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权贵-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啪啪”夏小洛点点头,举起双手,看着黄卓轻轻地鼓掌,不得不佩服黄卓的眼光,这一席话应该是分析夏小洛这一系列运作最精辟的见解了。

黄卓端着高脚玻璃杯站起身来,在宽大的包厢内来回踱步,踩在厚厚的地摊上,没有一丝声音,他侃侃而谈道:“其实,我们如果狠心一点,还可用让他们订货,预付货款,拖延发货时间。继续侵占他们的货款!”

夏小洛白了他一眼,手指随意地敲打着桌面,道:“商业应该是共赢,而不是把上下游压榨得没一点利润!给别人留条活路吧!经销商倒下的话,也没我们吃的了!”

黄卓哈哈一笑,走到他背后,亲热地拍着他的肩膀,道:“我知道,我们的小洛同学是一个流着道德血液的商人啊!”

夏小洛翻了他一眼,道:“就是!钱嘛,挣多少算多呢?要懂得知足啊!”

黄卓哈哈一笑,很开心地道:“既然打造出了一个品牌,就把他们用到极致么!我觉得,蝎龙酒还可以利用种蝎向下游养殖户融资!”

这一条夏小洛确实考虑过,这并不是不可行,反而有很大可能性成功,因为当时的华夏农民贫穷落后,太渴望发家致富了。

但是他觉得从农户手中融资的话,第一个是太分散,一个农户最多万把块钱这是这个群体在当时能承受的最高极限,实在没什么意思,而且操作起来很复杂,最为可怕的是瑞辉公司一旦有风吹草动,华夏农民可一直有揭竿而起的优良传统啊,瑞辉公司未必有对付这些人的能力和经验

还有一条不足为外人道,甚至让夏小洛显得有点妇人之仁的原因是,夏小洛认为华夏国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等办法长期以来利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已经从农村抽取了大量资金和资源,农民实在没有多少钱,从农民身上融资,还让他们担惊受怕,夏小洛有点犹豫,他只得摇了摇头,道:“现在时机不成熟,要等等。”

黄卓没有追究这个问题,只是严肃地看着夏小洛道:“可是,我有个问题,资金是融到了,你准备怎么花呢?”

夏小洛自信地道:“原始股市场,7、8月份开始建仓!虽然我们的融资是无本无息的长期融资,但是,我认为眼前投资于原始股则最为划算,收益最高。”

黄卓忧心忡忡地看着夏小洛道:“据我所知,1990年5月底,上海股价指数刚达到100点,8月底就突破200点,9月底则到了300点,短短4个月就涨了2倍。1990年5月中下旬,市场突然盛传国家将整顿深圳股市、新股将暂缓上市的消息,于是股价涨得更加疯狂。1990年5月25日到6月27日的一个月中,深圳5种上市股票价格的增幅为:深发展100%,万科380%,原野210%,金田140%,安达380%。”

“这股狂热很快转移到当时相对平静的上海。有传言称,1990年7月,由于深圳股市狂热的刺激,有6000人特意从深圳转阵上海。他们一出机场,就叫出租车驶往离交易所最近的宾馆。”

“股市的过热也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特别是深圳市党政机关干部持有一定数额的股票,有的通过亲友进行炒卖活动,民众很有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派员调查,京城方面开始提醒深圳要加强管理。”

“1990年5月,深圳出台了涨跌停板10%的限制规定。6月中旬,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改革不再铺新点》一文,人们认为股票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继续疯炒。6月18日,深圳再出台涨跌停板5%的规定,人们开始观望。6月26日,涨停板又压至1%,跌停板还是5%。6月27日,深圳又规定卖股者需缴纳印花税,年终分红派息,股民所得超过银行一年期利息部分,要缴纳1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这时,人们对股票的热情才开始冷却下来。11月20日,深圳党政干部回应新的规定,纷纷开始售股。12月8日起,深市掉头向下,自此开始6个月的长跌。截止到目前,股市一直在跌!”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夏小洛,道:“这些情况,你知道么?”

曹伟业抚摸了一下光亮的脑门,皱着眉头,有点发愁地道:“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了一天的零成交。可见市场冷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现在进入风险太大了。”

“我觉得我们需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一点。”夏小洛语气坚定地说。“其实买什么时候买?有个很简单的指标,我把他称为‘自行车指标’,那就是证券营业部外面的自行车最少的时候,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恐惧,建仓的成本最低!”

黄卓和曹伟业都沉默不语,曹伟业拿出香烟,扔给黄卓一根儿,有几分忧虑地道:“按说,今年能赚一个亿,我已经觉得很不可思议了……如果投资海南房地产,搞批文,炒地皮,也不错。”

黄卓也符合道:“从政策来说,海南房地产市场要比股市更加明朗,毕竟去年我们的国家领导去海南视察了,而且,重申发展海南特区不动摇。”

夏小洛心里那个郁闷啊,看来这两位爷都很恐惧沪深两市的风险,两人虽然是华夏国资和外资的排头兵,却依然有后世华夏股民最普遍的一个心态追涨杀跌!

