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论了半天倒让毕思国这个犟人得了渔翁之利。
不过常委们很快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毕思国是个很强势的人,谁去X省任代省长,做他的搭档合适呢?反正这个位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省的工作头绪那么多,而且X省还是个经济大省,省委书记和省长之间难免会有工作的不同意见和分歧,如果惹到了毕思国,闹不好就会影响自己阵营的稳固,因此常委们的心里都暗自选择了放弃这个代省长的位置。
杨建国没想到这次常委会能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俨然超出了他的预计,不过这样也好,代省长的竞争几乎没有了,赵平原出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杨建国偷偷的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林意德使了个眼色。
林意德心领神会,他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同意总书记的意见,不过谁去给毕思国做搭档好呢?这人既要有工作能力,还要有协调配合的大局意识,呵呵,我这里倒是有个很合适的人选,那就是A省的副省长赵平原同志,同志们可以议一议。”
震兴华心里明白这是总理杨建国点的将,对赵平原在A省的工作,震兴华也还算满意,因此他开口说道:“赵平原同志还是很有工作能力的,我看可以嘛。”
总理杨建国要赵平原跟江涛来京城的事,常委们并不知道,就是当初赵平原升任A省的副省长,杨建国表态支持,他们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一个副省长的职位分量不是那么重,没有必要费力的去争夺,引起各方的不满。
不过今天的常委会太过于诡异了,呼市的两个职位暂且不说,X省的两个关键职务却被两个中间派别的人给拿走了,难道震总书记和杨总理也放弃了吗?看不懂,实在是看不懂!
尽管常委们的心里感到别扭,但是举手表决的时候,还是都投了赞成票,国家的利益是至上的,只要没被别有用心的人占了先机,毕思国和赵平原的上位还是能接受的了的。
Y省的省委书记毕思国,今年有五十多岁,中等的身材,一副大众化的脸庞,但是他的眉毛很特殊,属于那种典型的剑眉,两道眉毛又黑又浓,斜着直刺出去,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毕思国是纪检干部出身,从基层一步步走上今天的工作岗位的,在他从政的几十年里,已经有几十个贪官、腐败分子被他毫不留情的拿下了,甚至他曾经有过把一个县的两套班子集体罢免的辉煌经历,当时在华夏国的政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此他也受到了前任国家总书记的接见和表扬,称赞他为“毕铁面”。
不过毕思国为此也得罪了很多人,遭到了排挤和打压,导致在仕途上几下几上,但是他的性格依然没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当初提拔他为Y省的省委书记时,也曾经遭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大多数的极力反对,最后还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书记出面干预,力排众议,毕思国才得以顺利上任。
毕思国上任Y省省委书记后不久,Y省就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乃至轰动世界的大事件——长平街事件。
K市是Y省的一个人口大市,但是由于辖区境内多重山峻岭,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K市跟缅国交界,中间就相隔一条大江,虽说江水滔滔,水势汹涌,但是还是可以用船通过,因此K市历来都是偷渡和走私、贩毒的重灾区,治安状况非常混乱,刑事案件频发。K市的群众对此很有意见,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毕思国到任后,针对K市的治安状况,立刻命令公安部门开展了专项的打击行动。毕思国的这一举措无疑断了很多人的财路,因此多个涉黑团伙开出高价要买毕思国的项上人头。
K市的长平镇自从改革开放后,有人趁机偷偷搞起了走私的生意,很快发了家,开始在镇上买地盖房,购买汽车。看到他人走私发财,在暴利驱使下,其他人也纷纷跟风而上,到最后竟然到了家家户户搞走私的地步,长平镇的也因此富了起来,一条长平街上豪宅、豪车比比皆是。
当地的政府和公安部门开始还管一管,但是到了后来,根本管不过来了,你总不能把所有的老百姓都抓起来吧。于是当地政府只好变通了办法,用罚带法,只要走私的群众被抓住,最多就是罚款了事。可是被政府处罚的那点钱,对于走私的利润来说,属于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走私分子易发明目张胆,走私之风愈演愈烈。
几年后,长平镇的走私活动,已经成了光天化日之下的产业,每年走私的数额高达上百亿元,偷逃国家的税款几十个亿,由于政府的放任,长平镇实际上已经属于无政府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枪支泛滥、吸食毒品、贩卖毒品也逐渐猖獗起来,每年都有数十人在长平镇被杀或失踪,因此有人戏称长平镇为M国的犯罪之都——华夏国芝加哥。
公安部门的专项行动在K市的其他地区很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长平镇却收效甚微,甚至发生过公安民警被贩毒、走私分子用枪*着赶出来的事情。
毕思国听到汇报后,大为震怒,立刻派了省里的工作组进驻长平镇,督导、指导打击贩毒、走私的专项行动。但是让毕思国没有想到的是,他派去的工作组却被长平镇的群众哄了出来,就连原先的镇里的大小部门的领导也一起被哄了出来。
为了对抗政府,长平镇的许多人家都购买了威力巨大的枪支,加高了自己家的院墙,有的走私分子甚至还在家里盖里了炮楼,安上了机关枪,整个长平镇俨然成了华夏国的一个孤岛,一个独立王国。
事情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毕思国知道不下手是不行了,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影响到K市的其他地区,乃至全省,引起巨大的骚乱,甚至变乱。
在Y省的省委常委会上,毕思国铁青着脸,当众拍了桌子,骂了娘:“奶奶个*,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长平镇,今天我要杀人,而且还不是杀一个,我命令Y省武警总队,全体出动,包围长平镇,不许人员进出,违者杀无赦!”
