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晨上攵运匦肓ΡJ趸⒏哏鳌�
术虎高琪不敢违抗帅令,第二天率禁军出城,与蒙军激战于桑干河畔。成吉思汗不听部下劝阻,亲身冲杀于敌阵之中。看着他跃马驰骋、英勇绝伦的身影,高琪两眼发直:怪道蒙军百战百胜,皇上身先士卒,士气焉能不盛?倘若大金国主有他一半,不,哪怕只是站在城头督督战,我军也不致衰败如斯。
这一阵,术虎高琪很快就败回城中。想起胡沙虎昨天的话语,术虎高琪回城后也不去见皇上,径直引兵包围了元帅府。胡沙虎惊闻变故,知道来者不善,慌忙欲走,却不料在翻墙时被松枝挂住衣襟,加上伤腿不便,让术虎高琪的士兵追上乱剑斩杀,割下头隆�
第二天一早,术虎高琪带胡沙虎的人头上殿叩见皇上,累数胡沙虎罪状,并称自己是为社稷而杀逆贼。宣宗开始还吓得心惊胆战,面色如土,及至明白胡沙虎已死,始才面露喜色。胡沙虎始终是宣宗的心腹之患,何况也确有弑君之罪,术虎高琪杀他,也算他罪有应得。宣宗当即在金殿之上宣布了胡沙虎的罪状,并张榜天下,同时任命术虎高琪为元帅,固守中都。
胡沙虎被杀的消息不出午时便传遍蒙营。各军主要将领齐集成吉思汗的大帐,商议下一步行动。
大部分将领主张乘胜攻下中都城,但成吉思汗不为所动。他耐心分析了眼下攻打中都的利弊优劣,最后决定:继续挥师南进。
于是,蒙军依然兵分三路,挥戈南下,沿途势若破竹,所过城郭皆攻掠而下。
次年春天,三路蒙古大军再次陈兵中都城下。
一连数日,成吉思汗对中都城都围而不打,除每日派出数十骑绕城转上几圈外,再无其他动静。
宣宗摸不透成吉思汗的真实意图,整日里愁眉不展,茶饭不思。早朝议事时,大元帅术虎高琪认为蒙军南下刚返,必定人困马乏,如今屯兵城外按兵不动,定是养精蓄锐,趁此时机,不如引军杀出,与蒙军决一胜负。
宣宗哪敢同意!他生怕中了成吉思汗的调虎离山之计,坚持固守城池,静观其变。
正当中都城内君臣惶恐不安时,蒙古使臣带来了成吉思汗的劝降诏书。诏书由成吉思汗口述,内容只有几句话:汝之国土,黄河以北尽归朕所有,汝所据唯中都耳。天意亡汝,然朕念故旧,不忍过分迫汝。汝当作何表示以消弭我军将士之心头仇恨?
宣宗不敢立刻答复,他将使臣送下去休息后,着群臣商议为之谋策。群臣立即分成战和两派,围绕成吉思汗的劝降诏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主战派以术虎高琪为首。他说:“蒙军春季马瘦,将士自南而返,多不服水土,据传军中正在流行瘟疫。如今,成吉思汗突然主动议和,想来传言非虚。蒙军不堪再战,我军却以逸待劳,纵无十分把握,亦有十分士气。不如与其决战,倘或一战成功,也可一劳永逸。”
右丞相完颜承晖表示反对:“元帅此言差矣。想我军将士,多居诸路,纵使战胜,也会思念父母妻儿哗变而去;倘若战败,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依臣之见,不如权且同意与蒙古议和。待蒙古退兵,再重整旗鼓,从容收复失地。”
完颜承晖所虑确是实情。金朝廷为守住中都,尽驱城外强壮男子充军守城,而将其亲人留于城外。若决战,只怕将士虑及城外亲人安危,不肯真心卖力;若兵败,或再产生哗变,大金江山更是岌岌可危。
争来争去,终是主和派占了上风,甚至一向对术虎高琪言听计从的宣宗也坚决反对同蒙古决战。至此术虎高琪不再言语,心里想的却是,议和就议和,反正与我丝毫无损。我身为主帅,倘若公然主和,必为世人不耻。今我主战,世人皆知我非贪生怕死之辈,只不过朝中主和派的势力占了上风罢了,正好全了我的声名。倘若真依我与蒙古决战,成吉思汗和木华黎实难对付。胜了还好,败则本人威风丧尽,再被政敌抓住把柄,只怕费尽千辛万苦到手的功名利禄也会付诸东流。一旦如此,所为何苦?
宣宗见群臣再无异议,当即派完颜承晖随蒙使往见成吉思汗,商谈议和条件。
成吉思汗接待完颜承晖的礼节倒还隆重,但议和条件相当苛刻:金国必须充当蒙古的附庸;废金帝帝号,退为河南王;平时进贡,战时出征。
完颜承晖表示同意转告国主。
成吉思汗又说:“朕闻汝主有女,何不遣来侍朕?”
