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楚国水军的强大彰显无遗,令人绝望。
吴国主力兵马,一半在中原,而另一半,现在全部自顾不暇!
其水军已经损失惨重,无力回天。
太史慈和凌统的十万大军困在建安。
豫章守军有三万在庐陵被打跨。余者困守在柴桑。
交州主力则全军覆没。
现在的吴都建业,只剩下些郎官和禁卫军,总数还不到两万,可谓空虚至极。
随着楚国水军距离建业越来越近,整个吴国都慌了,虽然楚国水军人数不算多,也不善攻城,可那里毕竟是吴国都城,是吴国的朝廷所在,事关重大。谁也不敢赌,更赌不起。
周瑜从中原带回的三万精兵。本来是要驰援柴桑,可刚刚抵达庐江皖口,就接连得到急报,催促其回师救援。他纵使有百般想法,此时也扼杀在摇篮之中,无奈率军还都,同时派人密信传往柴桑,让黄盖、甘宁等将寻机撤退。
此时另一边,陆逊所率的三万水军,也已沿着赣水从庐陵返回,抵达豫章郡府南昌,将其围困多日,并阻断了柴桑的后勤补给线。
黄盖、甘宁、周泰等人在柴桑的守军,从刚开始到现在,足足坚守大半月,此时终于陷入绝境。没有救援,没有补给,再支撑下去,早晚被诸葛亮和徐晃等人攻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
几人商议过后,终于决定撤军。
“黄将军,此次撤军必须有人断后,不然大军难以脱身,末将愿领兵拒敌!”甘宁率先请命。
黄盖神色悲呛:“兴霸,你可知道此次撤军不比以往,若断后必是九死一生!”
“末将知晓!”甘宁深吸口气,满脸决绝:“可末将深受吴王重恩,如今正值吴国危难,宁自当以死报之!”
“这……”黄盖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定,满脸都是忧愁。
甘宁性情直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当即接口道:“黄将军莫要再多耽搁,此事便定下,末将率六千人坚守,诸位将军领兵速退,多的不敢说,但必保楚军五日内不能前进一步。如今我吴国腹地已经空虚,保留下力量至关重要。”
“兴霸……”
“请黄将军速断!”
“你……唉!”
黄盖嘴巴张了有张,却始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长叹口气。饱经风霜的他明白,这时候说太多也没意义,总是要有人留下的,吴国现在需要足够的兵力回防,不然将危急根本,弃车保帅势在必行。
次日,甘宁以三千人扼守柴桑,并自率三千亲兵在城外遏制路口,黄盖、周泰、蒋钦、孙贲等将则随之率主力火速撤离。
诸葛亮识破其意图,指挥大军袭杀,意欲趁此时机,将其一举攻灭。
可甘宁的这部亲兵却真的很不一般,战力之强大,意志之顽强让人瞠目结舌,这正是甘宁麾下最精锐的锦帆贼,只不过现在已经改了个好听的名字——劫营骑。
整整半日,徐晃、颜良、典韦都亲自率部轮番冲阵,可愣是没有冲破。
这倒不是他们战力不如,而是劫营骑心存死志,那种决死一刻所爆发的潜力,根本是难以估量的,更何况其本身就足够强大。
“甘宁果不愧猛将之名,若能收归主公所用,乃是幸事!”诸葛亮笑意盈盈地望着战场,羽扇轻摇,端是潇洒从容。
典韦在旁苦笑:“诸葛军师还有心情说笑,这甘宁着实厉害,凭借地利顽抗,这都冲了多少论,怎么也打不过去。”
“不急,不急!”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
“怎么不急?如果不能迅速攻破此地,拿下柴桑,那几万吴军可就安全撤走!”
“此言差矣!”诸葛亮摇着羽扇,笑说:“区区几万兵马,对现在的吴国至关重要,可对我楚国却何足轻重?若能助主公得甘宁,可当十万雄兵,此等良才屈居黄盖副将,委实可惜,可惜!”
说着,诸葛亮话音一转,已是笑道:“典韦,你前去告知徐晃等人,务必生擒甘宁,我自有办法擒他!”(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 逼降甘宁
甘宁不可谓不尽力,阻挡路口整整一日,为黄盖等主力撤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可如此艰难的战斗,也让他宝贵的亲兵损失惨重,入夜时分已是快抵挡不住,企图退守孤城柴桑,但为时已晚。柴桑早在下午便被严颜率兵攻破,甘宁陷入绝地,被诸葛亮重重围困。
“甘宁!你誓死断后,已经尽了忠,如今面临绝境,可愿降楚?楚王仁德,重视人才,必会重用于你。”
诸葛亮乘坐着战车,轻摇羽扇,遥望着孤山上的甘宁。
“哈哈哈!”甘宁拄着自己的厚背重刀,孤傲大笑。“多谢楚王美意,可甘宁命薄,无福消受!”
“将军乃世之良将,如此枉死,岂不可惜?”诸葛亮故作悲痛地叹息说。
甘宁本就性格高傲,听到这话也是悲从中来,因为他心中不服,败得不甘心,死得冤屈。
“今日兵败,非甘宁不善战,实属天意,天若亡我,我能奈何!”
