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作,所以他才像丹·布朗所说的那样“所到之处随身携带”。自然或许另有原因:画作尚未完成。
该画用油彩绘制在白杨木板上,最先被法兰西王用4000金币买下。法国革命后,画作被转送给卢浮宫艺术博物馆。拿破仑取走了它并一直把它悬挂在卧室之内,他被流放之后该画才归还卢浮宫。原来这幅画比现在大出许多,最初的框架上带着两根支柱,表明画被摆放在高台上。
丹·布朗的见解引人入胜:蒙娜丽莎是“阿蒙·丽莎”的拆拼重组,藉此开创女性与男性的结合。但倘若如此,它也可同样组成“莎勒(和)阿尼玛”——太阳与灵魂,牵涉到君士坦丁大帝罗马时代的主要宗教之一——“无敌的太阳”的拜日教,而基督教的许多习俗惯例都自此承袭而来。蒙娜丽莎的身份也有数说可选:丹·布朗暗指列昂纳多本人男扮女装,甚至可能真有其事。电脑图像分析揭示,蒙娜丽莎和列昂纳多一张自画像,面部特征之间关联紧密。然而,舆论广泛认为该画是他受雇于吉奥康多的弗朗西斯柯·巴托罗密欧,为其夫人丽莎所作的肖像。
微笑背后的原因,要寻根究底也同样扑朔迷离。意大利的一位医生认为,她身有疾患——睡眠中或抑郁时会咬磨牙齿。列昂纳多总是能使他的模特感到高兴,因而她心怀抑郁的可能微乎其微。他曾经聘雇六位乐师,还畜养了一只波斯猫和一头灵来作陪伴。当时采用这种微笑的既有列昂纳多,也有其他画师,包括他的授业恩师维罗齐奥。
有些人觉得该画“平庸乏味”,但列昂纳多在创作风格上却有新的探索。《蒙娜丽莎》与同时期的其他画作迥然不同的是,她没戴任何首饰。列昂纳多又破除惯例,让她显得轻松自在,超越了传统僵直正经的坐姿。
使景物如罩轻烟的晕染法(《达·芬奇密码》中索菲·奈芙所说的“飘逸而朦胧”),是列昂纳多画作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是他表达“历经自然”的特殊手法。丹·布朗在书中指出,画中乡村景物的地平线高低有别,左手侧低于右手侧。依据某些解释,这是列昂纳多强调客观存在阴柔较暗的一面。画中右手侧有处池塘,高出了左侧流淌的小溪。就我们所知来说,蒙娜丽莎的脑后应该有道瀑布,它充满池塘流入小溪。似乎不应再有更多的诠释。
正如丹·布朗所说,该画1911年被盗。窃贼是意大利人,将画带回了意大利。案发24小时后当局才知大事不妙,原本以为是馆内的专职摄影师挪走了画。随后花了一周时间搜遍卢浮宫,找到的只有丢弃在楼梯上的画框。两年后,窃贼文钦佐·佩卢夏要价10万美金将画卖给乌菲兹艺术馆,归还巴黎之前画作曾在该馆展出。
为了盗画,佩卢夏藏身于一间小屋内等到闭馆,然后走进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他从墙上取下画,并割掉外框。为了逃出博物馆一道按常规锁闭的门,他只好旋下固定门钮的螺丝。佩卢夏曾在卢浮宫上班,负责为画作覆盖玻璃,因此非常熟悉馆内的布局。
1956年,有个神思昏聩的游客把酸液洒上画面,修复花费了数年时间。画作最后一次离馆是在1974年,前往日本展出。为了报答此番盛情,日本向卢浮宫赠送三叠加固的特种玻璃,至今将画作覆护在防弹匣内。该画不再离宫,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因为各种风险实在难以承受。藏画环境温湿恒定,温度为摄氏20度,湿度为55%。防护层内装有空调器和9磅硅胶,确保空气条件不变。匣体每年开启一次,检查画的状况并维护空调系统。无人敢于清洁画面,恐怕引起损坏。积尘下的油光画彩,肯定比我们看到的远为鲜亮。
…5…
最后的晚餐
鲁多维科公爵委托列昂纳多将《最后的晚餐》画在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的修士餐室墙上——那是他家族的礼拜堂与安葬地。画宽9。15米,高4。28米,耗时三年于1498年完工。列昂纳多标新立异,让所有的门徒坐在桌子的同侧,分成三组,看上去他们各自围绕一个小的焦点。人物似乎比实际要大,因为桌子小得让众人无法舒服就座。基督的背后安排了三扇窗户,来突出他的核心位置,最大的一扇框入了他的头和身躯的上部。他神情姿态十分平静,而周围的门徒们却显而易见地焦躁不安。
最烦心的事情是寻找犹大的面容模特。看来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与邪恶相称的脸型。别无出路之际,他明言选定的对象为该教堂修道院的副院长。“迄今为止,我始终不想让他在自己的修道院中受到嘲弄。”他平日作画使用模特脸型,从不征求本人的允可,这些人也未察觉他的做法。画中身躯没有倾向耶稣的人只有犹大,而他那悬在餐盘上空的手,图示了福音书里基督的话:“那个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将要出卖我。”
