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许易容没弄好,明天再来吧。她脑子中翻出这个想法,不由失笑。原来净是别人候着她,今日轮到她等人,才知这滋味真是,七上八下呀。
走回去。见连升正候在门内。
“陛下,夜深了,可要叫人来陪您安置?”
“叫人?”刘诩皱眉。
抬目,见廊子里早候了几个男侍。几个年轻的男子都大约二十上下。皆着素色深衣,白色长衣皆滚墨蓝色包边,清新典雅。他们垂目屏息,跪成一排,候了有一段时间了。待陛下走近,皆深伏下身,缓声,“参见陛下。”
刘诩心里怪连升多事,不耐摆手,“不用。”
“是。”连升躬身。
男侍们鱼贯起身,垂着头慢慢向外后退着走。一个个皆身姿挺拔,形容秀美。
“慢着。”刘诩瞥了一眼,突然伸手点了一人。
“卿可留下。”
“是。”那男子低低地应,在原地跪下。
人退了干净。刘诩围着他转了两圈,“抬头朕瞧瞧。”
那男子应声,微微抬了抬头。秀眉朗目,不见得多漂亮,却是干净清新。尤其一双眼睛,清澈见底。见陛下对自己感兴趣,竟抬目冲她笑了笑,清新亮丽的笑意,象是一泓山泉,从这双眼睛里流淌出来。见之心旷神怡。
刘诩负手绕到他身后,仔细打量他背影。宽展的肩,柔韧的腰,虽跪着,却仍可看出身姿的挺拔。
完全陌生的一个人,却有她熟知的气息。
刘诩凝眉想了想,觉得光看,是识不透这小子的把戏。于是转到对面,探手,直接挑起下巴。
入手肌肤微凉,观皮肤轻薄,也不象是假的。
刘诩甚至下手在人家脸颊上搓了搓,没第二层皮儿出现。再无法。刚要泄气,却又突然发现那看似清新,不谙情事的清纯少年,微微发红了的耳垂和急急低下的,含着雾气的眼睛。
刘诩不禁哈哈大笑,开心道,
“扬儿,这下可真是逮到你喽。”
那男侍坚持了一下,奈何刘诩的气息笼着他,熟悉的感觉如此渴望,一经蓬起,再压不下。云扬再挺不下去,松了劲,不服气地跪坐下来。
“哎,陛下怎能见人就上手呢……”明知他现在还抵不过血煞……
“只说试试你易容的本事,又没说不能上手摸摸。”刘诩爱煞地把他拉起来。
“也不能光看这个。人家都是刚入宫的,哪经得起圣上这么又摸又捏,还搓……谁都得脸红。”云扬起身,不服气地顶了一句。
刘诩笑道,“既然赶着来侍寝,过会到了床上……不一样露馅?”
云扬气短,一提床上脸都烫了。
刘诩也不再逗他。只心疼地摩娑着他手掌心。上面的青紫印子还没消下去。
“其实……只要看看扬儿你的手,也识得破的。”
云扬赶紧把手收回来,“呃……尚老爷子带来的东西不够用,只弄了脸,身子和手还没弄。”
“好,下回弄个全身的。”刘诩笑。
云扬一句话出口,又让她占尽先机,只好咬唇。
刘诩伸手又捏他脸,嘴里仿似自语,“细皮嫩肉的,不像假的。”
“哎呀……”云扬失笑,“还能戴个面具不成?”
“到底怎么弄的?”刘诩刨根问底儿。
“要完全改变容貌是不可能的,只是依据脸上线条和肌肉走势,涂改些药水,有些地方加重些,有些地方白一些,浓暗一变,人就变了。再换换衣服,换换发式,若是没有胡子的,还可粘一些,眉毛粗细也可以顺手改一改。不过这些都不是首要的。”说到这个,云扬神采飞扬地扬了扬眉毛,眼里的光采亮亮的。
刘诩瞧得入了神,顺着问,“首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在于攻心为上。尤其是第一眼相见时,让她从心底认为你是别人,你就不会露馅了。不过是你一开始就存着心找破绽,我才装不下去的。”云扬展颜笑。仿佛在刘诩眼前盛开了一朵芙蓉花。
刘诩点头,“不单靠面具,扬儿的易容,还要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呀。”
云扬见她说得郑重,便知她在揶揄,也不回嘴,笑着问,“这回试炼,陛下认为可还行?”
“嗯。嗯。”刘诩点头,这个样子,带出宫去,应该可行的。
“西北等不得,你既准备好了,咱们明日午后,回云家省亲吧。”刘诩道。
“是。”云扬很正式的语气,却一边伸手搂住她,“谢陛下。”
刘诩笼在云扬清新的男子气息里,长长舒了口气。两人依偎着,同看窗外朗月。
“扬儿,好几日没去看你,……可好?”她仰头,盯着云扬眼睛。
云扬知道她意思,垂目笑道,“扬儿伤早好了。”
刘诩看着他不出声。
云扬展臂揽住她,低声道,“眼睛没看,心却已经看顾了许多遍。纵使远隔千山万水,亦不孤单。”
刘诩怔了怔。云扬这话,是在说她,也是在说自己吧。其实这话他早就曾以不同方式剖白过:云扬不担心,云扬不心慌,云扬沉得下气,心有灵犀,纵不见,云扬亦心甘……
刘诩回抱住他,“嗯,扬儿的意思,我明白了。”
云扬微微挑起漂亮的唇角,两人一齐抬头,看美丽月光。
……………………………………………………………………………………………………………………………………………………………
第二日。午后。
云宅。
云老爷子午睡醒来。
隔着纱帘,有个熟悉的身影,正轻手轻脚地筛茶。
“谁?”云老爷子撑着坐起半个身子,眯着眼睛往外看。
帘子一挑,露出他钟爱的小儿子灿然的笑脸。
“父亲,是扬儿。”
“喔。”象某个平和的午后,午睡后乖顺的小儿子奉上了一杯清茶。云大儒接过云扬手中的茶盏,喝了口。沁香入脾。
再低头,看着跪在床边,仰脸看着他的孩子时,他一下从混沌的睡意中完全醒来,“扬……扬儿?扬儿!”
