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藏的论语-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给你看看。可快乐和能力又是可以通过其他事物、现象来显现的。比如开心微笑时,你感受到快乐了;见一个人办事干练有效率,就知道他的能力情况了。道也是一样,无以言说,惟有在发起生命的各种作用时才显示出来。见一切事相,便知一切性。所以道无相不等于无——断灭相,他是可以起作用的,能通过各种方式去体悟、参究,让他现出本来面目。

  可有一条:自己没明白,不好胡乱否定它。孔子说有,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异口同宣都说有,你没弄清楚就说没有,似乎被你道破了天机似的,却害得年轻人都不愿意志求了。这是断了别人的慧命,后果很严重。

  佛法本无定法,如同指月之手,对应不同根性从不同角度指示你达道,与孔子“因材施教”是一样的。如今的学者不肯努力向手所指处用功,偏将那些指月之手收集收集、分析分析,以为能研究出个月亮来,真是可悲。道德学问更应重“行证”,而非考证,哪怕已经凤凰浴火、涅槃重生,也还需要一辈子去雕琢,怎能凭借世间的聪明伶俐,妄自度测一番便落断灭之见呢?道就是见地、修行、实证一体的,非要亲履本地风光才能彻悟的“生死之道”,性命攸关。古今圣贤正是因为通达了道,才生死自在,得到清净受用。有大智慧的人,一旦悟透,马上信得及,守得住,死都敢承担。但对普通人来说,早上悟道,晚上死都不怕还是夸张了一些,明白了以后还要时间去熟悉它,做“行证”的功夫,彻信实证才能舍报安详。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è)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有志于道的人,却只挂着贪图享乐,就不值得与他论道了!”

  士是古代由平民晋升为贵族的阶层,相当于现代讲的公务员、知识分子。这里指追求上进的人,不必明显翻译它。

  人的一生,除生、死外并无大事。有人埋怨日子难过,可再难,大不了也就是一死。可生是怎么回事?死后如何?我们一无所知,怎么能轻易将一生虚度啊。“道”既得自里仁,放下即休,可放下的是什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要知道,我们日常所用,平时所想,皆是幻象。放下首先是放下外物,好比房子,它由石头、水泥、钢筋构成,当它们各自回归到自己,房子就不存在了。其他一切事物皆是如此,没有一成不变的自性,时刻变化没有实体。再如钱财,只能为我们所用,不能为我们所有,到临命终时,什么也带不走。如果心系外物,向外驰求,到头终究是空,迷迷糊糊地生死,很划不来。

  外物知道是虚幻,内欲呢?比如爱情,真有一成不变的爱情吗?情由心发,心随境迁。上一秒的爱,会变成下一秒的恨。那些夫妻相残、反目成仇的例子不正证明如此吗?情也是瞬息万变的,同样靠不住。当然,有一种情靠得住,那就是悟道者的情。它出自智慧,是理性的情,“止于至善”、“无恶也”。但一般凡夫,因执着“我”在,追究下去都只是爱自己而已,所以“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

  内欲就是我们的意识心,耻恶衣恶食者也。今天高兴的人是谁?如果是你的话,那么明天悲伤的是谁?如果也是你,那岂不是有两个你?可见高兴的不是、悲伤的也不是,真正的你是那个能发起高兴、悲伤作用的功能,悲、喜之念皆是妄想而已。我曾写过一首偈子来描述人的这种妄想:

  闲坐山林不思量,忧烦却有百年长。

  叮咚泉下狂心歇,清明时节把家还。

  人的妄想如同瀑布,似有“百年长”,想断妄想便如抽刀断水,只是徒劳。若能于妄想境当下觉知是空,明了那能一念觉知便是妄想起处,则可顿时化烦恼为清凉——烦恼即菩提,它本来是空,哪用刻意再去空、再去寻个清凉啊?

