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的报上就是两大女星大Pk,小米穿什么,戴什么,全身像,半身像,侧身像,什么角度都有。还有评星,那女星也是,不能不说那位真的保养很好,各方面都精致到了极致。但中间至少十五年的差距,真的两人照片放在一起,就算没有杂志的评星,观众们自己也有评判的。什么抢角的风波也就慢慢熄了。
导演开拍新戏之前也做过宣传的,当时接受过采访,说过自己要拍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大纲里女主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从内地到香港,韵味在于半张半合之中,切合着五十年代初,香|港那种中西文化,也是一种古老与现代的碰撞。
小米无论年龄还是经历上,与导演要找的那个角色都有很高的契合度。演技再好,让四十的演二十的,总会有点差距吧?
香港的杂志可是很毒辣的,小米的经历和那位演过的片子也拿出来比了。小米虽然拍的戏少,但每年都有重量级的作品,而且每一部作品都有被提名,人家也不是泛泛之辈。也是内地新生代里天后级的人物。人家绝对有份量跟那位一决高下的。
此时,港星在演技上可能更能得到香港市民的认同,毕竟人家是看着她一步步的成长起来的。之前可能能得到一些广泛的同情。
但是小米慢慢的参与港方的活动后,大家慢慢才想起,小米并不是他们所知的路人甲。
小米虽然没得过奖,但是她的电影在香港也票房不俗,合作的也都是大明星。小米只是在香港做的活动少,自己为人低调,虽然没事出点小花边,毕竟那都是小新闻,谁会关注一个完全不会开口说话的异地明星。
市民与演艺界的那些人不同,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或者合作过的明星,他们不能说都很喜欢小米,但是对小米在内地的影响力还是很看重的。
小米只要一参加,各方的人马对小米还是很尊重的,都会和她打招呼。大家也都知道小米不会说粤语,竟然不由自主的配合她说国语,让大家知道,小米并非泛泛之辈,真不需要为一个角色,弄得刀光剑影。况且,圈内人除了那位的好友,其它人也知道,小米真不会为了这个角色这么干。人家是挑剧本,而不是让剧本挑她的主啊。
再说,小米在香港也是有粉丝群的,米如风也和后援会那边联系了,小米在香港后援分会正式成立,和粉丝们见面互动,一时风头无二。
抢角风波总算是在小米的沉默,和各方的努力之下,消失与无形。主要是,没影响到小米的公众形像。远在纽约的米如风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玻璃心了。之前是粉丝王与偶像的关系,对他来说,这样的公关就是对他来说就是游戏。而现在,这是女友,态度都不同了。关心则乱啊小米的电影还在继续,导演在小米给他剧本之后的第二天一早,就约在片场附近的茶餐厅见,那里是演员们休息的地方,不会被人围观。正想着,导演来了,还是戴着他永远的墨镜,跟她打了一个招呼,瘫到对面的椅上。小米直接让人上咖啡。
“你对你的人物怎么理解的?”导演喝了一大口之后点上雪茄,指指小米。
小米怔了一下,但这不是访谈,她其实也想跟导演谈谈的,这么拖下去,总不能导演拍五年,她就跟着耗五年吧?其实上次拍时,她就已经跟导演谈过这个人物,只是那是对之前几稿的看法。而现在,她这些日子也不是白过的,那些剧本她是一看再看的。
她每一稿的剧本都看过了,其实她觉得除了故事有问题之外,导演对人物的刻划还是很一致的,他每一稿里的人物在小米看来,虽然故事性差了点,但是她从剧本中慢慢的看到了人物的蜕变。人物真的非常的细致,她说着说着真的就融入人物中去,举手投足之间,满是人物的韵味了。
导演其实昨天不停的在看剧本,他可不像小米想的那么白痴,每一稿的剧本其实都是他精心打造的,先有故事,然后他会想怎么讲这个故事,如何体现这个故事的神韵,对导演来说,他真的每一稿都在改变,看着谁也不挨着谁,其实他用他的脑子已经画出了一整部电影。
虽然中间还在不断的调整,但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因为演员,电影是故事和演员的艺术。有时是故事在迁就演员,有时就是演员要迁就故事了。
导演看到了演员的特质,于是改剧本,突出演员的这种特质,让整个画面更有质感,这才是一个好导演该做的。
现在小米把他每一稿都印出来,都细读了,说话间,导演真的看到了自已笔下的人物活了,要的就是这个味道,这个感觉。
正式复拍,小米和导演完整了整个故事,也许电影没说出整个故事来,但小米知道自已的故事。她要表达的人物的故事,心里有了谱,于是很多东西就不用说什么了。
男主因为一直跟他们一块讨论,三位主创脑子里都异常的清晰,小米和男主之间真的火花四溅。小米真的没有放电,但是片场内外,只要是他们的对手戏,连厂工们都会屏住呼吸,好像真的被他们带入了五十年代。他们虽然都没有看到成片,但却很不由自主的盯着他们,虽然不知道故事说什么,但还是沉浸在他们之间。
