土同盟地关系来看,中国派出大量的正规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远东和北非,这么长的距离真的能够被中国人忽略掉?控制在英国手里的苏伊士运河恐怕会成为关键因素吧?还有,意大利军舰敢于向装载着波斯志愿军的船只开炮吗?那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洛阳号战列舰在地中海的出现?中国人对意大利人的全面战争?中国难道不清楚现在意大利对土耳其动武实际上已经被德国和英国默认并支持着的吗?英国在拉意大利,德国在挽留意大利。这个国家在1911年变得非常重要!不,如果远东的中国出现在欧洲的纠纷里,如果太平洋联盟加入协约国的阵营,会有什么结果呢?
    英国外交大臣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他不能马上用最正确的话去答复中国人,他没有丝毫的把握。因此,这个会晤等于是中国人对英国人下的一个通牒吧?
    “阁下,波斯志愿军需要和平友好地通过苏伊士运河区,当然,帝国会和土耳其商量在战后向英国资本部分开放昔兰尼加的石油开采。为了和平,请大英帝国无论如何为了欧洲和北非的和平来考虑,也为了中英两国之间的长久友谊来考虑,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战争,必然会将大中华帝国卷入进去。120万帝国国防军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在强大的海军舰队护送下履行帝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那帝国将为道义而不惜动员全部力量。中国,向来是重信守诺的礼仪之邦,在1911年,无论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中国人依然会坚守自己的传统与信念。”伍铭枢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的理由和威胁。
    兰斯多恩最终没有做出答复,因为他必须要和伦敦联系以后才能对这么重大的时间给中国以答复。会晤没有结果地结束了,等待着下一次的会晤也许、可能会解决问题。可是事件的进展没有给英国人留下太多反应时间。
    1911年9月29日,意大利海军战舰炮击土属北非沿岸城市。
    1911年10月1日,大中华帝国政府正式向意大利提出抗议,同一天,波斯志愿军一万多人踏上商船、油轮,浩浩荡荡地开赴北非……





    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八十八节 趁火打劫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8 10:55:38 本章字数:4355

    中国人的态度促使英国首相立即召开了内阁会议,阿斯奎斯政府很快就拿出了应对的策略。用“堤内损失堤外补”这话基本可以概括英国的策略。
    1911年9月30日,英国政府通令驻华大使朱尔典协调与中国的关系,同意向波斯志愿军开放苏伊士运河,同意中国海军舰艇进入地中海“维持和平”。
    同时,英国政府联络俄国政府,联手协助希腊等巴尔干诸国,积极筹备成立巴尔干同盟,准备在土耳其最虚弱的时候发动战争。俄国也迅速地与罗马尼亚取得了联系,双方就“万一”发生欧洲大战时罗站在俄国方面的立场展开谈判。
    与此同时,土耳其政府向国际社会呼吁调处意土争端。只有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要求意大利停止侵略行动,而其他国家竟然一致默许甚至支持意大利的侵略行为,原因无它,两大军事集团都在争取意大利的加盟,而土耳其则自然地成为可怜的牺牲品。
    英国政府与大中华帝国政府外交副大臣密切沟通后,双方达到了完全的默契。实际上,英国放弃意大利得到了北非石油的实际利益,而中国则支持俄国和英国在幕后操纵巴尔干同盟,削弱同盟国的基础,完成对中欧同盟的战略包围。
    有得有失、得大于失,是英国在中国对意大利保持比较强硬立场的条件下得到的结果。
    1911年9月30日、10月1日,意大利海军继续炮击土属北非沿岸,自恃有英国和德国两个军事集团撑腰的意大利并没有把中国的声明放在眼里。而实际上,中国也不打算动用国防军,至于所谓地志愿军,也没有引起意大利的足够重视。
    1911年10月3日,意大利海军炮击的黎波里和图卜鲁格并载运陆军部队登陆,总数9万的意大利侵略军紧随其后。而土耳其在当地的驻军只有一个师7000人,而且这些部队的素质低劣,兵员来自小亚细亚半岛,不愿意在北非作战。因此,意大利的尝试性登陆进攻仅仅遭遇轻微的抵抗就告成功。
    1911年10月5日,波斯志愿军运兵船只大中华帝国国防军波斯分舰队的掩护下,在埃及塞卢姆以西70公里的滩涂实施登陆,先头部队与土耳其军汇合。