画作初成,便赢获世人的极度欢心。法兰西王一片热忱,曾想拆下整面墙壁运回国内。但筹划运输难度过大,只好让它留在原创之地。
令人伤心的是,画的现状恶劣,修复艰辛。其中部分原因,是当时的颜料不适宜在墙壁上作画。画面质量迅速残颓,而于1652年画作的中央竟被凿出一扇门来,痕迹迄今可见。
1796年,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修道士餐室。尽管拿破仑明令禁止破坏画作,兵将们还是朝画中弟子们身上抛掷黏土。那间屋子当时用来储存干草,1800年的水灾又逼得人们用绿泥遮护画面,真好似破屋漏雨、雪上添霜。
然而,历劫犹坚的画作最后还要度过1943年的盟军空袭。餐室的屋顶被炸飞,画作虽被沙袋护住,却遭到严重损害。尔后进行的全面修复,工作细节无比艰巨,到1954年方告竣工。原始画油残缺殆尽,虽说修复时形体轮廓依然在目,重现弟子们当初的表情已根本无望。
尽管承受了几个世纪的折磨,仍旧可以看出基督身右是位女性。正如丹·布朗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周一黄金时段”采访时,对主持人伊丽莎白·瓦格斯所说:
画作向来具有象征意义。像这画中V的理念,V作为象征符号,远在达·芬奇之前就代表女性。按它自身的严格定义,此处的象征符号本质上代表子宫。除了V符号的结构,还能看到抹大拉与基督的镜像形成了代表“抹大拉”的“M”。16世纪一位无名画家所作、如今保存在比利时通格罗市达·芬奇博物馆的复制品,将该点显示得更为清楚。不过,布鲁斯·布切尔藉“《达·芬奇密码》是否破解了达·芬奇”一文(《纽约时报》,2003年8月3日)表达了不同意见。他指出,佛罗伦萨以最后晚餐为主题的同期绘画中,不仅是对背叛的强调超过了圣餐和酒杯,而且“圣约翰被众家一致画成年轻貌美的男人,而他与耶稣的独特亲情表现为他坐在耶稣的右边,即‘正’(Right)侧”。【right,右边,正确的一方;源自罗马人的迷信。左侧有“邪异”之嫌,与我们所说的旁门左道相合。】
…6…
麦琪的礼拜
列昂纳多于1480受佛罗伦萨附近圣道纳托与斯格贝托修道院的委托,创作这幅画。支付方式是一桩错综复杂的地产交易,其中的惩罚条款规定,如果不能按时交付他将丧失全部工酬。跟以往受托作画一样,列昂纳多又没能够按时履约。
该画表现的是三位圣贤拜访初生的基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画上有36人和11头牲畜,其中一个牧羊人孤独站立在画的右端,他被认为是年轻列昂纳多的化身。背景中的废墟代表着
异教的衰败,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象征手法。利用红外线细致观察,却发现有些身形还组成了一道楼梯,某些人认为这代表着文艺复兴。
因为画作没有完工,可以看到黄褐色油彩下的底图,从而得知列昂纳多的操作过程。《麦琪的礼拜》历来被认为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画作之一,直到毛瑞梓里奥·萨拉斯尼露面。他是位颇孚众望的艺术鉴赏家,有近30年的检辨经验。他接受乌菲兹艺术馆的委托,评估《麦琪的礼拜》是否经得起修复。通过《纽约时报》记者美琳达·亨博格,他于2002年4月21日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检验结果证实,“我们今天看到的《麦琪的礼拜》,没有一笔油彩是列昂纳多涂上去的。天知道何人所为,但绝不是列昂纳多。而且那家伙连个好画师都不配。”有些人觉得他不过是耸人听闻,制造混乱。丹·布朗在书中写道,萨拉斯尼坚持认为那些灰绿色的底线是列昂纳多所作,但说那些褐色的油线也出自其手实在大为不公而令人愤懑。他举例说明:圣母的右脚趾和足跟均为尖梢,圣子的小脚活像用木头刻成,头上好似戴着“儿童发套”。萨拉斯尼认为,几个世纪来公认该画是列昂纳多一人之作,对精通人体解剖的他是一种侮辱。
他的理论受到举世知名的列昂纳多研究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卡尔罗·佩德利提的支持。他与萨拉斯尼有30年的交往,声言后者近期的检验结果正确无误。“根据他提供给我的材料,”佩德利提说,“显然是列昂纳多的草图上受到佚名画家的涂抹。”
…7…
都灵裹尸布
有关列昂纳多的说法中,最引人入胜的一桩涉及到都灵裹尸布。传说这块布于基督死后覆盖过他的尸体,并由此印上了他的身形。奇怪的是,列昂纳多平生没有画过“十字架殉难”这当时首要的艺术主题,从而有人相信,《都灵裹尸布》的创作是他对此别出心裁的阐释。1978年,教会允准科学工作者对尸布做了五天五夜的广泛研究。碳同位素测定布料的制造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