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国倾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诩认真地看着慎言神色,长长吁出口气,“这可是真想明白了。朕不要一个死士,朕也不缺死士,你的才干和能力,才是朕在朝内最大的助力,无须妄自菲薄,更不该轻贱自己。明白了这个,才不枉朕对你青眼相待。”

慎言亦动容,郑重点头,“属下定不负陛下厚望。”

刘诩拍拍他手臂欣然。带着人回到软榻边,示意躺下。慎言没坚持,仍俯爬下来。两人话说开了,心里都轻松,相视释然而笑。

“昨天你要谈什么公事?”刘诩趁着人去传御医的当问。

慎言怔了怔,迟疑道,“也就是……隐营这些日子的安排……”

“喔,你处理吧,朕不过问。”刘诩听是这事,摆手示意不必报备了,“那朕就先说点公事吧。”

慎言当面说了谎,有些慌,掩饰着笑笑,“是。”

刘诩掸了掸袍袖,“说说朝局吧。现如今里的六司,尚书、侍郎都是老师的人,朕是一个也使不动。”

慎言皱眉点头。

“如今你荐上来的那些人,朕派蓝卿都悄悄接了来。这些日子忙着择出贤能,最出色的几个,便都赐了候补中郎令,其余的朕斟酌着,给细细地安排了差事。还有几个人的用处,朕还没太想明白,要再琢磨琢磨。”

能在这么短时间,便可择能而用,安排妥当,慎言颇信服地点头。

“这次事若成了,六卿就从这里出了。”刘诩笑看自己的凝眉沉思着的铁卫,“将来朝堂里六卿都是你所荐,六司里大小官员,莫不以做你的门生为荣。”

这话挺重,慎言错愕一瞬,挺起上身,“陛下……”

刘诩笑着摆手,“朕不行那诛心之罚,你不用怕。”

慎言脸红。

刘诩敛了笑,郑重地看着慎言,“慎言,朕初登大宝,又与老师背道而驰,注定人员紧张捉襟见肘。朕是天子,赶着来效忠的倒是不少,可朕缺的是真正的才俊,是与朕一心的能臣。”

慎言抬目看到刘诩闪着光彩的眸子,心里有预感升腾。不禁收紧手指,几乎听到自己渐紧的心跳声。

“到时你可愿出仕,帮朕处理朝政?”刘诩殷殷地看着他。

慎言整个人剧震了下,继而垂头。

刘诩细致看他神情,“听闻你心心念念的是在朕功成之后,能卸职回乡,再不理这些俗务。不若再帮朕些时日吧。等有了能接过大齐的皇嗣,朕和卿一同放手,各归山林。可好?”

“梁党一倒,满朝皆是你的门生,权倾朝野倒谈不上,定不会有人再敢翻你的旧帐,朕也不许史官乱写。你有避世情绪,无非虑着那些过往,如今这样,也算是重新来过。可好?”

声声殷殷,让慎言一颗心抽紧又抽紧。

“可还有别的顾虑?说与朕听。卿早交付性命与忠诚与朕,朕必不辜负。”刘诩语气分外郑重。

“不是陛下想的那样。”慎言忙撩起眼帘,急切道。

刘诩默了。只拿眼睛看向慎言眼底。

良久,慎言微动。

“唯虑不能担此重任,不能给主上分忧。”慎言自榻上缓缓跪起来,拜下,一字一句,“臣愿呕心沥血,以报皇恩。”

刘诩松下口气。郑重起身,一手托起他手腕,欣然从广袖里拿出一枚私印,放进他手心里。

莹润通透的私印上,刻着“谨事宣德”四个篆字。于朝中处理政务时,便是相当于“如朕亲临”了,可司首辅大臣。

慎言望着手中印信,久久沉默。末了,缓缓握在掌心里。

“属下叩谢圣上。”

“称臣吧。”

“是。臣,叩谢圣恩。”慎言顺从改口,却听到心片片撕碎的声音。

两人手臂相挽便都寂静。只有行宫风指竹林声,悉悉索索,萧萧瑟瑟。

这君臣两人,一个是背离都城四面楚歌,一个是曾以艳色名动京城,这样的搭配看似不羁,细想又是那么切合。身份虽有差别,但过往同样不堪,也只有这样才能心意相通。决绝、狠厉、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的事,从不曾少做,因此互相明白,自然便包容。只是现如今,因为各自心中都有了比命还重的挂牵,因此不许再轻言死生。

慎言恋恋地看进刘诩幽深的眸子,出了这寝宫,从今而后,自己便不再能如此放肆地盯着她看。是臣,便要本份,从今而后,自己的使命便是要帮她守住朝堂。他将面临的敌人来自他还不太熟悉的四面八方,他必须马上做好心理建设,立刻投入这更残酷的战场。这一役,自己投进去的,是一辈子。战场上,自己一步也不能退缩。因为身后是他心中的挚爱,是他的主上,他的君王。

☆、誓忠

作者有话要说:  拖了太久,今天忙了一个上午,终于赶出来了。虽然只有这些,但聊胜于无。感谢大大们一如既往地等待。

御书房。

刘诩凝眉读一份战报。门轻响,一个执事太监悄步进来,“启陛下,主薄少史大人殿外候传。”

