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凡愚还有这方面的毛病:忠言相劝时,他不但会生嗔恨,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没有听从他的话,他便怒气冲冲,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有些人不辨是非黑白,即使自己的所想所作非常颠倒,也认为这些如理如法。若有人好心好意地进献忠言,劝他说:“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诽谤因果、不承认前后世是极为低劣的邪见,你应当行持善法、供养三宝、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时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大发雷霆,并进一步劝别人也放弃善法。
    尤其是当今时代,没有智慧的人常劝我们不要出家、不要做善事、不要听《入菩论》等等,采用各种手段来制止我们的善行。有些道友出家以后,觉得亲人朋友对自己有恩德,为了报答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劝其行持善法,然而他们不但不听,反会把你痛斥一顿。曾经有一个道友,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对父母亲人比较执著,于是借钱回汉地想劝他们,结果不但不起作用,自己还被关在家里。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再也不敢回去了。
    既然与凡愚交往有非常大的困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论这一品的宗旨是,如果现在因缘没有成熟,尽量不要接近他们,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你原本是想度化他们,结果不但度不了他们,反而他们把你度了。怎么度的呢?让你成家、让你造业,逐渐你自己也无能为力,只有随顺他们,最后道心彻底退失。
    有些居士也是这样,刚学佛的信心很强,但因为家人朋友一直反对,在随顺他们的路途中,自己也是倒下去了,永远站不起来了。这就是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周围的“恶势力”非常强,人毕竟受环境的影响,也受别人语言的影响,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个特点。
    我们如果对他们没有言听计从,依然我行我素地做善事,他们就非常不高兴,觉得对他的语言漠不关心,便开始生嗔恨心,很可能毁谤三宝、摧毁佛像、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以此恶业所感召,来世必定堕入恶趣。以前有两兄弟,父母早亡,留下许多遗产。哥哥少欲知足,常常供养三宝、布施穷人;弟弟却悭贪吝啬,不信佛法,并对哥哥上供下施的行为特别反感。有一次,哥哥劝他说:“守护财产,只不过是你想多享受而已,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利益,真正想对自己好的话,应该这样上供下施。”弟弟听后,心里不服气,含怒地离开了哥哥。
    后来,哥哥专心求道而出家,日夜精进修禅,成就了阿罗汉果位。弟弟听到这个消息,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恶愿、生大嗔恨心,结果死后转生为牛。有一天,牛驮着沉重的货物爬山,累得气喘吁吁,但仍被主人使劲地鞭打。恰巧哥哥路过,知道牛是弟弟的转世,便以神通加持它忆起自己的前世。牛悲痛哀泣,后悔过去不听哥哥劝诫,以致今日堕落旁生。哥哥向主人把牛买下来放生,并为它进行皈依,牛死后转生到了善趣。
    虽然他们是一家人,但一个好、一个坏,表演着不同的角色,最后好人有成就的机会,坏人却会堕落受苦。我们也是同样,小时候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背着小包包去上学,相续中的见解看似一致,但长大以后,有些人有缘分出家成道,(虽然我们出家人有时候也不精进,但跟在家人比起来,相续中还是种下了很多殊胜的善根。)有些人不但没有出家的机会,反而对别人修行造违缘,以此恶业而堕入恶趣。
    因此,我们应当观察自己的行为,思维自己的处境,看自己到底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周围的人应该如何面对?当然,讲《静虑品》的时候,大家不要误会作者的意图,认为不用度众生了,对任何人必须统统远离、不能接触。道友是增上信心和智慧的因缘,这些是可以接触的,但自己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跟他人接触时,道心好像越来越少,那应该暂时远离人群。
    对初学者而言,世间凡愚是修行的大障,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凡夫人很难以亲近,对其宣说如法的教言,他们不但不相信,而且示现嗔恨的面容,这就是愚者的法相。”因此,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依教精进修行,千万不要随顺凡愚而堕入恶趣。
    以上讲了与凡愚接触的过程中,我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益,下一个颂词是说他们对我也没有利益。
    卯二、彼于我无利: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对财富、智慧、才华等超胜自己者,产生嫉妒心;对势力、智慧等与己相当者,生起竞争攀比心;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就骄傲自满,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么会有利益呢?
