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无涯-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此类推,这内部刊物也就有了档次。

那么内部刊物的档次是怎么区分的呢?主要就是一个下发范围。一般的报纸和杂志,都是发行量越大发行范围越广越好。但是内部刊物则不是,是下发的范围越窄越好,越显得上档次,越显得够级别。

官场上向来就是越神秘的东西越高级,越是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越是向往,如果一件东西大家都知道了,那还高级个屁?内部刊物就深得此中三味。

比如《内参》,下发的范围限制在副部级以上领导,低于这个级别的领导是看不到的。而现在谢富海交给赵长风这本《粤东工作研究》,在东省的下发范围则是在副厅级以上领导,像赵长风这样的正处级干部是看不到的。

但是华夏国的官场上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例外。就是所谓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东西虽然早就规定了,但是总能找到变通的办法。就好比专车,按照规定,很多干部的级别根本不够,但是照样配备了专车。而超标配备专车更是一种常见现象。又比如规定了什么级别的领导能够配备秘书,但是下面照样有所变通,配备的不叫秘书,叫助手,叫通信员之,只要名称上不叫秘书就可以;再比如,这个出差,级别规定不能坐软卧,但是却没有规定不能乘坐飞机,而飞机票的价格,却要比软卧高上去多……

再回到这内部刊物上来,虽然规定了某些级别的领导才能看,但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就好比现在。谢富海就把只有地厅级以上干部才能看的《粤东工作研究》交到了赵长风手里。

“秘书长,这是……”赵长风看着手中这本薄薄的内部刊物,有点拿不准谢富海的意思,这份刊物就是礼物?

“打开看看。打开看看!”谢富海兴致勃勃地说道。

赵长风打开一看。顿时激动起来东工作研究》地目录上第一篇竟然是他署名地文章《粤海县推行财政制度改革地实践与思考》。这篇文章是在他授意下鲍晓飞写出来地。没有想到《粤东工作研究》竟然录用了。而且还排在第一篇上。

不是官场圈子里地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粤东工作研究》刊登了赵长风一篇文章他就这么激动。要知道。《粤东工作研究》可相当于粤东省地内参。上面发表地文章不光是全粤东省地厅级以上干部能够看到。更重要地是。粤东省地领导每个人案头上都会放上一份。而省领导了解本省地情况。也多是通过《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去了解。如果自己地文章上了《粤东工作研究》。也就是等于说是在省领导面前露脸了。

正因为《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如此重要。所以下面地人才会千方百计想尽各种办法。走各种路子。为地就是能够让《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刊上能出现一篇对自己地区或者部门有利地文章。如果是自己亲自署名地文章。那更是最妙不过了。也正因为如此。编制《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刊地单位也成了各地区各部门重点攻关地对象。目地不过就是为了发一篇文章。但是东省有二十多个地级市。再加上省直机关省直属企事业单位。有一两百个。内刊一期也不过就能安排那么几篇。如何能排地过来?这地厅级都排不过来。更不要说下面地县区了。如果能够有一篇文章上了《粤东工作研究》这种内部刊物。那简直就是天大地惊喜。这个县区地一把手走到哪里都会高昂着头。接受别人艳羡地目光。

正因为如此。所以赵长风安排鲍晓飞写这篇文章地时候。并没有奢望在《粤东工作研究》这么级别地内部刊物上发表。他只是让鲍晓飞送到海州市政研室。看看能不能在《海州要情》上发表。作为粤海县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地发起人。赵长风内心中还是有个心愿。希望能够把这种利国利民地财政制度能够逐渐推广开来。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引起其他县区地领导注意。来探讨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地措施。

但是。这篇文章最后怎么会在《粤东工作研究》上发表了呢?

赵长风抬头看见谢富海似笑非笑,就一下子明白了,这肯定要归功于谢富海。《东工作研究》是由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和省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联合发行的。谢富海作为省政府秘书长,正好是省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领导。

“秘书长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赵长风激动地说道。

“呵呵,长风,你看个目录就激动成这样?你往后翻,看看正文。”谢富海笑眯眯地说道。

看正文?赵长风连忙往后翻了一页,去看正文。他这一看,不由得更是惊喜:么会是这样!”

第二更送到。

明天老夏三更。

【第133章 杜老板的垂青】

来赵长风翻到第一页之后,先注意的不是他的文章)E章旁那遒劲有力的批示:如何加强和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制度建设,一直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海县以会计委派制为突破口,从转变财政职能入手,分三个阶段、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财政综合改革,有效地加强了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强化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了**,改进了政府工作作风,从而为我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粤海县领导班子这种敢于探索、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很值得其他地方的领导同志学习和借鉴!落款是:杜红军、二月九日。

赵长风心潮澎湃,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杜书记亲自做了批示?”