刘诩抬目愣了一瞬,反应过来这位少史便是当朝新封的慎言了。

修长的身影轻轻走进来,新着的二品暗红色官衣,让慎言看上去有些凝重,手里捧着一叠文稿,是今晨众臣上的奏折,他用了些时间理顺了,才在午后送进来御览。

等着一丝不苟地跪下行叩礼的人全了礼,刘诩用手指了指案头,示意。慎言依言轻手轻脚地把东西放下,又退后三步,谨然垂头,等着圣上垂询。

等了片刻,没有声音。慎言诧异抬起头来,就看见面前着的人正笑望着自己。

“呃……大人们奏事的折子……”慎言第一反应就是工作没做好。

刘诩摆摆手,“于外政你一上手就能处理得这样井然,朕甚放心。”

慎言张了张唇,垂头,“谢陛下谬赞。”

“哪会谬赞,朕就知道你能做好。”刘诩翻捡着慎言的工作成果,果然井然有序,备咨询而夹在奏折里的小纸条上,有慎言挺秀的字迹,言简意明,老练周密,刘诩点头,“果然是不同凡响。想当年,母后短短几年内,就一手把持了朝政,怎不是依仗着你的才能呢?”

慎言抬目看了她一眼,两人相识这些日子,刘诩还是头一遭直言他跟在平氏身边干下的事。

“于国事上无不尽心尽力,争权谋利只在机巧算计,始终保有底限,绝不动国本、不伤民心。母后这几年的行事与她往事行事判若两人,据朕看,多该是慎言风范。”刘诩幽深的眸子看着慎言的脸,字字清晰,“这样的你,幸而常伴在母后身边……”话里意思多层。

果然刘诩是最洞悉自己的人,慎言心潮一时澎湃,不得不掩饰地垂下头。

刘诩看着慎言微皱的眉,也凝起眉,“你明白的,昔日母后做下的事,你也早与朕坦言。朕没有再拿这个敲打你的意思。朕只是对慎言你还存些迷惑……这些时日时时观察留心你,倒是越觉慎言太过能干。推想你初入后宫的那番作为——不过刚出营的铁卫,便是最优秀出色的,也难能达到这个境界呀……”

“今日……朕心中才豁然开朗。”刘诩将手中那份战报轻送到慎言面前,果然见慎言只轻轻瞬了瞬睫毛,刘诩感叹,“上面的内容,你不看也知道了吧。”

慎言默认。

“西南首富竟能以家私巨资充做军饷,以一家之富,供养军需,这可是本朝前所未有的军民共举的大事。”

伸指示意慎言抬起头,刘诩幽深的目光就映进他眸子里。

“可供老王大军用半月的军粮啊。朕想过了。数量之大,纵是西南首富,纵是为救军前之急,也绝不敢冒着违大齐律的风险,所以,这事必有渊源。”大齐律,平常百姓,即使再富有,也不准屯这么多粮,更不准民间筹粮,违者抄家灭族。

所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凑出一个月的米粮,只有官家的人在幕后操纵,才可成功。刘诩一见战报,便猜到所为何人。如今看着挺拔而沉默的人,就这样立在自己眼前,又一次不得不在心里再次确认自己的判断,同时感叹慎言果敢的行动力和不凡的能力。

谈话已经入了正题。陛下赞他睿智,孰不知陛下才是睿智通透,他籍由此事要传达的讯息,陛下已经明白大半。

慎言动了下,撩衣摆,后退一步,缓缓跪下。

室内沉寂。虽然当初做了决定,就知道要如今天般面对,虽然众多曲折中陛下已经猜到,现今只剩一件事要自己亲口说清,但慎言仍觉异常艰难。习惯性地握紧垂在身侧的手,才觉手里全是汗。“臣……”他深吸了口气,声音仍很颤。

刘诩倾身慨叹,不忍,只得替他,“慎言本家便是西南这家豪富吧。”

“……是。”苦咽了十几年的秘密,被刘诩道破,慎言却感由衷肠轻松,感激地抬头,看了刘诩一眼。

“虽是豪富,但民不与官究的古训,想是还很刻守的,筹粮一事,现今有功,过后难保被言官翻捡出来,到时翻去覆雨,说不定就是抄家大祸,你本家不担心,你不担心?”刘诩探身问。

“臣……没什么可担心的……”慎言沉声。

刘诩摊手叹气,不由探身又追问,“你也不怕朕起疑心?”

慎言睫毛颤了颤,咬唇,一字一顿,“臣心誓忠,不计其他。”

刘诩扶案而起。好个不计其他。这么大的事,事前不报备,事后不申辩,众口铄金,慎言不会没虑到,只凭对自己的忠心便会让他如此坦然?

“能得臣子倾心依赖,舍弃身家也甘心的君王,古有几人?朕得卿,何其有幸。”刘诩动容。

如慎言、云扬乃至蓝墨亭等,能在自己颓势时,仍无条件地付出坦诚与依赖,自己不知从何而得的幸运。

“你……放心。”刘诩睫毛有些湿,伸手至慎言眼前,“朕承情了。”千言万语,能说出来的,也只这一句。慎言深垂着头,看不清眼睛,却只见他的肩猛地缩紧。

伸出的手悬在空气里,跪着的人并未起身,而是更深地伏下。

刘诩叹气。

“就如上回京都你自陷男苑获取信报的事,这回筹粮,你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思吧。”刘诩看着慎言,这个一心以赴死的决绝,替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