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败得有种种的借口,因为那的确不是正常的战力表现!可是也无可辩驳,将帅无能,等于同军队的低劣素质,让人无话可说。

但是又必须得说,像刘锡、赵哲这样的所谓将帅,都是临战前才选出来的,政治因素远远大于军事需要,这都是在给自己挖坑,在表演自杀。

看一下结果,这一战给人的传统印象是西军惨败,一蹶不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错的,富平之战,只能算是一次击溃战,有两个标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金军没敢追击。

在这一整天的激战中,两军的战损率是相当的,甚至金军还要更惨重一些。夜幕降临,西军撤退,金军也成强弩之末,不敢再追;

第二,金军发现了财产,不愿再追。

他们在西军的营地里发现了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金帛粮草,战械衣甲,无其不有,那是四川全境百姓的5年税赋。

如此巨大的财产让抢掠成性,洗白了宋辽两国的金军都走不动道了,都争先恐后地跳进钱堆里幸福地打滚。富平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金军抢到了钱,占据了富平,而西军保住了实力,向西南退守。看形势,陕西很危险,但还有一线生机。西军还有陕西境内的北山山系、六盘山山系,如果能集中兵力扼守关隘,发挥山地运动战的特长,至少可以保住陕南和川北。

可这要有个前提,即节制川陕军政钱粮的张宣抚还能保持冷静。

这种时刻张浚还能冷静就怪了,据说拿破仑大败之后也破口大骂,报怨是手下们出卖了他、拖累了他,很是歇斯底里了一阵。

张浚怎么会例外。

他没有亲临前线,而是在距离富平大约200余里远的邠州等消息。结果等来的不是震惊当世的胜利,反而是一场大败。他很清楚败的是宋朝唯一的一支军团集部队,丢的是整个蜀川之地的财富,这样的损失,谁也承受不起!

要说张浚真是一位天生的大人物,当此危急时刻,他迅速做出了古今大人物们都会有经典反应。即——死不认错,归罪他人,迁怒泄愤。

他第一时间召集溃逃的西军将领们到他这儿报到,先把刘锡一撸到底。这一点还是很公正的,这位刘大公子实在是莫明其妙,富平激战中像是突然脑瘫了一样,呆傻傻地啥也没做。啊不,他至少升了面帅旗,尽管上面的字错了。

不提他的父亲,他连他弟弟的脸都丢光了。

接下来就是赵哲。这人还全须全尾地活着,身上啥伤也没有,败成这样,心理也没受损,面对暴怒的张浚时还头脑灵活,滔滔不绝地申诉他没犯什么错误。

……张浚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本想一刀砍掉就算了,这东西居然无耻到这地步,他没罪谁有罪?!张浚跳起来,顺手从身边抓过一根铁棍,夹头夹脑地就抽向了赵哲。

张浚亲手把赵哲的脑袋打得血肉模糊,昏死过去,之后拉到一个小土堆前,斩首了事。

杀人之后,张浚累了,他浑身酸软脑子很乱,也许还会用四川母语喃喃地咒骂,这个混账世道……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不靠谱的人呢?

刘锡、赵哲的确非常不靠谱,但这是谁挑出来的呢,这个,张浚是不会追问的。大人物们都活得很长久,这么较真会有害健康的。

为了健康,主要是心理的健康,张浚还得再杀一个人。他这么想时,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心有灵犀一样地说出了三个字。

——“我死矣。”

曲端,真是不知是什么原因,搞得他终于清醒了一次。张浚的确是必杀他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两人打的那个所谓的赌,也不仅仅是富平之战后,曲端的一些老部下叛国投敌,更重要的是曲端的号召力,这人如果登高一呼,很可能川陕变色。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太招人烦了,把人往死里得罪。像王庶、张浚、吴玠等人把他恨到了骨子里,为什么不杀他呢?

给个理由为什么不杀他!

之后的事情经过是,由曲端的原部下吴玠等人提供证据,张浚定案,曲端以谋反罪被处以死刑。死之前曲端先凝视了自己的爱马“铁象”一会儿,据说这只象很厉害,能“日驰四百里”,他仰天长叹说:“我死不足惜,铁象可惜。”

奇怪,难道张浚连他的马也杀了?还是说他再没机会骑这只象了,觉得自己可惜?无论哪一点,都暴露了他的混蛋心理。

一匹马可惜,他妈的李彦仙可惜不?整个陕州城可惜不?!

叹息完这只象,曲端又凝视了一会儿自己,导致了又一次的仰天长吁,说:“天不让我恢复中原乎?惜哉!”真是了不起,他是一位早已觉醒了的,明白自己历史重任的大人物。可是等他去恢复中原的话,是10年之后,还是20年之后呢?

富平之战明明检验出西军的战斗力绝不在金军王牌部队之下,缺的只是一个靠谱的指挥者,至于说什么10年、20年才可以成功……这是一句更加混账的话,吴玠、岳飞、韩世忠很快就将证明,击败金军几年足矣、眼下就足矣!

