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狐-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当然是贺雷在任的时候埋下的祸根。

贺雷好大喜功,他看到江北机械厂濒临倒闭,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在常委会上提出,要不遗余力地促成机械厂的复兴。

他的这一建议当然遭到了常委们的反对。

机械厂的倒闭有技术、市场、管理、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是百孔千疮,病入膏肓,毫无挽救的价值,也毫无挽救的可能。

可是贺雷却觉得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慷慨激昂地说:“江北机械厂是江北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如果就这样让他倒闭了,那么多工人到那里去上班?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同志们,不要总是笼罩在消极的情绪之中。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去思考江北机械厂的问题。国有企业难道只有倒闭这一条路吗?难道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就没有国有企业的生存土壤?这听起来很荒唐嘛!”

就这样,大权在握的贺雷通过了复兴江北机械厂的方案。

资金从哪里来?贺雷的方法就是借。向银行借了一亿后,还不够!怎么办?贺雷决定向职工集资。不集资的就解聘,集资的可以参加分红。贺雷标榜说,这样职工就成为了企业的主人翁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将会大大增加!国家所有、职工持股,这是一项改革。江北日报曾连篇累牍对这项改革做过报道。

江北机械厂在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红火起来了,但可惜的是这是一把虚火。虚火是烧不长久的。

很快,江北机械厂就重新陷入了危机。目前已经停产。

现在的危机是,银行已经通过法院查封了江北机械厂。而那些曾经被称为“股东”的集资者又向政府索要他们的集资款。涉及的金额高达五千万元。

贺雷未住院的时候,工人们就已经闹过一次了。住院后,索款活动暂停了一段时间。现在,新领导上任,工人们又卷土重来了。

常务副市长关天培决定利用这个难题给新来的张明一个下马威。

关天培今年四十五岁了,眼见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成了自己的领导十分不满。老子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还在背书包呢!凭什么现在就骑在我头上?组织上提拔干部也太不公平了。这小子八成是干部子弟。要不就是一个特别善于溜须拍马的主。不然不可能提拔这么快!

工人们索要集资款的事,他其实已经平复得差不多了。通过许诺年底一定想办法解决,善良的工人们已经决定到年底再说了。

张明到任后,关天培心生一计,他让人放出出风去,说新来的市委书记兼市长是带了一笔资金上任的。希望工人们抓住机会。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工人们闻风而动,立即派代表到市政府情愿。关天培出面接待时表态说,他将迅速向张书记汇报。

常委会上,关天培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他添油加醋地说:“工人们已经向我们摊牌了,如果不迅速给他们解决,他们就要举行□□。张书记,你刚一上任,就闹这么一出,影响多不好。必须想办法解决啊!”

常委们都很“默契”地看着张明,纷纷表态,这个问题要迅速解决。

张明想,谁说江北的干部不团结,大家现在不是很“团结”吗?

张明问:“既然大家都同意解决,那就迅速解决吧!关副市长,财政能拿出这笔钱吗?”

关天培心道,有钱还等着你来解决吗?他苦笑道:‘市里的财政早已是入不敷出了,上个月干部的工资还没发呢!现在要拿五千万出来,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副书记陈银城叹气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书记,你新上任,在银行那里还没有丧失信用,是不是麻烦您出面再去贷点款,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实际上,省里和市里的银行对江北市已经是深恶痛绝,早已把江北市作为“银行杀手”,无论是谁做书记,在没有还上旧账之前,都不会再给江北市贷款了。

陈银城这么说,无非是想让张明体会一下“碰壁”的感觉罢了!

如果一个人对领导不服气,不合作,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学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可以说专门给领导出一些馊主意,让他出糗,让他栽跟头,早点下台。

陈银城对张明的到来也是不欢迎的。因此他出了一个馊主意。

谁知张明却说:“照我看,我们江北市的信誉已经破产了,无论是谁当领导,恐怕都不会赢得银行的支持。光靠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办法,谈何容易?

关天培说:“那你说怎么办?”

