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寡人者,何也?愿受之。’渔者曰:‘鸿鹄保河海,厌而徙之小
… 2…
贞观政要 ·9·
泽,则有矰丸之忧。鼋鼍保深渊,厌而出之浅渚,必有钓射之
忧。今君出兽砀,入至此,何行之太远也?’文公曰:‘善哉!’
谓从者记渔者名。渔者曰:‘君何以名?君尊天事地,敬社稷,
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臣亦与焉。君不尊天,
不事地,不敬社稷,不固四海,外失礼于诸侯,内逆民心,一
国流亡,渔者虽有厚赐,不得保也。’遂辞不受。”太宗曰 :
“卿言是也。”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
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
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
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
不安乐乎?”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或君乱于上,臣治于下;
或臣乱于下,君治于上。二者苟逢,何者为甚?”特进魏征对
曰:“君心治,则照见下非。诛一劝百,谁敢不畏威尽力?若
昏暴于上,忠谏不从,虽百里奚、伍子胥之在虞、吴,不救其
祸,败亡亦继。”太宗曰 :“必如此,齐文宣昏暴,杨遵彦以
正道扶之得治,何也?”征曰 :“遵彦弥缝暴主,救治苍生,
才得免乱,亦甚危苦。与人主严明,臣下畏法,直言正谏,皆
见信用,不可同年而语也。”
贞观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 :“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
败者,不可胜数。不能远述古昔,至如晋武平吴、隋文伐陈已
后,心逾骄奢,自矜诸己,臣下不复敢言,政道因兹弛紊。朕
自平定突厥、破高丽已后,兼并铁勒,席卷沙漠,以为州县,
夷狄远服,声教益广。朕恐怀骄矜,恒自抑折,日旰而食,坐
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
… 3…
贞观政要 ·10·
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泰尔。”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
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
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
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
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
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
一事,触类为善。初,息隐、海陵之党,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
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时论以为
能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
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
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
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
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
也。
… 4…
贞观政要 ·11·
任贤第三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
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
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
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累授秦王府记室,
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玄龄在秦府十余年,恒典管记。隐
太子、巢刺王以玄龄及杜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高
祖,由是与如晦并遭驱斥。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
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閤谋议。及事平,太宗入春宫,擢
拜太子左庶子。贞观元年,迁中书令。三年,拜尚书左仆射,
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既总任百司,虔恭夙
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
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
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论者称为良相焉。十三年,加
太子少师。玄龄自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频抗表辞位,优诏不
许。十六年,进拜司空,仍总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复以
年老请致仕,太宗遣使谓曰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
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玄龄遂止。太宗又尝追思王业之艰难,佐命之匡弼,乃作《威
凤赋》以自喻,因赐玄龄,其见称类如此。
杜如晦,京兆万年人也。武德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
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
… 5…
贞观政要 ·12·
记室房玄龄曰 :“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
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
人莫可。”太宗自此弥加礼重,寄以心腹,遂奏为府属,常参
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除天策府
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隐太子之败,如晦与玄龄功第一,
迁拜太子右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实封一千三百
户。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知
吏部选事。仍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典章文物,
皆二人所定,甚获当时之誉,时称房、杜焉。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
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
隐太子,召征责之曰 :“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
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
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
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
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
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太宗尝谓曰 :“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
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
孙无忌曰 :“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
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
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
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 :“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
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
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
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 :“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
… 6…
贞观政要 ·13·
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
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
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
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
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 :“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
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
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庶人承乾在
春宫,不修德业;魏王泰宠爱日隆,内外庶寮,咸有疑议。太
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 :“当今朝臣,忠謇无如魏征,我遣傅
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
如故。征自陈有疾,太宗谓曰 :“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
故选中正,以为辅弼。知公疹病,可卧护之。”征乃就职。寻
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
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
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
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
下久之。乃诏曰 :“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
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
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
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
无隐。”
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
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
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
… 7…
贞观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