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上奏皇上,由皇上派出钦差于明rì下午未时在贡院内接受所有考生的质疑,届时本官保证没有衙役出现,给大家一个公平对话的机会,如此方式大家能否接受?”
考生们听完何基之言,纷纷窃窃私语,其实这些考生大都是因为没有上榜而感到失意,加上有人煽动,头脑发热,一时失态,便参与到其中,并非心中有何疑问。
殿试题目是论国之经济,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
历来,读书人的智商都很高,但在为官入世之前情商却相对较低。
何基见广场上人群稍稍趋于平静,对马廷鸾道:“马大人,先撤去这些衙役吧。”
马廷鸾点点头道:“如此也好,何大人继续,我去通知衙役之首。”
衙役虽然是临安府衙所派,但在正二品的礼部尚书马大人面前也不敢不撤离,同时将拘禁的几名考生也都释放了。
何基对着考生们继续说道:“老夫今年七十有七,历经数次科考,自是十分明白你们的心情,哪一次考试不都是只有几十名考生能登上红榜,这点想必你们都明白吧。各位,都散了吧,回去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有何疑问,明天下午老夫也会陪同钦差在此和大家交流,老夫更希望在下次科举时还能再见到各位。”
广场上的考生热度一过,也就冷静下来。其中有少数几人是何基或马廷鸾的再传弟子,也有不少考生十分遵从何基的学说和佩服其为人,于是,这些人开始带头离去。
正好,周围的衙役渐渐散去,见到这种情形,大多数考生也就陆陆续续离开了。那大嗓门再也没有发出声音,想必是混在人群中悄悄离开了吧。
我刚回到宁乾宫,小七随后也气喘嘘嘘地回来了。
“小七,慢慢说。”
“官家,有好几人,离开贡院广场后向西北方向奔去,而且速度都很快,小的见有异,拼命追赶,他们中有一人落在了后面,追到一转弯处,眼见就能抓住这人,不曾想突然出现一个蒙面人,将那人带走,这蒙面人速度太快,我根本反应不过来,也就一瞬间的功夫便失去了踪影,而前面的几人也都不知去向。”
“先生说得在理,这些人身负武功,好在德高望重的何基及时赶到,才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小七道:“官家,听那些人的口音不是临安人。”
我笑道:“考生们来自五湖四海,自然口音各异,不过呢,这几人也许不是考生吧。”
袁棘也道:“是,臣也觉得不似参加考试的学子。”
小七叹道:“唉,都怪小的无能,没能抓住。”
袁棘道:“小七不必自责,你想想,自从练习太祖长拳第三节以来,在速度上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那些人仍然比你快很多,说明那几人的武功自是不低,何况还有那瞬间出没的蒙面人。”
我认同道:“是的,那蒙面人看来是个大人物,他自然是想掩盖住这些人的身份秘密,只是这会是何人所为?其目的又是什么?”
第75章 琼林宴
正文 第75章 琼林宴
第75章 琼林宴
傍晚时分,六十名红榜进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依次进入离皇宫一墙之隔的琼苑,参加皇帝御赐的琼林宴。自宋代中起,每逢科举考试结束,都会在放榜之夜由皇帝赐宴,款待新科进士及所有考官,这就是著名的琼林宴。
平rì安安静静的琼苑,这时显得如此热闹,人来人往,到处是新科进士们的欢声笑语。
主桌正中的位置始终空着,那是皇帝的专座,即使皇帝不能亲临,这座位也无人能坐。主位左边坐着本次科举的三名主考官何基,马廷鸾和翁应龙,右边则是本科三甲的昝万寿,韩震,陈文龙,对面是皇帝钦点本次琼林宴的宴席官,早几期的状元文天祥。
宝祐四年,文天祥作为那一届的状元有幸参加了当时的琼林宴,并留下诗篇“御赐琼林宴恭和诗 ”。时隔十年,文天祥以宴席官的身份再度参加,不免感叹万千。
何基见中榜进士及考官们全部到齐,言道:“文大人,可以开始否?”
文天祥起身作揖道:“何大人,马大人,翁大人,在宴席开始前,下官先转述陛下口谕。”
何基还礼道:“文大人,请。”
文天祥转身对着所有人说道:“各位新科进士,本官文天祥,受陛下之托,担任本次琼林宴之宴席官,本官首先恭贺各位高中咸淳红榜,今夜之琼林宴必将让大家铭记于心。陛下口谕是为两事,一是陛下专门为这次宴席赋诗半首,以示庆贺并勉励大家。”
“呵呵,陛下又有新作了?期待啊。不过怎么只有半首?文大人,请。”何基笑道。
自那rì我的大作“咸淳科举贺”发布以来,无人再会轻看我这个皇帝对诗词的造诣了,即便如何基马廷鸾等大儒也是赞叹不已。
文天祥大声道:“陛下只让本官公布其中两句,为何只有两句,你们心中都十分不解吧,当时本官也十分好奇,便请问陛下,皇上只是简单言道,另外的半首让各位自行发挥吧。这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
“哈哈,好诗,好句,陛下总是出人意料,还留下一半给大家,意味深长呢。”何基马廷鸾相视大笑道,“翁大人,你说呢?”