张明说:“关键是要提高我们自己的造血功能。要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经济。”

组织部长夏天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张明说:“我担心的倒不是近火。机械厂的问题不难解决。大不了我去找几个企业去化缘。”

找企业化缘,这个张明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现在市里已基本没有像样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虽然不少,但人家是私人的钱,怎么会随便给你?总不能搞强制吧!这个办法贺雷以前就搞过,但是都被人家婉言谢绝了。

陈银城继续实施“出馊主意“的拆台战略。他说:“是啊!你的这个办法好。民营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政府出现困难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要伸出援助之手。”

关天培听出了陈银城的意图,也怂恿道:“张书记,那你就试一试吧!你是书记,他们肯定会买你的帐。”

张明看着他们的表演,心中暗暗冷笑,你们无非是想出我的洋相罢了。你们哪里知道老子早就安排好了。今天要你见识一下我的影响力。

张明说:“那我就试一试吧!”

宣传部长陈芬娜不忍心看着张明出丑,就提醒道:“张书记,是不是先让人去协调一下?你是书记,并不需要亲自出马的。”

张明看着这位好心的大姐,心想,毕竟还有一位同志对我好啊!他对陈芬娜说:“谢谢你提醒。我直接给他们说就行了!”

他先给贵达地产的云中鹤打电话。他不用手机打,用会议室里的固定电话打,而且还用的是免提。这样好让大家都听见谈话内容。

谈话内容已经事先和云中鹤商量好了。

“云总,我是市委书记张明!“

“是张书记啊!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是这样,市里资金出了问题,想找你们企业借点钱,度过一下难关。”

“张书记,怎么能谈借呢?我们企业本来就是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现在政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感恩回报。张书记,你说,要多少钱?”

张明故意说:“两千万吧!”

常委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张明的口也太开大了一点吧!云中鹤这个铁公鸡会同意吗?

没想到云中鹤却说:“张书记,我知道市政府现在很难,两千万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我们企业现在资金还比较宽松,我们就捐赠给政府四千万吧!”

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本以为云中鹤会往少里说,谁知道他还加了一倍。常委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明说:“那就谢谢你了!江北市有你们这样的好企业家,何愁不兴旺啊!”

云中鹤说:“我们争取在一天之内将资金到位。”

谈笑间,四千万就到手了。

大家都很诧异,不知道初来乍到的张明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就在大家诧异的时候,张明接着又给汇仁纺织总经理秦大为和华峰电子总经理郭峰打了电话,居然又很轻松地筹到了五千万元,而且都是捐赠。

这简直是神话。

常委们不得不对张明刮目相看。这叫真本事啊,不得不服!

第484章座谈会

第二天,江北日报在头条刊登了三家企业捐赠九千万给政府的新闻,并对三家企业的老总进行了专访。

访谈云中鹤的题目是:民营企业要知道感恩!

访谈秦大为的题目是: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

访谈郭峰的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张明看到报纸,打电话给宣传部长陈芬娜,说:“陈部长,宣传部的反应很迅速,舆论导向很正确,这都是你这位部长的功劳啊!”

陈芬娜说:“张书记,我哪有什么功劳?要说功劳,你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一上任就解决了一个大家束手无策的问题。说真的,我佩服你!你给我们的震撼很大!”

张明谦虚地说:“主要是企业家们的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我个人只是打了几个电话而已。”

陈芬娜说:“张书记,你太谦虚了!你的电话含金量高的很啊!”

张明笑道:“以后我干脆在家里打电话得了!不过,估计我再打几个电话,企业就要纷纷破产了!”

陈芬娜被他逗笑了,说:“张书记你还很幽默呢!”

张明压低声音说:“陈姐,昨天你在会上对我的提醒,我现在都很感动。我知道,只有你是在真正帮我。“

陈芬娜听张明喊她陈姐,不由感觉到一阵亲切。再加上张明感谢她的关心之语,心理上更是觉得与张明近了一层。

她也压低声音说:“心里知道就行了。姐看出来了,你是一个人才,肯定能够在江北干出一番事业的。我一定尽全力支持你!不过,其他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你可一定要提防着点。”

让张明没有想到的是,三家企业联手给市政府捐赠九千万的消息传出后,竟然产生了示范效应。

其他企业也纷纷对政府进行了捐助。这也不是说这些企业的老总觉悟突然提高了。他们以为这代表着某种动向,如果自己的企业不捐,说不定今后会在某一个不特定的时候倒霉。即使不倒霉,也不会得到政府的照顾。

不到一个星期,江北市市政府就收到了近一亿的捐助。

张明见差不多了,就亲手写了“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感谢信”,发表在了《江北日报》上。

在感谢信中他称企业家们是江北市的良心,是江北市的□□竞争力,是江北腾飞的主要推动力。他以江北市有这样一个优秀企业家群体而自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