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升职记-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一惊,“嬷嬷,你说薄姑娘她······”

刘嬷嬷叹道,“姑娘,薄氏的身世让姑娘联想到自身了吧?顾而已己度人。可她不是姑娘,人家自有别样心思。”

黛玉一愕,她确实起了同病相怜的心,又感叹自己比人家幸运百倍,光顾着对人家好了,没往别的地方想。

黛玉其人,善良纯真,但绝不傻,这些年嬷嬷也没白教。她心念一转,想起薄氏从未言去,微微叹了口气。

果然,次日薄婉儿便闹出事来。

她提出,自己眼下无处可去,无人可依,请求林家收留,她愿意做个针线上的雇工。这样自己有个着落,又不至于白吃白喝。

黛玉当然不肯让她做雇工。薄婉儿当即跪地求黛玉收容,边说边哭。

黛玉大惊。刘嬷嬷和紫鹃忙将薄婉儿拽起来,捂住她嘴,才没惊动驿站里的其他人。

思及刘嬷嬷的话和自己的怀疑,黛玉遂应下了,但言明在先,薄婉儿随时可以自由离开,也没和她签契约。暗里让人盯紧她。

平静了一日,第二天晚上,薄婉儿被人发现在屋里悬梁。好在救得及时,无大事。

黛玉吓得心跳不已,问她何故,却又不说。

问的急了,大哭起来:想不到我一个官家小姐,只因没了父母兄长,落到了这个地步!生有何欢?不如与家人泉下团聚。

黛玉努力懂脑筋,把薄婉儿尽量往坏处想,得出一结论,人家不是要做雇工,她这是逼林家给她个正经名分!

从找不到她姑妈那一天,人家可能就开始筹划了。一步一步,慢慢逼近。

弄出了这些动静,林家如果将她送回原籍,她随便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林家就会落个对故人无情的名声。再说出曾经被逼得自尽,二叔还不得被人骂死?士林之中,最重视这些了!

这样的人一旦缠上,估计很难甩得掉吧?

林岳不在,黛玉和嬷嬷在一处研究。研究半天发现,除非找到薄婉儿的姑妈,要不这块儿烫手山芋是扔不出去的。

黛玉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儿,自来在林家后宅少见这个。薄婉儿又是她喜欢同情过的,思来想去,心里难受的很。于是写信给唐果,跟她诉说烦恼,又反省自己做事不谨慎,给二叔添了麻烦。

唐果放下信,考虑怎么办。

薄婉儿想嫁给二哥?可二哥订了婚,马上要娶亲了呀。

做从一品官员的侧室······

嗯,她那样的身份,再凭借她哥哥的关系,倒是能和正妻称姐妹,被叫一声二房奶奶的。不过说白了,还是个妾而已嘛!虽说是个良妾······

这女人咋想的?闹心!赶紧送走!被二哥的政敌知晓,耍些手段,二哥的名誉肯定受损!

唐果让人召来雁翎。——皇帝为了唐果做事方便,又分给她一批直接听命的暗卫。其中有专门刺探情报的,头儿就是雁翎。

“给主子请安。”

“免了。雁侍卫,咱们的人查一家人家的下落要多长时间?”

“回主子的话,得看掌握多少线索。”

“姓名、籍贯和原住址都有。”

“回主子的话,十日之内。”

“那好极了。”

唐果给黛玉写信,让她把薄婉儿姑妈家的资料交给送信人。

只有找着她姑姑,她还能赖在林家不走么!

第两百零七章:贾家闹剧

唐果化身为知心姐姐,给黛玉去了封长信,打发雁翎派得力的人送过去了。

世事人情需要个人慢慢体会,林黛玉的成长过程别人只能参与,不能代替,薄婉儿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音,唐果知道着急没用,便关注别的。

皇帝已开始指婚。

皇帝推出的一系列配对,让朝野内外好一顿揣测。

宗室方面,满洲贵女、蒙古秀女、汉军旗美人各占三分之一。几个家室显贵的汉军旗秀女均坐到了嫡福晋的位置。

皇家更是复杂些。

直郡王胤眩募谈=桶嘶首迂范T的嫡福晋,俱是他们娘自己选的那个。这两件事,消息灵通人士事先就知道了,没啥大反响。

皇帝指了舒舒觉罗·霜儿做七皇子胤祐的嫡福晋,朝野上下震荡不小。舒舒觉罗·章翰是革新派中坚,皇上这个安排含义深远哪!无数人为此动起了脑筋。

除了正式之外,太子、胤祉、胤禛、胤祺各得了皇帝指的一个格格。

宋妃在禁足期间,本是接触不到秀女的,她请求佟佳贵妃给圈了几个人选,自己从中挑的伊尔根觉罗氏。此事被皇上知晓,感动于她的慈母之心,提前将近一个月解除了她的紧闭。后宫里因此又毁了几个帕子。

但皇帝没采用容妃和宜妃的选择。给胤祉指了个书香气很浓的汉军旗美人,给胤祺指了个摸样清秀、性子爽快的蒙古秀女。

皇帝给太子指的是郭尔罗斯氏,镶白旗:给胤禛指了个西林觉罗氏,正白旗。这两人出身不高,父亲俱是四品武官。

这样的安排再次引起极大的震动。因为这两人的家族,都是多尔衮的铁杆支持者。

当年,顺治皇帝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名将多尔衮削爵,黜宗室、毁坟、没收财产,原本支持他的宗室贵族、他亲自统领的正白旗、镶黄旗将领,纷纷受到株连,被排挤打击。多年来,这些人一直为多尔衮抱屈,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子孙,与朝廷离心离德,暗地里没少搞小动作,成了大清朝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直到清俄战争爆发,当今皇上果断起用了其中的不少人,这些家族才渐渐重回朝廷。

眼下皇帝与他们联姻,代表了什么呢?

