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伪帝林哲倒是有些本事,竟然能够这么快拿下镇江!”李鸿章得知中华军攻克镇江后。面上露出了明显的忧愁之色。

如今中华军已经拿下镇江,恐怕下一步就是拿下江宁。而再下一步就是渡江进攻扬州等江淮一带了,到时候自己能够挡住吗?

虽然自己麾下已经有江淮新军万人。另外已经重建江北大营,另有绿营、旗兵等旧军三万余人,但是想要挡住中华军的北上那是相当困难的。

“也不知道朝廷那边的练军办的怎么样了,还有京营新军不知道何时才能南下助战?”李鸿章现在是深感自身力量的不足。

如今江北大营里虽然总兵力不算少,有江淮新军一万人,绿营、旗兵等旧军三万人,总共有四万大军。但是现在已经是1857年,在林哲的余胜军影响下,就算是北方清廷里的普通官员都已经知道。现在是新军的天下,那些旧军已经是不堪用了。

所以那三万旧军在李鸿章的眼中,也就是滥竽充数的角色,真正要阻拦中华军的北上,他能用的只有一万江淮新军。

然而一江之隔的中华军已经快速膨胀到了近十万人,而李鸿章也是多方收集消息,得知中华军内有两种士兵,一种是和旧军差不多的协防军,而另外一种则是新军。

其中的新军足足有四五万之多!

要知道李鸿章的江淮新军也就是山寨版的余胜军而已。面对中华军的新军一对一都没必胜的把握,更加别要面对的是四五倍之敌了。

要抵挡中华军北上,只能期望朝廷能够派出更多的援军南下,他听闻朝廷已经派遣多支练军进入河南、皖北等地清剿捻军。如果这些练军能够增援江北大营的话,他李鸿章的压力无疑会的多。

至于那些八旗新军,他倒是不没怎么奢望。一方面这些八旗新军实在不咋地,另外一方面京畿重地也不可能一兵力都不放。如今清廷又和洋人起了矛盾,洋人扬言更沿海北上。直逼京师。

因此清廷还要防着洋人,必须要在京畿重地留下一支部队的。

来去,还是那句话,兵力多少,新军更少!

面对中华军攻占镇江,李鸿章只是对未来有所忧虑的话,那么天京的石达开就是惊慌失措了!

这段时间来,他受到的打击已经够大了,派出李秀成为首的援军试图增援镇江,但是没想到李秀成想要玩围魏救赵不成,反而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之后他实在是无兵可派,只能坐看镇江失陷!

现在镇江失守了,那么下一步中华军肯定是要继续西进天京的,而到时候面临将近十万中华军的围攻?天京还能守住吗?

江宁虽然算得上是天下名城、大城,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易守难攻的名关险地,实际上江宁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军事战略要地,江宁之所以名气大,吸引了历史上无数叛军,贼军之流的想要夺下该城,那是因为该城是六朝古都,自古以来凡是想要争夺天下的南方政权都想要夺下改城作为自己的首都。

比如太平天国,它是1851年就在永安建制,但是到185年拿下江宁后,立马就改江宁为天京,以此为首都。

这里头中华帝国也是如此,虽然今年二月份林哲已经在上海称帝建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中华帝国是没有正式建都的,因为大家的眼睛都瞄着江宁呢,就等着拿下江宁后在南京正式建都呢。

作为一个政治气氛浓厚,南中国里最适合建都的城市,实际上该城的军事战略地位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这座城市并不是难攻易守的城市,除了背靠长江外,其他三面都等于是不设防的的,并没有什么险地阻挡敌人。

此时镇江被中华军攻陷后,那么下一步中华军就可以 一马平川,直抵天京城下!

而到时候能守住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

在镇江被中华军攻陷后,南京东面已经没有任何苦阻挡中华军的险地,再加上之前溧水已经被中华军控制,句容也是被中华军收复。※%※%,

因此到了1857年三月底的时候,南京的东面、南面已经直接面临中华军兵锋!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还能够守住南京吗?

对此,就算是长江之北的李鸿章这个旁观者都不认为太平军能够守住南京,身为当事人的石达开更是数日来愁容不展,如今南京城内太平军兵力不足五万,就算是挟裹城内百姓协同守城,但是要想挡住近乎十万中华军的进攻,也是没有多大的可能性!

面对如此困局,石达开是犹豫了!

