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 5 个人或 10
个人打听一下,它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之后,求取它的平均说法,或是多 数说法皆可。在询问之际,尽量选择一些职业、年龄、思考方法都不相同的
人。此外,这些对象最好都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基础知识。这是使用这个方 法时的两个重点。
第五章 信息处理是一项“大工程”
一、信息处理有规可循
信息收集的意义和原则
把散在各地的现象或事实收集起来,似乎是一种很简单的说法,但在一 日数变、都市化、国际化咄咄逼人的时代,运用资料的工程绝不比经营一个
企业、建造一栋摩天大楼容易,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以汉堡包这种几乎世界通行的食物来说,就有德国汉堡包、美式汉堡 包、意大利汉堡包??不同口味,你能从它们的组合材料中判断这几种“饮
食文化”的差异吗?再假设,当这些食品同时出现在一个城市、一家速食店 时,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2)再想想人们每天吃的食物,你能在澳洲草场和亚马逊森林被破坏的现 象之间做联想吗?
(3)如果继续研究饮食文化的演变,你能根据现代生活的步调,发现“微 波炉饮食文化”的出处和根源吗?
(4)再思考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有一个结论认为,都市化社会、汽 车文明的诞生,都和女性进出社会的过程有关,你能找出前因后果吗?
也许你花了些时间想这些问题,然后忘掉;也许你觉得有趣,然后拿这 些问题去询问若干人;或许你果然很认真地去寻找任何可以解答这些问题的
资料,不得到答案不罢休??。
不管你采用哪种态度,人们都会发现,要确实而完整找到这些问题的答 案,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交代的,也不是单纯依靠个人灵感可以解决的。
做为一个现代人,人们需要收集许多资料,并做恰当的整理、分析,然后从 中找出有助于自身工作的部分,加以运用。
以上只是笼统的叙述,现在介绍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信息或资料这两个词因应用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在人们大量使
用这些字的同时,也搞混了它们的概念。综合一般说法和英文解释,信息应 包含下列内容:
(1)事实、真实(FACT):指还未经“加工”的事件所拥有的原始面貌。
(2)消息、通知(INFORMATION):指由传达而来,已经过某种程度整理 的事实。
(3)知性、智慧(INTELLIGENCE):指由经验或理性推理而创造的事实或 思考方法。
(4)知识(KNOWLEDGE):指由发现及思考而产生的系统化概念。
(5)报告(REPORT):指经过事实调查后,所做出的记录结果和结论。
(6)资料、记录(DATA):指汇集事实后记录下来的所有文字。
(7)报道、传闻(NEWS):指最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对这事实的传 达。
收集资料的目的
请看下列资料活用关系图中的收集部分:
?“人”的资料
?
?平面媒体
?资料库
?
工作开始→资料收集?────
?目的和动机
?
?计划和原则
?
??焦点和定位
在收集信息前,管理者要确定为什么自己要收集这些资料呢?对商人来 说,收集资料是为了以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有用商机,以便加工后产生商业利
益。以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新时代感觉”的商品或服务最被看好;再加上 利用信息来购买、消费和决定休闲方式的年轻人愈来愈多,商界如何把握这
两个趋势来制造利益,是决定胜败的关键。而这两个趋势是经过过滤和综合 无数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后预测出来的。
管理者收集资料的目的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决定这个目的的方法有下列 四种:
1。决定资料的质与量 以日本来说,一份全国发行的早报,大约相当于一本文库丛书的字数(约
6 万字);如果加上附送的晚报,那么订一年报的读者,等于一年内读完 400 本书!假设有人一天要看三份报,那么这个人一年就收集了 1000 本以上的文
字信息。再以日本电视台来说,国营的 NHK 一天约播出 19 小时节目,民营电 视台也大都超过 20 小时,甚至 24
小时。东京居民一共有七个电视频道的选 择余地,也就是一天内至少有 130 小时的节目可看;如果把这些节目用每卷
6 小时的录像带都录下来,一年之后,可制成 7900 卷。 在茫茫信息大海中,要找出符合管理者需要的资料实在不容易。但事实
上,如果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信息无限量出现的原因不是泛滥,而是重复;
大量重复的信息才是泛滥的主因,不同媒体其实登载了大量相同的信息,只 是调味料不同而形式各异罢了。在追求高品质的时代,“量”的比重有时候
是很小的,收集资料时要注意这个要求。
