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光脑系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点年度最黑的黑马,新书上传不到二个月,盟主之数超过30位,总月票榜前六,分类月票榜前二,而这样一匹年度最强黑马最近开了本新书,6月25日在全国各大书店销售,值得一看!

三天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卖掉1W本的书!

有趣的史书!用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的书!

引人发笑的书。

这些卖点被读者们无意中闲聊的时候被传播出去,在各种各样的QQ群,在微/薄,在论坛上都有《明朝的那些事儿》、有趣的史书,很搞笑的一本书这些字眼。

第一天,只有收藏《长生记》的十多万读者知道有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6月25日要上架了,第二天,在各个Q/Q读者群有很多人知道了这回事,这归功于了收藏《长生记》的书友与其它书友的闲聊无意中的宣传。

比如说,在某Q/Q书友群中的一段对话。

“某点新人王又开新书了。”

“啊,真的吗?虚无又开新书了,累死他,每天1W5字数更新还敢开新书,叫什么名字,我搜搜看。”

“叫《明朝的那些事儿》,网上搜不到的,实体书在书店卖,很有趣的一本史书。”

“怎么有趣了。”

“我发给你看,收好。”

一个文件发给对方,文件是《长生记》书友群里发的三章,这个时空对版权非常重视,不经作者的同意,严禁转载与传播,所以网络上流传的只限于第一部的前三章。

几分钟后。

“哈哈,太好笑,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太有趣了,什么时候在全国销售,到时候我买。”

“6月25日。”

这两人在书友群中聊天,当然很多潜水的书友看到了他们的聊天信息,心里痒痒的。

“大头,发给我看看。”一个潜水的书友冒泡了。

“好,我发在书友群里,想看的接收。”

十几分钟后,这个QQ书友群一半在线的书友选择了接收文件,并开始阅读,之中大部分的书友看完第一部的前三章产生了购买欲望,还有极小部分人没有兴趣。

通过在Q/Q书友群,微薄,论坛,各大网站类似这样无意的宣传,《明朝的那些事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出去,无数人通过网上的宣传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在几天后〈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一部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销售时,他们纷纷涌进各大书店发30元购买了《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第一部。

在网络上宣传的同时,现实中,长江出版社将《明朝的那些事儿》作为年度重点宣传对象,大力宣传,全国各大报纸,电视,广播一齐开动,将《明朝的那些事儿》是一本有趣的史书,是一本看了引人发笑的书,用一本网络语言将明史写得幽默风趣的书作为宣传卖点,无疑长江出版社的这种宣传策略非常成功,很多读者被这几个卖点给吸引了。

长江出版社联系印刷厂连夜加工加点首批印刷了一共50W万本,紧急运往全国各地各大书店。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几天后开始销售了。

6月25日。

天清云淡,风和日丽。

位于蜀都市的翰文书店,一大早就有十几年轻人等候在书店门口。

“门开了。”

十几个年轻人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一拥而上。

书店的店主郭景祥一打开门,忽然被拥上来的人群吓了一跳了,“你们做什么。”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对郭景祥说道,“我们来买书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到货了没。”

“哦,你们是来买《明朝的那些事儿》,到了,昨天刚到的货,最近这本书在网上、报纸、电视里炒得很火爆。”郭景祥将卷闸门打开,让他们进去。

等郭景祥回过头来,书架上刚摆上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被十几个年青人搬掉了三分之一,每个人手上拿了至少有三、四本,更夸张的是其中一个年轻人手里抱了一大摞,粗略地看了一下,至少有十几本。

郭景祥好奇地问道,“你们要得了这么多吗?”

戴眼镜的年青人开口说道,“我们都是帮同学带的,结帐,老板。”

“好的。”郭景祥坐到收银台,熟练地用计算机计算出了价格,说道,“32块钱一本,一共4本,收你128块。”

一个穿着花格衫的年青人掏出钱包,对郭景祥说道,“老板,打个折扣吧,我们十几人买了50多本了。”

郭景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好意思,新上架的书一般没有折扣,要不这样,我送你们每人一个小玩意。”

“那谢谢了。”穿着花格子衫的年青人虽然有失望,但是很有礼貌地向店主道了声谢,从钱包里掏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郭景祥。

郭景祥接过钱,找给花格子衫年青人72块,然后拿出一个塑料盒,打开塑料盒,里面装满了一些精致的小玩意,有卡通人物钥匙扣,游戏表情包子装饰品,动漫小型机器人等小玩意。

