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之,能达到,但是是相似位,不是真实位。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是相似佛位,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讲的相似即佛,连分证都不到。分证,极其微细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那才到分证位。分证位在《华严经》称法身大士,圆教以上的法身大士。
  这个修行方法,这个境界,这是长行里面讲的乐胜庄严主昼神,他所修的这个法门。他得的是「能放无边可爱乐法光明」,他这个法门在现代社会很契众生机。所以我们要想帮助现代的人,一定要懂得现在人他喜欢些什么东西,我们不能违背他的爱好,就他爱好里面帮助他改邪归正,这就好教了。正如同孔老夫子说的「思无邪」,就对了。他们现在种种娱乐里面,充满邪知邪见、恶知恶见,如何我们就在那些娱乐当中,娱乐不舍,把他改邪归正,去恶向善,教化的目标就达到,这就是「佛放光明照世间」。
  世间人今天贪而无厌,不择手段的在贪财、贪名、贪利,我们教他贪,帮助他贪,满足他贪,但是是正法的贪,你能够得到财宝,你能够得到富贵,决定不是用恶的手段。我听说现在,现在这个社会全是骗人的、欺骗人的,这个造业,他决定贪不到的,他所得到的依旧是他命中所有的。昨天我听李居士告诉我,有很多人喜欢吃海鲜,要吃活的,到店里看,买活的;他没错,活的卖给你,拿到厨房去,厨师把活的放旁边,还是把死的做出来给你吃;他端出来不是活的,端出来都是死的,他到里面给你换了,你已经被他骗了。现在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在骗人,这种欺骗的手段能不能赚到钱?赚不到钱,欺骗的手段折福。我们要教他用正当的手段,你赚得会更多,你的心会更踏实。为什么?你行善,你不造业。我们不妨碍他贪,不妨碍你发财,还帮助你发财,帮助你长智慧,帮助你健康长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有理论、有方法。所以在这上极力宣扬,这个世间人会接受、会欢迎的。
  我们自己受持正法,就是我们自己要先做到,我们有财富,我们有聪明智慧,我们也有健康长寿,他亲眼看到的。我怎么来的?我有一套理论方法得来的。你要想得到,我把这一套理论方法传授给你、教给你,你也可以得到。这不是皆大欢喜吗?绝对不是说,「发财不行,发财是造罪业」,人家马上就拒绝,根本就理都不理你。所以不可以违背众生的意愿,怎样把他导向正规,这是真实智慧,这是真实功德。满一切众生的心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作佛都可以满愿,何况其余?所以理论方法一定要透彻,不透彻不行!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八八卷)  2001/1/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88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昼神偈颂第四首:
  【佛雨法雨无边量,能令见者大欢喜,最胜善根从此生,如是妙光心所悟。】
  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华香妙光主昼神,他得的法门是「开发无边众生清净信解心」。从这个法门来看,就是今天所讲的社会教育,是纯粹从社会教育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在赞颂里面,很明显的,第一句「佛雨法雨」,上面这个「雨」念去声,念「玉」,做为动词用,就是降落的意思,这是比喻世尊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在经典上我们看到他是主昼神的身分,而偈颂的头一句,它说是『佛雨法雨无边量』,我们就知道这一位主昼神是佛陀应化的,正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这是现主昼神的身分来教化一切众生。
  『能令见者大欢喜』,众生的欢喜是从闻法当中得到的。佛要不讲经说法,不能够觉悟众生,这个喜悦就生不起来了。众生的根性不一样,所以佛在世讲经说法决定不是说一个法门、一部经论,而是宣讲无量无边的法门。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大家都知道,佛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适合这个地球上众生根机的,包括世尊的法运一万二千年;就是在这个地球上,这一万二千年当中所有一切众生的根性,佛都说到了。要不适合这些众生的根性,佛决定不说,说了没有用处。无量无边的法门,看看这一万二千年,这个地球上众生根性契合哪些法门,佛应该说些什么法,是这么个来源,不是佛随便讲讲的。佛要是随便讲,那就变成契理不契机,佛不会说这个事情。
  这给我们也有一个很大的启示。第一个,佛说这么多的法门,哪一个法门是适合我自己的根性。如果你选择对了,正契合你自己的根性,你的修学就会一帆风顺。为什么?契机。好像大夫治病一样,他把你病源看得很清楚,判断很正确,药下去,病就好了。如果世尊所说这些法门,我们修学有困难,不契机,这就是佛所说的不适合我,适合别人。我们众生很多,每个人害的病不一样,虽然是一个大夫看,那一个大夫给每个人的处方不相同,大夫的处方就跟佛所说的经教一样,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当年佛在世,你遇到佛,你向他请教,他特别给你说的,那是最契机的,你当下就得利益。这个我们在经论里面看到很多例子,佛这部经还没讲完,讲了一半,甚至於讲三分之一,听众里面有开悟的、有证果的。这什么原因?契机。
