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契入。从什么地方契入?要有真诚心待人接物。不要怕别人欺骗我们,决定不害怕,别人欺骗我们是他的事情,我以真诚待人。别人欺骗我们,不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要不知道,那就变成白痴了。我们知道、清楚,绝对不把它放在心上,这是智慧,这是高明,这是修行,这是涵养。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无论加给你什么样的侮辱、伤害,全是假的。他伤害我的名誉,名誉是假的;他伤害我的身体,身体四大皆空,也是假的。换句话说,八识五十一心所、十一个色法,都不是真的,如梦幻泡影,你想想看他能伤害什么?什么都伤害不到!你真正通达明了的时候,没有东西能伤害;如果你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你就受了伤害;你知道全是假的,你就不受伤害。不受伤害,就成就功德。积功累德从哪里成就?就从这些地方成就。伤害的力量愈大,成就你的功德也愈大,感激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怨恨别人?所以对我们伤害的人,觉悟的人是感恩,决定没有报复。每遇一次伤害,自己境界一定提升一层,你说怎么不感谢?
  菩提道上要经历种种考验,好像我们念书要经过考试。顺境是考试,逆境也是考试,顺境里面不起贪心,顺境一贪著就坏了,就堕落了,逆境里头不起瞋恚心,永远保持一个平常心。平常心是道,这个「道」是什么?平常心是真心。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生欢喜、生忧悲苦恼、生怨恨,都不正常。儒家教人,「喜怒哀乐爱恶欲」叫七情,七情五欲都不正常。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学诸佛菩萨的正常,不能够随顺世间的不正常,这个重要!能明白这些道理,也懂得方法怎样去学习,这个人才叫做善学,你很会学习,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菩萨道。净宗法门不仅是作菩萨,一生成佛。
  我们这么多年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总结一个纲领,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的心里头起念头,决定落在这十个字上,这是学佛,决定没有错误。念头才一动,如果是虚伪的、是染污的,染污就是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这是染污,不平等,有高下,迷而不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没有慈悲心,我们违背了性德。诸位必须要知道,这十个字就是真心、本心、本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境界都是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知道虚空法界是一法身,一法身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佛法里面所讲的「常乐我净」,那个「我」是真我。真我是什么?真我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所以这个身叫法身,法身是真我。真正觉悟的人肯定、契入,所以教化一切众生是无条件的,利益一切众生也是无条件的,自己对自己还有什么条件?所以称之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体就是一法身。
  『佛以此力常安住』,此地这个「佛」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圆教初住菩萨就是佛,分证即佛,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注解里面说得非常清楚,他注《金刚经》上讲的「诸佛」,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为什么称他作诸佛?因为他真正明了、真正体会得一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法身,所以他起心动念决定是平等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决定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圆教初住以上完全相应。在他应化之中,这是经论上讲得很多,应以什么身度众生,他就现什么身相。无论现什么身相,你仔细观察他的行为、他的造作,决定是与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相应,这是行,前面十个字是用心,决定相应。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一个力量在推动,这个力量是永恒的。
  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每天都很精进、都很勤奋、都很努力去做工,什么力量在推动他?有利可以赚。如果没有利益可赚,他就不做了,他怎么会去做?所以推动世间力量,不是名、就是利,名利在推动他。诸佛菩萨是真正觉悟的人,名利放下了,名利决定不动心了,什么力量在推动他?「一法身」在推动他,他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法身,我们今天讲的「生命共同体」,大家比较好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说法没有「一法身」亲切,实在讲还是隔了一层;虽隔了一层,与一法身已经靠近了、贴近了,我们从这里头去体会。
  如果大家要问,我们怎么样修学?怎么样证得?我们今天总结这二十个字很好,你要把这二十个字好好的去体会,能够把它落实到自己心行里面,那你就是修一乘佛法,比大乘还要提升一级。佛说法说到最后,「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一乘法修学的方法。要记住,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这是说我们处物质环境;无论是跟善人相处,或者跟恶人相处,这是我们人事环境;顺逆境缘都不相干,唯一真诚。真诚里面决定具足圆满的心行,也就是这二十个字。每一个字里面都具足其他的十九个字,有一条不具足就不真诚,一定是圆满具足。说慈悲,慈悲必然圆满具足,少一条慈悲不圆满。同样一个道理,说念佛,念佛也要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也要具足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有一条不具足,你就不是真念佛,真念佛是圆满具足。这才是修一乘法的菩萨,你这一生当中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果然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诸位说,是往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同居,也不是方便有余土,决定生实报庄严土。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疏》里头讲,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好,跟古大德的讲法完全不一样。古大德说,上辈上品是菩萨念佛往生的,中辈中品的是阿罗汉、辟支佛念佛往生的,凡夫只能下辈下品,古德是这个讲法。善导大师,我们晓得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他说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所说的,不是像从前祖师大德所讲的。三辈九品是「遇缘不同」,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所以就能够上上品往生;你遇缘遇不到,这些道理你没有懂得,方法不晓得,确确实实念佛往生品位就很低。所以这个缘很希有、很难得!
