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恭闻言,勃然大怒:“此何言?将军当浴血疆场,岂可曲膝!你随我,已经有几年了,却原来是官军奸细。”
“将军,末将并非官军奸细,却的确在月前,起了归顺朝廷之心。将军,我们为刘武周卖命,你知道百姓说我们是什么吗?说我们是突厥人的走狗……”
“够了!是何人教唆,从实招来!”
“是我。”一个声音不卑不亢的说道,却是幕僚刘先生。
“你?”
“不错,大隋晋前任阳县令,吏部主事刘文静,见过将军。”
“刘文静?你不是自称上党文士刘静吗?”
“若不易名改姓,怎么接近将军?在下是太原指挥使李世民将军推荐,受河东道观察使高君雅大人之命,专来拜见将军。”
“好个刘文静,你就不怕我要了你的命!”
“将军素来侠义,必然不会杀我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文人。”
尉迟恭哼了一声。刘文静接着说道:“下官此来,只为救离石百姓,也是为了救将军。将军,你一向有报国之心,安可见百姓涂炭,又怎忍见黄河两岸,尽成突厥牧马之地。”
见尉迟恭不答,刘文静趁热打铁:“有件事情,将军还不知道,桑干五日前已为官军所破,刘武周仅以身免,逃到马邑,宋金刚也已经撤了娄烦之围,将军派守皇后的兵士,三日前业已归降朝廷,离石而今已经是孤城一座,莫说五日,便是五十日,也无人可解离石之围了。”
尉迟恭一惊:“此话当真?”
“将军,大隋太原指挥使李世民将军,愿意亲见将军,为了将军放心,李将军只带一人入城,将军到时,自然可知。”
离石城门打开,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李世民一个人,连兵器也没有带,骑着匹马,踏上吊桥,马后却有一人,被绳索系了双手,牵着跟在后面。两人一马进了离石城,吊桥收起,城门关闭。
尉迟恭骑在马上,望着来人。李世民到了近前,也不下马,双手抱拳一拱做个揖:“大隋太原指挥使、李世民虎贲郎将,见过尉迟将军。”
尉迟恭也在马上答了一礼:“李将军果然少年英雄,人中之杰。”
此时,被捆在马后那人却高声叫道:“尉迟将军,快快救我。”
尉迟恭此时才看了来人,不由大惊:“张伦,怎么是你?你不是在桑干的吗?”
“尉迟将军,桑干已为官军所破,雁门业已反正,而今刘武周逃到马邑,已成困兽,这大隋的叛臣张伦,正是官军攻破桑干所获。尉迟将军,为了这离石数万黎民,为了两军万余将士的性命,小将今日孤身入城,只为劝将军归顺朝廷,个中利害,刘先生想必也已经和将军道明。”
“我愿意献出离石,官军不可残害虐待我的部下,更不可骚扰百姓。”
“将军尽管放心,皇上早有严旨,各军不得有害民之举,违者严惩,归降将士,一体优待。”
“还有,给我两匹马,再把张伦交给我,放我二人出城。”
“这……”李世民面露难色,“将军何以不肯归顺朝廷,皇上早有旨意,只要将军归顺,必以高官相酬。”
“我尉迟家世代忠于大周,与隋廷势不两立。”
“将军,大隋代周,已经四十年了,早已是四海归一,天下归心,就是周齐陈梁的宗室皇族,也都在大隋做官。况且先皇已经逝去十余年,而今天子仁德,勤政爱民,将军何必执着……”
“他话休说,你只说允与不允!若是不允,尉迟敬德情愿领兵出城,战死沙场。”
李世民思量良久,终于咬咬牙:“将军执意如此,世民岂能勉强,只盼将来,有与将军再见之日,却不是两军对垒。”
当日,尉迟恭献出离石城,根据李世民的建议,尉迟恭的五千部属(包括其他一些在外县投降的),并未遣散,而是由尉迟恭的副将暂时统领,仍驻守离石各处,尉迟恭部在刘武周的队伍里,还算纪律严明,离石的老百姓,对他们也不反感,杨义臣又派刘文静领两千官军协防,而后杨义臣、王威等领兵返回太原。
此战,官军折损不过千人,收复雁门、离石两郡和县城十余座,还解了娄烦之围,刘武周此时,还有六万余部和突厥军两万多,占据着马邑全郡和马邑附近的定襄、娄烦、雁门等郡的个别县城,仍然有近二十座城池。
第七十八章 重击刘武周
榆林郡和朔方郡交界的沙漠地带。
此时的郭子和,已经走投无路。
北面,是榆林镇和云中镇派出的五千官军,由杜伏威统领,形成一道封锁线。
西面,是夏州、银川镇的五千官军构筑的拒马、壕沟。
东面,李圆通领了两千官军,还有稽胡郎将刘鹞子的三千稽胡军和一千余刘迦论的部属。
南面,是鱼俱罗、吐万绪的六千主力。
五天前,鱼俱罗、李圆通的万余官军突袭了郭子和的老巢,刘迦论的部属立刻投向官军,郭子和好不容易领着六七千残部突出重围北逃,却遇上了杜伏威的官军,又损失了数百人,仓皇逃到这片方圆不过百余里,缺水少粮,近乎不毛的地方。
官军却不追击,而是把他围了起来。
很显然,官军的做法,就是把他困死、渴死、饿死。
郭子和派人向北突围,向突厥求援,又派人向东去找刘武周,可都是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到了第五天,叛军终于坐不住了,绑上他们的“永乐王”向官军投降。
马邑,刘武周新的“皇宫”大殿………也就是当年王仁恭的太守府大堂。
尉迟恭和风尘仆仆地站在大殿上,向刘武周行了礼,尉迟恭正要开口,张伦却抢先扑到在地,哭诉道:“皇上,臣差点就见不到皇上了。”
张伦一把鼻涕一把泪,搞得尉迟恭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啦。
“臣在桑干被困,好不容易,逃到离石,”张伦完全不提自己被俘的事情,尉迟恭是个忠厚的人,一时也不好拆穿他,不想张伦却突然指着尉迟恭,“皇上,尉迟恭手握重兵,不仅不与官军一战,还献出了离石城,手下全部投降官军了。”
刘武周立刻拉下脸:“尉迟将军,可有此事?”
