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适合我们公司,因为市场必须迎合我们的“势力范围”,否则将事倍功半。
布里德克的势力范围是在电动马达这一方面,因此约翰·李西说:“如
果有人跟我谈起电动马达以外的行业,我就会感到不自在。因为那会使我觉
得,似乎应该请一些人到公司里、来教导我们有关雷射光或汽车引擎等方面
的知识。”而对于约翰李西来讲,电动马达与汽油引擎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接着谈到第三个问题:“新产品是否能在本公司制造?”李西说:“譬
如要求研究发展部门设计一件空前庞大的产品,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
当这个构想转移到我们设在汉普士德的工厂时,势必被打回票。”该厂对于
切割钢板、制造齿轮,使用塑胶材料以及处理其他基本制造过程都颇为拿手,
但是如果一件产品需要化学处理——也就是超出了工厂的生产领域,“那么
这件产品已经亮起红灯了。”
第四个问题,也可说是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市场分布的情形”。“过
去有好几种产品,其实我们存能力设计和制造,但最后仍然把它们给括号置
下来,因为它们不能与我们的销售网配合。如果一项产品推出时需要重新布
置销售人员,或重新建立销售通路,那就很可能搅乱了我们现有的销售体系。
如此一来,虽然有机会赢得新产品的市场,但却会输掉整个公司的竞争力
量。”基于这点考虑、丰西最近驳回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酝酿了有三年半
之久。
有时候当一家公司宣告新产品失败,而从市场中撤出时,别的公司会趁
机推出另一种产品取代其地位;但有时别家公司不愿意跟进,这时消费者对
于那件产品就连一点概念都没有。李西举了一个例子,家庭用火星塞清洁器,
就摆在他的办公室里,等待最后的决定。机件的设计不错,外型也很好,而
且使用电动马达作动力,可算是属于布里德克公司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是由
于它的市场潜力一直引起大家的争论,所以在最后关头,公司否决了它。
▲配合公司
至于在3M 公司,麦克林第谈到,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新产品能否
配合销售人员的推销方式。例如销售人员如果惯于推销廉价产品(如机器零
件,他们就可能很不熟悉昂贵产品的推销技巧(如机器本身)。
有时候一项新产品的方案,如果能够促使公司充分运用目前的设备,那
么它被公司接受的机会就比较大。例如一个新产品概念的形成,可能是为了
使得高速制模机或装配机的使用,达到更满意的程度。这种论调,与上述卜
艾化公司布朗的意见似乎不谋而合——布朗认为发展新产品应该配合本公司
的能力。
3M 公司电气产品部门副总裁雷恩认为,由于目前这种互相配合的趋势实
力必要,因此在实验室里研究的人员,对于实际制造的技术,也应多作了解。
根据这项原则,3M 公司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的人员,彼此间就开始有了较多
时间的接触,大家致力于弥补两方面先天的差距。
一旦产品开始上市,它就必须渡过一段观察期。在这段期间,雷恩非常
仔细地查核新产品的绩效,看看它与原先的销售预测是否有所出入。通常观
察期的长短,从六个月到十八个月不等。
为了力求销售预测的精确,雷恩企图使情报来源多角化。“我们对于仅
仅取得单一的一组数据,并不觉得满意。”因此一件新产品的预测,可能根
据三种资料来源:3M 公司本身搜集的资料、同业公会的动态、官方发布的消
息。
▲事前调查
如今企业界为了确保新产品能获成功,正加倍地努力。布朗说,他们在
产品的设计期间,就已经提早开始准备。业者摆脱了过去纯为估计、臆测的
步骤,而采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意见调查、分区采集样本等技术。
新产品推出的时机,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美国鲍渥公司总裁麦克
唐纳表示,为了掌握适当的时机,最好能在事先从事一番调查。他认为很多
公司过于依赖公司内部的资料,他自己的公司也不例外。直到1970 年初期,
他才转向外面的证信机构及顾问公司寻求所需要的情报。
与调查对象面谈及使用电子计算机,通常都能够预测新产品的销售能
力。麦克唐纳说,这种技术的精密度通常“相当可靠”(正负误差不超过5
%)。
麦克唐纳认为,美国西海岸是市场调查最理想的地区,因为在那里不是
山就是沙漠,四周都被隔绝了,使得销售的环境易于单纯化。他也喜欢加拿
大,因为那里人口不多,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
记得有一位主管说过,事前调查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能够缓和因新产品
所引起的热情,以免部属们兴奋得太早,因为这股冲劲还得留待调查以后再
发挥出来呢!
