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罘鹑缋此乔椋肝蘖糠盼抑恢酪桓龇牛憷春芎茫野盐宜У姆沤谈悖荒阊Я酥竽忝靼琢耍阋渌姆牛阍偃ゲ畏闷渌纳浦丁!顾憬樯堋I浦队腥酥敢模皇撬姹阕约喝ヂ艺衣也危歉鑫O招跃痛罅恕@鲜樯艿模桓鼋樯芤桓觯飧瞿苋梦颐巧判摹�
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因为在二次大战当中,多年失学,没有机会读书,所以非常想学。初到台湾,人地生疏没有依靠,自己要去找工作,要谋生,希望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去学一点东西。到学校不可能,为什么?我们自己要工作,待遇很微薄,缴不起学费;缴了学费去读书,自己吃住没有能力负担。所以必须工作,只能够利用公余的时间。怎么办?我就找一些教授,我有胆量,我打听这些学校好的教授,我给他们写信,要求在空余时间旁听他们的课程。这个信寄出去之后,几乎都有回信,星期假日约我见面,以后一个老师又介绍一个老师,老师再给我介绍老师,我认识十多位老师,哪有时间到学校去听课?只有利用假期空档的时间,我到他们家里面去拜访,等於是听他们讲开示,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常识。我跟方东美先生也是这样认识的,给他写信。不能把大好光阴浪费掉,那太可惜了!我心里常常想,如果我是一个好老师,有一个人真正肯学,来找我,我一定会帮助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诚诚恳恳写信向他请教,他要是不回信,那不是好老师;真正好老师,我们有这一番诚意,一定会来找你。所以我们检验这个老师是不是真正善知识,用这个方法,我们的诚意要到,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
我年轻的时候除了工作,多余的时间都是去亲近善知识;娱乐场所里面没有我的踪迹,决定找不到我的。除了这些善知识,我一定常常找他们,跟他们约会,之外我常去的一个是书店一个是图书馆,我比较常去,我要读书。我学校教育没有完成,我如何来弥补?那就用这些方法。学佛之后,我从来没有旅游过,为什么?第一个我没有那么多的旅费,第二个我没有时间。在全世界各处旅游都是人家邀请我讲经,讲经大概每天两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带我到附近观光,顺便!从来没有专门去观光旅游的。所以我的生活这一生非常单纯,可以说一生都是在做学生,天天在学习,展开经卷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向诸大菩萨们学习。我能够把学习的东西全部落实,我的思想改变了,心理改变了。我们今天念这一段偈子,相貌改变了,体质改变了,你们诸位同修有很多人看过我刚刚出家那个照片,你不会认得;刚刚出家那个时候,十年十年的看,变化很大,非常明显的改变了。
我三十三岁出家,四十三岁、五十三岁完全不一样,这个相好、体质是修来的。怎么修法?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如教修行供养」,善导大师在《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讲得很多很多。佛教我做的,我一定把它做到,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佛教我忍辱,不能忍也要忍,学久了就变成自然,就若无其事,得自在快乐!舍不得也得要舍得,就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忍人之不能忍,为人之不能为,要把自己这个难关瓶颈突破,突破之后海阔天空!我们不敢讲得大自在,小自在是真有,愈学愈欢喜,愈学愈接近美满,幸福美满的人生。在世间人来说真善美慧是有名无实,唯有真正修行人,真正如教修行,他才能体会得到。真善美慧不是在这个社会上有什么高的地位、有多少财富,与那个毫不相关;富贵贫贱、五欲六尘远远的离开,远远的离开是从心地上离开,毫不沾染,事相上一切随缘,随缘当中念念为大众示现好形象。为什么要做这种示现?帮助他觉悟。
我学佛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榜样,起心动念我会想到「释迦牟尼佛会动这个念头吗?会起这个心吗?释迦牟尼佛会做这些事情吗?」佛不能做我就不能做,佛欢喜做我就欢喜做。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教我学印光法师,我真的学;以后我读《无量寿经》,我就学无量寿佛,我就学本师释迦牟尼佛。都要找一个榜样,向他学习,找到这一个模型,依照这个模型塑造自己,把自己塑得跟他很像,这是讲到修福修慧。
第三句这具体说出来了,『往昔修行诸度海』,佛的相好怎么来的?在十信位修十波罗蜜,十住位又修十波罗蜜,十行位、十回向、十地位,位位都是修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性德;把无量劫来迷失的本性,逐渐圆满恢复过来了。『皆佛相中明了见』,修因证果都在佛相里头见到了。这一次马来西亚有一位同修托人转告我,他送我一百尊佛像,这个佛像我在新加坡净宗学会看到了,造得非常庄严。他送一百尊给我,我就请他分一半到此地来,另外一半送到香港与大众结缘。供养佛像一定要庄严,从佛像上能够见到佛的智慧、相好、光明,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什么都重要。
清凉大师注解说得很好,第一句「见福相」,第二句「了福因」,第三句「示因体」,第四句「明见处」,说的是佛,赞叹的是佛,我们自己在这个地方要用心去体会。为什么?我们自己现在是个什么相?每天照照镜子,跟佛的相好做个比较;每天拜佛跟他比较一次,早晚课诵跟他比较比较,我今天这个相好有没有进步?具体而言,我今天有没有十波罗蜜的心?心里头有没有?有没有布施供养的念头?有没有布施供养的行为?布施供养对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亲疏,遇到的人物都是有缘,没有缘遇不到。对一切人有没有供养的念头,有没有供养的行为?
