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吨位大、装备精的隋军水师相比,倭国那些渔船改造的所谓“战船”显然不是对手。
而倭军分散抢粮的部队,往往是百济和新罗军最佳的打击目标………大兵团作战,他们很难是倭军的对手,可是以多打少,还是可以捞到不少便宜的。
别看是零敲碎打的,日子一长,倭军可真有些扛不住了。
隋军把后路给断了,倭军那是死一个少一个。
眼看着自己的大军从十万打到七万,又从七万打到不到六万,圣德太子坐不住了。
对于任何一位政治家而言,有武装才有权力。
圣德太子本来是想建功立业的,老底子拼光,可就不划算了。
要知道,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内对自己不满的政敌,还是很有几个的,如果不是军权在握,圣德太子的位子可就不大稳喽。
六月初一,倭军全面撤退,登船逃回倭国。
隋军当然是不会放过,水师全体出动“打火鸡”。
倭国那种“舢板”似的战船,根本不是隋军的对手。
可问题是,人家根本不和你打,一个劲地逃。
隋军战船再厉害,也就那么几十条,就算是跑得快点,一条也只能追个两三条。
何况,倭军也玩了命地划………船上的人,不管是水手还是陆军,都在拼命划船,没有桨,就用木板。
隋军拢共也只打掉人家不到两百条船,撑死了三千人吧。
不过倭国的船有些划得太急,居然划沉掉一些,淹死的倒有两千多,跟给隋军打死的也差不多。
最后,隋…百…新的陆军,在丽水附近全歼了殿后的三千倭军。
不管怎么说,圣德太子总算是把将近五万人带了回去。
六月初九,隋军收复牟罗都督府,十五日,收复都斯麻都督府。
八月,圣旨准周法尚所请,置黄海、辽东两支“小水师”,以定远镇为黄海水师基地,长山巡检司升校尉府,领东江、太和等诸巡检司,为辽东水师暂时的基地。
周法尚升任“兵部右侍郎、检校水师提调总管(国防部第三副部长、代理海军总司令)”,仍兼北海水师大将军,从黄海、辽东抽调部分战船、骨干,在威海镇重建北海水师。
再说说裴世清大人,大业二十一年的十月里,他走到辽西,和李密碰个面,就不走了。
不是裴大人偷懒,东北那疙瘩实在是太冷了,尤其听李密说黑水比辽西还冷的多,十月里,冷得能把人冻成个冰坨,冬月腊月的就更不必提了,裴大人可就有些犯嘀咕了。
那要不先借您个宝地歇歇脚?反正,您那水师不还没有建好不是。
裴世清带着他那两千人,就先在辽西住下了。
这一住,倒起了另外一个作用。
高句丽的高建武接到探子密报,一支隋军从关内开到了辽西,领军的似乎还是个大人物,连李密都挺客气的。
高建武可就嘀咕了,这支隋军是干嘛的,不是想打我的吧,虽说好像人不多,但也许这只是先头部队呢?
不行,得盯紧北边。
再加上李世民在沿海那么穷搅和,尽管南面打得热火朝天,高句丽愣是只在南部边境上留了几万守军。
如果高句丽和倭军南北联手,可就费劲多了。
这样一直呆到大业二十二年的四月初,裴大人一行才重新上路,让高建武松了口气。
也就是松了口气,李世民这阵子,在高句丽西部沿海闹得可是不消停。
四月初十,隋军入萨水(今清川江),深入内陆三十里,劫掠而还。
四月二十七日,隋军再由贝水(今大同江)入内陆三十余里,平壤闻警,全城戒备,隋军再度劫掠而还。
五月初六日,隋军夺占贝水外海岛(今朝鲜椒岛),设置“贝水巡检司”。
五月初十,隋军在“贝水巡检司”以南再度登陆,深入内陆二十里,劫掠而还。
五月十四日,隋军于“贝水巡检司”以南再占两处海岛(今韩国仁川所属白翎、大青岛),置“白翎巡检司”。
五月十八日,隋军在“白翎巡检司”以北再度登陆,深入内陆五十里,进抵汉城(注:不是已经改称首尔的韩国首都汉城,而是今天朝鲜黄海南道的沙里院一带)南郊,高句丽由平壤调动两万军队救援,隋军却在劫掠后迅速回撤海上,让高句丽军只能望洋兴叹。
至六月十九日,隋军又接连占据高句丽西部海岸小岛十余个(包括今天朝鲜的麒麟岛、巡威岛;韩国的大延平岛、江华岛和德积群岛),已经进抵百济以北的海外。不久,李世民在这些岛上设置“江华巡检司”。到年底,隋由山东向三个新巡检司移民一百户,约五百口。
捷报倒是频传,开疆扩土啊!不过说老实话,这些地方,大都是些没人居住的荒岛,碰上个把有人的,也不过百十来个打渔的老百姓。到了年底,整个长山校尉府(新增的三个巡检司也划归),连同移民,还不到三千人。
但是意义还是重大的………李世民的疲扰之计,绝对有效。
六月底,隋军再度袭扰汉城。
七月初九,袭贝水。八月,袭鸭绿江,入内陆二十余里。
七八九月间,隋军袭扰辽东半岛和鸭绿江至萨水间高句丽沿海三十余次,夺回大量粮食、牲畜。
好在隋军还算客气,虽然也搞烧光、抢光,但是不实行杀光。
高句丽沿海,可谓“一日三警”,却又防不胜防。
九月初,隋军“黄海水师”在“江华巡检司”附近再败高句丽“水军”,击沉船只近百艘………倭军败逃后,黄海水师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辽东水师又忙不过来,于是干脆将江华、白翎两巡检司的防务,交给黄海水师。
六月初,裴世清一行终于是到了河口镇,然后由此乘船,抵达库页镇。
李密倒也建好了十条船。
七月初一,裴世清和他的两千兵马,还有安东水师八百水手,启程南下,前往“招抚”毛人。
可问题是,毛人虽然跟倭人合不来,难道就会跟大隋合作吗?
