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我们今年送「爱」,我们印了两千张,就写了一个「爱」字,普遍跟大众结缘。爱比仇恨好,人要是常常怀恨在心,将来果报在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如果能够把怨恨舍弃,真正懂得爱一切众生,懂得爱别人,至少你在六道里面还在人天两道,不会堕落三途。这在佛法里面,佛法有所谓五乘佛法,这是人天乘。
本经这一段经文,教导我们要『开悟一切苦乐』,这「一切苦乐」是世间的。要知道世间的乐是不究竟的,贪恋世间乐能不能离世间苦?佛在经论上教导我们,是决定不能!为什么?因为你的觉悟不能永远保持,这一生纵然有高度的理性,没有迷惑,可是你一转世,到来生你就保不住。纵有天分,我们佛经里面讲的善根;纵然有善根,但是「缘」主宰你一生。你有善根,你能不能遇到善缘?如果你有很好的善根,过去生中修善积德,你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人家,从小就被物质精神优裕的生活所迷,把你的善根统统掩蔽,你会随缘造作一切恶业。福报享尽了,恶的缘又现前,苦报就来了。所以在这个世间,佛讲的话是真实的,只要不出六道,肯定苦多乐少。你在六道里面,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
佛这个说法我们相信,为什么相信?法相经论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起心动念,心心所的作用,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心所有二十六个,恶心所是烦恼,多一半还超过。又何况恶心所的力量强,善心所的力量薄弱。所以多少修行人,出家、在家好心的修行人,何以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自己知道错了,错了就是改不过来,什么原因?看看法相经论,我们就明白了,善心所少,恶心所多,善的力量薄弱,恶的力量强大,所以他怎么能改得过来?所以要改正过来,那要相当的觉悟,他才能真正克服自己。儒家讲「克己复礼」、「克念作圣」,把自己的妄念克服,这才能成为圣人。何等的毅力!何等的决心!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
我们冷眼旁观,这个人明明是个普通人,他为什么能作圣?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勇气、这么大的决心,克服了烦恼习气?第一要靠善根,第二要靠缘分,缘分比善根还重要。这个话从前我们不懂,有人给我们说,我们也疑惑。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里面,把这一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了,我们才点头、才相信。他老人家说了一桩事实,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往生的人,「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从前没有人说过的。古来的大德总是以为,上三品往生一定是菩萨,中三品一定是声闻,凡夫往生只能在下三品。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不是的,「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这一生可以上上品往生。上上品的缘是什么?缘是佛法的薰修,这个是缘。譬如说,如果我们这一生,我们确实过去生中有善根,这一生要遇不到缘,那也是枉然!如果我们遇不到好的老师教导,我们对佛法没有办法悟入。纵然遇到好的老师教导,你遇不到好的修学环境,也是枉然!
我自己这一生走的路子,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我学佛跟章嘉大师三年,老师领我入门,懂得修学的原理原则。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学教,这个缘殊胜。学教是什么?天天亲近佛陀,我天天要读经,天天要讲经。过去李老师教导我们:你讲经讲得不好,别人讥笑你,你日子还可以过得下去;如果你讲经要讲得好,受到大家赞叹,你就走投无路。这是提醒我,心理上要有个准备。到后来在台湾,果然走投无路,没有一个道场肯收容我;招待我吃一餐饭是面子,住一晚上根本不可能。
以后听众当中有一位韩澹邮浚3L医簿牢以庥稣飧隼眩懿黄剑潜狈饺耍泻浪揽偷哪侵址缍龋业剿依镒。以谒依镒∈吣辍K嫖以谕饷嬲怕蓿夥孔咏簿杷笥训陌旃依唇簿滋焐习啵砩习旃铱罩模懿蝗菀兹梦医蔡挥兄卸稀U馐腔しǖ脑担绻乙貌坏秸飧鲈担且簿屯炅耍咄段蘼贰R灿幸恍├戏ㄊ艽缺蛹遥M曳牌簿笾谝谎プ龇ɑ帷⒏暇恪⒆龇鹗拢庋梢宰⒖梢陨睿睦锒蓟队馐俏ケ澄页黾摇⒀Х鸬淖谥肌A硗獾囊惶趼坊顾祝倩氐缴缁嵘先フ夜ぷ鳌S龅秸庋睦眩�
一直到今天,讲经已经四十一年圆满,过年就四十二年,在全世界邀请我讲经的都是居士道场。这一边是居士林,没有法师住。韩馆长往生之后,真的我们得三宝加持,李木源居士发大慈悲心,收容我们在这个地方继续讲经弘法。更难得的他还办了一个培训班,让我们有一些年轻的法师们,共同在一起学习,这个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善导大师说的话有道理,「总在遇缘不同」。
