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森收到的恐吓信更多了。
侯磊不仅收到恐吓信,还收到劝降书。侯磊与腐败势力的对立由来已久。这是
由他的职务所决定的,也是由他的本性所决定的。此人正直、清廉,注意身心修养。
他认为这很重要。一个人在短短的一生中,活的是什么?理解各不相同,答案千奇
百怪,但侯磊的回答很简单:精气神。要活出个精气神来!
精,就是崇高精神;气,就是浩然正气;神,就是健康灵魂。
这样,灵与肉就组成了一首优美而和谐的乐曲,走到哪里都铿锵有声地响着,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响当当”。干了事情,不谋私利,不用担心有人指脊梁
骨,再加上文采和知识,能力和水平,那是何等的自豪与惬意啊!还额外索取什么
呢?作一个有品位的人,足矣。
李真没有弄明白,没有活出精气神来,把自己糟践了。
他丧失理想信念,精神境界谈不上了。索贿受贿,哪还有一点共产党人的正气?
于是灵魂随之肮脏,灵与肉一起腐朽,虽然走到哪里也弄出些响声来,发号施令,
豪言壮语,但那是为了掩饰灵与肉发出的衰败之声。
不想活出他所提倡的那种“精气神”,而是打起精气神大捞一把的人,并非李
真一个。腐败现象已经很严重。虽然侯磊绝对不是孤家寡人,却难免有时产生孤立
无援之感,前后左右受到夹击。
都说搞腐败的人活得很累,其实不想腐败的人不仅更累,而且更难,进而还要
惩治腐败的人,那就累上加累,难上加难了。但只有真正行动的人才有这种感觉。
空喊口号,作表面文章的人没有这种感觉。
侯磊是真正行动的人。
于是他受了许多磨难。借用“样板戏”的一句台词:“八年了,别提它了!”
但是,不管怎样,别说你还坐在检察长这个位子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正直的人,
也要为反腐败出一把力。
大案要案在不断地查下去,尽管有的受到很大干扰。老百姓告状难,他首创
“检务公开制度”,全国推广。他让检察院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建立预防职
务犯罪的机构,采取措施,减少犯罪。等等,等等,他倾其全力,千方百计,筑起
一条遏制腐败的堤坝,阻止“前腐后继”的势头。
但是,虽有成效,腐败却仍在蔓延。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这次查办李真案件,还有随之查办的原河北省副省长丛福奎案件,对于河北省
来说,是一次带有决定性质的反腐败斗争。如果能从头到尾,彻查严办,那是再好
不过的了。如果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那就不仅令人失望,而且后患无穷。
侯磊担心的就是这个。
现在陈晓颖上去了,如果还不能尽快拿下,局势的变化谁也难以预料。
即使能拿下来,也只是主战场上一次重要战役的胜利。面上的斗争如何,还将
直接影响主战场。也许会使它前功尽弃。所以侯磊才这样重视面上的斗争。
他没有把恐吓信纯粹当成恐吓信来看,以为就是为了威胁威胁自己,没那么简
单,那是面上斗争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恐吓信的内容来看,反面的力量还很强大,
上下串通,盘根错节。他们质问侯磊,拉侯磊,恐吓侯磊。李真还没有被拿下,给
他们找到了借口。李真没有大问题嘛,为什么还不放?李真没问题,说情人就更没
问题,是秉公直言,师出有名,讨伐有名,恐吓有名。
这的确够叫劲的。陈晓颖,你可得把李真拿下来啊!