尉迟恭连忙答道:“虽然确有其事,可是……”话未说完,张伦又是大声道:“臣在离石亲见,那隋将李世民与尉迟恭相见,还许他高官厚禄。”
尉迟恭正要辩解,刘武周已经大喝一声,令左右将其拿下,推将出去斩首。还是宋金刚慌忙站出来说道:“皇上,尉迟恭如果投降,何以又和张将军一起返回马邑?此事大有蹊跷,请皇上三思。”
那张伦连忙道:“尉迟恭定是与李世民暗中勾结,回到皇上身边,意图不轨。”
宋金刚反驳道:“张将军,若果有此事,必定机密,你又如何得知?”
张伦一时语塞,过了一会才说道:“皇上,臣,臣也是照常理猜测,官军不杀尉迟恭,也不扣留他,必是有什么交易。”
宋金刚怒道:“自皇上举事以来,尉迟将军屡立战功,仅凭一个‘猜测’就诛杀大将,恐人心不服,望皇上三思!”
刘武周道:“尉迟恭是否勾结官军,尚属可疑,但不战而将离石拱手相让,却是事实,先将尉迟恭收押,等查清楚了,再做处置。”
宋金刚还待再说,刘武周却摇摇头:“宋王,今日召集群臣,正要议收复雁门之事,旁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五月二十,刘武周联合突厥部起兵七万,亲自统领进攻雁门。二十二日,崞县失守,剩余的不到一千守军逃入雁门。二十三日,刘武周围雁门,贾务本领兵死守。
五月二十五,太原,一干军政大员正在商议如何救援雁门。
正商议间,旗牌官入内禀报:“众位大人,左骁骑卫大将军屈突通到了。”
杨义臣闻言大喜:“快请。”过了一会,旗牌官领了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将进来,一干人连忙相迎………屈突通是正三品,除了观察使高君雅和主将杨义臣,其他人的品阶都比他要低。
“屈大将军,我们可是盼你许久了。”杨义臣和屈突通同朝为官,比起其他人,要熟的多。
“我的三万大军,是五月十五离开东都的,路上走了十日,只是有数千人落了队,今日带到太原城外的,还有两万四千。”屈突通也不客套,坐下便说。
“大将军来的及时,刘武周正联合突厥共七万之众,在进攻雁门,太原之兵,不足两万,还要留下数千人守城,我等正愁如何解雁门之急,大将军此时来到,正是及时雨啊!”
屈突通立时起身:“既是如此,我这就集结人马,和太原守军一道,去解雁门之围。”
李世民却上前道:“大将军不可操之过切,解救雁门,还需谋划。”
屈突通见对方不过二十岁年纪,也只是个虎贲郎将,哪里放在眼里:“我与杨大帅议事,你一个小小的虎贲郎将却来插什么嘴。”
杨义臣连忙道:“这是唐国公的二公子,太原指挥使李世民,前些时大破桑干,收复雁门离石,解娄烦之困,李少将军却是首功。”
屈突通听说是李渊的儿子,态度倒是客气了不少,但是对杨义臣所言,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李世民的计划,是由王威、麦孟才领一万兵马,北上牵制刘武周,却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与其接战。太原及邻近要塞留五千守军足够,因为刘武周主力基本在雁门。
而左骁骑卫的大军,连同杨义臣所部共三万人,再从离石抽调尉迟恭原部三千人………刘武周关押尉迟恭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出………和娄烦守军两千,总共是三万五千,突袭刘武周的老巢马邑………此时马邑,只有宋金刚、张伦的一万人马留守,还有一万人马却是分驻各地。
李世民的意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