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3年第07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卷首语]
  生命的读与写.............................王岳川
[推举新人]
  放弃的盛宴..............................王一婷
  呐喊的声音..............................王一婷
[中篇小说]
  籽..................................姚鄂梅
[短篇小说]
  杀妻.................................许明波
  清江白虎...............................谢武山
[新小说平台]
  有人敲门...............................冰 竹
  都市楚魇的诗性文本..........................李俊国
[人生笔记]
  三娘.................................朱勇慧
[散文随笔]
  我的祖父祖母.............................韦启发
  生活短章...............................构 萌
  芜园记趣...............................程宝林
  “秦半两”和宋钱...........................罗文发
  忆梅.................................袁东方
[诗歌阵地]
  江南抒情诗(三首)..........................朱金晨
  萨克斯潮湿的旋律(三首).......................张德强
  被岁月之光笼罩............................冯 晏
  面对篝火(四首)...........................君 水
  在抗非的日子里(三首)........................喻承华
[长江大写真]
  生命原色...........................村 夫 李坤山
生命的读与写
■  王岳川
  读书是为了明心见性,同时还为了从柏拉图所谓的黑暗山洞走向光明时,不忘还有些人依然在思想的暗洞中。因此将“事情本身”讲出来,将自己在全球化时代中的思考说出来,成为当代学者非此不可的工作。
  为中国文化未来,应该想想自己的问题,清理西方问题。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坚守喧哗与骚动中的价值底线和宁静心境。往往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说的有限性之间感到生命的飘逝性,在深夜写作中体悟无边的丧我性忧思和话语铭刻性想象——这种与学俱来的悲悯情怀,大抵是我的一种宿命。
  读书境界有三,一是被书所读,即不知为何而读书;二是读书是书,即仅仅是苦读书,为读而读;三是读书不是书,即读书是为了清理思想并建构新思想体系。三十余年与书相伴的时光,经历过读学位的“苦读”,也品味过陶渊明“不求甚解”式的悠然自适。夜半孤灯下的读与思,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思绪,领悟“生有涯而知无涯”的意味,将生命飘逝与学问累积相反相成地联结起来。
  读经典性的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西学是必读之书,从古希腊一路读下来,会使人全面修正自己的话语系统和心灵编码,并在瞬息万变潜流涌动的学界中,保持刚正不阿的学术眼光和遗世独立的价值情怀。然而,泰西语种纷繁,皓首亦难穷经,如果一个人一定等到精通了数门外语再思想,他就易让自己的灵性和思考僵化在语言规则中了。因此选择最重要的外语方式进行学术资源撷取,足矣。通过语言进入思想的底层,重要的不是纳入哲人的结论和训示,《庄子》中轮扁早就对桓公说过:“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重要的是获得一种整体性思维,一种穷源究底本质直观的基本学理,一种进入问题的入思角度和升华方式。也许有时读书会令人蓬头垢面甚至“心斋”“丧我”,但没有这种学术进入——“异化”的功夫,就没有“复归”——思想诞生的可能,对西学就会终身处于隔膜和一知半解之中。
  在全球化中一味读西学仍不足取。大学者具有高远的境界和中西互动的眼光,所以倡导“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王国维)。无论研究古代还是当代,无论研究中国还是西方,都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现世虽不见用,或能有裨后人,关键在于关注问题的意义。因而在后殖民语境中,我们是否可以考察中国文化哪些已经死亡了或永远地死亡了?哪些文化变成了博物馆的文化只具有考古学的意义?哪些文化变成了文明断片可以重新整合——整合到今天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文化可以发掘出来,变成对西方一言独霸的一种补充,一种“他者”的言说,一种对西方的置疑和对话?这种对话如果不在跨文化之间进行,学问的深度和推进力度就要大打折扣。