  可是要真正透彻的理解,要能契入。契入,你的心变了,决定不会再把这个身看作自己,不会偏爱这个身,你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你爱护一切众生跟爱护自己的身一样,决定没有差别,这是你才契入。你要不从这里下手,不从这个地方落实,学是学过了,听好像也懂得了,跟自己还是两把事情,纵然这一生念佛很幸运往生了,品位不高,这是一定的道理,从这些地方诸位应当能体会。世间圣贤的教诲,一般宗教圣人的教诲,实实在在讲,没有释迦牟尼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这是真的。你们现在每个星期天,听各个宗教来讲道,就明白了。佛经上讲的,确实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世出世间圣贤的典籍,我们都可以看、都可以参考,为什么?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只是佛菩萨在各个地区化现的身不一样,所说的法不相同。那是什么原因?众生的根性不一样,这正是显示出随类化身,应机说法。身相不相同,说的法不一样,可是义趣是一样的,他所指的决定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这个方向目标都是教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是决定相同的。如果他的目标不是这三句,那就是邪法,就不是正法。正法、邪法就从这个地方去辨别,所以邪跟正,我们一看、一接触就明了了。无论是古今中外,所有圣人的教诲、宗教的教诲,我们一看,宗教,什么叫正教?什么叫邪教?标准在此地。符合这个标准的是正教,违背这个标准的是邪教。正教一定是教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凡为圣,决定是跟这个相应的。诸佛菩萨以这个力量常安住在世间,教化一切众生。普捷现王菩萨他懂得,『具』是具足,就是他完全明白;不但完全明白,他还表演给大家看,做出来给大家看,真正契入。他做的是什么?「真如平等无分别」。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五七卷)  2000/9/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57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迦楼罗王偈颂,第九首:
  【佛昔诸有摄众生,普放光明遍世间,种种方便示调伏,此胜法门观海悟。】
  这是普观海迦楼罗王菩萨,长行里面说他得法是「了知一切众生身而为现形解脱门」。这个意思就是随类现身,我们看偈颂,在偈颂里面明显的告诉我们,虽然讲是暗示,但是太明显了。『佛昔诸有摄众生』,迦楼罗王是佛菩萨变化的,不是真的鬼神,佛菩萨示现的。「诸有」就是讲六道,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叫三有。「有」什么?有业因、有果报。所以人在哪一道受生,什么主宰的?不是天神主宰的,也不是阎罗王主宰的,是自己主宰的。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你自己去的,如果自己很清楚、很明白,一点都不迷惑,当然他到三善道,他不会到三恶道。凡是到三恶道都是迷惑颠倒,我们常讲糊里糊涂去的,决不是清楚明白去的。
  由此可知,古大德常常警告我们,临命终时那一著,最关紧要。人断气之后到哪里去?这个重要!中国人讲「五福」,最后一条,最后一个福报,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好死。什么叫好死?死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人纵然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他也不会到三恶道去,这是真实的福报。五种福以这个为真实,为什么?其余的四种福报,「富」是你有财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