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别人毁谤我、伤害我,我要有一念怨恨心,我已经有不善夹杂了,把我的纯善纯净破坏了;我还要跟他辩解,也把我的纯净纯善破坏了。不需要辩白,这个事情时间久了就化解,就冲淡了,就没有了,何必要解释?何必要辩白?不需要!绝对不能让自己有一念不善,绝对不能让自己有一念不净,自己成就了。这些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阿弥陀佛!都是菩萨!没有这些人,没有这些事,我们不知道自己这个功力到什么程度。他们为我们一示现,自己这才晓得自己功力到了什么程度。
  遇到这些事情,逆缘、逆境,心里头连波浪都不起,就像供水一样,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我们想想,我及格了。不敢说功夫很高,我已经达到这个水平。我对於逆缘逆境欢喜接受,我的反应是感恩戴德。他对我有恩德,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我没有这个过失,他说我有过失,替我消业障,增长我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过失,那更不需要辩白。有这个过失,人家宣扬,我这个罪报就报掉了,业障就消了。好事!不是坏事。如果我有一念不平的心,有一念怨恨的心,麻烦大了,不但我的业障消不了,业障还要增长,这灾难就来了。
  这些修行的道理、方法,我是得自於章嘉大师,这是我学佛第一个老师,他教我的。我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对人对事对物,在这里头修行。我从前烦恼习气很重,知道错了,在这里头把这些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修正过来,与佛陀教诲完全相应。这五十年下来不是短时间,半个世纪,我才完全回归到自然。顺境、善缘,一切称心如意,绝对没有一丝毫贪恋的念头,没有了;逆境、恶缘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我这五十年的功夫修到清净平等,所以快乐。心清净,身就清净。这个健康长寿,它自自然然的,不加丝毫勉强,不加丝毫意思在里头,起心动念决不为自己想。
  展开经卷,悟道师曾经问过我:「你怎么会说得那么多?」我说不是我说的,自自然然的,我也没准备,自然的流露,没有时间限制,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一切顺乎自然。大家喜欢听我细说,我就给你说得详细一点,《华严经》前面说得比较详细,在我一想的时候,这个说法,我概略的算一算,恐怕要讲一百年。一百年太长了,我也没这个寿命,听众也没这个寿命,所以我说不能再细说了。我们要限定进度,所以才想到说一定要在三年完成,把这部经讲完。每年讲一千二百个小时,三年三千六百个小时,要把这部经完成,那只有略说不能广说。略说里头我有个原则,哪些地方与我们迫切需要的,我要多说一些;哪些地方我们现代还用不上的, 那就简单带过,一切都是要符合饶益、我们现前丰饶利益,以这个为原则。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四卷)  2001/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4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河神长行第六句:
  【无热净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凉善根解脱门。】
  菩萨的名号都是教学,表法的义趣我们一定要明了。『无热』,「热」是烦恼,没有烦恼才能够得清净光明;清净是定,光明是慧,定、慧。他所得的法门是『普示一切』,这样的字句我们看得非常之多,出现得多就是说明它很重要。如果它不是非常重要,佛不可能多次的宣说,多次宣说意义很深,让你这一部经从头到尾读一遍之后,当然你不能完全记住,但是重复遍数多的经文你一定会记得很牢,世尊用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悟入的机会,这个用意我们要懂得。由此可知,我们怎样把自私自利断掉了。我相信许许多多的同学都很乐意放下自私自利,它就是放不下!这个事情的确是困难,佛在小乘经论里面有个比喻,这是破我执,破我执的难度,佛讲瀑流,瀑流是我们今天讲的瀑布,这个瀑布多大?四十里,四十里这么大的瀑布,你能够把它一下堵住叫它不流,你就想这要用多大的力量!佛说我们凡夫要破我执,那个难度就像这样。在大乘法里面,它有特别的善巧方便。我们知道我执不破就不能够入佛门,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学佛难,实在讲也真的就在此地。
  我执里头头一个是身见,一切众生都把身当作我,这个观念怎么能够把它换过来?大乘佛法的方便是「普示一切」,这个方法妙,那就是说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不要想我。「我要吃了」,我们这个念头转一转,这世间所有一切众生有没有得吃?「我要穿了」,我想想这个世间一切众生有没有衣服穿?从这个地方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决定是想一切众生,至少你要想到我们现在地球上生存的这些众生。华严会上的佛菩萨境界广,他们起心动念是想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法身菩萨。如果我们起心动念斤斤计较著自己,我们这一生,无论你怎么样勇猛精进,你所学的是佛法的皮毛,佛法真实的受用你得不到,佛法殊胜的境界与你不相干,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转变。所以这样的句子,在一切经论里面我们常常看到,佛是用无数次的提示,知道我们凡夫业障深重,说一遍、两遍、十遍、百遍、千遍,记不住,记不住不就等於白说了?所以千遍万遍的重复,这是恩德,这是慈悲,希望我们记住,念念都是一切众生。