当然不会。
毛人自己跟自己都合不来,十几个毛人部落,你打我我打你的事情可是不少。
再说了,你大隋是个啥玩意?跟窟说人来的?想必也和窟说人差不多吧?没听说过,我干嘛要听你的。
这下裴世清傻眼了。其实毛人的事情,他也是当年出使倭国的时候,道听途说了那么一点。
可是就这么回去?自己当初那可是跟皇帝拍了胸脯,夸下海口的,然后带着几千人溜达大半年(估计回去都得前后跨三年了),算什么?欺君之罪!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硬着头皮上。好在自己带了不少礼物,派出十几个使者带着礼物去拜会那些“山大王”,总不会有错吧?
还就是有错。
态度好点的,留下礼物,人回去,碰上个贪心的,人和东西都留下吧。
裴世清等了一个来月,礼是都送出去了,送礼的人还搭上五六个,等到的回信……
怎么回去交差哦!
随行的将军说,大人,干脆咱们开打吧。
打?怎么打?人家十几伙子,少说也有好几万能打的,咱就这么点子人。
大人,您是没有打过仗,我们可是打过突厥也打过闽越人,越是这么十几伙子人,咱们才好打。这么说吧,不怕他队伍多,就怕他是一伙。
裴世清还在犹豫,人家可就打过来了。
离裴仁清的驻地不远,就有一个部落,首领收了礼,可还觉着少,寻思着那帮“隋人”那里,肯定还有不少好东西。
可是人家没有送啊。
对于毛人来讲,这当然不是问题………他不送,老子可以自己要,不给,老子就自己抢。
第一百七十一章 帮助毛人立国
于是乎,毛人首领派了一千来人,找裴世清索要礼物。
结果可想而知,裴世清带来的人虽然不多,却绝对都是精锐。一交手,那些“生番”们就丢下百十具尸体溃散了。
这个毛人部落,在各部算是力量最大的,哪里肯吞下这样一口冤枉气?过不两日,部落酋长亲自带领了七八千土著战士前来“寻仇”。
结果,在损失了一千来人后,土著占据了隋军的营地,不过此时,隋军已经主动乘船到了附近的海面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
这算不上一场像样的战斗,虽然参与者多达万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战斗,使得裴世清的“招抚”发生了转机。
聪明人还是有的。
过了没两天,一条土著人的小船靠近了隋军船队。
船上的人高声呐喊,通过窟说翻译,隋军知道小船上的人来自另外一个部落,并且船上还有一个汉人………裴世清派出的使者之一。
这是另外一个较大的毛人部落派出了回使。
算起来,这个毛人部落的实力,算得上是老二老三,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和此前与隋军交手的那个部落的争执中,总是落于下风。
毛人部落里,也不乏怀有“统一诸部”、“唯我独尊”的远大抱负者,特别是那几个看起来比较有实力的。
有抱负的人多了,就少不了有冲突。
这么些年,这个部落总是稍稍得要落些下风。
起先,他们和其他部落一样,并不把隋军放在眼里。
但是经过数日前的一战,首领敏锐地地察觉,这些人远非自己当初想的那样简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于是很快将隋的使者放出………本来,这位老兄的下场,只能是做奴隶,并且挑了些鹿角之类的土产,回访隋军。
裴世清大喜。
当然是大喜,只要有一个首领肯接受“招抚”,自己就可以向皇帝交差了。
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
册封该部首领“毛夷国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