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藏的论语-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氏”篇就是告诉我们征伐需要以“大有+谦”卦的基础才行。豫为正通天下,就必定有所随,就是随卦。随为向善、光明正大,所以“阳货”篇告诉我们“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劝我们切实履行善德。常随人向善必定有事情做,就是蛊卦。“微子”一篇就是讲孔子心隐而身不隐的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然名望大盛,就是临卦。“子张”篇就是讲儒家思想如何万代传承的。大才要观,象飞机航拍一个大的景观一样。“尧曰”篇最后综观《论语》,提出中心要点,如同最后给《论语》一组航拍镜头,让你有整体印象。

  以上便是《论语》各篇在前后组织上的串讲,整部《论语》可谓一气呵成、气势恢弘,不但每篇是绝妙严密、情理交融的华彩文章,而且每篇之间丝丝互扣、相辅相成,将仁道之义、修学之法、外用之理形成一个完美的系统。儒家学说的精妙之处,竟至于斯!

  现将《论语》二十篇之内容大要简述如图表一:

  (图表一:《论语》框架图)

  从图表一可知,上、下部《论语》的结合,表面看虽篇章杂排,而自有其脉络因由,错落而有致,于修心修行处看,天衣无缝,精彩绝伦。但是就现今的读者来说,一者对《周易》缺乏了解,二来对心性之学也缺乏体验,所以难以捉摸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具体内涵,也容易迷失在“易数”的脉络当中,因此后学再以“燕鹊图”展示各篇内容的彼此关联,将《论语》的核心思想分门别类予以厘清。

  燕鹊图

  《论语》二十篇的内在关系、行文理路脉络如“燕鹊图”(图表二)所示。

  (图表二:燕鹊图)

  如燕鹊图所示,《论语》实际包含三大块内容,即:道、仁、德。孔子的教育思想便是道仁德一体的,也可将它看成单独成章的内容。

  道:即是道、性、天命。讲人如何提升道德素养,通达天命。在《里仁第四》中有集中论述,《颜渊第十二》作了重要补充。这是《论语》的灵魂所在,其他各篇将道分为仁、德等内容分别加以深入分析和说明。

  仁:即为政与个人仁德修养的关系,阐述如何将内修之学以外用。《子罕第九》主要探讨仁,其他如《为政第二》、《子路第十三》、《雍也第六》、《宪问第十四》、《阳货第十七》各篇都有涉猎仁的内容。仁的外用主要指为政的部分。

  德:即诗、礼、乐与个人道德品德修养的关系,阐述礼的重要作用。《泰伯第八》主要探讨德,其他如《八佾第三》、《先进第十一》、《公冶长第五》、《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各篇都有涉猎德的内容。德的外用主要指诗、礼、乐的部分。

  教:则融合道、仁、德为一体的教育、传承,并相应保留一些资料内容。《述而第七》主要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子张第十九》是一个重要补充。其他如《乡党第十》、《微子第十八》都是强调孔子行履身教的部分。

  以上四块内容,都是以“道”一以贯之的。其他各篇均两两相对,互为补充。如《八佾第三》讲礼的本意,《先进第十一》讲礼乐演化贵在“朴野”,二者相互发挥,互为补充。《里仁第四》讲里仁悟道的原则,而《颜渊第十二》讲里仁的纲目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互为承辅。同样《为政第二》讲“为政以德”的原则,而《子路第十三》则讲为政的纲目原则,二篇互补。再如《乡党第十》讲“礼”、德的落实,而《微子第十八》讲“政”、仁的落实,均是研究资料性质的内容。其他各章两两互动,不再一一点明,请读者自行思维,便能深有感悟。

  由道而至外用之学,便是智慧的发挥。德与智慧的结合,表现在诗、礼、乐上,其基础在知人。仁与智慧的结合,表现在为政方面,其基础是中庸。

  道、仁、德和智慧的关系如图表三所示:

  (图表三:显智图)

