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藏的论语-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绯闻里的中庸思想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据《左传》、《史记》上说,孔子适卫时,她正把持卫国朝政,行为淫荡,名声不好。南子想借孔子的知名度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召请孔子见面。而孔子出于考察卫国的政治格局,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目的,同意了与南子的会面。据史料记载,见面时南子对孔子非常尊敬,双方都很执礼、庄重。

  本章的故事是小说家最津津乐道的部分。我曾看过一本《孔子》的小说,把这一段添油加醋地描写,让人觉得孔子和南子象发情期的狗,想做又怕给人发现的样子。我一边看一边笑:这哪是写孔子啊,分明是写作者自己嘛!

  一般注解解释这句为:孔子见南子,子路怀疑老师与南子有不轨行为,很不高兴。孔子于是就对天发誓:“我要是有不轨行为,就让天打雷劈!”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就指着天说:‘要是连我都瞧不起的人,肯定连老天都会厌弃他,肯定连老天都会厌弃他。’”等于孔子说南子没那么讨厌,去见她也无妨的意思。我对这个解释也不太满意。孔子难道将自己看成是“老天”那样公正的人了吗?也太骄傲了吧,好象他的宽容大度比老天还高出一大截似的。

  这里有两个疑点:一是子路为什么不悦?二是“予所否者”指得是谁?

  照一般的说法,子路不悦的原因是怀疑孔子“偷吃”。孔子发誓澄清,予所否者是指那种偷吃的行为,或偷吃的人。但要知道,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长期跟随他的,不可能连孔子的基本道德素养都怀疑,那太不合情理。所以子路最可能不高兴的原因,是南子名声不好,会见南子会令孔子名声受损:“早劝你别见这种了人,你看,现在谣言满天飞了吧。”我个人认为这样比较人情所至。

  “予所否者”直译为“我所瞧不起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南子、孔子自己、造谣的人。如果孔子瞧不起南子,就不会去见她,而且轻易瞧不起一个自己还没见过的人,与孔子的修养不符合。前面分析了,孔子也不可能是瞧不起不轨的事,或做了不轨事情的自己。所以在句子中,最合理的理解是孔子瞧不起那些造谣污蔑他的人。因此,我的解释是:

  孔子去会见南子,子路(听到外边的流言)很不高兴。孔子指着天说:“我真瞧不起那些造谣者,老天也会厌弃他们的!老天也会厌弃他们的!”

  人言可畏啊,孔子去见了一下南子,本来是政治人物间正常的会面,如同小泉纯一郎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赖斯那样,居然闹出满城风雨,传他们有一腿,这样的谣言实在是太离谱了!《史记》载:“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自从子路侍从孔子之后,侮慢之人都不敢有恶言了,说明子路非常维护孔子的声誉,看不惯别人说孔子的坏话。这次外界纷传不利于孔子的谣言,子路当然“不说”了。《阳货第十七》篇孔子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表明孔子也很厌恶造谣生非者。

  同时本章还揭示了世间另一个不易的规律:凡真佛处,必有魔王。古今圣贤没有不被人毁谤的。比如朱熹,就曾被时人造谣,说他私通两个尼姑。当然,后来证实那完全是子虚乌有。圣贤人遭受到众多的恶意毁谤,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也不能简单说好还是不好。古德常说:遇魔杀魔,遇佛杀佛。云门和尚说:“什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可惜我当时不在场,否则一棍子打死喂狗!”这些又是何缘由?大家不妨仔细去思维。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xiǎn)久矣。”

  孔子说:“中庸的道德原则,大概是最高明的吧!人们做不到中庸已经很久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中庸是指清净的心地,不走极端的心态。由上章的花边新闻,引出本章的结论。孔子在感慨:中庸的品德,人们已经极少能做到了。人为什么意淫得这样离谱?完全不可能的事,都能形成一股强大的谣言,一点都不懂得“发而皆中节”。

  中庸是孔子所提倡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在理性、符合礼义的规范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态和言行,在政治生活中尤其重要。世事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如何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尽其可能采取最有利的方案,令国家受益,是一个出色的领袖所应思考的。而普通的人具备中庸的品德,就可以避免误入歧途。