天京虽然说是太平天国的首都,但说实话太平天国一直都是流寇式作战,只要主力还在,那么放弃天京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说实话,在林哲攻克镇江之前,石达开就已经是开始考虑是不是放弃天京,然后退守皖南,自己率领太平军的主力沿江西进。

虽然西面也有湘军,但是在和中华军一比,湘军的威胁不值一提,自己当初能够一路打到湖北去,现在如果带主力西进,同样有信心击败湘军打到湖北去。

然而石达开虽然有心放弃天京,但是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也不是说能放弃就能放弃的,这会极大的损害军心士气,放弃了天京就等于过去四五年的征战成果化为泡影,太平天国一夜之间就会回到1853年之前的局面,成为一支流寇式的军队的。

石达开在犹豫的时候。林哲也是在镇江那边进行最后的准备,以整合大军继续西进!

拿下镇江后。中华军最先开始的就是对协防军、大量俘虏进行整编处理,把大量俘虏编入协防军里。使得第一协防师、第三协防师等原协防师部队恢复到满员状态,另外又是新编成了第十二协防师、第十三协防师、第十四协防师。

于此同时,中华帝国统帅部下属的军训部也是从各地新兵训练营中送来了多批次的新兵,用以补充中华军各部队的兵力消耗。

丹阳和镇江之战中,虽然说中华军方面的主要伤亡都集中在协防军上,但是正规军的伤亡也有一些,累积起来已经阵亡三百多人,另外还有五百多人受了伤,总体伤亡大约在八百人上下。

这些人的伤亡都需要新兵来补充的!

另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各部队里除了第一步兵师外,其他的第三师、第五师所属的辅助部队都是不同程度缺编的,其中的骑兵受限于马匹稀缺无法补充,而火炮方面也是受限于到林德机器厂的火炮产量无法快速扩充,但是辎重部队却是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新兵补充到位就可以扩充。

各师的辎重部队虽然名义上是后勤辅助部队,但是从余胜军时代开始,这些辎重部队除了承担运输补给任务外,一样要承担战斗任务。多数时候都是和步兵们一样拿起枪支列队战斗。

而中华军的庞大后勤任务,后方运输主要是由后勤部来负责,他们采用雇佣或者强行民夫的方式,通过内河运输、路上运输把弹药以及粮草从上海等各地运输到靠近前线常州等靠近前线的城市。

而后再有部分战斗力低下的协防师和各师的后勤部队一起承担起后段的武装运输任务。

但是各师的辎重团只有第一师是满编的。其他的都不够,而且受限于正规军的总兵力过少,以至于中华军的将领们不得不把这些辎重兵力当成用普通步兵来使用。所以实际这一时期的前线武装运输任何是由协防师来承担的。

因此把现有那些不满编的辎重部队扩编到满编状态,就是现阶段中华军军训部的主要任务了。

军训部送过来的两千多新兵分别补充到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后。

军械部那边也是加大了对各种武器的订单。新订单不仅仅有1856年型林德步枪,还有各口径的火炮等。这些新订购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大多并不是用来装备新部队,而是用来替换现有部队里的1851年型林德步枪。

林德机器厂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在去年年初开始小规模试生产后,通过一年时间的技术调整,扩张,目前产量对比去年刚试生产的时候已经大大增加,仅仅是在二月份,他们就已经生产了一千一百多支林德步枪,单日产量高达三十五支,而这个产量还在继续稳定增加中。

军械部给林哲的报告中说,通过延长工人的上班时间,并且去年年底订购的生产设备已经运抵并在三月份上旬组装调试完毕后,后续产量可以继续得到提升,预计三月份的步枪产量有望达到一千四百支。

而下个月也就是四月份的步枪产量有望突破一千五百支,甚至达到一千六百支都是有可能的。

以后的事先不去说,仅仅是去年到现在,林德机器厂已经累计向中华军交付1856年型步枪八千多支。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配属到了第五步兵师这支全新编练的部队上,剩余的那些则是陆续装备了第一师,预计不用两个月,第一步兵师就能够全部换装1856年型林德步枪。

然后就是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以及第七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等,上述部队的全部换装预计要持续今年年底。

而这些主力部队替换下来的1851年型林德步枪也不是说直接就扔了,这些老枪的性能虽然无法和1856年型林德步枪相比,但好歹也是米尼步枪啊,实际上和1856年型林德步枪并没有多少代差。

这些旧式步枪替换下来后。大部分会用于装备以后编成的部队,也有一部分会用于装备几个战斗力比较出色的协防军部队。比如说排名前几个的协防师:第一协防师、第三协防师的战斗力还算是不错的,他们所属的火枪团也可以逐渐换装新式的米尼步枪。

中华军里的协防军也不是说都是纯冷兵器的肉搏部队。协防军里的武器大多都是缴获而来,或者投诚俘虏主动带过来的。

其中夹杂着刀枪长枪等冷兵器,也有火绳枪、滑膛洋枪,所以各协防师里三个步兵团中,通常情况是有两个是装备刀剑长枪等冷兵器,另外还有一个装备滑膛洋枪或者火绳枪的火枪团。

当然了,这只是说的几个老协防师,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