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喷灌利用专门的喷灌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喷灌不要求地面平整,适用于各种地形,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土壤透水性大等进行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采用喷灌,优于其他灌溉方式。喷灌比传统地面灌溉一般可节水50%左右,最适用于西域。(在帝国十三州,环境好水量大,人们是开大水龙头来喷洒的)
其实,说起来,西域是缺水,但自然条件比一些世界上很多沙漠地区要好得多,它周围雪山遍布,高山融雪提供了珍贵的水源,象塔里木河在当时的水流量大得令人不能置信,如果善于利用,多加珍惜,建立健全完善的节水灌溉,能养活好多好多的人而不致于对自然造成破坏。
在平原地区适用加压式喷灌,山丘区则可利用自然地形发展自压喷灌。
加压式喷灌需要动力,于是诸葛亮造出了大风车来牵引水源进行加压,风力是廉价的动力,能够日夜工作不休,在不适用于风车的地方则用畜力或者人力。
风车转啊转,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阳光下的水珠闪着晶莹的光芒,象天上的彩虹,作物贪婪地汲取着天赐,茁壮地成长。
按现代化的眼光看来,诸葛亮式喷灌技术还是很粗糙的,然而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弄出了喷灌技术,诸葛亮不满足,他在沙漠里种树,应用滴水灌溉技术,直接供水到植物根系,大大地减少了水蒸发损失。它不是灌溉土壤,而是灌溉植物的根系。
好处巨大,节水明显,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降低土壤的盐化程度,减少杂草生长(草的根达不到树的根深)
初时滴灌的试验品是核桃树,于是在沙漠上矗立起一株株的核桃树来,精神抖擞地站着,每年收获季节有大量核桃的供给。
树木茂密,改善田地小气侯,更加适宜种植,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是遮蔽式温室大棚,喷灌和滴灌少不了,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地、果园、花卉苗圃。
解决了水的供给,就试验作物种植,真不愧是天界神种,适应性很好,产量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土种。
在帝国的技术支撑下,试验田是欣欣向荣,还放养了蜜蜂,它们愉快地在田间花棚里飞舞着。
蜜蜂传播花粉,而帝国人传播出了技术和种子,洒向西域各处。
西域人们免费得到了来自帝国人的慷慨赐与,那是至尊的帝国皇帝允许的,他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西域人唯一被要求的回报就是在应用了帝国技术和种子的地方树立帝国的国徽,华族说有保佑作物健康成长的作用云云。
于是帝国种的水果、蔬菜、花卉、棉花、小麦先是零零星星地种起来,很快就在各处,只要存在着最低限度水源的地方就能种起来,而帝国的国徽,也种在了四方的人心里。
在西域的土地吃上了帝国种的粮食和水果,是件令人欣悦的事儿,更破天荒的是帝国购买了西域所产供给驻军,他们就不用从国内调运物资,能够企稳,帝国未来的统治也就站稳了。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算
:西域驻军5000人,每人假设一那么共要1825000斤的供给,要是全是帝国运来,共需要能载重100公斤的骆驼达18250次,负担巨大!
只是,即使有了帝国的恩赐,西域广大的下层百姓依然没有过上好日子,因为各国统治者把多出来的产量收走了,仅是让百姓多留一点的产出。
不干涉内政嘛,诸葛亮并没有强烈要求西域各国统治者要怎么着,“偷偷地”告诉西域百姓,在帝国本土,农民是十税(收成)一,其它的,全是农民自己的了……
农业上购买西域人的产品,想方设法运出去,运来廉价物美的日常用品大量供应西域民间,还组织医疗队,上山下乡,送温暖给西域的普罗大众。
……
且说诸葛亮看过书,到餐厅吃早餐,一个华族军人伺侯他进餐。
他没有带家眷,他的妻子黄月英还留在帝都。
远离帝国统治中心,每一个人手都是宝贵的,之所以这么奢侈用上了一个华族来伺侯而不请西域用人,不是请不起,更不是嫌弃那里的人,而是因为诸葛亮习惯边吃早餐边看送来的情报简报,当然不能让外族人在旁边。
早餐是牛奶、核桃果仁夹肉三文治,新鲜的小麦面粉烤得金黄,油量足,很有嚼劲,诸葛亮津津有味地吃着,随着翻看着情报。
当中有一份来自于楼兰的情报,上面的标志是“十万火急!”
流经楼兰的“孔雀河”水流极剧下降,原本水量充沛的河道现已见底,人畜可以通行,而作为孔雀河注入的罗布泊,水位也开始轻微下降了。
楼兰上层和民间极度恐慌,国君进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求山神供水,传闻神谕是因为“MUYO”!(诅咒)
楼兰的天空中传来了虚无漂渺的悲凉之叹:“孔雀河干,罗布泊涸,风沙四起,楼兰消失!”
……
放下左手的情报和右手的面包,诸葛亮沉吟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河水断流了呢?
他吩咐一边伺侯的军人道:“传令,立即准备好船、五十人的队伍和驼队,带上测量器材,明早出发。”
“是!”