    同日,意大利驻华大使向北京提交照会,要求中国停止志愿人员的军事行动遭拒绝。
    1911年10月6日,波斯分舰队战舰在塞卢姆外海遭遇意大利海军,因为两国并没有正式宣战,因此双方保持了克制,但是意大利对源源上岸地波斯志愿军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意大利军队也在继续增加军队在的黎波里登陆,奇怪的国际形式导致了一场奇怪的战争没有从最初接触的海军开始爆发,却从空中拉开了帷幕。
    装备有23架军用飞机的意大利军与装备有18架猎隼1型战斗机的波斯志愿军,于1911年10月6日在托卜鲁克上空相遇。遭遇双方是两架意大利陆军航空部队的“纽波特”式军用双翼飞机和1架单翼猎隼一型战机。
    空战仅仅持续了两分钟,两架意大利军飞机被击毁。从此,意大利拥有的飞机和空艇再没有出现在北非上空。
    空战结果引起了意大利人的恐慌,他们的飞机没有装备机枪,仅仅只能用来侦察,投炸弹,撒传单,遇到真正的战斗机,只有躲藏起来的一条路可以选择。不过,要面子的意大利人并没有去公布空战的结果,波斯志愿军方面也懒得去瞎咧咧。
    北京。颐和园。
    龙剑铭看完手里的电报后顺手挥舞着那张可怜的纸道:“萨尔夫,32师航空兵部队中尉飞行员,有500小时飞行经验。不错,守甫、松坡,意大利人的哑巴亏吃定了。德国得到两个被削弱而且互相敌视的盟国,英国将完成对巴尔干同盟的控制,土耳其在北非吃我们的亏后会继续遭遇战争,这个自然不必说了。一群小国的同盟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那,我们自然可以袖手旁观一下了。话说回来。这个中尉要奖励。”
    李义安也显得很轻松,志愿军顺利登陆后,可以说所谓的意土战争就完全可以控制在总参谋部手里。一个下马威过去,意大利人也应该知道厉害收敛一点了。他笑着道:“陆战再搞疼意大利人一回,这场战争可能就会转入故意的对峙状态长期地拖下去。反正,志愿军的人数少,不到必要的时候是不会浪费弹药去进攻的,保持军事存在就是目的。至于意大利和土耳其会不会在德国操纵下谈判,那就管不着喽!”
    “趁火打劫,看来咱们和英国人、德国人都不是外行。这个世界上小国、弱国、穷国还真的不能随便开战,一开战得利的就是大国。总司令,我看我们的目光可以集中到巴尔干问题上了。”蔡锷上将故意板着脸说着,不过语气却格外的轻松。
    “矛盾在激化,两大军事集团走向战争的步伐也在加快。现在,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如何做缓冲的工作,巴尔干问题就是一个最好的着眼点。6年同盟一到期,帝国就不再对土耳其担负任何的责任,那时候尽可以协助英国、俄国从侧面牵制土耳其,没有这个穆斯林国家在南边牵制住俄国人,德国是不敢下决心开战的。缓冲,现在需要缓冲,还是把时间计划订到1914年吧?重要的不是战争,是商贸计划和工业生产计划的匹配,目前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计划是按照什么样的步调走,政治和军事就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协调行动。不能在军事上操之过急啊!”龙剑铭听出总参谋长和战略副总司令都有些得意、急躁的的情绪,忙把尚方宝剑祭了出来。单纯军事理念在战略上达成目标的时候更要加以杜绝,国防军高级将领都是年轻人,这一点要特别要强调提防的。
    “总司令,有一个事情我们不能不防,意大利军队在空战吃了亏以后,必然加快地面进攻的准备,如果地面进攻再吃亏或者说是在地面进攻的准备期间,他们拼尽全力展开海上交通绞杀战该如何应对?波斯湾分舰队能够调派到地中海的山岳级加上土耳其的,总共是八艘,而意大利拥有11艘相同级别的战舰和其他辅助军舰多艘。我建议派遣潜艇部队到地中海海域,以防万一。意大利人被打狠了未必会听德国人的劝。”蔡锷有些担心地说着,时不时地还看看在龙剑铭桌子上的那张欧洲简略地图。交通线是保障志愿军长期作战的基础,意大利人一旦撕破了脸。那海战必然会在波斯湾分舰队与意大利海军之间爆发,至于土耳其海军,他和总参谋长都不算指望。说现实一点,连帝国派驻土耳其军事代表团成员的报告里,都对土耳其海军、陆军不抱什么希望。
    龙剑铭沉吟了一下。道:“据军情局报告,埃及、突尼斯等地区的穆斯林也在组织志愿军,那我们只需要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立一个物资卸载转运基地就可以了。当然,派遣潜艇部队出去兜风也可以。命令张纬杰,把他的部队开出去练练!”
    ……
    湛江军港,这个大中华帝国最不容易引起列强注意的军港,实际上大半是潜艇部队的基地。从对俄战争结束以后,潜艇部队的主力就转移到南部中国。主要任务是巡逻中太平洋西半部分,警戒控制马六甲海峡。湛江港的位置在隐蔽的大前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