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啊。”那人顿时被吓得说不出话来。
“我是本地的捕快,祸事快到了。”王捕头说完还掏出腰牌亮了一下。
这下那人看了看朱明等一干人等,也没带武器,看着不似有歹意,便畏畏缩缩的把众人带到一处茅屋前。
茅屋中一壮年男子早已听到动静出了门,看到这一大帮人也心有警觉。
于是王捕快上前又是好一番说,最后说道:“你们突然搬迁至此,殊为可疑,有心人很多,若真是侯大人族人,不若跟这这位朱公子,到海外去避一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那男子似是还要迟疑,朱明上前一步说道:“其实我也是怀着海外汉人拳拳之心回到故土,想找有学识之人去那海外行那教化之王道,海外蛮夷仰慕天朝文化久矣,不管先生你们从哪来,既然还无安生之所,不如和在下一起出去看看海外土人与中原之异同。”
那男子又想了想,估计也是新搬迁到此不久就生此波折,以后确实还有无尽烦恼之事,反正族人都在一起,也不存在太多故土难离之情,当下一抱拳说道:“既然这样,这位朱先生,以后的日子就要麻烦你了。”
“太好了,不知道先生族中有多少人,不如今夜就早做准备,近日我们就要启程。”朱明说道。
“那就烦劳明日上午来个人引路,我们举族搬迁。”
就这样敲定了一大族的人马,虽然还不确定是否是侯氏族人,但背井离乡跑到这样的小渔村来,肯定与新皇登基这事脱不了干系,能用则用,不行他们也会在自由城自食其力的,朱明倒也是很看的开。
回到船队中,盘点了货物,锡矿石、香料之类的大宗货物已经是完全售罄了,就剩下一些小玩意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买主,朱明便也不打算再等了,这次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各色工匠手艺人召集了近三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农奴,朱明想着一旦到达自由城宣布他们成为自由手工业者在让他们知道日后的待遇,应该会让他们感激涕零吧。
还多了一大群不知道是不是建文帝忠臣的家属,反正是文化人跑不了,只要是文化人朱明就有大用,再加上现在是满满两大艘船的货物,这趟航行赚翻了。
这一路朱明也看到了许多,至少现在大明朝市面繁荣,虽然刚经过靖难打乱,但民众的生活并不困苦,反而一个个过得充满希望,反攻计划估计得无限推迟,天上那群神仙要失望了。
(建文朝大臣有名的不是降了就是被杀了,只有借用名臣的族人了……)
第一卷东南风乍起第二十五章冬季扩建
在第二日侯氏族人如约拖家带口的来了,共有四十余人,大部分是男丁,估计举族逃亡的时候也是先保男子,也是朱棣还没下灭族的命令,否则一个也跑不了。
等到人数清点完毕,六艘船一一起锚杨帆,向大海中驶去。
现在的东北信风让航行变得十分舒畅,估计十来天就能返回自由城,所以路上也没有停靠马尼拉的必要,本来朱明还是挺想去看看马尼拉经过上一次的祸害变成什么样了的,这下为了早点回家也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路无事,只是侯氏族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虽然侯泰还不至于让朱棣灭十族,但他的族人还是提心吊胆,在侯泰的弟弟和儿子都被处死后便举族逃难了。这样的家族倒是人人都能熟读经史子集,让朱明大叹捡到宝了。
一路的航行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众工匠手艺人们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都觉得新奇,当然晕船生病的也不在少数,还好都没有生命危险。
自由港远远的在望了,港口内虽然不比广州港的桅杆林立,但也算得上是一时繁华无两了,比起朱明出门时又繁荣了不少。
慢慢的驶入港中,早已看到自家船队回来的港口众人也是沸腾了,早就有人撑着小船出港来迎接。
渔村中得到消息的众人也是自发跑到码头来迎接,虽然是冬日,做海产生意的商人还是不少,听得自由城的船队回港的消息,也都从鱼市中纷纷跑到了码头看热闹。
第一艘船靠岸后放下跳板,朱明率先从船上走了下来,熟识他的自由城民众中自然是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各位乡亲、客商,这次船队不但带回来很多货物,而且冬季马上要开工大建设,希望各位客商能源源不断的向自由城提供物资。”朱明说完就下了船。
岸上自有迎接的人已迁来了马匹,朱明与陈善礼、王老伯等人上了马便向自由城方向奔去。
接下来的几天简直是忙开了锅。
这次带回来的工匠中有好些船匠,现在造船厂还为时过早,但修理厂确实可以开起来了,一个简易的修理船坞也已被围了个雏形,而在当地人中挑选一些合适的青少年充实到这个修理厂去开始慢慢学习手艺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他们早日学成,船匠群体就早日庞大起来,才有造大船的实力。
另外冶炼厂还要扩大,锡矿是本地的特产,虽然现在青铜作用没有以前大了,但也还是一个重要的金属,可以用在平日的方方面面。