曲端的死法有好几个版本,著名的有毒酒、酷刑两种,这两种都离不开一个被火拷红的铁笼子。曲端被赶进笼子里,热得受不了,要求来点喝的,于是毒酒出现,他死了;酷刑版是曲端被关进铁笼子里,用蜡封住口鼻,锁上手脚,灌入烧酒,用烈火烤炙,导致五脏俱焚而死。

的确是很惨,这种惨法让他广受同情,说他死得冤,张浚杀他,就像秦桧杀岳飞一样的冤。这实在是太混乱了,得有多么强大的逻辑才能把曲端和岳飞摆到一块呢?

曲端从不服从命令,而岳飞面对召令,哪怕要放弃眼前千载一时的复国机遇,都会听从命令,两者有一毛钱的相似吗?

关于曲端,最后归纳一句话——他早该死,这样的东西哪怕再能打,也不能留。可以推衍,全民族都听他的,由他建立了不世功业,到后来也只会发展到他一人独大,那绝对是一个噩梦。

泄愤结束,神清气爽,张浚终于有心情看一下战报了,应该没什么事吧,金军的损失也很大,大家都需要喘口气,休息一下……突然间他跳了起来,什么,金军再次进攻,眼看就打到邠州了?!

不会吧,西军都哪儿去了?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来,在撸刘锡、虐赵哲、杀曲端之前,他曾经下过一个命令。令参战的5路西军各归本路。

这明显是个坑爹的昏招,把刚刚战败的西军分散开,正好被金军去一个个分别击破,还有比这更销魂的蠢事吗。恶果随之出现,迫于压力,环庆军的统制慕容渝投降了西夏,泾源军的张中彦、张中孚等投降了金军,陕西大地上局面已经不可收拾。

张浚当机立断,马上逃跑。

他先是跑到了秦州,再跑到兴州(今陕西略阳),眼看就要逃进四川了,他还是不停,终于一个幕僚看不过去了,把他拦住,告诉他,再跑的话川陕宣抚就只剩川没有陕了!

张浚终于停下,在兴州设立宣抚司大本营,派出大批的斥候,去招集被打散了的各种西军。这一次情况居然出人意料的乐观,人马逐渐汇集,他清点了一下,乐得合不拢嘴,太棒了,竟然有十多万人找到了兴州,回到他的部下。

……这消息更坑爹,富平之战时西军才十余万的兵力,各路本身几乎没有留守,这时从哪儿能再变出来十几万人呢?

这个不去管他,反正张相公是神奇的,他说十几万,那就一定是这个数儿。看重要的,这“十几万”西军中各路都有,唯独缺少永兴军。

不仅没有兵,连永兴军主将吴玠也不见人影。

限于条件,这时没人知道吴玠在哪儿,如果知道了的话,他们会吓掉一地的下巴,并且稍有点廉耻的话,都会无地自容,找个没人的地方反省去。

这时吴玠率领几千名永兴军士卒,冲破了金军占领的凤翔,沿陇山向南直奔关中西南方向唯一的险关要塞大散关。

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南郊秦岭北麓,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这里北加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要道枢纽,亦称崤谷。查史书,共有70余次战役发生在这里,如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也从这里入川。

可以说,这才是川陕之间的必争之地,张浚放弃了这里,去兴州建川陕宣抚司,纯粹是跑昏了头,外行到无可救药。

当宣平大败,西军蹉跎时,吴玠仅率领几千人的孤军深入险地,抢占这块最重要的关隘,尽显其战略眼光、名将风范。

当然,也有人不理解他。他的部下们就劝他直接入川,退守汉中,顶在蜀川的咽喉之地,那样不是更利于防守吗?

吴玠反对,那样太被动了。坚守大散关,会变成金军西进的一根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而怎样防守,更是个大学问,吴玠没去大散关的隘口硬顶着,他发现了一个绝妙的点。这个点在大散关的东边,也就是背川面陕时的右前方。那里四周陡峭,山顶宽平,是古兵家所称的“隘地”,即最理想的设寨防守的地势。

这块隘地,名叫和尚原。

地点选好,问题出现。防守的三大要素,地势、士气、粮食,吴玠只有第一个,剩下的两个一点着落也没有。比如士气,还没等金军打过来,有些人就私下里串联要发动兵变,把吴氏兄弟绑了送给金军当见面礼。兵变前夜,有人报告了吴玠。吴玠非常冷静,根本没追究到底是谁,而是在第二天时与所有部将歃血为盟,以民族大义感化,把危机变成了动力。

至于粮食,就很简单了,吴玠派爱将杨从义下秦岭重回凤翔,在金军的粮库里抢了整整30万斛,运回到和尚原。

做完了这些,金军的攻势终于发动了。



来的人叫完颜没立、乌鲁折合,分别是凤翔,阶州、成州的将领。他们是很有计划的,打算各自出兵,在大散关前集合,一起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