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杰杂文集-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部大辅,类似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创办“招魂社”,实行军事改革。日本人崇拜军事强人的心态,从这尊塑像中亦可窥见。只有作家夏目漱石在小说《三四郎》中咒骂此像云“不如建造一座艺妓的铜像更高明些”。
今天虽然不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但前来参拜的日本老人和学生依然很多。有的外地人包了数辆旅游大巴,一下子就来了上百人,然后兴高采烈地进入内院参拜。少有哀伤之情,而多张扬之气。内门一侧张贴著一份昔日日军官兵的遗书,每隔一段时间便更换一次。老田翻译说,其内容无非是为天皇献身、为国家尽责之内的陈词滥调,可是许多日本人津津有味地阅读著,且不断点头称是。靖国神社大厅之格局,有点类似于佛教寺庙,只是里面没有泥塑的菩萨而已。也没有具象的牌位,而只有记载在书册上的“灵位”,只有在重要节日的时候才拿出来祭祀。若干甲级战犯的名字也在其中。神社大厅前面,两边都站著穿制服的警察,一般游客可以到达木栅栏处,若向内张望,可以发现里边一层院落是参拜大厅,大厅内密密麻麻跪满了参拜的人群。
如果说神社建筑浸润著的宗教气氛还没有引起我极度的反感,那么神社旁边重新扩张的“游就馆”则让我怒发冲冠。“游就馆”是一座耗费巨资兴建的战争博物馆,一楼乃是各种武器展览,包括日军主力战机、坦克、大炮、地雷、刀枪、军服等。最吸引我的是一枚巨大的自杀性水雷。战争末期,日本为了阻止美军登陆,乃研制此水雷,由军人驾驶直接冲向美军战舰,与之同归于尽。此种做法,与“九一一”事件中驾驶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恐怖分之极其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军乃是拉登的老师。在此水雷展品的旁边,还有录音播放设备,游客带上耳机、打开按钮,就可以听到当年志愿驾驶水雷出征的日军官兵最后慷慨激昂的遗言。
二楼上第一展厅及为日军金光闪闪之“元帅刀”以及若干高级将领的照片,包括诸多战犯在内。另有一间展厅专门展示皇族物品,天皇的军服、军刀以及所批示的文件等等。此后的十余间展厅逐一介绍明治以来日本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正面的介绍。对于“九一八”事变,解说词将其歪曲为中国军队挑衅,日军不得不出兵;对于南京大屠杀则不著一词,反而称赞日军迅速恢复了城内的治安。有好几间展厅内还在播放当年日军在中国作战告捷的新闻影片,在刺耳的枪炮声中,配有铿锵有力的解说,许多日本参观者皆兴高采烈。其最后一块展板乃是“战后亚洲各国独立”,言下之意是说,日本以自己战败的牺牲换取了亚洲各国的独立,亚洲各国应当对日本帮助驱西方殖民者而感恩戴德。在最后的观众留言处,有数册厚厚的留言。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十六岁的中学生写的感想:“我为日本军人的勇敢而感动。”如果大多数日本青少年受著这种历史观的教育长大,那么未来的亚洲很难有安宁祥和。我打量著门口那两个买票的青年女子,她们对客人彬彬有礼,却对此处的邪恶毫无意识。
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之举颇得日本民众的支持。也许,不少人认为这是日本的宗教自由,日本人有权信仰死者。陈平原教授在《招魂》一文中写道:“在日本,‘灵魂信仰’古已有之,将死于非命的亡灵尊奉为神而祭祀之,这种想法很有‘人情味’。因其不分敌我,只要是死于战乱的人,一律供养,以慰其亡灵。”以明治维新为界,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的改变。如果说在明治维新之前,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靖国神社将“成者王侯”与“败者盗寇”一起祭祀,确实显示出日本古代文化中的某种“人情味”(如祭祀叛乱而死的西乡隆盛);那么在明治维新之后,靖国神社便完全蜕变成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前卒。我在靖国神社及“游就馆”中看到的一切,绝非“宗教自由”那么简单。还是陈平原教分析得透彻:“靖国神社之突出‘为国捐躯’,使得这种‘已在国民的宗教意识中扎根的慰灵传统有了本质的改变’。此后,必须是效忠于天皇和大日本帝国的,才有资格享受祭祀。这种置幕府军队与外国士兵之死于不顾的‘招魂’,在推行天皇参拜和军国主义的同时,培养了民众的‘残忍心’──很难说这与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以及东南亚的暴行没有关系(参见村上重良《国家神道》第三章)。”我们必须洞悉靖国神社近代化的蜕变,方能驳斥某些日本政客辩称参拜乃“宗教自由”的谬论。