榨糖厂现在因为原料缺乏倒是闲下来了,但是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朱明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兑换一批未来的优良种子了,明年的大丰收指日可待,所以冬季准备工作也不容轻视。
而且朱明现在终于有老师了,虽然老师可能有点古板,但忠君爱国思想现在是朱明最为需要的,他迫切的需要一个理论体系来同化这些海外的土人,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觉得自己也是汉文化的传承者,所以教育他们汉字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把侯氏族人成年的全部拉上,每人教一个班,足可开三十个班,必须要速成了,那些什么高深的就不要教了,会识写汉字,认同汉文化就可以了。
现在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要爆炸式的增长了,凭着这么小的领地和人口还是不够,接下来还是要把自己给吃胖一点。
出海带回来的商品已经全部运入了自由城中,当年的新茶在市集上绝对是抢手货,不少当地的商人也想抢着分一杯羹,但马萨尔早在朱明的指示下只是按天每天放出一些,这些商人无奈之下只好转而买一些其他获利不是那么大的商品,市场很快就被带动繁荣起来。
一些天方商人想要整批的购入瓷器等商品,朱明也要求他们对等的需要输入一定量的西域商货,知道自由城也有上好的西洋商品后,一些明国的商船也开始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城市。
忙完手头的琐事,朱明抽空来到城外的营地,现在虽是冬季了,但入伍的新兵才一个多月,还处在加紧的训练之中,朱明的长枪阵已经形成规模了,有了队列行进的基础,长枪阵威力被发挥到了极致,而别的一些军队不会这么重视队列,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枪阵是模仿也模仿不来的。
看着穿着冬衣还在不停训练的士兵们,连陈善礼这也不禁叹道,好一支铁甲雄师,若有十万兵,便足可扫荡天下了。
不过朱明现在有多少呢?一千而已,所以他现在还要做的就是——继续募兵。
就是上面这些事情,在朱明回到自由城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直烦扰着他,水稻种子已经使用兑换戒指兑换来了,区区一个自由城也用不了多少种子,立马可以让亩产五百斤上升到一千斤左右,朱明已令人将种子分发到各村,要求就是较往年多出的收成交一半给官府。
村民有了免费的种子使用,城主大人还口口声声的说种出来的粮食又多又好,人人都喜气洋洋的准备来年一开春就种下去看看。
在朱明出航的时间里,自由城又拉来了一大批的流民,经过筛选,朱明再次组织了一支千人队。现在赵庆是大统领,而王铁与花都各统帅一支千人队,只是盔甲在如此快速的扩编下有些供应不上,还好武器尤其是长枪制作简单,但也让附近的竹林为之一空,以后也得从外进口了。
训练仍然是一丝不苟,这次飘洋过来的侯氏族人中,有一唤作侯寅的,也颇好武事,这次再也不愿做那文事,要效法那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朱明看他能写会记,又继承了侯家的清廉刚正性格,便要他先做军法官,手下组建了一支纠察队,以后的军功计算也都落在了他身上。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彻查军队后勤供应,两千多人的吃饭也不是小事,若有人有心克扣,那可是会弄得军心涣散的,还好严密查探之后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朱明高兴之下又给军队的伙食费加了点标准,弄得士兵们训练起来更卖力了。
一眨眼,再过两星期就要到新年了。
第一卷东南风乍起第二十六章冬末攻势
北方疲敝,朱明与陈善礼对坐桌前细细计议,朱明很清楚东南亚地小人弱,在陆地上不管是面对大明还是阿拉伯人乃至欧洲重装士兵都是没有太大胜算的,出路就在海上,现在大航海时代还差几十年才开始,只有发展海上才是硬道理。
难得的是陈善礼这个本时代的人也同样看到了这点,而且提出只有找到一个大岛作为根据地才能更好的施展。
确实是这样,只有岛屿才能利用海洋的天堑隔绝对方的强大陆军,同事彻底发挥自己强大海军的作用,那么现在的战略就很清楚了,自由城作为一个贸易中心,在它之前必须要有一道可靠的屏障,那就是遮普城一带,而在它背后,要有一个安全的大后方,马六甲海峡对岸的苏门答腊岛暂时可以充当起这个责任。
那么近期的发展大计就这样定下来了,朱明决定近日就要出兵,在过年前便夺下自己的前方保护带,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过年,安心的继续发展自由城的实力。
遮普城的盟友,对不住了,不过你们毫无进取之心,迟早也是被满刺加吞并的命运,那么还是由我来独力对抗吧。
部队已经在凛冽的风中集合了,送战书的快骑早已出发,估计遮普城的国王还在忙着张灯结彩准备庆祝新年吧,庆幸自己读过了如此艰难的一年,有他想不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