但是,即使李真被拿下了,他们仍然会找到新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是上了一定层次的恐吓。那些匿名信就不应该称之为“恐吓信”,而要谓之
曰“讨战书”。他们不是大势已去,别无它法,吓唬吓唬你就算完事了,而是分庭
抗礼,兴师问罪。所以侯磊想到的也就不是个人安危,而是这次查办李真案件的成
败。
成与败,还没有一锤定音。
反方的力量是不能小视的。不说背后的强大势力,光李真一案最后受到司法处
理的就达47人,其中厅级干部8 人,处级干部14人。被纪委作党纪政纪处理的人更
多。这是一股力量,而且它的背后还有力量。如果不能彻查处理,那么活动起来将
十分可怕。即使最大限度地查办了,仍然会有隐藏下来的,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针对这张看不见的网,侯磊提出了统分结合,异地办案。变了一个阵势,换了
一下地点。在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河北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将案件分成两
级,一级案件由专案组直接组织指挥查办,二级案件由省检察院指定有关基层检察
机关查办。无论一级案件,还是二级案件,都实行主办检察官责任制,检察长是第
一责任人,副检察长是直接责任人。这样一来,不仅阵势变了,刀把子也牢牢控制
在自己人手里了。于是,别有用心的人,便“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这还不够,
还要把游击战术运用进来,异地关押,异地办案,让对方鞭长莫及,两眼一抹黑。
第十九章
19、利益均沾
侯磊想得很周全。只有感到危机的人,才能想得周全。他不爱应酬,不爱喝酒,
不爱玩。除了工作,就是看书。读理论书籍,也读政治小说。读报花的时间也不少,
重要的用红笔画上,然后由秘书剪下来。他总要把本职工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研
究,还把心得体会写下来。报纸杂志就向他要文章。《检察日报》为他开了一个专
栏,每周星期三发一篇,最后结集出版,曰《周三杂记》。他有一项业余爱好,就
是收集毛主席像章,收集了很多,举办过展览。他很平淡而正统地生活着。远离声
色犬马。很有心思反腐败。能够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斗争的方法和策略。因为思考,
而产生危机感;因为研究,而想得很周全。
整日歌舞升平,吃喝玩乐,一天一小宴,两天一大宴,那就很难保持他这样一
种心情了。他的心情保持得很好:客观,冷静。面对检察工作,必须是这种心情。
这是一种静态。他在静态中思考和研究。越思考,越研究,工作任务就越重,越多,
越细。他必须赶快坐上那部性能良好的轿车,风驰电掣地去办。这是一种动态。他
在动态中操作和指挥。
把陈晓颖派上阵去就是一种操作。告诉陈晓颖怎么干就是指挥。
他坐在小车里用手机与各方面联系,发布指示,部署工作。小车在高速公路上
开得很快,不断超越前面的车辆。他不怕危险。曾经出过一次车祸,也不接受教训。
他要赶时间。他经常在午间和夜间出动,正好给支持不住的身体留个休息时间。他
躺在后排座位上睡得很香。那次车祸就是在睡梦中发生的。
到各个分级负责的办案点上去已经很劳累,都需要他听情况,拿主意。但他还
有额外的任务。
新闻舆论对反腐败的宣传报道是很敏感的,遇有重点题材,定会抓住不放。一
般情况下,在案子还没有查结时,是不让报道的,把记者拒之门外。但侯磊不这样,
他很尊重记者。自己也是搞文字出身,知道舆论宣传的价值和作用。他接待记者,
在不涉及机密的范围内,谈一些情况,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案件查办。这也是他事
先设计好的一个重要步骤。
查办李真这个案子,从上到下,情况都很复杂。在问题没有最后解决之前,谁
胜谁负,很难预料。有时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平衡,对立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这时候如果给予宣传报道,借用一下舆论监督的力量,就等于向天平的一方加了一
个至关重要的砝码,立刻打破平衡,出现新的转机。
面对复杂的局面,面对全方位的阻力,侯磊不得不想到这一切。
如果他只知道孤立地指挥专案组,而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探测、收集各
方面的情况和信息,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因素,消解不利因素,引导
舆论,造成声势,他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很可能最后失败的是他侯磊。所以他要抓宣传报道。
干什么事总是要先造成舆论,何况反腐败这样的大事?群众迫切想知道李真的
事情,那就让大家知道好了,天不会塌下来。
新华社记者就李真案件作了出色的宣传,对案件查办发挥了促进作用,社会效
果也非常好。记者们感谢侯磊检察长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侯磊说:“我
还要好好谢谢你们呢!”
对待2000万元巨款,李真多少有些操之过急。他不应该急于从吴庆五那里索取
回报,论彼此的人品和友谊,这件事都应该从长计议。不过当时也太让人眼红了,
李真怎么能搂得住?当时李真、吴庆五和乙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在最困难的
时期三个人差点闹崩了。那就是1993年夏天,三个人一直对2000万元的处理想不出
一个好办法。这之前吴庆五已经向乙借过两次款。一笔是给他的朋友海南世通房地
产开发公司经理高某借的,一笔是自己借的,各1000万元。吴庆五想让乙用调汇的
那2000万元利润给他冲抵了。可是乙有想法,不同意。其实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他
也想分点。如果这钱都给了吴庆五,也就是等于给了吴庆五和李真两个人,他就什
么也得不到了。李真也有些犹豫,吴庆五就向他解释说:“这利润是你和李国庭的
因素才产生的,跟乙没有关系。况且他通过调汇已经得了很大的实惠。所以这钱应
该转到我的名下,只给李国庭一定的回报就是了。至于咱们俩,那是一个利益共同
体。”
李真同意吴庆五的观点,2000万元应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