……
龟兹国有塔里木河流经过,塔里木河位于孔雀河的上游,因此诸葛亮的小队伍坐船搭着骆驼顺塔里木河而下。
如果说孔雀河是楼兰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则是龟兹的母亲河,河流宽广,河水湍急,几可追拟中原地区的大河。
水质……简直是天河落下凡间,河水清洌,在上游喝一口真可甜到心里。
生命就在塔里木河强烈繁衍,河上的渔夫们,看见打着帝国旗帜的小蒸汽船,纷纷挥手向他们致意,说不定在他们心中,他们更乐意归由帝国统治:他们打的满舱的鱼,官府、船主、渔头要收一半以上,官府除了收税,就什么都不管他们了。
汽船跑得飞快,到得接近下游的中游地带,诸葛亮们上了岸,开始陆行。
不能再乘船下去了,下游形成了宽阔的沼泽区、湿地,走不得也。
绕过下游,又走过一段沙漠、戈壁、高地山区,到达孔雀河上游,再顺河而下。
说得轻巧,走起来可艰辛,一路尽是饥餐渴饮,不过如果路上遇到西域人,他们都热情款待诸葛亮一行,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
诸葛亮终于找到了他想要到的地方,或者是他猜想的……在孔雀河中游偏上的地区,当他们走过两座丘陵,面前豁然开通。
一个大湖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孔雀河河水尽数注入湖中,湖光山色,绿草如毯,风光美好,然而诸葛亮却皱起了眉头。
他指挥手下做了简单的观测之后,绕湖前进。
埋头赶路,到得湖的另一边,看见山地隆起,河道依稀,可是孔雀河再不得向着原来的河道而下了。
诸葛亮点头道:“是了!前阵子帝都有报,紫金山天文台里的‘侯风地动仪’往西北方向的龙头掉了一颗珠子,在我们西域普遍有感觉。地震,是地震,断绝了孔雀河水往下到楼兰去!”
他正在思考着,大地猛然颤动起来,他们带来的马和骆驼惊惶失措,试图向四方散开,人们根本按捺不住它们。
身后传来了从人们惊叫的声音,诸葛亮往后一看,吓得心胆俱裂!
地上,一条深深的裂缝猛然出现,就象怪兽的嘴,无声无息地把人和牲畜吞噬掉,他们只叫得一声,再无反应!
还不等诸葛亮采取行动,裂缝如同灵蛇,迅速延伸到诸葛亮的脚下,马匹长嘶声中,诸葛亮只觉得身体一轻,连人带马都往下掉,泥石哗哗地响着,在这电闪石火之际,诸葛亮心忖:“呢会真是仆到地啰”……
第四十二节猪哥亮
那样的命运。
好伙计!它两条前腿在裂缝边用力一撑,泼刺刺地向前猛蹿,试图逃出生天。
地震之余震造成的裂地来势凶猛,如果是一般的马,绝难逃脱,然而它非同凡响,它的血统来源于天宫!
一般地,帝国的高级武官,都有皇帝的恩赐,那就是质量上乘的天马。文官则没有那么好运气,不过诸葛亮的“西域都护”是军政合一的官儿,他也被赐予天马,以防万一。
危难时刻,天马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它猛然发力,一跳三丈高,身躯腾空而起,下落时已是实地。
惊弓之鸟似的马儿吓破了胆,落地后即时狂奔,倒是有先见之明,大地裂缝象有生命般追了它足足二十米!在它发挥出惊人的马力跑得飞快离开,裂缝才停止。
跑出老远后,马儿渐渐放慢脚步,然后它停下来,它全身发抖,尾巴惊恐不安狂拂,委屈地小声叫唤着。
脱险后诸葛亮用手摸着马头,安抚着发神经的马,让它镇定下来,他以手加额:“我真是太幸运了,如果这里有卖彩票的,我买了下来肯定中大奖!”
刚才回头一眼,看到自己的从人似乎全被裂缝吞没,诸葛亮即使想回去查看,他的马无论如何就是不肯迈步,它四肢僵直地站着,蹄子在地上生了根,见诸葛亮生了气要打它,马儿讨好地嘶叫着,还伸出大舌头来舔主人。
诸葛亮无奈,舍不得打它,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自己一个人徒步返回查看。
带着三分脚战,返回现场,果不其然,家伙们全都无影无踪,大地裂缝横七竖八,时不时还发冷颤地抖上一下,诸葛亮哀悼三分钟后,只得折返。
差不多回到,叫声苦,不知高低!
今番苦也,马儿不见了!
他把马儿放着,让它原地吃草,他非常放心,马是通灵性的,可是现在却不见了马。
外出旅行时物资是分散配置,每一个移动单位都有,马不见了,也就带走他的大袋食品、大包医药用品、睡袋/小帐蓬和弓箭。
“***!”(狗屎)诸葛亮恼火道。
人倒霉真是喝凉水也会塞牙,他向一个高处走去,以观察周围,路过一处草丛时,腥风狂起!
“坏了!”诸葛亮心里一沉,借着眼睛的余光,他知道向他扑来的是一只大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