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自己的主将让长安百姓如此爱戴,那些牙兵们高高抬头挺胸,满脸与有荣焉的骄傲,而端坐马上的哥舒翰则是拱手抱拳,连连称谢。他这举动自然又引来喝彩声一片。
堪堪等两房马队将要到达楼门时,就见半闭着的别情楼中走出三个人,这三人的组合反差极大,当先一人身着白色束腰长衫,面容俊秀,风姿飘逸,而在他身后跟着的那人却是黑面暴牙,至于第三个更是奇怪,居然是个光头和尚。
只见这三人虽然奇怪,但早已是长安城中名人。刚才那些叫喊着“哥舒”的看热闹路人一见这三人出来,立时人群中就蹦出“状元公、黑面翟、狂僧”等等呼喝,而得彩声最响亮的居然是“狂僧”。
边向着热情的路人颔首致意,唐离侧身向翟琰笑道:“老翟,枉你平日以名士自居,今天该知道自己在长安的名头怕是连和尚一半儿都不如。”
“如今世风崇佛,有什么办法?若没有这颗光头,看还有几个人认识他。”面上故意做出一副不屑的神色,翟琰有意躲开了怀素几步。
怀素和尚见他如此,也不接口跟他斗话,只是双手合十,口中诵念佛号道:“阿弥陀佛!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浮名虚利,如雾露闪电,如梦幻泡影……”平日十年不念一句经的怀素在花灯高挑,车水马龙的别情楼前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儿,还真有几分脱凡出俗的宝相庄严。一时间,那些看热闹的路人多有相跟着双手合十的。而“狂僧”的叫喊声也愈发响亮,将状元公与黑面翟的彩声彻底压服的湮没不闻。
“跟这和尚一起就是晦气,阿离,下此有我没他,有他没我。”边说着话,翟琰边躲瘟疫一般拉着唐离闪过一边。
见他们这般斗嘴,唐离哈哈笑着向哥舒翰走去:“得哥舒将军大驾光临,别情楼真是蓬荜生辉。”边寒暄见礼,唐离招手之间,已有别情楼小二捧着托盘走上。
小二捧的酒有个名堂叫“下马杯”,乃是正宴时主人用于迎接尊贵客人的重礼。哥舒翰见唐离将要捧盏,忙先一步跳下马来自取一盏饮尽后拱手道:“不敢当状元公如此大礼。”
恰在此时另一支四人护卫的马队也已到别情楼前:“哥舒将军,来,我为你介绍今日的正主儿,朝廷新任安北都护将军,华州郭子仪。”口中说这话,唐离已携着哥舒翰向马队行去。
走到近前,不等人下马,唐离已随手取过小二托盘中的满斟的酒盏笑着奉于郭子仪道:“郭将军一路驰马辛苦,还请满饮此杯。”
正因为别情楼今日反常的包楼才引得众人揣测,随后见到哥舒翰,翟琰、怀素、唐离等人无不是名将就是名士,使凑热闹的路人益发的多了起来。此时这些凑热闹的看客见名动天下的状元公才子居然为郭子仪亲奉“下马杯”,而怀素等人也是在一边微笑迎候,一时议论纷纷,这马上人到底是谁?居然能得这些人亲自重礼相迎。
郭子仪也万没想到正当红的状元公会摆下如此阵势迎他,一时又是感念,又是微微有些惶恐,只是深谙世情的他,焉能受这盏酒?无奈他虽推辞的厉害,然则唐离却是坚毅如此,眼见纠缠太久惹来更多议论,无法可施的郭子仪才弯腰双手捧盏,将下马杯一饮而尽。
“好,好,好!”满脸笑意的唐离正要为下马的郭子仪介绍众人,就见他肃容行了个齐整的军礼,宏声道:“末将郭子仪参见副帅。”
“这不是军中,郭兵马无需多礼。”还了一礼后,哥舒翰才侧身对唐离道,“朔方君一度也曾划拨陇西节度帐下指挥,某军议时也曾见过郭兵马使几次,只是某常年驻守陇西,其实并不曾辖制过朔方军,郭兵马委实太客气了。”
他这解说之间,郭子仪已先后与翟琰及怀素和尚见礼毕,看他称呼时半点不差,显然是对这二人有过了解。至此,唐离愈发看出郭子仪心思缜密的一面来。
几人寒暄完毕,在唐离束手邀客之下,鱼贯向别情楼内走去,而随着他们一行人进入楼中,围观者的议论声也愈发的响亮了。
“原来是唐状元包楼,别情楼本就是他的产业,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看今天这几人,有哪一个不是名动天下的!今晚这包楼倒为别情楼平添了一份佳话,明天这事儿传出来,怕不是生意会更好!”
“这郭子仪到底是谁?好大威势!”
“管他是谁,过了今晚明天也该名动长安了,能得哥舒将军,黑面翟及怀素大师亲迎,更得唐状元奉酒,想不出名都难!”
议论许久后,直到别情楼中鼓歌之声响起,这些看热闹的路人才咂舌感叹着渐渐散去。
………………………………
郭子仪刚跨进别情楼,就蓦然听几声熟悉的战鼓声响起,随着鼓声愈急,就听一个浑厚的男歌而起道:
“扫净狂胡迹,回戈向故关。相逢唯死斗,岂易得生还。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关。不分十万户,岂敢望玉关!”