主创们的感觉对了,大家都觉得这种感觉,不能不错过了,于是这成了这位导演拍得最痛快的影片了,简直都不能停下来。
特别是后期,就算叶子叫小米回去参加活动,小米都推了,连跟大米视频电话都有些心不在焉,说不到三句话就能把她带到戏上。男主也是,推了所有的事,专心的留下拍戏。他被采访时,也不管之前的女主选角风波了,连声胜赞小米的专业。
那位本就是影帝级的,平时话很少,从不参加圈内的纷争,性子和小米差不多。就算是自已的事,他都很少出来解释的。宁可静静的找个地方,自己呆着。这回这么热情的赞一个女演员,还是头一次了。虽然不至于传绯闻,但也表明,小米在专业上得到了对手的尊重。
183频道
183频道
等米如风纽约的事做完了,赶来香港时,小米他们的戏已经是最后的杀青日了。
长长的石板路,两边老旧的唐楼,小米身着旗袍,举着一把洋伞,手上提着只黄色小坤包,慢慢的远去。只留下摇曳的修长的背影。
米如风不懂戏,可是他现在是小米的男友,远远的看着属于自己的女孩,如此美丽摇曳,心驰神往那是必须的。而且他突然发现,小米只怕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了。
只是独戏,小米果然跟她那些师父、师叔伯们没白混,虽然这是她少有的年代电影,但是无一处不体现,她如画中走下来的老魔都的精致。就单单一个背影,就已经有了说不完的故事,余韵悠长。
“卡”导演喊停,副导冲上来,开了香槟,杀青了。这是全部电影的最后一场。
“唉,真不容易,我还以为我赶不及接另一部了。”男主一边夸张的抹泪一边笑道。
“先告诉你,这一部是女人戏,你可能戏份比原来少些了。”导演直接跟男主说道。
“早料到了,无所了。”男主摆手,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片酬是小事,主要是这次合作的过程让他很快乐,有种久违的兴奋感。就像当初第一次找到戏感时的那种激情,所以戏份多少,对他来说真的无所谓,只要导演一定剪出来的,就是最能体现他们这个故事的就成了。
米如风一愣,之前他和叶子来谈戏约时,已经说了,这是男人戏,小米的戏份不多,所以才让她拍的,谁不知道这位导演最能做的就是拖戏,小米可跟他拖不起。现在怎么成了女人戏了?还拍得这么快?转性了当然来不及多问,小米已经过来了。看到米如风,开心的跑了过来,直接投入了米如风的怀抱。这几个月她真的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独自面对问题,就算知道,背后有米如风的支持,可是米如风却第一次没有陪在她的身边。她真的坚持下来,她此时真的开心得想哭了,因为她觉得自已这回真的可以站在米如风的身边了。
米如风美人在怀,也想不到其它,当然的要抱起转一个圈了。果然,平时不觉得,真的见面了,才知道自己有多想她。
小米真的想米如风了,虽然每天电话、视频,但如何比得上真的人?况且时区不同,米如风和小米都忙得很,他们其实视频时间都少,都是紧着要紧的话说。要知道这段时间小米除了电影之外,还在打仗,巩固着她在香|港的地位。一步都不能错,哪有时间谈风花雪月。
而米如风其实更想小米,他除了担心小米在香港的事,还有其它。比如把小米逼得太紧的事。小米被自己逼着去见方观海,虽然结果不差,但小米足足三天没听他电话,可见小米那次真的很生气了。若不是香港女星的事,小米只怕还忘不了那茬。
有时想想自已有必要非要逼着小米去见方观海吗?以后果不接芭蕾的广告就是了。只要和行业无关,人家就不可能把他们联在一起。米如风也觉得自已是不是有点多事,小米不想见就不见,反正她和方观海也不可能旧情复炽,所以多大点事。想通了这节,于是其它的事就好办了。
米如风这次去纽约除了自已团队的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小米粒3》的海外上映。电影出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美国大片进入中国市场,还都是人家国家领导人来谈,想增加得再谈,相互妥协。
所以想想看,他想把自己的《小米粒3》放到美国去放映,中国这边不会有什么,可是美国那边呢。人家也有商务部、电影总局,各种的批文。
还有就是请人配音,在美国做后期,很多事都要相互的协调着。难倒不难,就是烦琐,杂七杂八的美国特色,让米如风很是无奈。却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时间就这么拖下来了。现在看到小米的笑脸,他才觉得,一切都值了。
当然,这么温馨的画面,对其它人来说就不是了。大家只能一齐张着嘴,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