过去游牧民族进攻定居国家时,为化干戈为玉帛,定居国家以女和亲多有先例,所以完颜承晖依然答应。议毕,成吉思汗派石抹明安送完颜承晖出营。昔日同殿之臣,现在一个为兴盛的帝国效劳,一个为失败的国家奔波,二人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俟完颜承晖离去,成吉思汗对左右说:“朕观完颜承晖不愧忠义之士,只可惜失于软弱。国势强盛时以其治理国家,必为贤臣良相;国家危难时以其为相,则难以支撑局面,收拾残局。”
宣宗完全接受了成吉思汗提出的条件,当即备办贡品:黄金、白银、丝绸等不一而足,又将已故的先帝允济之女歧国公主冒充己女一并献与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依约退兵。完颜承晖亲自将他送出居庸关外。
蒙军夜晚下营后,成吉思汗想起去看看他的“战利品”:歧国公主。
歧国公主年方十五,高高的额头下一双圆圆的眼睛,虽算不上十分标致,却显得异常聪明。她见到成吉思汗,竟无惊惧羞怯之意,跪倒施礼,落落大方。
成吉思汗觉得她挺有趣,赐座后问道:“你是河南王的女儿?”
歧国公主边倒茶边平静地回道:“先父名讳允济。”
“允济?”成吉思汗大吃一惊,“朕要的是河南王的女儿。”
“完颜‘焉肯将亲生女儿献与大汗。”歧国公主冷冷地回道。
成吉思汗沉吟片刻:“允济?不管怎么说,朕与他有过数面之缘,也算故人。”
歧国公主不语。
“你放心,看在允济的分儿上,朕定会善待于你。”成吉思汗安慰了歧国公主几句,想走。
“大汗。”歧国唤住了他,“臣妾恳请大汗做主。”
“哦,什么?”
“臣妾此生最恨者二人,一个是胡沙虎,另一个就是当今圣上完颜‘。胡沙虎既死,臣妾杀父仇人已得报应,但完颜‘还活着。完颜‘忘恩负义,想当年他在霸州为王时,父皇待他不薄,岂知他登基后全不念父皇在世之时对他的种种恩义,反与胡沙虎沆瀣一气,将父皇贬为庶人,草草埋葬了事。这且不论,如今又将臣妾冒充己女送与大汗。臣妾既到蒙古,只望大汗有朝一日杀完颜‘为臣妾报仇。大汗若不应允,臣妾有死而已。”
成吉思汗被个性倔强的歧国公主吸引了:“你这样说,就不怕故国灭亡?”
“臣妾只不过是一闺中弱质,只知有生身父母,不知有他。倘若臣妾生为男儿,定当入朝斩杀奸佞,匡扶社稷;上马挥戈阵中,击退犯敌。”
成吉思汗真没想到,这样一个纤弱女孩,竟有如此心胸志气,不免心生敬意:“说得好!不愧是大金公主,果然不同平凡女儿!”
歧国公主脸微微一红,侧过头去,含羞默然。
正巧拖雷有事求见父汗,成吉思汗要他进帐回话。拖雷看到歧国公主,略一踌躇,成吉思汗招手让他过来坐下。
歧国公主上前奉茶。拖雷也不抬头,接过放在案几之上。歧国公主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拖雷俊秀英武、神采奕奕的脸上,眼波流转间,流露出几分小女儿的痴情。
拖雷向父汗请示了几句军中事务,便欲起身告辞。成吉思汗笑道:“朕正要你陪朕一起走走。公主,你一路劳累,早些休息吧。”
歧国公主亲将父子俩送到门外。直到拖雷远去,她仍呆呆望着他高大匀称的背影发呆,一抹红晕不知不觉飞上脸颊。她暗想,若能嫁得如此郎君,确也不枉此生了。
成吉思汗刚才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离开。既然不打算纳歧国公主为妃,留下来当然多有不便。歧国公主是个聪慧的少女,莫如返回蒙古本土后再与夫人商定她的终身。
成吉思汗回到爱妃忽兰的寝帐。在摇曳的灯光下,忽兰越发显得妩媚动人了。看见成吉思汗回来,她又惊又喜:“是您,大汗?我当您不会来了。”
“为什么?”成吉思汗笑问。
“您不是纳新妃子了吗?”
“朕何时说过要纳她为妃了?”
“那您……”
“朕不过借此羞辱完颜‘罢了。结果你猜他送来的是谁的女儿?”
“忽兰不知。”
“允济之女歧国公主。朕观完颜‘身为大国君主,终究是个反复无常、狡猾奸诈之辈,不足为信。倒是这位公主,谈吐不凡,聪慧无比,朕正考虑该将她许与何人。”
“听大汗这样夸赞她,忽兰倒想马上见见她了。”
“明天吧。忽兰,刚才拖雷去看朕,歧国公主好似对他很有好感。”
“那是当然。我们拖雷聪明俊秀,相貌堂堂,哪个少女见了能不倾心?问题是拖雷对苏如情有独钟,只怕此事还有障碍。”
“那就将她赐予功臣后代?”
“大汗,不可。她既已对拖雷生情,又是大国公主,您再将她赐予他人,岂不害了她一生。”
“算了,算了,这也不行,那也不成,朕是管不了了。这种事,一向都由夫人做主,就让夫人去处理好了。”
忽兰忍不住笑出了声。…
…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txt99免费小说下载:
txt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