  我们今天所作所为都是为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所以,他所示现的就是名号讲的,他所示现的没有烦恼,心地清净,真诚、清净、平等,这是「无热」的意思。『净光』,那就是正觉所显示的。下面「普示」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怎么能做到普示?我们学佛把总纲领抓到了。如果我们心地不真诚,对人对事对物还夹杂著虚伪,那个虚伪是热恼、是烦恼、是业障。我们还会被外面境界所污染,眼见色被色污染;你在色相里面生起贪爱,你被污染了,生起厌恶你也被污染;换句话说,外面境界你这一接触你就动心,起心动念,引起自己的好恶,引起自己的贪瞋痴慢就被污染了,你的心就不清净,那个不清净就是热恼、烦恼。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是什么样的身分不一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在家出家。所以你仔细去观察,你去看,即使是一个在家人,你要看他的心行与经上所讲的相应,那就是菩萨示现,他真正在效法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这是真正学佛的人,佛菩萨的境界就在他心行展现出来了。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展现出来给我们看,我们看了之后自然就觉悟了,晓得我自己心行错误,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正确的、是对的。如果我们有这个感发,有这个感想、有这个发现,我们就学到东西,当然回头。回头是岸,岸是什么?岸是佛道、菩萨道,我们从三途六道里面回头了,我们行菩萨道,我们行佛道。
  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这个科目是『清凉善根』,善根每一个众生都有,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为什么我们的善根不见了、失掉了?我们善根到底到哪里去了?说老实话善根还在,不过是你的善根被污染、被蒙蔽,变成一个作恶的根源了。由此可知,善根跟不善根是一个根,不是两个根。觉悟了就是善根,迷惑了就是做一切恶的根源。用佛法的术语来说,觉悟了就是戒定慧,迷惑了就是贪瞋痴,所以贪瞋痴即是戒定慧,这佛在经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是觉悟,不能不觉悟,我们天天要求觉悟。三皈头一条,「皈依佛」是什么意思?觉而不迷,我们从迷惑颠倒回归,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佛是自性觉,不是在外头,所以佛法叫「内学」。在外面学那是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所以外道不是骂人的,不是说其他宗教。现在很多人说外道是别的宗教,佛教之外所有宗教叫外道,这错了,你把佛经里头「外道」这两个字的意思错会了。经上「外道」的意思是讲心外求法,如果我们也在心外求法,自己就是外道。佛法在哪里?佛法在自性之中,要向自性里面去求,所以称之为「内学」。懂得向内去求,这个人就是菩萨,这个人是佛门里面真正修行人,是真佛弟子。
  我们要把自己的善根发掘出来,善根也就是真性,也就是真心,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没有污染,永远没有波动;没有污染是清净的,没有波动是平等的。《无量寿经》的经题是「清净平等觉」,那是真性,那是真正的善根。诸佛如来为我们展现出来了,我们要能够体会得。你能体会得到,你才知道怎样去学习,如何去修,使我们「清凉善根」、清净平等善根能够现前。不但自受用圆满,也能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回头是岸,知道所有一切烦恼、业障、习气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迷的时候有,觉的时候就没有了,真的是「觉后空空无大千」。第七句:
  【普生欢喜主河神,得修行具足施,令一切众生永离悭著解脱门。】
  菩萨教我们布施,布施能生大欢喜,我们佛家常讲「法喜充满」,经文里面我们常常念到「常生欢喜心」。欢喜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欢喜布施。菩萨的德号是『普生欢喜』,没有一样不欢喜。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总是一个欢喜心、欢喜的行,那我们一定能联想到这个人身心健康。人为什么会衰老?得不到法喜。中国古老谚语常讲「忧能使人老」,他忧虑多,他烦恼多,现在的话讲他压力很重,自然他就衰老。如果一个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没有忧虑,没有贪瞋痴慢,没有牵挂,没有压力,他就不容易衰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