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У摹3黾胰耸芷腥涠际鞘荑笸腥洌诩胰艘部梢允堋!覆环竿恰咕褪侵傅纳趁纸淅锩娴亩拿磐牵绻颐遣欢粒揪筒幌茫噶擞忻挥凶铮糠噶擞凶铩!肝颐挥心罟颐挥卸凉梗撬心闶苌趁纸洌磕愠黾沂苋炒蠼洌芬惶衬憔褪芰松趁纸洌惹鸾洹⑵腥淠懿荒苁艹帧⒛懿荒茏龅交乖谄浯危窀谴舐ヒ谎侨懵ナ紫纫堑谝徊悖谝徊愀呛昧耍拍芨堑诙悖憔拖胍幌胝狻干趁致梢恰故嵌嗝粗匾�
  我们为了在家同学学习方便起见,净宗学会成立,特别为同学们编了一个小册子《修行守则》,我们这个小册子的题名是《净宗同学修行守则》。最早这里面的内容,除了我们净宗提出修行五个科目之外,这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净业三福」,第二个科目「六和敬」,第三个科目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科目是「菩萨六波罗蜜」,第五个科目是「普贤十大愿王」,这好记。怎样落实三福?所以我们就特别节录《沙弥律仪增注》,将这部书里头最重要的、要紧的修学方法节录下来,附在这五个科目,一起印成一个小册子,这是我们最初流通的。印成小本册子,大家携带方便,这是属於行经。
  佛家的经典分为四类,有教经、有理经、有行经、有果经,分为教、理、行、果,这是属於修行的,一定要做的。这是往年我们在台北「华藏图书馆」编的,以后讲解《大乘无量寿经》,我们将《无量寿经》里头最重要的教训,必须要做到的,在这部经里面我们节录六十二条,这个实在讲不能再少了。在那个时候正好我们将《大宝积经》里面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在美国、在台湾前后我们讲过三遍,所以在这部经里面节录四十四条,合起来一百零六条,这是我们第二次编的《净宗同学修行守则》。第二次编辑的是以第一次做为基础,第一次编的我们没有办法落实、没有办法做到,第二次编的那就很难了。
  前面跟同修们说过修无师的话:「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李炳南老居士过去常讲,能说不能行,不能往生净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老人家常常提醒我们,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得生净土的只有二、三人而已,万分之二、三,我们是不是在万分之二、三之内?为什么?不能行。我们想想有道理,李炳老讲的话有道理,修无师讲的话有道理。为什么不能行?没觉悟,天天在读诵,天天在听经,没觉悟。所以世尊苦口婆心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有听众听了四十九年的,四十九年听下来觉悟了,都有成就;还有听了四十九年还不觉悟的,大有人在!这个理与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
  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无论在哪个地方、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重视人权。提倡人权,老师不能管学生,父母不能管儿女。我往年住在美国,父母责备子女,有的时候轻轻的打几下,这个小孩就在门口哭,邻居就来问小朋友:「你需不需要我帮助你?」什么帮助?带他到警察局去告父母虐待他。父母要受处分,谁还敢管?於是在这种社会、这种情况之下,完全靠自觉,你自己不觉悟,你自己不回头,别人不敢说,劝你那是真正关心你。但是古圣先贤教训说得好,劝人不能超过三次,三次不听、不接受,决定以后不能再说,再说什么?变成冤家对头。
  所以我们往年追随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开了一个小班,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他来报名,直接向老师报名,李老师就告诉他:「你想参加这个班,如果你不对,老师会骂你,甚至於会打你,你能不能接受?」你说能接受,可以!所以他没有其他的资格限制,也没有年龄限制,就这么一个条件,打骂你能不能受得了?所以对於真正好的学生,也就是真正想学,能够接受老师骂他打他。我们看到老师常常骂这个人、常常打这个人,那个人学的东西最多;虽然答应老师这个条件,老师一骂的时候脸就红了,这个态度就不一样,老师看出来,以后再不会骂他一句。那他只有像旁听生一样随堂上课,轮到你练习讲的时候也都随你,老师不过问。但是这种学生少,一、二人而已,大多数都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这是四十年前的事情,李老师办这个班也只办两年,一届,没有办第二届,为什么?没有学生,到哪里去找学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
  所以今天的社会,我们在外国住的时间很长,遇到许多同修常常来诉苦,儿女不听管教,学生不听管教,太多太多了!甚至於悖逆。我初次到新加坡,演培法师告诉我:好啊!我向他请教,我说:你老人家在新加坡这么多年,高足的弟子有几位?他告诉我,「现在没有师徒」,我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现在只有朋友」;我明白了,你给他剃度,大家在一起共修,能够彼此看作朋友,不错了。你不能看他是徒弟,「我是师父」,你要有这个念头,不是他错,是你错了。这个话对的,这才真正叫了解现实的社会,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契机了。对於徒弟、对於学生都能够礼让,不敢看作学生,不敢看作徒弟。看作朋友,一定要尊重,一定要忍让。
