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养儿记-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三个小丫头,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尤其还在古嬷嬷手下,想来方知院子都没有机会,更别说接近三个孩子了,就这样,第一次与侯夫人的交锋以完胜告终。

方知又进山一次,不仅抓了两对鹿,还收获两棵树的果实,回到家后,这些干果让二哥帮着掩护装入麻袋中,第二天王财来便带着王铜来,将这些干果送往县城。

鹿群已经发展到了四对,不知明年能下多少小鹿,但是目前生活的很好,没病没灾的,活蹦乱跳的很能吃。

还有五六天就要到十月十五了,三个孩子翘首以盼他们的老爹,毕竟这是第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尤其是小包子,想到能跟爹娘一起过节,就激动的难以自持,用他的话来讲:“许多年都没有好好过节了,尤其是现在,买什么好吃的都没人再敢来抢,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美美吃上一顿。”

而豆包儿则兴奋地眯起大眼,喜滋滋地向往道:“终于能吃到月饼了,”原来都是大勺舅舅在跟他说月饼怎么好吃,他一直没有吃过,毕竟在山上,土匪下山不容易,山上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做月饼吃。

方知听到这话,心疼的不行,就准备好好给孩子们做点月饼吃,前世月饼馅很丰富,而这里的月饼却只有白糖和枣泥豆沙馅儿的,所以她决定增加五仁馅,太特殊的馅,怕自己手艺不行,做出来不好吃。

第179章 操心

王财来回王家村并没有将栋子接来,老娘和大嫂听说要栋子去王家村读书,就齐齐的舍不得落泪,王老太知道后,气呼呼地来到老大家,进门就劈头盖脸地将祁小念和张惠训斥一通,大手一挥,等过完中秋节后,就让王福来将栋子送过来。

京城来的小丫鬟因为没有主心骨,倒是变得老实听话,但是古嬷嬷还是建议让方知早点给孩子配备丫鬟和小厮,这样名额占下,京城那边也不会塞人过来,而且用自己准备的下人也安心。

方知没有想过家里要安排下人,别说地方不大,住不开,就是在她的意识里,觉得家里住着外人,不仅麻烦也很不方便,加之不想让孩子被伺候的什么都不会,动手能力极差,到时遇到点什么事,只会哭的份儿。

这点她是在末世看到的,农村的孩子,生活家境不好的孩子,遇到危险反应极快,会躲会藏会跟着大人身后逃生,而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则傻傻的张着嘴大哭或是尖叫,狂喊着要妈妈,所以有了这样的认知,她便在教育孩子上面,主张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动手,尤其是制作武器上更是如此,这也是她在末世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她在潜意识里,总担心有一天会遇到危险,或是发生灾难,所以要让孩子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由于方知不怎么同意准备丫鬟小厮,古嬷嬷很是着急,便让许晚帮着劝说。

方知听说许晚找她,以为是她与二哥婚事上有什么不好说的呢,便急急地来到许晚家里,询问有什么事儿?

许晚就将孩子身边要配备人的重要性说了,不为别的,只为安排的是自己人,卖身契在手里握着,好掌控这些下人,另外,孩子们一起长大也有感情,会相对于别人来讲更忠心。

方知知道许晚是为了她和孩子好,加之听许晚说,京城里的贵人长辈都有给晚辈身边安排人的习俗,便同意古嬷嬷去买下人,不为别的,只为不想给侯夫人将人塞在孩子的身边,名额被占,侯夫人在塞人进来也好打发了。

只是说到糖包儿的丫鬟上面,许晚叮嘱古嬷嬷要选年龄合适的,方知不懂这里面的事儿,便问道:“怎么?年龄很重要吗?”在她的意识里,觉得大一些的女孩更好,最起码会帮着洗衣做饭。

古嬷嬷笑着道:“给小姐选丫鬟年龄很重要,第一是为了陪着一起长大,第二是能跟着小姐一起出嫁,年龄小了不会照顾人,年龄大了中途还要换丫鬟,尤其是出嫁前换丫鬟是最要不得的。”

“也是,嫁到婆婆家,没有贴心的丫鬟做帮手,到时不好站稳脚根,”方知受教地点头道。

许晚用帕子捂住嘴低低地笑了起来,方知不明所以,疑惑地问道:“怎么?我说的不对?”

古嬷嬷便笑着解释道:“陪嫁丫鬟不仅仅是帮手,还有就是要帮着出嫁小姐固宠的,也就是娘家给配备的通房丫鬟。”

“什么?”方知气的拍案而起,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女儿出嫁,娘家竟然主动给预备小三儿,还不是一个小三,要是这样的话,女儿一辈子还不得憋屈死。

许晚白了她一眼道:“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都是这个规矩,而且是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再则说了,娘家不准备通房,婆家也会早早准备的,与其跟婆家那边的通房姨娘争宠,还不如娘家这边自己预备下来,最起码手里有卖身契,不敢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儿。”

