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许少尉正弯着腰,小心的探出头,仔细观察着前方,前方大约一百五十米,是一到略有起伏的小山地,在那里隐约还可以看见有俄军走动,一些俄军士兵也是偶尔露出头来开枪还击。
同时,许少尉的部队也是以一座低矮的山地作为掩护,士兵们都是以趴着的姿态,俯身用枪射击。
在许少尉的部队身后,则是有多名炮兵,他们正推动着一门四磅的步兵炮。
纵观双方的交战模式,就会很清楚的感觉到。这场战争和以往的战争有所不同,尤其是双方使用的一些战术更是大大不同。
十几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双方依旧是停留在前装枪,线列对射的模式。而后的美国内战期间,虽然南北双方已经广泛装备后装步枪,但是在战争的前期,双方依旧使用线列对射为主,而中后期。线列战术开始消失,继而出现的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战术,散兵战术就是在其中。
不过双方的大规模交战时,依旧会形成密集的队形进行对射!
整个六十年代,由于后装步枪的迅速普及,直接导致了各国步兵战术的混乱,很多人依旧顽固的使用线列战术,而有些将领则是开始接受散兵战术等,如此也就导致了同样一场战争里,有些战役可以看见线列对射的场面。而有些战役则是可以看见双方躲在掩体后面对射。
目前西方各国的战术,都是有些混乱,并没有说形成一个很完整的战术体系,使用什么样的战术,基本取决于前线将领们的个人态度。
不过中华军和俄军却是不太一样,中华军是全球第一家全面服役后装步枪,并使用散兵战术的军队,甚至为了更好的使用散兵战术,抛弃了已经流行百年的军队编制,率先使用了一师两旅四团的步兵师编制。
不过。编制这东西和武器不同,如果是某种新式武器出现了,那么很快就是会传遍整个世界,并且引起各国的仿制跟进。但是编制这东西就不一样了,这是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尽管中华军并不会说刻意的对编制进行保密。
各国在华武官多少都会接触到中华军的一些编制情报,比如说在观看中华军演习的时候,哪怕是不用别人明说,但是他们也会发现中华军的一些编制和各国现有的编制极为不同。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华军的一个步兵营(团)下辖的步兵连只有四个,而不是线列时代里的六个甚至八个步兵连。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中华军的一个步兵连,并不是直接下辖十个或者八个十人队,而是管辖一个四五十人的排,然后每个排也不是说有四个或五个十人的队,而是辖有三个十四人的班。
也就是说,中华军的最基础编制单位,并不是线列时代里标准的十人,而是十四人。
这种情况纵然是引起了各国的注意,不过这种注意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编制这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时候你是很难判断这种新编制到底是好还是差。
毕竟各国陆军并不是和中华军一样,都是一支年轻的军队,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不管是武器还是编制又或者是战术,这说改就改了,而这种事情在列强军队里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当年换装后装步枪的时候,西方各国普遍有着大量将领反对。
而在战术上,相当多的西方将领是坚决反对使用任何线列战术以外的战术进行作战,他们认为士兵趴在地上开枪严重影响了军人的荣誉,同样认为松松垮垮的散兵战术会严重影响部队的士气,因为散兵部队看起来远远不如线列部队那么威武。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在六十年代里都处以一种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也许听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年代而已,但是对于世界历史而言,尤其是对于世界工业历史而言,却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法国、普鲁士甚至美国等国家,都在这个时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就算是俄国也是紧随各国后头,开始进行社会改革,试图进行工业化。
原历史时空里,东亚的满清王朝和日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开始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当然了,在这个时空里,日‘本现在还深陷在内战之中,有着中华帝国的捣乱,短期内是别指望能够统一了,不过即便如此,日‘本内战双方的一些有志之士,也是开始进行了改革的试探,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尝试建设一些工厂,尤其是军工厂以及向外国派遣留学生了。
德川幕府就是在1866年里,向帝国派遣了高达三十多人的留学生,维新派那边也是向英法等国派遣了一定数量的留学生。
至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在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工业化改革,嗯,并在六十年代期间依旧坚定不移的进行工业化,嗯,参考西方各国的前例,这一时期大体上可以认为是帝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至于有没有完成工业革命,那就得看什么标准了,如果只是简单的标准来看,已经能够建造铁甲舰的中国,已经算是当代少数几个强国了,这年头可没几个国家能够自造铁甲舰,能够造出来的清一色是列强。
但是如果从工业规模、尤其工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上而言,却又是差很多。
中国国土庞大,人口众多,哪怕是只单纯的计算农业产值,其国民产值也是妥妥的大国,但是这种所谓的庞大是徒有其表的。
目前国内的工业产值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占据的比例依旧不算高,以当代的典型工业国家英国为例子,英国的国民总产值里,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的比例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百分之十!
