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我不要!”

秦霄双手同时摆了起来:“我不要这么多名头和官位,光抢眼了,却干不了相干的事情。带兵就带兵吧,河北道行军大元帅我也不敢当,顶多就只当个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

“大元帅你没得推辞了。”

李隆基坚持说道:“既然不设节度使,河北那边的军镇,我也要有个人统一管理。而且到时候推行扫清北狄的重大国策的时候,也容易统一意见。这项重任,你必须挑起来。整个河北道,数个都督府,全都由你来统一指挥。这样也好攒起了拳头打敌人不是?免得到时候都督府之间不服调谴,军令混乱,又要上书朝廷请示来、请示去,空费时间,贻误战机。你的品衔若是不比他们高一些,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我封你做太尉与镇国骠骑大将军,就是这个意思。”

秦霄连连道:“我说过了,我真的不要什么太尉和镇国骠骑大将军。这些空的名头,只会让我看起来像个泡沫,光鲜漂亮夺人眼球,却是没有分量。我还是干点实事吧。既然大元帅无可推托,那就大元帅与大都督吧!如果我没记错,幽州大都督府是上府,大都督应该是正二品吧?其他地那些都督府地都督们也还是比我低一阶。够了!”

李隆摇头苦笑:“宰相也不当了?”

秦霄哂声一笑:“我长年在幽州带兵打仗,不能参预国事,也不到阁部议事,宰什么相?不要!”

李隆基不由得对李重俊笑道:“三哥你看。这人真是死脑筋吧!哪里有带兵出征的大元帅、大都督不授加衔虚职的!”

秦霄笑道:“你不是前不久才裁汰官员精兵简政么?什么试官、员外官、检校官都撤了,还给我这么多虚职干嘛?我这个人,喜欢简单。那些加俸禄、加声望、听着漂亮的名头,不感兴趣。”

“好吧,如你所愿。”

李隆基无可奈何地笑道:“钦命河北道行军大元帅,主理河北道军国大事,授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兼幽州军行军大总管。嗯,就这样,行了么?”

“还不行。”

秦霄挑嘴一笑。气得李隆基差点跳了起来。

“我靠,你还想怎么样?”

李隆基居然扔出了那句三年未用过了的口头禅,让秦霄听来感觉一阵亲切。

秦霄笑道:“你别激动。我的意思是,我光棍一人去幽州,肯定屁事也干不了,我得找你要人。”

李隆基长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这个不用你说,我心里也一直盘算着了。幽州军重组,我听从了姚崇等人从长安寄来的上疏建议,就在河北地方招募兵勇训练。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士卒南北调动上蕃戍边之苦。左威卫大将军。自然还是李嗣业,他虽然重伤,但好在性命无虞。这个铁汉子不仅是你地好兄弟,我也十分的喜欢,这个你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没有异议。”

秦霄点头道:“不过,同样的话我还要再说一次。你这次在河北推行‘募兵制’,也是诱发形成地方割据的一个原因,你可要慎重。”

“嗯。我刚才也正准备说起。”

李隆基点头道:“这个我肯定会注意的。其实这几十年来,大唐地府兵制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源就是在土地的‘均田制’身上。接下来地几年里,我会着手解决均田制之下,大唐国内存在的一些土地问题。我中原是农业大国。如果土地出了问题,那可就是不好办了——这些是后话。先不谈。还是接着说我们地事情。”

秦霄道:“嗯,你讲。如果有我不满意的,我可是会不客气的指出来。”

“可以,事情就要这样商量着办嘛,军事上的事情,你也比我清楚。”

李隆基说道:“三年前我就说过了,我不忌惮你拉帮结派。事到如今,我依然是这样一句话。你用惯了的人,想要谁,我就将谁给你。左骁卫在薛讷手上损失惨重,差不多要全部重组。我将李楷洛给你。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但他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值得信赖。如果让他到幽州在你手下去办事,应该会有奇效。”

“好,这个人我满意。”

秦霄赞同道:“文职呢?其实我更关心文职组合!因为东北那地方我并不熟,而且我三年没有带兵了,许多事情免不得生疏。不明地理、不懂风俗、不懂敌情,是打不了仗的。”

“放心,我早安排了。”

李隆基自信满满的微笑起来:“范式德,你的老熟人,博学多才之人,两年前我就将他扔到了幽州,担任司马。他对北狄的语言风俗比较熟,可以给你很大地帮助。而且幽州府里,也有许多地官将可用,你到了就知道。另外,我还给一个最有用的人给你。”

“谁?”

秦霄心急追问。

李隆基笑了起来:“就是你经常指着他骂的‘老牛鼻子’金梁凤,金先生!这个老家伙的本事,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呵呵,行!让他当行军长史吧!”