2。判断资料的原始面貌 寻找源头是收集资料最重要的原则。既然资料大量重复,管理者就得设
法找到最原始的资料,这样才能切实号准时代脉搏,把握机遇。 现存的资料,几乎都经过一个人收集、加工,才传到另一个人手上,不
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渲染与夸张绝对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请切实检查你要 收藏的资料,仔细阅读它的内容,并和其它资料比较,再决定有无必要保留。
3。动脑的方法 当管理者寻找资料的源头时,可以发现多少包装华丽的大部头书籍,只
是几把剪刀、胶水和纸张的组合而已。管理者唯一要动脑的是在重复、散乱 的事实中,找出共同的道理;管理者探讨的是产品畅销背后的社会性、组织
性因素,而不是迷惑于广告词本身所推演的逻辑。收集资料是将符合原理、 法则的片断事实集中起来,然后加以整理和应用。
4。考虑收集资料的成本 因为资料无限制地膨胀,所以帮助使用者迅速获取资料的服务也愈来愈
多,这个倾向将持续到下一个世纪。不过,花钱取得信息未必划算,如果花
1000 万美元拿到的资料,只能创造 100 万美元的收益,这种收集资料是无意 义的。
收集资料的成本其实和任何生产活动相同,它包括:(1)动员最少的人 力;(2)利用最短的时间;(3)花费最低的金额。执行这些原则时,要注意其
中的互补性。比如动员许多人力时,能保证节省时间并提高资料质量;花用 漫长时间却能保证长远利益的做法也是可行的。使用经费的办法也相同。
充满自信,把握原则,精心测算,也是收集资料的必要条件之一。
明确收集动机
在管理者开始收集资料前,要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想得到哪些具体资料?
(2)哪种资料一定要有?
(3)哪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可能藏有目标资料? 不分主次、漫无目的永远是收集资料的人最易犯的毛病。就像你曾经不
知道需要哪些信息,却连续收集一个月结果仍似懂非懂一样,总以为只要坚 持收集,就能分清目标;事实上这种好运气出现的机会微乎其微。最后的结
果是,你面对一堆“都有用”的资料,却不知该用什么。下面这个例子是说 明从假设需要到调整焦距、到收集资料的过程,这是许多成功企划案的步骤。
1986 年春天,卡文和同事在东京原宿的竹下路做了一次“新人类形象” 调查。这条长仅 400 米的商业街,一到了假日,总挤满了无数青少年。他们
想了解青少年为何对这条街这么感兴趣,以找到青少年的行动模式、文化倾 向和新一代的消费模式。
1。“竹下路”模型 行动前,他们开了一次动员会;一群人正儿八经地坐在桌边“发呆”。
这是咖啡、香芋加闲聊的会议。他们把酝酿出来的想法逐一记在纸上,利用 文字再产生新想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然后进行大分类,最后罗列出问题。
“竹下路行动”实施准备范例: 卡文等在这次行动中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年轻人会聚集到竹下路去? 年轻人的理由是什么? 竹下路商店的理由又是什么?
什么样的年轻人到竹下路去? 他们为什么选择竹下路? 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力? 他们共同接触的传播媒体是什么? 他们接触哪一类的文字和电波信息?
受这些信息影响的人,生活背景如何? 他们住在哪里? 来自哪种家庭?组织成员如何? 商店提供哪些商品和服务? 这些商店在何处,制造方法如何?
商店经营的背景如何? 他们的价值观和想法如何?
这些经营者有哪些共同点? 大企业有没有参与其中? 商店街用哪些特别方法吸引青少年聚集? 他们的消费能力如何? 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支配?
理论上他们有故意诱导年轻人走向的可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对同一事物产生兴趣,并采取实际行动,是不是受传播媒体影响?
2。系统整理的步骤 上述例子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位管理者,不过如果仔细推敲进行的步骤,
其实可以归纳出五个原则:
(1)发现不寻常的事物 不用心观察、见怪不怪是许多人丧失机会的原因。以日本人来说,在 80
年代前期,常有许多情侣在传统咖啡店里相对而坐,他们既不交谈,更不“眉 目传情”,根本就是漠然冷对。为什么浓情蜜意的人进了咖啡店就变样了?
如果有人能进一步了解,极可能发现另一个消费市场。
(2)亲身体验
1988 年,日本推出高级国产车 SIMA,每部卖价高达 500 万日元,却离奇 地畅销,成为当年最热门车种。许多人都在思索其中的原因,而各媒体的从
业人员却拚命地绕着车子的名字、配件、性能打转,起码有一半的记者连车 子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编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读者。其实这部车
最大的优点是它有略似女性身体轮廓的“性感曲线”,吻合强调 Body Concious
的时代潮流,证明“女性化”的机械产品有市场。自诩“秀才不出门,能知 天下事”的你,有时也该活动筋骨出门看看,免得被二手资料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