可是,夏小洛也难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根据他前世整理《华夏资本市场三十年》的时候,他清晰的记得,1991年8月19日、21日、23日和25日,深圳市连开了4次“救市”会议。9月2日,深圳第5次“救市”会议召开。据称,会议气氛沉闷,深圳市长再次作出了重大决定暗示机构应该入市,目的是培养出几个像香港李家一样的企业家。

“救市行动”正式拉开帷幕。1991年9月7日起,深圳市政府筹集资金2亿元,开始秘密救市。9月7日,深发展的价格被托到13。85元。接连几天,深发展都跳空高开,终于在9月12日到达14。5元。

深市自1990年12月8日,已经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长跌,令深市总市值抹去七八亿元,只剩35亿元。这么一救,到9月底,深市终于止跌回升,涨升0。88点,收出一根阳线。一些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直接传到股民耳朵…“政府正在救市。”政府的行动一下子调动了股民的积极性。10月上旬,深发展涨至26元,在深发展的带领下,深股全面冲出谷底。

第224章拆台的来了

由于深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深)”的功效,从此被视为深圳市场的“定海神针”。

看似一场深发展托起的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渊源。原来,就在深市一蹶不振的时候,1990年12月,京城派官员去深圳了,此人约深圳股票交易所的创始人谈怎样看当时的股市,后者认为改革不能夭折,否则在国内外影响太大。后来,总书记回京城作了进一步调研,结论是,“股市继续试点,但暂限于深沪两个城市”。

正是高层的一锤定音,才有了大胆的托市,没有让深市自生自灭。因此深市也一路飙升。

夏小洛之所以对这个事件记忆深刻,因为这其实是华夏资本市场出现以后政府第一次救市行为。此后,股市里开始流传开来一句话:“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

这句话深刻反映出一个事实华夏资本市场是政策市,股价波动受政府政策影响明显。这句话到后世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同。

简而言之,深市在一个月后将会暴涨,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而且,即使是深圳政府不救世,夏小洛认为自己手上有一个亿可以利用的资金,再加上自己复杂高明的操作方法,也足以把深市搅个天翻地覆!

可以这么说,夏小洛此前费尽心思融资就是为了投资沪深两市,确切地说是深圳股票市场。但是这些所有先知先觉的事情都是因为自己是重生过来的才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啊,又不能直接对黄、曹二人说明白,坑爹啊!到嘴边的肥肉难道要溜了么?一种遗憾的感觉紧紧抓住了夏小洛的全身。

而且黄卓和曹伟业这俩人真是讨厌,此前说好的,私募基金自己全权操盘,就是委托人也不能干涉,这会儿又在旁边敲边鼓!!夏小洛心中别提多郁闷了。

黄卓毕竟是来自于印尼的大财阀家族,只不过对华夏的大政方针的走向有片刻的迷茫而已,对资本市场的涨涨跌跌见得多了,知道逆势操作的道理。

看夏小洛脸色不佳,他一拍脑袋,嘿然一笑,笑着对曹伟业道:“我们之前说过,不干涉小洛具体操盘的事宜,这会儿我们有点多嘴了哈!”

曹伟业也尴尬地一笑,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亲热地拍了一下夏小洛的肩膀,很粗俗地道:“小洛,原谅老哥,我们只是关心关心,只是建议而已,不对的就当老哥在放屁!哈哈……”

夏小洛嘿然一笑,道:“我为何决定把资金全部投入到深圳股票市场?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深市一定会涨!因为沪深两市是改革派的成果,如果沪深两市夭折或出现倒退,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对整个国内国际的影响都是震动性的;第二个”

他顿了一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黄卓和曹伟业道:“刚刚黄卓兄已经说过,我们是类金融运作,其实瑞辉公司相当于一家银行,吸收了对方的资金,而且是无须还本付息,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经销商有盈利预期的,他们才会很乖巧的合作,但是”

他严肃地看着黄卓和曹伟业,目光变得很冷静,也很残酷,道:“假如我们的产品遭遇危机呢?正所谓福兮祸依,一家银行吸纳的存款越多,一旦有风吹草动的话,发生的挤兑也越可怕。我们需要的是流动性,是长期融资短期投资!而且投资的周期越短越好,从实体经济融资必须投资到金融上。投资股票市场是上策!流动性最强,资金也越容易套现,最安全。

“如果投资于海南房地产市场,则是中策,为何?因为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要投资房地产盖房子,只是到海南炒地皮,而海南现在房地产很火爆,流动性仅次于股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