  科技理性与科层制度今天已经深入社会乃至大学的神经,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成为一种边缘话语在边缘学者中保存着,很难成为当今社会的显意识。但是,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如果能将丰沛的人文情怀同自身的学养思想水乳交融,如果能将传统精神在心中流过并厘清其精华而使自己成为不怨天尤人的鲜活生命的精神承载体,如果能使自己思考与言说与世界精神生态环境相呼应,则使自己的小我同人类的大我相生相依,如此言说方有了价值根基,写作方有了精神重量。
  在我经年累月的读书生涯中,在沉沉夜幕下的静寂与都市的喘息中,我命定般地领悟到读书在方寸之间可以拓展出寻丈之势:读书是思考的前奏,是自我思想诞生的产床。思想者的阅读永远是创造式阅读,理解并领悟他人思想,同时又能将那些书中思想的正反面问题及其有限性逐一审理清楚,绝不屑于把他人的思想碎片作为自己的思想坐标。言说是传递思想之途,越来越远去的历史传统,仿佛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变成了“他者”,失去了“根”而浮在“平面”上的人们,需要读与说的精神资源播撒,以寻找着精神的安顿处;言说是对话,学者生涯就是在思想、言说和追求大道的生命过程中,在不断创造的“同一心境”中,与人类优秀文化艺术和思想大师对话,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对话,在这一点上,我们真需要传续苏格拉底和孔子优良的对话传统;言说和对话是生命意义提升,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但是变中有不变者,不变中有以精纯之思导向世界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于是世界伦理与本土伦理,身体伦理与精神伦理互为表里,方能在生养死葬的大地上成为良性发展的文化精神场域。
  在书斋中凝神静思返身求己,在言说中见证心性寻求精神共鸣,这就是我理解的新世纪学者的使命。
  
  
  


放弃的盛宴
■  王一婷
  你该找个人嫁掉。而且尽快。
  说这话的人是菲,地点在她小而温暖的“巢”。而被她如此指点人生方向的我,正在迫不及待地享受她端出的“丁香鸭”、“砂仁肚条”、“百合炒鲜贝”。
  看你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很久没吃过饭一样。哎,别吃那么急呀,还有菜呢。菲且嗔且喜地,很有些得意。是啊,她端出的每道菜都被很快地“消灭”掉,这是对她厨艺最好的称赞。
  我撕扯着鸭腿,据案大嚼,对她的话充耳不闻。美食在前,先吃为上,谁耐烦多话。终于,我实在吃不动了。“唉!总算吃饱了!”我伸一个大大的懒腰。
  菲不动声色地又递上来一碟。梨形,然而呈深沉的胭脂色。
  “是什么?梨?非梨?”我好奇。
  “红酒烩梨。餐后甜品。你尝尝。”菲将刀叉递于我。
  我一动刀叉,它已软摊成泥。甜香的梨肉,入口即化。
  “好吃!真好吃!菲你哪来的这一手!”我赞道。全盘干掉。
  菲得意地,只笑不语。
  “怪不得人家都说要讨好一个人,就要先讨好他的胃。”酒足饭饱,惬意之极。我将自己放倒在那张极舒服的沙发上,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徐徐地吐出烟圈。对面墙上菲和成的大幅结婚照,正对我的视线。墙上的成俊朗深情,菲一脸幸福地小鸟依人状紧偎着他。我冲“他们”喷一大口烟。“对了怎么没看见成?”
  菲一边皱眉一边开窗。“瞧这满屋子都是烟。成出差还没回来。”她递来烟灰缸,在另一张沙发上躺下。屋子里细碎的音乐飘着,轻不可闻。我微笑。菲还是改不了所谓的情调。
  “还是一个人?”菲问。
  “嗯。”我漫应道。
  “你该找个人嫁掉。尽快。”她又一次这样说。
  “而且最好找个会掌勺的厨子,能随时随地温暖我的胃。”我懒洋洋地接口。
  “说的也是。总比你天天吃快餐强。你那么不会照顾自己,就该找个会疼你的人才对。”菲很认真。
  “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呀?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好运气,找到成这样中意的老公呀。最大最好的麦穗都被你们这等人抢先拾跑了,叫我等去嫁给谁呀?”
  “什么最大最好呀,还不是就那么回事儿。”
  “不用在我面前装吧?怕你们的幸福刺激我?”我跳起来挠菲的胳肢窝。
  我们笑作一团。
  翌晨六点钟,闹钟准时轰然炸响。我顾不得香梦正酣,立刻从“温柔乡”中一跃而起。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