“不是大老板又是哪个?”谢富海笑眯眯地拍了拍赵长风的肩膀:“长风老弟,你真是好福气啊。连我都没有想到,杜书记看了你的文章,能这么快地做出批示。”

“让我也看看。”何承明在一旁心痒痒,劈手夺过了赵长风手中的《东工作研究》,他虽然已经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正厅级干部,但是还从来没有享受过省委书记亲自在他文章上批示的待遇。

三承明飞快地读了一遍,然后竟然一个一个字的数了起来,数完之后,他重重地拍了赵长风大腿一下,一脸羡慕地嚷嚷道:“长风老弟,真的是了不得啊。连标点符号在内,竟然足足有二百一十个字,都快赶上一篇短文了!”

省委书记的一篇批示,竟然能够让堂堂的正厅级领导羡慕?其实这并不奇怪,主要是与省委书记杜红军的做派有关。

在官场上混的人都清楚,每个领导都有着不同的处理事情的风格。有些领导言行举止后面都隐藏着很深的意思,一般不会轻易表态或去做什么;有些领导却是大老粗风格,做事随心所欲,张口就是指示,提笔就是批示。那指示和批示多得自己都会忘记了。

就拿批示部下的文章来说,有些领导在文章上批示了大块的文字,并不代表这个领导喜欢你或喜欢你的文章。有可能是这个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提起笔刷刷刷地写上一大段话,过后就忘记了。也有可能是这个领导有很强的表现欲,喜欢体现自己的权威,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表一下感想,做一番指示,所以见到了你的文章,就刷刷刷地给你做上一番批示。这个批示的作用仅仅是体现他的权威,证明领导的价值,并不是对你个人或文章的肯定。所以这些领导的批示就满天飞,很让一些没有经验的政坛菜鸟狂激动一番,以为某领导对自己青眼有加,准备提拔自己了。但是实际上却是狗咬尿泡瞎喜欢,领导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甚至不会记得曾经给你的文章做过批示。

而有些领导则不同,他是轻易不会为谁的文章做批示的,那怕是这个文章韩愈再世,柳宗元重生写出来的,领导也会视而不见。一旦他喜欢你了,准备提拔重用你了,即使你的文章还没有小学生的作文写的通顺,领导也会给你郑重其事地做上一段批示。这个批示其实是传达一个信号,领导准备提拔重用你了,至少是已经开始注意你,准备培养你了,要不他绝对不会浪费这个笔墨。

在华夏国官场,帽子都是上级领导给的,当不当官全看上级领导的意思,所以才有对上级领导负责,或说得更冠冕堂皇的话,对组织上负责。至于下面的干部群众,因为决定不了自己的官帽,所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华夏国官场上有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就是揣摩上级领导,只有把上级领导的习惯好恶都揣摩透了,才能够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投领导所好,只要处处能讨领导的欢心,想不被领导提拔也难。

何承明是厅级干部,又在粤东政坛打拼了这么多年,自然对省委书记杜红军的领导风格非常熟悉。何承明当然清楚,省委这位大老板可是惜字如金,轻易不给人做批示的,但是一旦做出了批示,则一味着这个干部进入了杜老板的法眼,成为杜老板的关注对象。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你稍微会表现一点,都会被安排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上。

何承明记得非常清楚。他地顶头上司。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王越岭厅长原来在省公安厅副厅长中排在第四位。就是因为在春节打击两抢地专项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板批示了十二个字。接下来就像是坐了火箭。越过排)E个副厅长。直升为省公安厅厅长。然后又进了省委常委。兼任了省政法委书记。现在杜红军竟然给赵长风批示了二百一十个字。那么对赵长风地提拔重用也就指日可待了。

“秘书长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赵长风脸色涨红地搓着自己地双手。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地心情。他激动中固然有自己地文章被省委书记杜红军赏识。可能会被提拔重用地因素。但是更多地因为自己在粤海县推行地公共政策改革措施能够获得省委书记地肯定而高兴。

对赵长风来说。背后站着省长赵强和小姨夫Z组部常务副部长齐国贤。仕途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早一步升迁和晚一步升迁地问题。但是在海县地财政制度改革措施能够获得肯定。那在意义上却大为不同。

就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