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华。
虽是展露军事才华,傅希文也没进入军方系统,仍然作为高级文官。
直到四大人皇诞生,上阳首先集中力量,要击败两个老对手,为此展开多线作战。
和北唐等各国一样,承平多年,军方的老牌将领都不太靠谱,年轻将领又暂时来不及出头。就像北唐花了十年,才让大批有才华的,能干的年轻将领出头,取代老将一样。
当然,将领的事好解决,磨练磨练就有了。奈何,和各国一样,除了大律,九洲各国都没有大军团决战的经验,不要说兵力百万的,就是总兵力五十万的战役都很少有。
上阳要灭掉两个老对手,发动的是举国之战。这时,前线的几次溃败,才尴尬的发现,军中几乎没有善于大军团决战的。
傅希文的表现,被人记起来了。也暂时被军机院征用,派遣到其中一路前线。
傅希文一上前线,就再一次展露军事才华,他所在的那一路势如破竹。
凭惊人的军事才华,积攒威信。最终,他成为其中一支上阳军的主帅,通过一次规模上百万的大决战,击败,并灭掉一个国家。
从一个充满文人气质的文官,成为高级军事统帅,傅希文是一千年来的第一个,可谓传奇。
乱世十余年来。有大军团决战经验的在职统帅,不会超过十个。有百万规模决战经验的,不会超过五个,傅希文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富传奇性的一个。
单纯说武道修为,一名小兵都能轻松的杀死傅希文。他无疑是九洲所有高级军事将领中,个人武力值最弱的。
傅希文心知,如果没意外。如果此战胜利,他也差不多等于退休了。
不过,此战能胜吗?
综合种种情报,傅希文心里委实没有多少底气。
他的对手,是素来狡诈多端的天妖王策。
他和王策在差不多的时间成名。他身怀贤哲心相,王策身怀诸子心相,他的武道修为是罡煞境,王策的修为是琉璃境。
他是上阳数一数二的高官。王策是北唐独一无二,乃至一手遮天的“北方王”,甚至自立北策府。
他的名气,更多是在战场,集中在各国军方。王策的名气。却是名震天下。
十余年来,九洲所发生的每一桩最重大的,能载入史册的大事,都或多或少的有王策在其中搅合的身影。
倘若后人翻看历史,一定会发现,王策是这一段时期,这十多年来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
也许没有之一。
当然。战场和名气和武道修为,都没有多少干系。
傅希文一点也不担心王策有多强,有多大的名气,他担心的是王策的狡诈多端。他担心的是战灵军。
临河蜿蜒向南,奔流不息,一直汇流怒江,穿过中南部。进入东洲和中洲夹缝中的扁三角形状的瑞海,原来叫“锐海”。
临河上,很多船只频繁的在江面行驶。
不少船只上载的物资,都是上阳从占领的归降的各国中搜刮的战略物资,频繁的从各地通过河运运输返回上阳。
大小数百上千的船只。组成一批船队,向北方行驶。
莫要说上边的旗帜鲜明,就是这么大的船队,相信凡是有一点正常人思维能力的,也能看出这是上阳军的后勤物资。
上阳北方军团,总兵力二百五十万,人吃的马嚼的,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上阳国内,以及北方军团的后勤部门,已经为此操碎了心。
船队有武帝率领的大批高手坐镇,充满警惕。
然而,再是警惕,也架不住突然爆发的袭击。
一转眼的工夫,交替盘旋在船队上空,专门负责监视的武宗,很快发现大批黑点快速逼近过来。上阳武宗发出尖锐呼啸:“大批高手来临,小心敌袭!”
“上!”坐镇船队的武帝,凛然厉喝一声,率领大批神化高手,轰然呼啸从船上一窜飞天,一心想要把来袭的敌人拦截在船队之外。
噼里啪啦的阵阵光华,浮耀在天空中,分外的迷人。
嗖嗖,刷刷。
数声之中,数名武宗狼狈不堪的被来袭的高手轰击,宛如流星一样坠落在河谷边上。
这名上阳武帝惊怒交集,一眼看去,顿时寒毛炸开!
一名持青色宝剑的青衣人,竟自轻描淡写的转眼斩杀两名上阳武宗。这两名上阳武宗,赫然竟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这恐怖的,收割生命的宝剑刺入喉咙。
这上阳武帝睚眦欲裂,发出怒吼扑上前去!
这青衣人抖动手腕,青色的宝剑,转眼横空。宛如凭空出现的一道恐怖闪电,俨然把天和地都打得粉碎。
一道恢弘的剑气,转眼横扫激荡。轰隆隆的剑光把河谷,生生是削出一条直苗苗的峡谷来,整条临河仿佛化为水龙王的咆哮。
青衣人轻描淡写的用剑尖一点,河流宛如一匹布被挑起来,在空中熠熠发光,像一条玉带一样萦绕,酝酿恐怖的力量轰击!