后页
前页
目录

后页
前页
目录

我有钱,我打人 


听朋友说,在成都市二环路外芳草街瑞升花园附近,开业了一处名为“真人秀”的“发泄屋”。在那里,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顾客的面前,任凭顾客歇斯底里地吼叫、任凭拳头如雨点般地落下来,这名“服务人员”不躲也不闪,坦然受之。不过,顾客却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发泄费用”。 
如此新鲜的“服务项目”,立刻火爆蓉城。当今时代,喜欢尝新鲜的人不少。人们发现,这间“真人秀”发泄屋的老板名叫阳桥,是一个只有二十三岁的小伙子。据阳桥介绍,络绎不绝的“顾客”以心情压抑的年轻人为主。而在店里服务的“真人”名叫赵亮,是一个更年轻的、只有二十岁的小伙子。赵亮刚从吉林某体育学校毕业,看上去体格健壮、敦厚老实。阳桥介绍说,赵亮从小就苦练了散打和跆拳道等项目,依照他的功力,足以应付一般人的“殴打”。另外,店里还有一个女“真人”,是个十九岁的姑娘,也是学武术的,练散打和套路。既然两个“真人”都是非同寻常的“练家子”,那么“发泄者”就可以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打击。最后“发泄者”累得瘫倒在地,而两名“真人”仍然毛发无损、傲然屹立。
听到这则真实的新闻(记者写得津津有味),我心里却非常的厌恶。这家让人“耳目一新”的店铺,所实施的不就是“我有钱,我打人;我没钱,我被打”的荒唐逻辑吗?虽然打着“服务”的旗号,虽然是一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买卖双方都自觉自愿的行为,但我想追问的是:难道只要买卖双方都“愿意”,这种活动就合理与合法吗?这家店铺有没有到工商税务乃至文化管理部门去办理相关审批的手续?它是以什么样的名义申报办理的?而主管部门又是以什么样的名义批准的?难道它属于“心理咨询业”吗?
前来发泄的顾客争先恐后,这表明我们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裂缝,我们的心灵结构已经远离了“健康”的警戒线。暴力成为我们的欲望,侮辱成为我们的爱好。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没有人会明目张胆地说自己想当禽兽,人人都说自己想当天使。然而,在实际生活之中,言行接近天使的人很少,接近禽兽的人却很多。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生致力于和平事业的瑞典女政治家阿尔瓦•米达尔,曾经严峻地指出,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处在一个“被兽性化”的过程中。她直截了当地批评了当代的传媒:“如今效率相当高地促进暴力的一个文化因素就是大众传媒,尤其是通过视觉性的媒介传入我们脑中的每一件事情。”传媒上传播、鼓励和赞赏暴力精神,对公众产生了重大影响。阿尔瓦•米达尔进一步指出,由于对信息缺乏过滤的能力,“儿童与青年更容易接受残忍的行为方式”。她准确地抓住了我们时代的主要症结。
以前我听说过,在日本的一些大公司里,专门设计有一个房间,里面安放着按照老板模样制作的充气人。在下班的时候,工作压力巨大的员工们,都可以走进这间屋子里,戴上拳击手套,狠狠地把假人揍上一顿,以发泄心中对老板的怨恨。我原来以为,只有心理阴暗的小日本才会有这样的“发明创造”,却没有想到,国人的想象力更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进入了“真人秀”的境界。这种所谓的“真人秀”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病态:如果因为自己的心理处于压抑状态,就要通过殴打他人来发泄和舒缓;那么,要是自己挨了别人的殴打,是不是就要将暴力升级、乃至到将对方杀死的地步呢?“顾客”先生和“顾客”小姐们,你们想到过没有:在你们辱骂别人的时候,你们同时辱骂的还是自己的人格;在你们在殴打别人的时候,你们同时殴打的还是自己的尊严。你们在实施暴力行为的时候,已然表明自己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虽然你们为自己的暴力行为付出了相应的金钱,但这并不能够改变事情的性质——暴力表明了人内在的怯懦和卑劣,诉诸于暴力的人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完全绝望。
今天,由于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威慑,这些人还只能选择出钱打人的办法来发泄自己内心的邪恶;明天,假如“王纲解纽”、法律松弛,这些人一定会成为新时代的“义和团拳民”,打着诸如“爱国”和“正义”的幌子实施烧杀抢掠的卑鄙行径。“文革”不是一个领袖就可以发动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领袖迎合了我们残酷嗜血的“国民性”。
在中国,儒家文化只是一张面具,其实中国人从来就只相信“成王败寇”的铁血原则。儒家的经典中说“仁者爱人”,但中国却很少出现这样有爱心的“仁者”——朱熹、王阳明、曾国藩这些“大儒”个个都是“冷血杀手”。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既是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又是暴力行为的承受者。非暴力的文化和精神一直遭到嘲笑和漠视。中国人深重的苦难,只有黑人才堪与之对比,中国却没有诞生自己的马丁•路德•金和与之类似的精神——在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