我们对《无量寿经》产生无比的欢喜心,实在讲是什么?是看到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除这个本子以外,五种原译本,龙舒的会集本、魏默深的会集本,都引不起大欢喜心,这个本子我们一展开的时候生大欢喜心。何以故?缘,遇缘殊胜;因缘具足,这才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由此可知,佛法很少说因,它强调缘,「缘生论」,它不说因。这个说法跟善导大师讲的「总在遇缘不同」,那个味道很浓,古德所谓真正是一鼻孔出气,所以我们要重视缘。
「缘」,就是今天一般人所讲的机会。机遇,可遇不可求,往往在人生当中刹那就消失了,你要抓不住,立刻就消失,以后再也遇不到。世出世间成功的人没有别的,就是他在刹那之间把机会抓住了,缘抓住了,他成就了。缘不能抓住,纵有善根,也不能结果。可是缘怎样来培养?读诵大乘,为人演说,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千经万论,哪一部经论上这一句话说得最多?《金刚经》只有五千字,这一句话说了几十遍,「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不能间断。「受」是决定接受佛的教诲,「持」是保持,决定不能把它失去。如何落实?落实就是天天在读诵,天天在研究讨论,这才能深入。为别人讲,实在讲是利益自己,每讲一遍有一遍的悟处,渐渐从小悟就到大悟,然后从大悟就到彻悟。由此可知,不讲就不能成功。
我们佛学院培训班的同学,学成之后,如果半年、一年不讲,就忘干净了。你到哪里去讲,这缘分。没有人请你讲,怎么办?要学「生公说法」,摆几块石头在面前对它讲,决定不能间断。你没有这个毅力,没有这种恒心,你不能成功。有情的众生不来听,无情众生来听,只要自己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定要用这个心,决定没有一丝毫求名闻利养的念头,有这个念头就坏了;不是坏一部分,全坏了。不能有一点私心,有一点私心,跟诸佛菩萨没有感应。私心,自私自利也有感应,跟谁感应?妖魔鬼怪。跟妖魔鬼怪起感应,他来了,他来障道,他引导你走邪路,引导你去造罪业,引导你入三途。
我们要珍惜这个缘,也要想方法,就是有善巧方便,制造这个机会。制造机会,如理如法。怎么制造?佛教导我们,「四摄法」,这讲过很多。「四摄法」的整个精神,就是跟别人,人与人的关系搞好,你的机缘就会成熟。你平常要跟人的关系搞好,「没有人请,我请」,「没有道场,到我家里来讲」。所以我们过去在台中求学的时候,老师讲经听众很多,我们跟听众结善缘,自动自发给听众服务,我们招待他、接待他,跟他建立好的关系。等我们学成,会讲经的时候,他就会来找我们:「你有没有讲经?」「没有地方。」「行!到我家来,到我家来。」他自动就找我去了。在他家里讲一部,另外同修听到了,「你那里讲圆满了,到我家来讲」。你的缘,这叫制造机会,就是广结善缘。
一定要尊重别人,我们是作学生,听众是什么?听众是我的老师,听众是我的监学,我讲完之后,恭恭敬敬、诚诚恳恳请他们批评指教,哪些地方他们听了觉得满意,哪些地方听得不满意。我们要多问,多参考、多改进,天天在改进,天天在学习,千锤百炼,这才能成功。一定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磨掉,你只有一点点习气,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人家看得清清楚楚,他不理你,他对你怎么?敬而远之。所以跟一切众生一定要打成一片,儒家的礼教,礼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要谦卑,要尊重别人。别人样样不如我,我也要谦卑尊重他,这是成就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什么?自己遇缘就多了,这个机会就多,帮助你的人就多。如果自己贡高我慢,自以为是,不能合群,你的缘就断掉了。你就是学成了,上台讲得天花乱坠,也没人请你。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要明了。
成就是要吃苦头的,六波罗蜜里面「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里面有一条「学法」,学法要忍耐,不忍耐不能成就。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能成功的。学一部经,一部经要没有从头到尾讲上十遍,你的学习没有根;学一部经,从头到尾讲十遍,你对於这一部经才生了根。这是讲学习,决定一门深入。而且讲十遍,十遍决定是十个样子,如果一个样子,那你没有进步,那不是学习,那是敷衍。我们看看学校里头的老师,比如教小学的老师,教小学的国文,教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每一年他就教这一班,他用的笔记就一本,年年都是它,一辈子都不改变,他的水平就在这个地方,永远不能提升,因为年年都是一个参考资料。我们讲经要是一个注解,照本宣科,年年都一样,都一个讲义,你永远没进步。
要怎样才会进步?每一次讲,每一次重新准备,前面那一分讲义决定不用,重新再写,你才会有进步。你第二遍所讲的一定跟第一遍不一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