  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偈子,谈的就是空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意思是说世间的色相、外物,都非真实,而内心的意识,也念念归寂,如空花水月,说得很有智慧。但是不是说这首偈子非常彻底了呢?既然什么都是空,为善是不是空?死后是不是一无所有?所以五祖批评这首偈子仍未见性是正确的,并非是要保护六祖才说的虚套话。此偈着了“空”相,忽视了本性的种种妙用。一味认空也不对。工作须照常做,还要认真负责,饭照吃,不挑剔就好。放下是缘来则应,缘去不留、不执着。所以“空”不是“绝对的无”,好比做梦,似有,还无。道“放之弥于六合,卷而退藏于密”,它能起大用,实相无相。兴致所至,和慧能一首偈子:

  菩提无树荫世人,明镜非台现大千。

  空物皆我幻化相,尘埃不碍一真全。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人和事,不会一定要这样做,也不会决然不那样做,而以最有利、最适宜的标准来权衡。”

  适,归服、前往。如“适彼乐土”、“民知所适”、“或适秦、或适卫”等,都是“归”、“往”的意思。莫,否定词,决然反对。有人将“适”理解为通“敌”,“莫”理解为通“慕”,很牵强。义是适宜、妥当。比指“权衡”,这里指以义为准绳。

  《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就行。生活中本并没有“好事”与“坏事”的截然划分。“放生”很好,可要是做的不当,令捕杀之风更长,或使家庭不和,反成坏事。有些学佛者热衷于四处讨“功德”,可圣贤的教育说得很清楚,所谓功德,乃清净相。生活中只要不执着“小我”,吃饭、睡觉都是功德,没有说放生比教育子女更有功德的。有想要“功德”之心,便是学魔而非学佛了。

  在生活中随缘放下,不是说变成傻子,还是要应缘处事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义。义说到底是中庸,是仁实施的结果。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时刻想着高尚品德,小人时刻想着荣华富贵。君子时刻留意国家法律,小人时刻留意利益好处。”

  土在古代就意味着权势,裂土封疆代表着官职和财富。对现在的地产商人来说也一样,谁拥有土地的优先开发权,就相当于拥有了财富。

  君子心里装着两件事,一是追求道德修养,一是怕做错事情受法律制裁。小人为了追求利益则什么都敢干,根本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内。哈尔滨就发生一件病人住院66天花费了550万“天价”医药费的事件,真乃旷世奇闻!都说医者父母心,这家医院存的却是杀人心。近年矿难不断,几乎都由“怀惠”不“怀刑”的无良矿主、无良政府管理人员一手酿成。“乱世用重典”,我们不能误以为乱世是战争年代,医疗系统、煤矿行业的现状也是“乱世”。人缺钙可以补,“缺德”要补就难了。医德、师德、政德现在还有吗?国家在极力倡导吗?所以“重典治乱”的同时还得“重点建设”,重构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本章是对上章“义之与比”的发挥,义即包含德、刑的正反约束,好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一样。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如果凡事只考虑利益而行,就容易心生怨恨。”

  这句话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放一解“仿”,依据,仿照;一解为“放”,放任。怨一解为“招来怨恨”;一解为“自己心生怨恨”。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如果要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似乎取“放任于利而行事,自己内心多生怨恨”为佳。结合上章的小人怀土、怀惠,此处意在点明小人的做法内心多怨,不能得道,不能成仁。 
 
  
  
 
 
渐修以礼
 
 
      
   
  『13』子曰:“能以礼让为(wèi)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让来治国吗?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治国方法吗?不以礼让治国,又如何向全社会推行礼制呢?”

  “为”通“卫”,“有助于”的意思,与“为学”、“为政”音“围”,作“从事、做”的解释不同。为不可理解为“建立”,因为建国靠的不一定是礼。近代儒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就“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问题与毛泽东有过一次著名的辩论,梁很固执地追求以礼建国的方向,是不是错将这里的“为国”理解为建国呢?我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以礼治国是古今中外治国的基本智慧,但以礼“新建”一个国家却很难。国家政权的新旧更替,往往要依靠战争的手段,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使国家在破坏中重新有所立。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变革是少之又少的。即使贤良如周武王,也是以武力夺取的天下。然“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革命总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国家终究要回到和平发展的主线上,这就需要礼治。所以,用于革命的理论通常都难以实施于治国。革命时要划分敌我阵营,鼓动斗争;治国却要调和社会矛盾,维持安定团结。目的截然相反,怎能不慎重区分?

  聊句题外话,梁漱溟先生被人称为“近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我想这肯定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否则也太小看孔子的智慧了不是吗?如果儒家思想的确是真理的话,就一定会后学如云的,哪会有“最后一位”?

  企业要想获得发展,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国家要想大治,就更离不开礼乐教化。《礼记·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