秦霄心里暗自发笑。这个老道士,可以说是个精通五花八门、精虑深远、擅长诡计、精于谋略,简直就是个天生的军事天才,生来就是做军师的料子。

“好,没有问题。我封他为钦命河北道行军大元帅麾下行军长史,参同河北道军国大事。”

李隆基大方的点头赞同,接着说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次,我是狠下心来要打胜仗了。高力士你熟吧?本来这次一直跟在我身边的,但我将他留在了河北。我会任命他作河北道钱粮大使,专司供应你地粮草、军器、马匹与军饷。若是稍有怠慢饿着了士卒与战马,你就给我一刀砍了他,不用给我面子!到时候,我再换人!再不满意,再砍!一直砍到满意为止!这些话,我也是跟他说过的。”

秦霄点了点头,心中想道:高力士早些年就与李隆基关系密切了。在东宫的时候,就是詹事府主管太监,现在应该权力威望不小了吧?让他这样的心腹大太监在河北筹措钱粮军需,也足以见得李隆基的决心了。只是……真地想砍就能砍么?呵,话是这么说,砍了他,还不就等于是刷你李隆基的耳刮子!太监么,那就是皇帝地内侍心腹!

不过,就算是不能砍,有李隆基的这些话和这个“钦命”的头衔扔在这里,就足以吓死一片河北道的将官了,看谁还敢怠慢军务!

第373章 李隆基与杨玉环

李隆基接着说道:“只不过,你最倚重依赖的邢长风,这一次不能和你一起出征了。他现在负责重要的天兵监与崇武台,是抽不开身的。同样,统领万骑的万雷与担任皇城御率司中郎将的田珍,也暂时不能离了长安。但是,我会派桓子丹、石秋涧和你以前的十五个特种营部下,串领三百天兵监天兵,和你一起去河北,担任你的大元帅近卫队!”

“三百?”

秦霄一阵摩拳擦掌:“过瘾!虽然少了一个邢长风,也算是得偿所失了!”

李隆基微笑说道:“包括你的帅旗使、军医、厨子,我都还给你。你还有什么要求么?”

“有!”

秦霄叫道:“我的兵器铠甲呢?”

李隆基哈哈大笑:“这些东西,你去找老牛鼻子要吧!”

秦霄心中一阵痛快,三人都放声大笑起来。

三个大男人,笑的声音越来越大,居然都笑出了眼泪。驻守在道观门院外的石秋涧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他们从屋中的笑中里,感受到了一股澎湃的豪情与男人特有的那种恢弘义气。

秦霄发现,原来自己身上的鲜血,一直都是沸腾的!

当一个血性的男人,被牵动了民族情节,要横刀立马去抵御外族弘扬国威的时候,内心是那样的澎湃和激动!

三人大笑了一阵,纷纷伸手去挥眼角流出的眼泪。然后又彼此相视地一阵嘲笑。

秦霄平静了一下心情,然后说道:“三年前我离开长安的时候,将铠甲印信等物交回了朝廷,兵器送给了桓子丹。没有想到,时到今日,我还能重拾这门手艺。说真的,阿瞒。作为兄弟,我要感谢你的理解与宽容;作为臣子,我也要感谢你这个明君,给我这个报效国家、一展报负的机会!实不相瞒,从数年前起,我就有了一个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与突厥决战于疆场!今天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我心里,真的很激动!”

“其实,我也是一样的激动!我很早就想干出一番帝王应该干地事业来。”

李隆基感慨说道:“只恨我身在帝王家。不能冲锋陷阵,身上也没有谋略与武艺,不然我也想如同你一样,披坚执锐叱咤疆场一番。不过,既然我不能亲自上阵。那就会在后方全力的支持你!我们兄弟二人,终于有机会,联手干一番大事业了!但愿我们能够马到成功,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名垂青史!”

说罢,李隆基伸出了一只手来,秦霄挑嘴一笑。豪情万丈的挥手跟他握到了一起!

李重俊在一旁发愣,看着李隆基和秦霄眼中都放射着异样的神采,不由得身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低声颤道:“咦……断袖之癖!”

“断你个毛!”

二人联声痛骂。

李重俊嘿嘿的怪笑:“别骂,我又没有嫉妒。我一向只对女人感兴趣。”

二人自然对李重俊嗤之以鼻。不屑与之争论。三人又饮了一阵酒,桌上的几道斋菜都有些凉了。才自作罢。

李隆基将金梁凤唤了进来,让他拿出早早给秦霄准备好地铠甲与兵器。金梁凤领着众人到了一间屋子里,那里有两个木架子,一个挂着一幅金光闪闪的黄金明光甲,另一个插着一柄闪气四射的金色凤翅镏金铛!

秦霄见到这两样东西就大喜过望。不仅仅是出于自己识货地眼光,而且金梁凤的手艺他也是知道的。打造这些东西,绝对是他的拿手好戏。

秦霄大步上前,先将凤翅镏金铛拔了出来。冰冷的寒镔铁铛,凛冽地凤尾刀棱,闪着摄人心魄的杀气。

“好!果然是天生凶器!老牛鼻子,你这手艺,比昔日的卢大匠还要出色!”

秦霄不由得大声赞道:“轻重尺寸刚刚好,十分趁手!”

金梁凤在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