  所以本篇的写法不同于其他各篇,篇头并没有直接说出“中庸”的内容,而是层层剖析,在篇末总结的时候,由一件离谱的事情引出这个极重要的概念,很有意思。

  『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如果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利益百姓,怎么样?能算是仁吗?”孔子说:“何止是仁啊!必定是圣人!恐怕连尧舜都无法做到呢!我们说的仁,是自己想有所建树,也能让其他人也有所建树。自己想做到的,也能帮助其他人做到。能推己及人,可算是达到仁的方法了。”

  《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同样是指出道德、修身以利天下的次第。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最高明的往往是最平常的,本章“能近取譬”就是说要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实践推己及人的原则。孔子一方面强调了仁是由己及人的品德,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子贡这样“善辩”者说的,潜含的意思是:不要嘴上说大话,“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连尧舜都还做不到呢,最好是先从身边“至平常”的事情下手,真正落实仁的品德才行。

  从这里我们也知道,中庸是仁、智的融合,是高超的行为艺术,对为政、为学,立身处事都非常重要,它发挥到极至,便是圣人也担心做不到的。 
 
  
  
 
 
《雍也第六》全篇回顾
 
 
      
   
  第1…2章,以冉雍提出问题,引出关于为政“简”与“大简”的讨论,但没有具体点明中庸的概念。

  第3…7章,从不迁怒、不二过,君子周急不继富,山川其舍诸,三月不违仁等几个不同角度,来阐述“待人、处事、为人、为学”的各种智巧和方便,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去领略中庸的原则。

  第8…12章,孔子对季康子问其学生能否从政的回答、闵子骞决绝拒为费宰说明权利的诱惑,伯牛之病苦、颜回之贫苦,表明中庸的品德需成长于患难,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具备知人之智、自知之明的大智慧和力透生死、穷通,守死善道的大定力才最真实,象冉求那样画足自限的人,是难以具备这样的品行的。

  第13…17章,中庸的行为具备灵活性,很可能叫人真假难辨,所以提出君子儒与小人儒来界定。君子儒是光明磊落、为国为民、居功不傲的,小人儒则是不修德行、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

  第18…22章,讲“中庸”之道应如何逐步培养。文质彬彬即是君子。质直才是生活的真谛,小人靠的是运气和侥幸而已。好的品行也能让人获得成功,只要乐于我们的学业、事业,并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根性,就能获得成功。就为政来讲,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敬鬼神而远之,先难而后获,就是君子之道。

  第23…27章,讲“中庸”之道在运用方面的原则。仁与智结合,才是真正的中庸。变与不变、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就能在为政中准确把握社会变革与继承的关系,也能避免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欺骗,避免让自己误入歧途。

  第28…30章,最后以孔子见南子惹来谣言一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普遍缺少中庸的品德——仁与智的结合。最后用子贡的问题,指出“至高明而道中庸”的真谛,劝人们从身边事推己及人,努力修学中庸的品行。

  本篇主要是阐述什么是中庸,以及怎样实现中庸的品德。 
 
  
  
 
 
述而第七孔子素描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阐述过去的典籍却不另行著作,相信、也喜欢研究往圣先贤的智慧,私下里,我想成为老彭那样的人。”

  老彭的说法自古不一,有说是“老子、彭祖”两人,有说为商朝大夫钱铿(kēng),因封于彭城,善导行引气,岁八百,世人称“老彭”。

  “述而不作”可不是现代人的作风,今天的学者总喜欢作一些“自己”的学问,好象不数典忘祖便不足以显示出他的才学似的。但大家只要想想,有不同即是矛盾,矛盾就意味着代表事物的一个方面,是相对的、局部的,不是彻底的真理。而对于真正心性之学的行证,一旦突破相对的二元世界的时候,那些学者就全傻了,以他的智慧始终无法理解。这就是“所知障”,将自己的丁点知见死抱住不放,认定天就是井口那么大。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发现,他的祖先们早就通晓了一元心性之学。孔子躬行澈证,果而如此。那又何必另行著作呢?只要把祖先的东西向后人阐述清楚就可以了。

  中国人的疑古之风始于清朝晚期,中国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天朝,变成人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