这名上阳武帝凄厉狂呼,狼狈不堪的被这青衣人短暂的几招逼得上蹿下跳:“半帝王魂,是你!”
青衣人淡淡的,冷漠的目光流露一缕杀意,弹指一动,天地间仿佛充满了金色的沙粒。
不漏之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卷第624章难,难,难
过得是浑浑噩噩的,哎,还是求推荐票找点安慰吧。没多余时间来加精,蹉跎啊。不过,大家的书评我都有仔细《》。
******
很多很多年前,人类和神族对未来有分歧。
人类尝过第一代人皇集中资源和力量,从而大发展的甜头,认为九洲不该分为太多国家,而是由下一个人皇来率领。
神族则在第一代人皇身上,发现了“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化”,力排众议认为不该再有人皇,而是分为多个国家更适合。
九洲是置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下好,还是分为多个国家好?这个引爆人类和神族矛盾的分歧,今天还是没人知道答案,也没人敢断言。
今时今日,不可否认,神战后三千余年的十代人皇,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太大的文明发展,也没给百姓带来太好的生活。
恰恰相反,进入百国时代的一千多年来,是民生发展得最快也最好的时代。
九洲没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不过,各国都把修筑官道当成较为重要的内政措施。
富饶的东洲各国,把官道修筑得犹如蜘蛛网一样密集。和平年代,是否给百姓带来好处,这就见仁见智了。
战争年代,这些密集的官道,也给后勤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快,跟上!”
一名军官站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一边挥手一边大喊:“跟上,再赶路一百里,就能和主力会合了。”军官说的主力,是后勤主力。有大批神化高手坐镇的那种。
战时,没人会轻率的把神化高手分散使用。所以。小股的后勤运输部队。是得不到武宗武帝保护的,除非会合在一起。
辅兵各自或拽或是推着大量的车子,运输着大量的粮食等各种物资。
这些物资,统统是上阳在中部一带的占领区搜刮得来的。有别河运,这里是由辅兵来就近从陆地运输往前线。
“天上那是什么?”有人发现天空中的黑点。
这军官一眼看向随军的一名武尊,这武尊两眼发直,脸皮抖动一下,大喊:“走,是北唐的神化高手!”
话音未落,这武尊果断拔腿就跑。是。武帝武宗不会屠杀这些辅兵,但杀他这个武尊,绝对不是问题。这帮辅兵把东西一丢,转身就跑了。
这不算逃兵。没人会那么缺心眼。那么盲目的要求普通士卒和神化高手为敌,其实相反,这种逃跑是被鼓励的,总比留下来挑衅神化高手好吧。
一会儿的工夫,这批北唐派遣的以老许太监为首的神化高手,抵达此地。
老许太监等人降落下来,各自郁闷的看着这些被倒出来散落一地的粮食,俘获的希望落空了。
一直以来。袭击敌军后勤,把敌军后勤俘获。转化为自己的物资,这是很被向往的办法。
多年前。运输粮食会用大包小包,后来有神化高手靠类似渔网的东西,袭击后勤,再一网打尽俘获回去。
然后,各国处心积虑的想方设法俘获敌军后勤,也一边处心积虑的避免自己的后勤物资,被敌人俘获。
总之,大家都变着花样来。以至于,今天大家都很难俘获敌军后勤物资了。
“烧了吧。”一名武宗苦笑,取出火油。
老许太监拂袖,把所有粮食卷在一起,点燃火油把粮食给烧掉了。
半帝王魂率队,袭击后勤船队,损失超过十万石(一石五百斤),也就是五千万斤军事物资。四名武宗战死,一名武帝被重创。
唐正耀率队,袭击陆地后勤,损失三万石军粮。
老许太监率队,袭击陆地后勤,损失五千多石军粮。
短短半个月,上阳军的后勤线上损失五十万石粮食,床弩重弩等各色军械超过上万部。
上阳后勤机构气得吐血。
每一个坏消息的来临,都是一次对后勤运输的重大打击。
傅希文神色凝重,末了,没有责备后勤军官,而是叹了口气:“后勤线太长了。”
北唐的后勤线,只有一万多里。上阳的最长后勤线,却是高达三万多里。
这是上阳军急于北上和大律赛跑,注定会带来的后遗症。
王策下令,要求攻击上阳军的后勤线。
傅希文也下令,要求攻击北唐军的后勤线。
后勤线的长短,兵力的多少,后勤压力的大小,直接对这场互相攻击后勤线的胜败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场后勤大战中,北唐基本立足不败之地。
九洲的战争思想,已经勉强够得上海陆空的立体战争模式了。
后勤运输,其实也勉强够得上海陆空的立体运输模式。
倘若条件允许,一名武帝充当后勤运输,轻松能拎着数百吨的物资,一天前进上万里。这运输量,这速度,比起运输机空运要强了许多。
靠武者,内河运输的速度,其实比现代船只也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