当代的中华帝国,尽管已经能够建造铁甲舰,上海的北岸工业区里众多的工厂正在冒着浓烟,但是这只是外人所能够看到的最表面景象,实际上,如果你离开中国的几个主要工业城市,深入到中国的内陆地区去看,那么就会发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依旧保持着过往五六百年的状态。
当代的中华帝国,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矛盾,两级分化相当严重的国家,一方面是沿海的工业经济高度发达,以上海、广州、天津三大城市为代表,然后宁波、苏州、武昌、当涂等城市为辅,组成了中国的工业化或半工业化城市。
然而除了上述地区外,其他地方依旧保持在落后状态,内陆地区的农村,实际状态和明清时期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如此也就造成了帝国的很多社会现状是畸形的,特殊的。
比如恐怕是没有那个时代,比当代的帝国更加重视教育,这重视并不是说帝国政府重视,而是指民众自身的重视。
自从帝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以来,民众视上学为改善自身命运的最佳渠道,同时帝国的新式教育制度和传统的科举制度并不同,古代的科举制度要一路杀上去,最少也得靠上举人后才能有实际的回报,但是在帝国的新式教育制度里,哪怕是你只上到了高等小学,但是也能够以此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这里头有什么含义?
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同样是读书,传统的科举兴许要几百个人里头,才能够出现一个举人,然后获得实际利益,但是在帝国的新式教育制度下,只要是读书,那么就能够出人头地,哪怕是只读了一个高等小学,那么也能够就此找到一个好工作,不一定说非得读到大学毕业以后才能收获实际利益。
同时,帝国的新式教育制度很好的延续了明清科举考试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论个人才华,而不论社会背‘景。
只要你能够考上,不管你的父亲是当朝大官还是农民,那么都能够收到帝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他们的战争(二)
至于高昂的续费,只要你能够考上那么自然不会成为什么问题,大量的商人士绅愿意资助一个前途无量的帝国大学学生,恩,顺便还会嫁个女儿给你。
即便是你有着高傲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资助,那么也可以有其他诸多办法解决学费问题,比如直接向皇家银行或者其他几家商业银行申请学费贷款,这些银行是非常乐意向这些注定会成为帝国官员或者大企业管理层的优秀学子们提供贷款。
在当代的帝国,读书是改变自身以及家人命运的最佳途径,而这一点,对于贫寒之家和权贵之家的子弟是一样的。
因为就算是权贵子弟,他们要想追随父辈的步伐从政或者从军,一样得考上帝国大学或者两所军官学校,考不上的话,这辈子也就只能当个混吃等死的货了。
不过即便这样,权贵子弟因为自幼的良好教育环境,能够考上的还是不少,比如帝国大学在读的学生里,尽管贫寒子弟已经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但是依旧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出身于权贵之家,别看权贵子弟的比例小,但是如果放大到整个中国的普通民众和权贵的比例来看,那么差距就是相当大了。
在国内的总人口中,上流阶层的人数不足万分之一,然而他们却是占据了高端教育资源的百分之三十。
而这种比例,也是帝国目前发展畸形的一个明显特征!
整个六十年代,帝国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相当混乱的状态,高速发展和愚昧落后并存,公平和不公并存,当人们叫嚷着要建设一支可比肩英国三分之一实力的庞大舰队时,国内的绝大部分的百姓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
外滩大道上有着衣着光鲜的精英人士,他们做出的决定足以影响全国,甚至有可能被史书记载,然而同样是上海。距离外滩大道不足的五公里的汇佳路,两旁矮小的房子里,拥挤着来自各地的务工贫民,他们住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吃着最便宜的面包,做着最辛苦的工作,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
如此的帝国,即便是林哲也不好判定。这到底算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