郭子仪到京已久,焉能不知别情楼底细,唐离为宴请他而包楼已是让他惊诧不已,此时耳听素日以轻歌软舞为主的别情楼竟然唱奏出这样雄健的曲子,他怎能不明白这是唐离刻意为之,一时心下的那份感念愈发深重了。
此后佳肴毕至,觥筹交错自不待言。郭子仪原本以为唐离如此身份却对自己倾心相交,必定是有所图,孰知这位主人只是谈笑劝酒,没有半点别的话语。
历时经两个时辰,宴饮方才完毕,郭子仪上马辞别之际,唐离轻抚着马缰道:“你我一见如故,可惜将军军务在身,此后必定聚少离多,阴山荒僻,将军又是统领新组之军,若遇艰难,还望能想到京中唐某,别的不敢说,到兵部替将军陈陈情,催讨一下军费也还是做得到的。”
目送郭子仪及哥舒翰先后乘马而去,对自己今晚宴请大感满意的唐离刚微露笑容,就见身侧的翟琰猛地一扯他衣襟,兴奋道:“走吧!别情,现在就去平康坊,你可别想耍赖!”
此后,郭子仪动身赴安北都护任上,随即哥舒翰领了陇西节度帅印后也快马回转河西,而唐离也静下心来会同杜甫,关关等人一头扎在新编《木兰辞》的操演上。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春衫褪去,长安城中番邦使节团越到越多,五月大朝会之期也已渐渐来临。
第一百四十七章…宫宴〈一〉
过太极宫、太液池,而如玄武门至西内苑。穿过繁花异草,人间仙境的西内苑,右经至德门过福建门,眼前出现的这座雄浑瑰丽、流光溢彩的大殿,就是大唐接受藩臣来朝、举行宫中大宴的所在——麟德殿。这座比后世故宫整整大了五倍的壮观殿宇,乃是凝聚了举国建筑名匠五年心血而成,既是盛世功业的浓缩,也是大唐威仪远播四海的见证。
麟德殿作为宫城最大的殿宇,自然有许多附属建筑,正殿左右的御仪楼及结邻楼不说,在此二楼之前,更有以回廊连接的东、西二亭。
为彰显皇家威仪,麟德殿的附属建筑也是以阔大见长。御仪楼及结邻楼作为文臣、武将等候大朝会的所在,而东西二亭的功用则主要是给准备侍奉宴会的乐工及各式支应人员准备。
开元、天宝间,大唐国力到达极盛,每岁五月的朝贡之期,至少有数十个藩国会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并贡献方物,而像天宝元年的那次朝贡,因是改元之年,前来朝拜的藩国并各羁縻州使团更是多达数百个,可谓是盛况空前。
每次大朝会之后,天子必定会于麟德大殿赐宴并演示歌舞,此时除了宫中教坊司奉应承差之外,各番邦使团也自带歌舞贡献,尤其是类似龟兹国这样的盛产舞乐之邦,其歌舞伎的人数竟是占据使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毕竟玄宗爱好音律是天下皆知,这些番邦小国或是羁縻州都希望能以这种方式赢得圣天子的欢心,而那些身怀绝技的歌舞大家也希望能在上邦天朝演示自己的技艺,并与大唐宫中教坊司一比短长,长而久之,每次朝贡后的麟德殿赐宴歌舞,便有了斗乐的意思。
此时,因为官职低于六品而无缘参加大朝会的太乐丞唐离正在东亭内检查各式“道具”。而一身农家女打扮的关关则是闭目养神,看似平静的她,却被微微泛着潮红的面颊泄露出了心底的紧张。毕竟在此之前,她的舞台仅仅只是一个僻远州府,而现在却要在天下的中心,九五之尊驾前表演歌舞。对自己歌唱并没有太多信心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她此次表演的歌舞形式更是前所未闻,所有的这一切压力加在关关身上,使她这段时间几乎是彻夜不眠,若非此事是由唐离操办,关关只怕早就承受不住这漫天而来的压力而逃离开去。
而关关身后,则是一百零八人的男舞伎,他们是大型乐舞《秦王破阵乐》的全套原班人马,只不过此次担当的任务却是为《木兰辞》伴舞。而在这些伴舞人员的左侧则是聚集一处的七十二名乐工,这些乐工手中的器乐虽然形式多样,却最以战鼓,金锣及胡笳居多,当此之时,这些鬓染霜丝的乐工们正埋头一遍遍熟悉着自己手中的工尺谱。他们心中清楚无比,自己能不能在距离最近的下一批“采访使”大名录中,就要看今天的表现了。
“给,擦擦汗!”将一应道具细细检视过一遍后,走到关关身边的唐离见她因为紧张,额头竟然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遂顺手掏过袖中的汗巾子笑着道。
抬头看了看唐离,再低头看了看那方洁白的汗巾子,愣了片刻后,因心神过度紧张以至于反应有些迟缓的关关才醒过神来,接过汗巾子擦了擦额头沁出的细汗,关关抬头看向唐离的那一笑看来也很有几分勉强。
“来呀!去回廊找内库奉应的公公要两樽葡萄酿过来。顺便再带包冰鱼儿。”回头吩咐了一句后,唐离才在关关身边的胡凳上坐下。
离开宴的时间尚早,陪着关关静坐的唐离此时却也不多说什么,等了片刻,已有内宫拨来支应的小黄门手捧黄桦木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中不仅有两只满盛着血红色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