  佛门的伦理也没有了,诸位要知道伦理是道,佛门的伦理就是佛道,佛道不存在了,我们学佛怎么会没有障碍?佛道不存在了,我们自己要认识,自己要明白,自己要回归到道上,我不走歧途,我回归到道路上,我有成就。老师把我看作朋友,我一定尊他为老师,我在台中十年,我是这么作法。李老师谦虚,劝我依印光法师为老师,他是印光法师的学生,教我也师事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怎么学法?《文钞》在,每天读诵、思惟、观察、依教奉行,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他不认为我是他的学生,谦虚!真正是明理,自卑而尊人。他以这个态度对我,我们不敢以这个态度对他,我们决定是尊师重道,向他老人家学习,才能有今天这一点成就。如果不是认真努力向他学习,我们怎么可能有成就?他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给我们做出榜样,让我们见到、听到、接触到,永远不会忘记。他真正能够把自己的习气、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完全遵循佛陀教诲。这一切一切都是这里讲的无尽的布施,对我们学习的后辈,这是真正的布施供养。佛如是,这些祖师大德们无一不如是。
  『无量刹土微尘等』,这一句是形容上面的『无尽』。佛菩萨、善知识布施的心等虚空法界,事虽然达不到,心达到了,心是圆满的。在大乘教义里面讲,心圆满,你的事就圆满,也是等虚空法界。哪些人得到利益?佛家常讲有缘之人,尽虚空、遍法界有缘的人看到、领会到,向你学习;无缘之人阿赖耶识里头种了一个种子,现在不能起现行,也就是现前不能得受用,这是金刚种子。什么时候得受用?什么时候你成就?哪一天你真的回头,你真正肯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你成功了,你就有缘了。
  经天天要读,如果有机会听讲,天天要听,一堂课都不能够舍弃,这是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如果自己要想成就,那你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搞太多了,谚语常讲「贪多嚼不烂」,对我们修学没有好处。我过去曾经劝不少同学们,「四弘誓愿」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学两个,前面两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大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要认真努力去干。至於「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两条到极乐世界再办;没有到极乐世界,我们暂时放在那边。我们只做前面两句,前面两愿我们做到了,肯定得生净土。见了阿弥陀佛之后,我们再学无量法门。一门深入才能真正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取净土第一个条件。取到净土之后,再广学多闻,这个稳当,靠得住。现在如果搞广学多闻,我们的心力分散掉了;换句话说,净土这个法门当面错过,那个损失没有法子计算,这个道理要懂。
  修学经教,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无论你修学的是哪个宗派,决定取净土,你才不至於空过。往生净土的利益太大太大了,头一个利益是无量寿,你有无量的寿命,你才能够完成广学多闻。在我们这个世间寿命有限,大部经论一部都不能完成,何况其余!你要学个十种、二十种、三十种,你所得的是佛法的皮毛常识,一门都没有办法通达。讲到佛学常识你门门都通,所谓是门门通门门松,门门都不得力,你亏就吃大了。还不如哈尔滨极乐寺往生的修无师,人家什么都不懂,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他就念到极乐世界,就亲近阿弥陀佛。不生病,预知时至,几个人能比得上?念佛往生这一种瑞相太多太多了。
  谛老还有一个徒弟,这个故事好像《影尘回忆录》里头有记载。他有个锅漏匠的徒弟,念佛念了三年,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站著走的。那个时候谛闲法师还没有出名,在观宗寺里头做知客,这个徒弟往生是在乡下一个小庙,站著走的。信徒到观宗寺去报信,请谛老去给他处理后事,一个往返三天,谛闲法师到那里去看他,他还站那里站了三天。谛老非常赞叹:「你出家没有白出家,你真的成就了。天下讲经的法师比不上你,寺院丛林的住持方丈也比不上你。」哪一个人能够走了之后还站三天等老和尚给他办后事?这都是近代的,距离我们并不太远。
  我们看看人家,回头再想想自己,我们还要浪费心机搞这些经教,恐怕耽误了往生。不能往生,决定搞轮回,为什么?你见思烦恼不能断,你就出不了三界,这个很现实。出不了三界,你的果报在哪里?如果你五戒十善、沙弥律仪统统能够做到,你不失人身,你来生会得人天福报。如果这些东西你做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