“不嫁不嫁不嫁了,什么狗屁规矩,这不糟践我女儿一生吗?这样嫁过去能生活幸福?每天什么事都别干了,只在后院跟那些女人争斗了,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方知遥远的记忆开启,她想起了末世来临前曾经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还真是这样,古代女人一辈子困在后院,每天要做的就是费尽心机的争宠,难怪呢,难怪男子一个个的都是大男子主义,难怪都在女人面前吆五喝六的。

许晚和古嬷嬷对于方知的话没有惊讶,因为在农村都是一夫一妻,只有有了钱,地位变了,或是妻子没有生下子嗣,家里才会纳妾,至于通房这个角色,那就根本不存在。

古嬷嬷此时更感觉到许晚的选择对了,嫁给王财来虽然地位低些,但是没有乱七八糟的女人夹在中间,省了多少的心啊。

“在村里是一夫一妻,有了地位的,可都是三妻四妾的,你们现在是侯府的二少爷,你丈夫还是四品武将,地位这么高,灵儿嫁的自然不是一般人家,到时总是要按照规矩办的,不嫁一说,也就是你一时的气话,女孩子哪能不出家呢?”许晚白了方知一眼道:“好了,孩子还小呢,你早早给她挑个女婿,那种知根知底的,还要对灵儿用情极深的,到时他自然会为了灵儿而主动拒绝。”

方知气的在地上来回的转圈儿,脑子里全是灵儿被那些女人欺负的样子,心中的怒火无处宣泄,不过许晚说的对,只要提前培养个女婿就行,还要将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思想灌输在他的思想中,这样从小受到这思想的荼毒,加之与灵儿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到时便会守护这珍贵的情感,对女儿忠贞不渝。

哎呀,做娘的真不容易啊,这么早就要操心女儿婚事儿了。

古嬷嬷见方知终于同意了,便带着个小丫鬟去了镇子上找牙行,看看有没有顺眼的小丫头小小子,准备给小包子和豆包儿每人配上两个小厮,给小灵儿配上两个七八岁的丫鬟。

其实按照沐侯府的定制,这些人数都不够,可是要是买多下人,那排场可就大了,在赵家村实在是太显眼,说不定会有什么不好的流言传出来,先买这几个下人培养着,成为孩子们可以信赖的下人后,即便送来下人,也都靠不上前去。

第180章 买人

听到老娘要给他们配备下人,小包子先带头反对道:“娘,弟弟被卖,咱们有多心痛,怎么能助纣为虐,帮着人牙子买卖孩子呢?”

方知觉得小包子的思想真的是很高尚,刚想先表扬,就听他接着道:“买人不好不说还费钱,听沐叔叔说,下人都是要发月银的,咱们家的钱都买地了,一年的收成多少不确定,这样可是又无形地增加负担了。”

糖包儿话不多,直接拒绝:“我不要丫鬟伺候,麻烦。”

豆包儿则摇头晃脑地学着唐书生的样子道:“夫子早就说过,若想生活好,勤劳、节俭、存银子是三件宝,娘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咱们家才会越来生活的越富裕。”

好吧,方知头疼地只好将下人的重要性说了出来,当然也暗示京城那边派来的下人不可信,要多多提防,这才让小包子和豆包儿接受即将有下人伺候的新鲜事儿。

只有小灵儿还是坚持自己不要丫鬟,还表明自己什么都会,不用人伺候,不过假如给她找能跟着她一起打猎的丫鬟,就勉强能接受。

方知突然感觉的自家女儿是不是太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儿了?这样的性子以后出嫁,定会将婆家后院闹的鸡犬不宁的,哎,小包子的抠门性格还没有完全改掉,小灵儿这暴力的性子还要改变改变,只有豆包儿还算正常些。

刚这样想着,就见豆包儿又学着唐书生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在给小包子背书,老天啊,怎么跟唐书生那般像的,方知气的又将唐书生骂了一通。

唐书生因为立功,原本想在军队里混来着,却被调到京城北镇抚司成为副千户,此时他正在卫所里训练士兵,突然打起喷嚏,还是一连打了好几个,旁边的下属神叨叨地道:“副千户,应该是谁念叨你了。”

谁?在京城没有多少熟人,谁能念叨?最后他笑了,这世上常常念叨自己的也就是豆包儿,想到豆包儿他一脸的温柔。

下属见到他这般表情,吓得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这个副千户平时跟夫子似的,对谁都板着脸,众人不怕被罚而是怕他一脸严肃的教育人,那话说的就跟念经似的,听不懂不说,那长时间的唠叨谁也扛不住,今天是不是又想到要给谁上课了?

古嬷嬷在镇子上没有挑出优秀的,便让王财来带着她去了一趟县城,这才将人买齐。

四个小男孩两个男孩七八岁,另外两个男孩则才六七岁,都是面黄肌瘦的,穿的衣服破烂不堪,尤其是那小手,跟原来小包子他们一样,黑黢黢的,满是冻伤的疤痕,其中一个小男孩没有鞋子,光着小脚丫,脚上还带着些被石头硌破的伤口。

两个女孩都是七八岁的样子,穿的要比男孩们好一些,虽然也是补丁摞补丁的,但总算是没有露出里面的肉来。

最大的男孩也姓王,今年八岁叫王六,但不是王家村的,而是在南边,具体在哪儿他已经不记得了,只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