    凡夫人在不同场合中,遇到不同的对境时,可以表演不同的面相:看见领导时,显得非常调驯;看见下属时,装得很有威力;看见与自己相等的人,又表现出另一种姿态。其实我们平时说话也好,打电话也罢,对所有的众生应该用一种态度。我看见有些道友在走路时,遇到下面的人,就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走式;看见上面的人时,立刻换成卑躬屈膝;碰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行为就跟他比较相同了。打电话时也是如此,若是领导来电话,他就点头哈腰;下面的工人来电话,他便官腔十足。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对众生一视同仁,如此卑上亢下,实在不太应理。
    凡夫人还有一种毛病是:受到他人赞叹时,根本不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功德,就全盘接受、洋洋自得;如果听到逆耳的忠言,别人好心指出他的过失,他也不分利害善恶,立即生起大嗔恚。交往这种凡夫,对自他有什么利益呢?
    尤其是傲慢,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傲亦为衰。”纵然你非常高贵,才华也不错,但如果没有智慧,那是相当可怜的;倘若有了智慧,但相续中充满傲慢,也必将遭受各种衰损。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傲慢,傲慢的确会害了我们,有了傲慢之后,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也不会认清自己的过失,给修行会带来很多违缘。
    我们与世间凡愚相处,只会有害而无益,对信心、大悲心的增上没有任何帮助。《涅槃经》中说:印度最可怕的就是狂象,但是遇到狂象,最多不过毁坏一生一世,而亲近恶友,将摧毁我们生生世世的安乐。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观察自己接触的是什么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当然,在大城市里面,尽是不信佛教、反对佛教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想燃起信心的明灯非常不容易。然而,也有许多在家居士很了不起,虽然没有出家或者到寂静地方的因缘,周围的环境也相当糟糕,但自己的道心始终像高山上的松树一样屹立不倒。这一点我非常随喜,如果我住在那种环境中,恐怕一两年就倒下去了。
    总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些大乘教言,自己要学会观察。尤其是我们的大乘菩提心,万不可被任何违缘所毁,不然的话,那是一生中最遗憾的、最可惜的事情了!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凡愚者不但无法饶益我们,而且若与他们亲近交往,势必产生自赞毁他的过失,并喜好闲谈世间的无义之事。
    世间上的凡夫人,大多没有殊胜的定解,除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外,对重大的来世之事、众生之事漠不关心。要知道,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诗人鲁迅也说:“在无穷的远方,有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系。”若用大乘理念来解释,远方无数的“众生”,与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当然,鲁迅说的是“人们”,我每次看到有些智者、学者将眼光仅放在人群上,始终有一种狭隘的感觉。发悲心的对境应该是“众生”,应该将所有的“人们”改为“众生”:为人民服务,改成为众生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改为我们是众生的公仆。假如只重视人而不重视众生,我总是有点看不惯,可能不仅是我,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教徒都会颇有同感,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坏,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
    与没有发菩提心、也不承认前后世的凡夫愚者交往,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不会得到任何功德,只会毁坏自己的道心。跟他们交往的时候,经常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吹嘘自己如何成功、如何赚钱、如何变成富翁,所谈论的话题全部是自赞毁他,直接或间接赞叹自己的功德、威力、文采、智慧,不断诋毁轻视别人,这是凡夫共同具足的特点。
    世间上多数人对解脱、业因果、来世、空性等话题,没有任何兴趣,而一谈起战争、爱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暂时的利益,马上就兴致勃勃。有时候也看得出来,在大餐厅里许多人一起享用美餐时,如果留意他们的话题,就会发现人人都在讲赚钱、朋友、家人,除此以外,自己和他人百年以后的来世,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以前和以后的历史发展,很多人也是非常茫然,这就是世间的一种愚痴。
    有些道友到了社会上以后,深深感到他们做的事情很无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否则很容易染上他们的毛病。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邪行易染故需不交往。”凡夫人的邪行很容易染污我们,因而尽量不要去交往,应像古大德所讲的那样:“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自赞毁他、贪嗔的话题没有实在意义,不管是居士、出家人,凑在一起喝茶做事时,应该看看自己的话题是什么。凡夫人有个共同的毛病,关于闻思、悲心、智慧的话题,一提起来就默默不言,没有共同的语言,而谈起世间钱财、尤其是讲别人过失时,每个人都饶有兴趣,马上瞪大眼睛,积极发言:“真是这样吗?不过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