一看到这些可爱的装饰品,在场的大多数的年青人非常喜欢。

花格子衫年青年人高兴地从盒子中挑了一个游戏表情包子装饰品。

等这群年青结完帐走后,郭景祥算了一下,才一小会功夫就卖了52本。

“为什么一本史书如此受读者的欢迎,开这家书店有几年,从没有过卖得这么火的书。”店主非常好奇,想搞明白为什么一本史书能够吸引读者阅读,于是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开始阅读。

半个小时后。

“哈哈,太搞笑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

“不似寻常的史书一样枯燥无味,沉重,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明朝300年的那些事儿写得有趣,引人发笑,通过这本书为读者解读历史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这也许就是《明朝的那些事儿》能吸引读者之处。

“老板,有《明朝的那些事儿》没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走进书店,对郭景祥问道。

---

看的还可以的话,收藏本书,有推荐的书友投几张推荐票,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第四十一节小说热卖

“有。”郭景祥放下手里的书,脸上还意犹未尽,起身招呼客人,将客人带到放置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书架前,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递给老人,说道,“老人家贵姓。”

老人接过书,回答道,“我姓胡,是一名退休的中学历史老师,《明朝的那些事儿》真有电视里说的那样用网络语言写得得有趣、引人发笑吗?”

郭景祥说道,“对,这本书绝对是本好书,不似别的史书,枯燥无趣,沉重,这本书在作者笔下300年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就像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你要是不信,我给你个椅子,你先坐在椅子上看看,你要感觉有趣,你就买,看得没意思,你不买也可以。”

“好,那谢谢你了。”

几分钟后,郭景祥听到老人的哈哈大笑声,不时夹杂着“太有趣了!”“历史还能这样写。”这些赞叹声。

郭景祥抬起头来,一笑,老人这书买定了,果然几分钟后老人拿着书来到收银台结帐。

结完帐,老人感叹地说道,“将一本枯燥无味、沉重的史书写得这么有趣作者也算是一个人才。”

----

长江出版社总编办公室。

“小马,《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数据统计出来了没有。”杜文海对小马问道。

秘书小马回答道,“总编,正在统计中,统计好了我马上给你送过来。”

杜文海这时什么事都心思做,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地抽着,办公室里已经烟雾燎绕,他在等《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

“小马,叫他们快一点。”

“好。”小马转身离开办公室,刚一转身,就跟一个快步跑来的职员撞在一起。

好在两人都没事。

杜文海问道,“小苏,《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出来了吗?”

叫小苏的职员将手里一份报告递给杜文海,说道,“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你急着知道《明朝的那些事儿》一天的销售统计数据,所以报告一出来,就叫我赶快送过来。”

杜文海从小苏手里接过报告,眼睛充充扫了一眼,最后将目光停在最后的销售数据上面,说道,“31752本,你们发行部门没算错吗?”

小苏点了点头,“没有,大家算了几遍,汇总过来的销售数据也核实过,没错。”

“好,太棒了!”杜文海大声笑道。

在杜文海的心里,默默算了一个数字,第一天之所以能卖到3万多本,是因为经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几天的火爆宣传累积到今天小说上架一下子爆发出来的数量,以后这个数字将逐步递减,从一天3W多本到一天几千本,几百本,直到卖不到为止,到时又可以再出版《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二部,沿续第一本一样的火爆销售。

一套7本可以卖几年,按这样的火爆程度下去,预期可以卖到超过1000多万,这是一座可以让出版社连吃几年的金山。

“这几天大家都辛苦了,小马,小苏,通知大家,晚上下班去好再来餐馆庆祝。”杜文海对小马、小苏说道。

杜文海面带笑意,此时他喜悦的心情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总编,红包有吗?”

“有,人人有份。”杜文海笑着说道。

签下《明朝的那些事儿》七部的出版版权,可以让出版社大赚几年,每人一个红包当然少不了的。

-----

将《明朝的那些事儿》出版事宜交给长江出版社,在《长生记》的书友群宣传一下书,随后陈东就什么都不管了,以后每个月光拿稿酬分成就行了。

接下来,陈东想把公司开起来。

要注册一家公司,所需要的流程是非常繁琐的,就算最快没有半个月是搞不定的。

当然,还有一种快捷的方法,就是找代理公司代办注册,只要发上1000多块钱,三、四天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

陈东当然选择最快捷的方式,在定海市找到一家有信誉的代理公司,提交各种资料,交纳了1200块钱。

三天后,一家名为天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陈东。

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