老人惊喜交加,一下子全坐起来。
云扬吓了一跳,忙扶住他,“父亲别激动,起猛了看头晕。扬儿回家看您来了。”
云大儒丢下茶盏,抖着手捧起儿子的脸,仔细端详。圣旨来家那天,一身淡紫色的云扬在院中洒泪拜别的揪心,又映入他脑中。这些日子,每每思及,都心痛不已。
“扬儿,父亲以为活着见不到儿了。”老人一把把他搂进怀里,老泪纵横。
原以为父亲会问他为何不顾身份、不遵礼仪回家省亲,原以为父亲会立时拿出道德条框来约束他,谁知父亲竟一句也没问。只心疼孩子受了委屈。
云扬也忍不住,伏在父亲怀里,垂泪。
好容易止了悲声。云扬悉心侍奉老人喝茶,洗漱,又脱了鞋,上了床,替老人一个关节一个关节的揉捏,舒活筋骨。
云大儒看着小儿子,眼里全是欣然笑意了。
“父亲,皇上派扬儿去西北参理政事呢。”云扬轻声说给父亲听。
云大儒连连点头,“我儿可胜任。”
云扬腼腆地笑笑,“父亲谬赞了。”
云大儒笑。
“父亲,扬儿想求您件事。”云扬郑重道。
“喔?”
“您是大齐首屈一指的大儒,文人学者,无不敬仰。扬儿想请您给您在西北的一些故旧门生和大儒们手书一封。”
“做什么?”云大儒不解。
“扬儿此次去西北,除参知政事辅佐郡主外。最想做成的一件事,便是兴西北民间教育。”
云扬掰着手指道,“一来兴办私塾,教化稚童。二来,兴办书馆。当此时,西北已经涌进十万秦人……秦地是诗书起源之地,此回移民,多是挑重镇老城迁过来的,那里的人读书的多,读书好的更多。只是秦的朝廷多重出身,寒士想凭读书科举入仕,很难。但齐正值新朝,用人不拘一格,亦是求贤若渴的。孩儿想,若是秦的有识之士,能在西北入籍,有书馆可供他们继续深造,将来科举,也更便利。再者,西北的文人也不少,只是民生艰难,没有过多银钱进一步深造。民间大兴书馆,也可替他们铺一条入仕之路呀!”
云大儒明白云扬的意思。这些事情虽是好事,但难在一要银钱,二要有宏学大师坐镇。他沉吟道,“扬儿的想法,倒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只是……”云大儒有些担忧云扬的身份。
“既是好事情,扬儿怎能将它办砸了呢?”云扬笑道,“圣上那,扬儿会说清。”
云大儒放了心。赶紧起身,立时铺纸提笔就开写。
刷刷刷,龙飞凤舞的几封信挥就,“他们几位是西北大学者。手下门生中,亦有不少出色之士。你尽可带书信过去,有他们相助,何愁没有博学鸿儒来到各处坐馆呢。”
云扬珍视地收了。
云大儒一番心情起伏,只觉气血充沛,感觉病似好了一多半。一迭声吩咐下人准备晚饭。
家人多日不见老爷子如此精神,都喜气洋洋。
家中云逸在城外兵营。蓝墨亭出京公干。只祖孙三代和儿媳一人,用了晚餐。有云扬和小侄子一左一右逗老人开心,云宅这一夜,其乐融融。
……………………………………………………………………………………………………………………………………………………………
入夜。
云扬待老人睡下。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进房,才发现刘诩竟还在。
“呃?”云扬吓了一跳。
“陛下,您还在?”
刘诩掷下手中的书卷,又气又笑,“什么话。”
云扬吐了吐舌头,赶紧过来,“用过膳没?一直闷在屋子里?睡一会儿没?”
刘诩笑着揽住他,“你问这么些,我答哪一条?”
云扬愧疚地蹲在她身前,“对不住,只陪了父亲,忘了陛下。”
“哎。”刘诩叹气,拉他起来,“云大儒思子心切,病了这么久,是朕不对不住你们云家。”
云扬忙摆手。赶紧起身,忙着给她倒水烹茶。
刘诩倒是爱看他为自己忙活。怡然地靠在榻上,看眼前的赏心悦目。
“和云大儒谈了些什么?把他逗得,笑声我这都听得见。”
云扬一边弄茶水,一边抬头看她,“陛下可夸大了,云府宅子再浅,也不带鸡犬相闻的。”
刘诩咬牙探手,隔着矮案捏他下巴,“哪个是鸡犬?”
云扬一放松失了言,红着脸让她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