「我哪有那么多东西供养?」告诉你,见人恭恭敬敬合掌,和颜爱语,「南无阿弥陀佛,你好吗?」这是供养,不要花钱。这是什么供养?用我的形象来供养。我这是什么形象?六波罗蜜的形象,我们不讲十,十你还记不住,通常大乘法讲六波罗蜜,六波罗蜜的形象、四摄法的形象、六和敬的形象,我们用这个来供养。我们用守法来供养,我们用忍辱来供养,我们用禅定来供养,用精进来供养,这叫真供养,如教修行供养。常存此心,常生此念,常行此行。对一切众生,一定要依他的愿望、依他的希求,我们尽心尽力帮助他、满足他。在这里面需要分别的就是邪正、善恶,邪法恶法我们不供养,善法正法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这些地方我们应该好好的来学习,认真努力学习。所以学佛修行都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是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修学的大道场,是菩萨学处。
第十首:
【如来功德不可量,充满法界无边际,及以神通诸境界,以佛力故能宣说。】
最后这一首偈,是善勇猛菩萨总结赞叹佛德的深广,第一句是讲「数多」,『如来功德不可量』,我们在经文上要留意,它没有说佛,它说如来。佛经大多数用如来都是从性体上说,用佛多半是从形相上讲的。用如来意思非常亲切,为什么?我们都有,如来是讲我们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里面具足的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充满法界无边际』,这个功德就是说的三大类,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无量德能、自性本具的无量相好,自性里头圆满具足。这三种都是充满法界没有边际的,不仅是智慧德能,智慧是觉性是明了;德能,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太虚空当中星球的运行,现在科学家在望远镜里面所看到的星球的生灭,看到一个新的星球出现,老的星球消失,这都是自性本具的大能。小到一个原子、一个电子、一个粒子里面四大的运作,这是佛讲基础的物质,具足四种性质,这四种性质我们称之为四大。第一个它有体积,你能看得很清楚,佛用地大这个名词来代表;第二个性质它有温度,所以佛称为火大;第三个性质它有湿度,称它为水大;第四个性质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就称它作风大;地水火风是基本物质的四个特性。现在科学家也是这个说法,我们说地大他说物质,我们讲火大他说带阳电,我们说水大他说带阴电,我们说风大他说它们运动的速度很大,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这是什么?自性的德能,大德大能。这一个大一个小,演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自性的德能,我们常讲万德万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特别是德能这一方面,「唯识所变」非常明显能看得出来,还具足无量的相好。这个世间人常讲真善美慧,充满法界虚空,十法界依正庄严。
『及以神通诸境界』,这是讲自性本具的德用,清凉大师在这里提示「深广」,德用深广,用神通用境界来显示。我们从小的范围来观察,从自身去观察,看看自己,看自己这一天把范围缩得最小,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十几个小时;我们在这十几个小时当中会起心动念,念头没有法子计算,前念生后念灭。念头又非常复杂,有善、有恶、有无记,佛讲经说法,把无量无边的念头归纳为这三大类,每一类里头不晓得有多少头数。我们这十几个小时的活动,这些念头支配了我们的言语,支配了我们的行为。善的念头引导我们修善业,恶的念头引导我们造恶业,我们知不知道?不知道,这一天糊里糊涂过去了,真的是古人所讲「醉生梦死」,在佛法真正修行人、祖师大德眼目当中,可惜这一天大好光阴空过了。佛法应该怎样生活?佛在经教里头给我们讲得太多了,佛教导我们三业纯善,与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相应,你得的果报就像前面我们所见的佛的相好,福相!身是福相,行是福相,果是福相,居住的环境是福相,无一不是福相。
你要问这真能做得到吗?这是理想还是事实?给诸位说,是事实。事实在哪里?华藏世界是事实,西方极乐世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