“可惜,可惜啊!”诸葛亮最善掌控人心,立刻接道:“以甘将军的才能,若领军厮杀,亮自问未必能嬴,如此良将阵亡,吾心实痛,天下将永远少了一位名将。”
甘宁闻言,心中更是涌起莫名的痛苦,不由烦躁地摆摆手:“时也!命也!多说无益,但求速死!”
“唉!甘将军果真豪杰,亮实钦佩!”
诸葛亮叹息着说完,却突然陷入沉默,埋头苦思。似乎很是纠结。
甘宁遥望着他这番模样。不由大声道:“孔明。如你真敬我,便下令进攻,让我力战而死,留名于世!”
随着他话音落下,诸葛亮突然抬起头来,背过身去道:“甘宁,恨不能早识于你,亮深感遗憾。可亮生平最敬将军这等义士,实在不忍杀之,你走吧!”
“你放我走?”甘宁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速走!”诸葛亮没有转身,摇着羽扇驱赶。
随着他的话音,早就得到过嘱咐的严颜,顿时急声上前:“军师,不可啊!甘宁乃楚国心腹之患,若如此放走,阁下岂非被楚国人痛骂?主公那里又如何交代?”
诸葛亮一声长叹,悠悠地说:“亮敬甘将军乃世之义士。纵使受些指责又有何妨,主公向来最敬忠义之人。若好生解释,其应该不会怪罪,过错便由我来担吧!”
“可……”
“不用多说了!”诸葛亮厉声打断,头也不会地道:“甘将军,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甘宁是个什么人?
这点诸葛亮非常清楚!
其早年乃是轻薄少年,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混江湖的,聚集起一帮人马,号称铃铛贼,为人最重情义,当时郡县中人若是尊重他,那么他必生死相交,若轻辱他,必伺机报复。
此后甘宁虽然一朝顿悟,觉得男儿大丈夫应该做出一番大事业,从而苦读诸子百家,研修兵法战阵,使得自身越来越明事理,可那种融入他骨子里的重义情节,是改不了的,何况自古重义便是受到推崇,他的好义之情随之更加浓厚。
此时诸葛亮的话和作为,对他来说堪称深情厚谊,如何能令他不感动!
甘宁遥望这诸葛亮的背影,良久之后大声道:“孔明,阁下既以重义待我,我又何忍负你,使你受人指责,但可动手!”
“甘将军休要再言,快走!”
诸葛亮怒声呵斥,随之对着身后猛然一挥:“让开通路,任由甘将军离去,不可阻拦!”
“孔明,你……”
“行了,甘将军快走吧!”
此时的甘宁深受感动,默然静立良久,才激动地说:“阁下今日情谊,甘宁永记于心,将来若能再见,必有厚报!”
“君子之交,何谈厚报,阁下请速去!”
“多谢!”甘宁重重拱手,最后看了诸葛亮一眼,再不迟疑,带着麾下军士迅速离开。
此时,诸葛亮才回过头来,凝视着远去的甘宁,默然无语。
甘宁走脱的时候,落后撤退的主力吴军已经有一天一夜的路程,想要追赶上已是非常困难。
又过了一日后,黄盖、周泰、蒋钦等将所率主力,成功撤至鄱阳,并继续往建业方向急行,陆逊所率水军并没有阻拦。
因为凭借这边的三万水军,若是强行阻击,是吃不掉这支吴国精锐的,而且如今的他们,已经小心至极,沿途走大路撤离,根本没有伏击的机会,既然没有好的战机,又何必让水军去无谓牺牲,反不如任由其离去。
可此时刚刚撤到海昏县的甘宁就没那么顺利了,他沿途的一举一动都在楚国细作的监视之中,消息时刻都在传至各方。
当他率领不到两千人的残部在海昏县,准备继续东逃的时候,顿时遭到陆逊水军奋力阻击,疲惫不堪的他如何能够抵挡,被陆逊给围在了一座土丘上,可谓人困马乏,又累又饿!
此时的陆逊和王旭,其实早就已经得到诸葛亮密信。
王旭收到信后,得知有办法收服甘宁,早就已经乐得合不拢嘴,当然全力配合,因此才有三万大军严阵以待,辗转奔波,就为阻击甘宁败兵的一幕。
随着甘宁困守土丘,王旭依照诸葛亮的计策,亲自来到前线,遥遥喊话:“甘将军,你可愿降?”
甘宁没有答话,或许是前些时日被诸葛亮放过,心中有愧,因而不说话,但明显不欲降。
这样的结果也早在预料之中,陆逊随之怒声喝道:“甘兴霸,你好生无耻!”
“陆逊小儿,我怎么无耻了!”甘宁瞬间被激怒,大声回吼。
“你为报吴主之情,以死断后,若非孔明私自违令放你,你已经死了,可谓已经尽忠!可如今再度被我拦截,却还是不肯降,又如何对得起孔明对你的情义,莫非还指望借助吾主对你的喜爱,谋得生机?”
甘宁怒急,几个大步冲到最前,目视着陆逊破口大骂:“胡言乱语!甘宁自知有愧于孔明,但却绝无你说的那般厚颜无耻,你但可放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