对于毕思国的做法,很多省委常委们提出了意见,表示不同意这么做,担心激化矛盾,引起民变,最好是上报中央,等待中央的指示。
毕思国的剑眉一挑,冷笑着说道:“同志们!你们醒一醒吧!现在已经是民变了,还用再担心吗?如果等中央研究决定了,恐怕整个K市都民变了,到时候恐怕掉脑袋的不仅仅是我毕思国吧?如果你们担心承担事后的责任,我可以在会议记录上签字,这个责任我来承担!如果谁在反对,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一并写在会议记录上,不过谁反对谁签字,等事情了解,有了结果,我侥幸不被撤职枪毙,我会第一个找你谈话,问问你的立场。”
毕思国把话说道这份上,这么绝,谁还敢有异议,于是他的建议被省委常委会通过。
当天下午,在毕思国的亲自指挥下,几百辆满载士兵的军车和几十辆武装装甲车就开到了K市的长平镇,几千名荷枪实弹的武警把整个长平镇团团围住了!
看到武警部队包围了长平镇,霎时长平街上一片慌乱,人们纷纷向家中跑去,没几分钟,原来繁华的街道上已经是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紧闭门户,窗口、门缝、炮楼上伸出了黑洞洞的枪口。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毕思国站在镇外,望着死一般寂静的长平镇,眼里露出了坚毅而又血腥的眼神,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安宁,他要杀人了,而且还不止杀一个!
二百九十三章 平定长平街(求收藏!)
(喜欢红尘的朋友请您帮老猿宣传!谢谢!)
武警支队的政委跑到毕思国面前,敬了个军礼,说道:“毕书记,我们是不是开始进攻?”
毕思国挥了挥手,说道:“先等一等,长平镇里还有些守法的群众,应该让他们都出来,老林,你命令装甲车开进镇里,用高音喇叭喊话,就说给他们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半个小时里,主动跑出长平镇的,我们都一概既往不咎,半个小时后,武警部队将会发动强攻。”
林政委转身刚要跑开,去下达命令,毕思国又开口叫住了他:“老林,把时间延长到一个小时吧,多给他们点选择的时间。”毕思国也不想看到有过多的人员伤亡,虽然这些人的确该杀。
不一会儿,长平镇里就想起高音喇叭的喊声,偶尔还有一两声枪响,毕思国给武警支队的林政委打了电话问情况,才知道是有个别的走私贩毒分子放冷枪。
这边毕思国又叫来了公安厅厅长,指示他安排充足的警力,给每一个主动跑出长平镇的人做好笔录和登记工作,发现有前科的,必须秘密的控制起来,防止他们在镇外滋事,跟镇里里应外合。
安排完了工作,毕思国不停的在原地来回走动,还不时地抬腕看看手表,显然他的心里也很焦急。这边的情况已经上报给中央了,现在中央还没有明确的答复。等会枪声一响,肯定有不少人会命丧当场,尽管毕思国主意已定,但是毕竟是人命关天,如果到时候中央真的不认可自己的行动,他的人头将会不保。
毕思国安排的宣传工作有了效果,也许是看到政府动了真格的,镇里的许多老百姓纷纷跑了出来,除了老人和孩子,也不乏有胆小的走私分子。
公安局的同志根据毕思国的安排,对跑出来的群众进行了登记造册,然后分别用车疏散到了K市的其他区县,做进一步的审查。虽说不打算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了,但是该弄清楚的事实还是要搞清楚的。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负责在镇里宣传的装甲车也退了出来,几千人就等毕思国和林政委的进攻命令了。
这个时候,公安厅长跑过来报告说:“毕书记,根据造册情况看,镇里的老百姓已经跑出了九成,通过简单的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