男人们忙着分析政治走向,德妃却被皇帝对容妃的称赞和皇帝给胤禛指女人这事打击到了,呆坐了一夜。

闹心的不止她一个。

惠妃想要指给八皇子胤禩的格格泰氏,和另外五个秀女一起,被撂了牌子。又各自杖责四十,赶出宫去了,罪名是多言。这事狠狠的扫了惠妃面子,甚至有传言说她对养子不慈,挑了那么个多嘴多舌的女人,摆明看想看笑话。惠妃大怒,底下又是一番暗斗。

宫里的是非永不休,唐果只当是看戏,懒得猜是哪位娘娘出手。

因为还没被引见,皇帝也不知秦氏长啥样,唐果略有遗憾。但很快就被来自贾府的信息转移了注意力。

眼下京城房价大涨。

原本房价比较低。二百两银子买套精致四合院不是问题。只是由于一干权贵家族迫切的换房需要,导致房价虚高了。

贾府买房是个麻烦事。

合适的房子不大好找,他们家人口太多。况且,贾赦是一品官,贾政是五品官,各有相对应的住宅标准。史太君尚在,当然不能分开住。

原本在荣国公府,贾政一支住了正院荣喜堂。

贾赦憋了这些年的气,终于可以借着搬家一吐为快了。扬言说买了新房,他一定要住主院奉养母亲。

贾政放了外任,离得远,不能代表二房发言,贾王氏却不是真正吃素的主儿,话里话外抬出宫里的贤妃娘娘,寸步不让。跟孝顺无关,史太君是贾家最有钱的人,二房得坚决把住。

史太君稳坐钓鱼台,像往常一样,借大房的势打压够贾王氏之后,来了个一锤定音:按原来的样子办!

谁知没定住。

贾赦当场驳回去:“老太太,论长幼、论官职,没这个道理!莫非老太太想让外人看贾家的笑话?我们大房忍让了这些年,也够了!老太太若一意孤行,咱们便就此分家!请老太太把财务打理清楚,给咱们分了吧!到那时,您爱跟谁过,儿子不拦着!”

史太君大怒:“逆子!有我在,且轮不到你当家!”

贾赦冷笑一声:“妇人讲究三从四德,老太太夫死从子才是正理!不然,儿子便要将此事交与族中,辩一辩什么叫长幼有序!再上折子问问皇上,是不是生出个女儿当娘娘,兄弟就比哥哥高贵?能罔顾天理伦常!”

史太君又急又气,往后一翻,倒了。

晕倒解决不了问题。

贾赦这回铁了心,半步不让。

史太君能打的牌不多。

事情真拿到明面上,她说不出理来。

只能以势压人。

史家两侯和黛玉都不在京城。王子腾因为王仕之事,当即骂走贾琏,过后又写信责问贾家,王氏这事无法找哥哥撑腰,人家懒得搭理她。

英武侯夫人佟史氏以及史太君的一干老姐妹上门探病,啥事不当。邢夫人在旁边瞧着,面上恭敬有礼,转过脸便撇嘴讥笑。

客人送走,最常替史太君跑腿的贾琏,立刻被他爹一顿板子差点儿打断腿,哪儿也跑不了了。王熙凤刚跟史太君诉完苦,便被正经婆婆叫过去立规矩,邢夫人狠狠发作了王熙凤几顿,半点儿脸面也没留。

史太君啥招没有。

贾赦和贾政不同,根本不吃她那一套。

想要回南?可以!分了家再走!

老太太的体己?笑话!那是我贾家祖辈传下来的东西!

老太太莫要忘了,七出中有“窃盗”一条。儿子给您讲明白,“窃盗”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在家内。妇人根本没有私产,她的一切,包括娘家的陪送、馈赠,都是夫家的!得交给婆婆才是正理!您年轻的时候做过媳妇,这个道理应该懂的吧?您哪来的私房钱?不过是代我贾家保存罢了!您要上哪儿都行,儿子素不招您老人家待见,也不跟着碍您的眼,自有二弟和宝玉随着您去。但是,在您走之前,把我贾家的东西算清楚,分明白!

史太君一天发好几次昏,这辈子头一回这么挫败。

老太太到了关键时候,一点儿也不能给自己撑腰!

贾琏两口子相对苦笑,王熙凤想起秦可卿说过的话,后悔的要死。自己怎么就没早点儿想明白呢?仗着老太太疼爱,想着姑妈靠不住,老太太总要好些,遂一直抱着老太太大腿不放。没想到,到头来还得被自己公公婆婆收拾折磨,老太太靠不住!

贾琏夫妇围着史太君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史太君心里越来越没有底。这样的贾赦,太不寻常了!

使人暗里一打听,才知道贾赦如此强硬,原来是有了后台。他跟贾珍以及另一帮子武将,最近与直郡王的亲信们密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