“好句,好句。”翁应龙只得笑笑附和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六十名进士心中默念,瞬间也都明白了其中含义,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大有将皇帝引为知己之意。
一名年长的进士这时已是热泪盈眶,暗道,皇上真是圣明天子啊,我寒窗苦读三十年,方有今rì,今生必得好生报答皇上知遇之恩。
如果我在场,定能看出这位年纪最大的进士便是当rì那范姓考生。
皇上已经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另外一半就靠自己的努力了。
文天祥见大家均是激动万分,双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按我朝礼制,各位均可为官为吏。这第二件事,陛下再三告诫,谨记陛下当rì的贡院训示。好了,下面本官宣布,咸淳元年科举琼林宴开始。”
何基端起酒杯,走到宴席中间,高声说道:“大家举杯,为皇上,为大宋,干杯。”
“干杯,干杯。”
一饮而尽后,何基再次说道:“按例,下面由本科状元昝万寿为本次宴席赋诗一首,以贺之。”
随着天气转暖,贾似道几乎每夜都会到虫船上寻欢作乐。
“大人,这次举动至少有三处不妥。”在优雅的曲调声中,廖莹中道。
“哦,那三处?”
“大人,第一是临安府衙之衙役出动太快,贡院门前刚一有事,衙役便已快速赶到,京城之中都知道,这临安知府魏权中是相爷之人,难免让人有所联想;第二是带头的那几人均非考生,一旦调查起来,很容易查出是在故意闹事,好在吴先生及时出现,没有让人抓住;三是翁大人言语间略显激烈,与平时的冷静有些不符。”
贾似道点点头,道:“此事是本相考虑不周,当时时间紧迫,也没有细想。”
“大人,不过也非坏事,正好可以用来试试皇上。”
“怎讲?”
廖莹中笑道:“试试皇上的心智吧,即便皇上能猜出或者查出这些蛛丝马迹,却不会有任何证据,这也算是给皇上出个小题目考考。”
贾似道笑笑:“好你个廖莹中,好坏都在你掌控间,幸而你是老夫之人,不然可留你不得啊。”
廖莹中心中一凛,接着道:“大人,这次令侄成绩很好,已入三甲,属下在此恭喜大人了。”
贾似道“恩”了一声,自豪道:“这小子还算给老夫争气。”
“对于令侄,大人有何打算?”
贾似道看了眼一旁的范文虎,说道:“先按赵禥之意,让其锻炼一番,过阵子让他进禁军,禁军中有本事的人太少了,特别是有学问之人。”
旁边的范文虎尴尬地笑笑道:“是。”
贾似道也不理范文虎,道:“均含,那几人安全回去了吗?”
吴均含道:“大人放心,已经回到山庄。”
“很好,最近让他们不要外出。”
“是,已经告诉他们了。”
贾似道漫不经心地问道:“莹中,这些rì子来,你和赵禥亲自接触颇多,觉得如何?”
廖莹中道:“大人,通过这些rì子的了解,皇上行事有序,思维敏捷,与大人曾经的描述一致,皇帝和太子判若两人,我等今后要加倍小心,特别是不能给皇上留下把柄,以免对相爷不利。”
“恩,莹中,我觉得我们在朝中之人还显薄弱,特别是各部的文臣方面,就你和应龙可堪重用,老夫想将陈宜中调回朝中任职,你觉如何?”
廖莹中想想道:“陈宜中此人,饱读诗书,才智过人,只是。。。。。。”
“只是什么?莹中有话直讲无妨。”
“此人心机太深,见风使舵,实乃墙头草也。”
贾似道神情严峻道:“莹中,这点本相早已看出,老夫既然能将其扶持上位,也就能够让其坠落马下。人无完人,能用时则用,不能用时则灭。”
廖莹中和范文虎均是心中一颤道:“大人高见。”
贾似道哈哈一笑:“你们不必顾虑,陈宜中是能用则用,充其量是本相的一件衣衫,而你们不同,你们乃是老夫之肱骨,一体也。”
第76章 初出茅庐
正文 第76章 初出茅庐
第76章 初出茅庐
琼林宴后的次rì早朝,我准时来到皇宫大殿。几个月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rìrì早朝的rì子,看来,开会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了。
何基首先出列奏道:“陛下,臣何基有本上奏。”
“何爱卿,请讲。”
“陛下,昨rì在贡院门前发生学子聚会事件,当时事情显急,臣未曾上奏便允诺考生,陛下会于今rì下午派遣钦差前往贡院了解情况,凡是有疑问的考生均可前往。此事还请陛下恕罪,但也请陛下恩准。”
我昨rì在场,自然知道昨rì学子聚会之事,而且我还认为今rì不会有考生前去贡院,那几个带头之人此时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怎敢出来,但既然何基提出,我自是不会让他食言,何况身为主考官的何基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朝廷,所以这也是朝廷的诚信问题,一旦朝廷的诚信出现问题,那天下就再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