  现在世尊灭度了,距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中国典籍里面记载已经三千多年,我们生在佛灭之后三千年,选择法门就不容易了。这么多的经论摆在面前,要想样样都学是决定办不到的,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接受不了。而随便选择一个法门未必有效果,所以我们对於法门的抉择,总是用相当长的时间去尝试,也就是去试验试验,这是有必要的。试试看,不行赶快换,不要勉强。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对於老师确实有信心,请老师观察我的根性,替我选择。老师替我选择之后,我还是要试验试验看看,合不合自己根性。因为我们亲近的老师,他并不是圣人,他也是凡夫,他修学比我们的时间长一点,经验比我们丰富一点,确确实实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但是也未必完全可靠。这些都是真实的,所以他的选择我们可以试验。试验如果觉得有困难,我们再重新去请教,或者是请教另外一个老师,这在现前修学佛法都是正确的态度。
  如果实在感到困难,对老师的信心不足,我们相信佛的话,佛给我们指示了一个原则,《大集经》上讲「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这是依照佛陀指示的原则,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我们就选择净土法门,净土成就。我们仔细去观察,佛法流传这两、三千年当中,佛讲的话是真的,历史为我们做了证明,过去确实是如此。这样也增长我们对佛的信心,我们选择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经典确实是比较少,我们主修的五经一论,总共也只有六种。这六种里面,以《无量寿经》分量最大,可是比起其他宗的经论,还是少得很多,所以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分量太多,没有时间去学习,它分量不多。何况这六种不一定要全部都学习,六种里面选择一种、两种,果然能够一门深入,都决定能成就。这个例子自古至今我们也看得很多,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我们在佛法修学就会有成就,现在人讲的有成绩。年年对於经典理解的不相同,年年自己契入的境界不相同,这里面才得法喜,才生长智慧。
  我们现在修学情况又如何?我们每天还是生烦恼,依旧是迷惑颠倒,疑虑重重,得不到经典里面所说的那些殊胜的成就。原因在哪里?必须把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学习的障碍就没有了。这些功夫不能不做,这种功夫在《华严经》里面就是「忏悔法门」,普贤大愿的第四愿。每天要反省,要去检讨,要把自己毛病在哪里找到,要改过自新,天天改过,这叫做学问,这在佛法里面叫真实功夫。我们反省、检点,我们的毛病都是出在没有认真依教奉行。我们这一生虽然天天在学习,而实际上阳奉阴违;连阳奉阴违甚至於都做不到。阳奉是表面上还是照做,我们连表面照做都没做到。换句话说,我们的学跟行脱节,学的是佛法,行的是烦恼,两个变成不相干,怎么会有成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烦恼习气不肯改,不是改不过来,而是不肯改。真正肯改,哪有改不过来的道理?不肯改就没有办法了,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随顺无始劫来的烦恼。你发心来学佛,实际上对佛法是抱著怀疑的态度,你那个信心若有若无;说你没有,你好像也挺信的;说你有,佛的教诲你一句也没做到。这是我们病根之所在。
  学佛是我自己学佛,与别人不相干。千万不要把念头搞错了,「别人都没有照做,我去做干什么」?这个念头不善,这个念头叫自暴自弃,毁掉了自己。佛教我的,不是教他们的,我要学佛。我要学佛,换句话说,决定要放弃自己的知见,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日常生活、工作,对人对事对物都要遵守佛陀的教诲,这叫学佛。佛教给我们怎么存心,我们有没有照做?十善是初学,佛教我们存心:无贪、无瞋、无痴,我们有没有照做?没有照做!我们每天用心还是用贪瞋痴。佛教我们怎么说话?经上讲,佛教给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我们有没有做到?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我们还是随顺烦恼习气,这不叫学佛,这些道理要懂。佛教我们怎样做人?佛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最基本的教诲,教诫初学、教诫入门,我们从这儿入门。如果连这几条都做不到,我们学佛实际上没有入门,「大欢喜」怎么能生得出来?大欢喜,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