  由图表三我们可以看出,“智”的内容虽然在《论语》中没有专门列出章节来讨论,但它贯穿于仁、德的讨论当中,是极其重要的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之前《论语》注释普遍没有注意到的。实际上,心性的学问追究到底,都是智慧的成就。例如佛教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bōrě')修行的目标是“波罗密”,即“智慧到彼岸”。六度都要成就智慧,否则不能算合格。儒家思想也是一样,仁也好,德也好,道也好,终究都是智慧的成就。“燕鹊图”中有智慧论述的几个篇章,便是整部《论语》的核心。拥有智慧,上可发展为礼乐、仁政的外用之学,下可避免走入季氏、阳货的歧途;内可悟道成就仁德,外可知言知人,明理达物。孔子学问的最高点,便是一个“权”字。它就代表悟道后显发出的圆满智慧,所以道一以贯之,实际就是智慧的一以贯之。

  儒学培养的是世间所需的高级人才,不是酸得连狗都不吃的老学究,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领悟到“智”。比如待人以礼,需以“知人”为基础,对豪放爽朗的人,你不必拘泥礼的细节,而对谨小甚微的人,就需要照顾自己的言行别冒犯他“敏感”的神经。同样,对学生、老师、亲人,都需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确定自己与他交往的方式。在为政方面,如果不懂得权衡、中庸,面对复杂的现实政治生活,则寸步难行。其他如“孝”的智慧、“忠”的智慧、“隐”的智慧,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论语》的条条目目,无不关乎智慧,无不体现了“权”的圆融无碍的妙用。

  我们再回到《学而第一》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对照燕鹊图,看整部《论语》的结构,就知道:

  “学而时习之”是讲仁的外用,如何兴仁政的内容,即以天命之学影响时代。

  “有朋自远方来”是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即以天命之学影响他人。

  “人不知而不愠”是指个人品德的成就,即以天命之学来成就自己的德行。

  以上三条,都以知天命为基础,以“道”一以贯之。此处将天命之学一分为道、德、仁三线发展。

  我们再回到《尧曰第二十》篇最末一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知天命为悟道,孔子之学才能豁然贯通。

  知礼为悟道的纲目,克己复礼而后能天下归仁,所以不知礼便不能知天命之道。

  知言是知礼之基础,不知言,即不知人心所向,不能准确贯彻礼的内涵,所以不知言就无从克己复礼。

  由此明白知言、知礼、知天命本是环环互扣,无法析分而打成几截的,仁、德、道复收归于一。

  如此再读《论语》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孔子跑题吗?是孔子说了三件风牛马不相及的“三乐”吗?整部《论语》都见不到第二例!所以它真正的解释应为:“学习要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整段话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既与“为学”的首篇中心思想呼应,更与整部《论语》的精神呼应,何其重要也! 
 
  
  
 
《论语》“野孩子”疑云
 
 
      
   
  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它构思完整、说理严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绝不是孔子语录的简单排列。杨伯俊在《论语译注·导言》中对“论语”的命名有两点结论: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也认为:《论语》的“论”,是讨论编次;《论语》的“语”,是“谈说”的意思,同于《国语》、《家语》一类。然哉斯言,壮哉斯言!命名便已点出《论语》的要点,不仅在“语”,更在其“论”!也就是说:如果不抓住《论语》各篇篇旨的编辑思路及各章的编辑脉络,是无法领会到真正的孔子思想及其体系的。但后人恰恰是对这个摆在“语”前的开明宗义的“论”字,视而不见,习惯性地断章取义,凭那零碎的片言只语去臆测《论语》之宏深,岂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么!

  既然《论语》的灵魂在“论”,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编辑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论语》其实并非它的原貌。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遭到毁灭性的对待,直到西汉时期才发现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论语》本子,包括: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根据《鲁论语》删除了《齐论语》的“知道”、“问王”两篇,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

  那么,今本《论语》是不是与《论语》原貌相差迥异呢?答案是否定的。

  《古论语》得自孔子住宅夹壁之中,发现时间较早,又是文字的流传,较口头流传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发现的还有古文的《尚书》、《礼记》、《孝经》等几十篇古籍佚文,史有注载(见《汉书·艺文志》)。《古论语》包括21篇,比《鲁论语》多出“子张问”一篇,相当于将今本《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子张问政的内容单独成篇。另外,《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