●2。把握时髦产品的销售期●
推出新产品是困难的,尤其是时髦性产品,其困难将较一般产品难上数
百倍。因为时髦产品不能永远流行,它会突然崩溃,正如它突然流行一般。
“突然间,呼啦圈消声匿迹,再也没有人上门洽购。”
黄奥公司产品副总裁吉尔士毕回忆1950 年呼啦圈热潮突然冷却的情
形,他不禁发出上述概叹。他解释说:“当你造成一般热潮,许多人会一窝
蜂跟进,直到呼啦圈热潮消失,但是本公司的呼啦圈专利权还未发下。因此
只要有塑胶成型机的人,都可以与我们竞争。”
曾贩卖二千万到二千五百万个呼啦圈的黄奥公司,现在仍在加州珊盖保
尔工厂生产呼啦圈。但其销售量永远无法回复到二十年前的最高峰。
吉尔士毕回忆说:“我们曾拥有三座工厂——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各
一座。纽约的市场竞争性最大。曾于大家抢制呼啦圈,市场一下子饱和起来。
需求情况在短短六天内完全改变,在第一天,人们不停地涌来,不惜任何价
格要求购买呼啦圈,六天后,你却无法推销呼啦圈了。”
当公司全力产销时髦产品时,所冒的风险之一就是需求突然下跌。根据
定义,时髦是一闪即逝的幻想——一种在短期间突然风靡全国或一部分人口
的一种狂热。
正如突如其来,时髦产品会一下子失去其吸引力,有许多例子显示,会
完全消失。(如曾流行一时的尼赫鲁夹克。)
时髦具有各种形式和发展出各种程度的持久性和风靡性。但均具有共同
的本质——如新奇、价格大众化以及不可捉摸性。但即使借时髦产品发财的
人却经常为其成功而迷惑不已。
▲宠物石兴起
毕利博士观察到,发展新产品必须针对消费者的“急切需要”。“例如,
由于愈来愈多的妇女重新出来工作,我们对简速食物作了许多研究。她们需
要能使她们快迅烹调晚餐的食物。“汉堡快速食品”即针对此种需要而被推
出,“汉堡快速食品”使她们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内把晚餐弄妥。单份食
品,如各种汤类和罐头,可使家庭各分子独自“料理”其饮食,而不需劳烦
母亲。这就是食品工业针对妇女角色改变所作的改革。”
▲市场的挑战
要插足某种销售看好的时髦产品,最典型的策略就是各方面作大量的竞
争。西北大学的李维博士指出:“一般而言,人们均未注意到实际需要。在
未有精确预测指出某种产品会销售上升之前,谁会大量制造某种产品?通
常,需求在暂时得不到供应,人们在商店中找不到所要的物品。然后厂商们
大量推出,迅速地市场充满这种产品。”
未能把握时机会将导致货物滞销。李维博说:“一刹那到处风行,但当
热潮过去,谁还要赶冷门?这个时髦游戏也就落幕了。”
“有些例子显示,时髦热潮也就是试验时期。但假如这些时髦产 品能满
足某些较长远的需要动机, 那么为什么不会再次流行呢? 如滑板
(Shteboard)之再度流行,就是因为改换了宣传方式。”
印地安那州一家非食品贩卖公司的经理薛维里说,该公司专门在超级市
场中陈列货品作推销,他们是依靠“试销”这种方法。他说,“我们首先会
推出少量产品,假如销售良好,则大量推出。”
薛维里说:“我们在去年最大宗的生意,就是一种以活结绳子连接门柄
的小装置。我们几乎错过这个好生意。我曾以为不会有人买这种小装置。但
这种产品销售非常好,妇女看看盒子上的照片说明。决定买回家。一共卖出
1600 万具,但我猜测其中1800 万具躺在壁橱内——没有拿出来用。”匹茨
保安哥商品公司的副总裁雅杜笙相信,电视广告和价格方面的竞争抬高了这
种小装置的销路。
当安哥公司要决走推销某种产品时,雅杜笙说:假如这种新产品与已开
发产品类似或可取代之。“我们可凭经验找出其有主要价值之处。”他又说:
“假如是新牌子,假如有时间则会尝试或冒险推出。我们都是冒险专家。”
皮里兹表示,“打算模仿畅销产品的公司,其希望通常是依赖直追原先
产品情况的能力”。他又说:“微波炉是每一家庭的必需品,因此即使该厂
商仅能得到5%的市场,但仍值得厂商挤进这个市场,而其利润亦非常可观。
但根据大多数例子,这是短暂利益的生意,而且只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