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大卫?埃里森离开旧金山时还在考虑的问题,如今好莱坞能做到单部电影票房上10亿成绩的影片和导演寥寥无几,可以说除去詹姆斯?卡梅隆和杜克?罗森伯格外,基本没有其他人能做到这一点。
特别是杜克?罗森伯格,已经有多少部影片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了?《魔戒》三部曲,《黑暗骑士》……
想到《黑暗骑士》,大卫?埃里森心中一动,如果没有小丑之死,这部影片的票房可能不会如此爆发?
他脑海里渐渐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念头,却又一时抓不到,只好暂时放弃这些,转到眼前的现实中来。
杜克?罗森伯格的新片据说又快完成拍摄了,这明显是在针对奥斯卡的一部影片,大卫?埃里森很想做点什么,却有心无力,对方的制片风格不招学院待见,而他自己这个人就不受好莱坞那些传统势力的欢迎。
如同大卫?埃里森了解的一样,《地心引力》的拍摄已经到了最尾段,由于前期筹备时解决了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使得拍摄过程相对简单了一些,经过四十五天的紧张拍摄,这部规划中九十分钟左右的影片,只剩余了最后的镜头。
华纳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杜克指挥剧组在布置最后一个长镜头的拍摄,这是全片的结尾戏,也是斯嘉丽的女主角回到地球获得新生的重要戏份,《地心引力》与杜克以往的任何影片都不同,会使用大量的长镜头组成,结尾的这段戏也不例外。
摄影棚内靠左边的位置,一个巨大的水箱早就架设完毕,水箱的四周全是绿幕,里面的水模拟的如同真实的湖水一般,其中还生长着足够以假乱真的水草,至于其他的浮游动物之类的东西,就要依靠后期制作时添加了。
此前已经拍摄了女主角乘坐神舟落水的镜头,剩余的长镜头将是斯嘉丽脱掉天空服,游回陆地上的场景。
两名摄影助理已经穿戴好了潜水服,将在水下抓拍斯嘉丽的表演,杜克检查了剧组的准备,然后将斯嘉丽喊到了水箱边。
这是水箱的正前方,周围除了摄影机位外,也全都架设了绿幕,杜克站在水边的空地上,指着湿润的泥土说道,“记得,上岸后一定要抓一把泥土!”
“我知道!”斯嘉丽认真的点了点头。
两人之前做过足够多的交流,这些戏份也不需要杜克再多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叮嘱了一句,“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憋不住气,就直接游上来。”
斯嘉丽给了杜克一个放心的表情,“我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
叮嘱过斯嘉丽,杜克又向另一边看了看,三名救生员已经到位,如果水下的演员和摄影师有任何意外,他们第一时间就能下水施救。
在安全措施上,杜克从来都不会马虎,何况其中还有斯嘉丽?约翰逊。
“各部门准备!”
走上高高的平台,杜克站在导演监视器后面,“最后一场戏,现在开始!”
虽然杜克喊了开始,但拍摄没有马上进行,而要等斯嘉丽?约翰逊到位,她跳进水池当中,缓缓游到靠中间的位置,猛吸一口气沉入了水底,水箱并不深,很多效果都是依靠后期添加,十几秒的时间后斯嘉丽已经到位,她做了一个ok的手势,拍摄立即开始。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斯嘉丽并不能憋很长时间的气,原本杜克是想让潜水员携带潜水装置协助斯嘉丽拍摄,但看到她能在水下待接近一分钟的时候后,就放弃了这些繁琐的准备工作。
水下的戏相对比较简单,斯嘉丽做出几个脱太空服的动作,然后摆脱所有的桎梏,向着上方游去,她穿过一丛水草,很快就接近了水面。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水下的拍摄使用的是高速慢镜,在斯嘉丽?约翰逊即将出水的瞬间,约翰?施瓦兹曼控制的主摄影机立即转了过去,清晰的捕捉下斯嘉丽的每一个动作。
杜克始终紧盯导演监视器,斯嘉丽挣扎的爬上湖岸,已经无力站起,她只是用脸紧紧贴着岸上的泥土,感受着地球,感受着劫后余生,感受着自己的重生……
她缓缓抓起一把泥土,眼睛紧紧盯着它,这无比熟悉的土地,此刻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好像只有从太空劫后余生的人才能明白,这看似寻常的泥土对她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斯嘉丽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一刻没有任何人或者力量能阻止她站起来,尽管站起的过程中不断摔倒,但她最后还是坚毅的站立在脚下的泥土上。
吊臂伸过来的镜头首先给了她的脚和泥土一个特写,然后缓缓向上,最后停在了斯嘉丽的面孔旁,直到她缓缓迈动了脚步……
“cut!”杜克的喊声响了起来,“这一条过了!”
摄影棚中响起一片轻松后的叹息声,虽然拍摄只有四十多天,但紧张和密集程度却是从来没有过的。(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七十章3D总有一天会改变电影
杜克用来拍摄《地心引力》的方法非常特殊,这也决定了它的后期制作会跟之前的电影很不一样,早在前期筹备的时候,他这个导演就意识到了这点。
不说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时间。
影片想要赶在新年前做到点映,以获得报名参加奥斯卡角逐的资格,只有三个月的后期制作时间,对于这样一部影片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约翰?施瓦兹曼和蒂姆?韦伯都劝过杜克,放弃这一届奥斯卡,等明年也不晚。
但他们不知道杜克的心思,他之所以赶制这部影片,为的就是这一届奥斯卡,除非《黑天鹅》也挪到明年在北美公映,否则他不会改变计划。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黑天鹅》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过全球首映,也将在十月份正式登陆北美。
拍摄结束后,杜克再次去了一趟工业光魔和乔治?卢卡斯的家,《地心引力》的制作成本也追加到了2亿3000万美元,影片有近三分之二的资金,都将投入到特效制作当中。
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只要出得起价钱,就能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手。
工业光魔调动了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人手参与到《地心引力》的后期制作当中,不仅仅是北美,工业光魔在伦敦、印度和新加坡等地的分公司也加入到了其中,他们调集到大量的人手和数码师,专门负责最为耗时耗力的镜头渲染工作。
不过杜克很清楚,要让影片足够出色,特效制作是一方面,故事的讲述也是一方面。《地心引力》符合现实,却也没有死板的完全依据于现实。
比如说,后期制作中,很多太空站和卫星的轨道的高度都被适当压缩了。
由于影片将使用大量的长镜头组成,时间超过五分钟的镜头比比皆是,剪辑工作相对没有过往那么繁琐。杜克将初剪工作完全扔给了麦克?道森,他则在华纳制片厂的影片特效总部里,统筹进行将北美、南亚、欧洲和东南亚囊括在内的特效制作工作。
特效制作早在影片尚未开拍前已经开始,拍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否则根本无法完成仅仅渲染就要耗费几个月时间的制作,而且杜克用重资集齐大量人手,许多镜头都可以同时进行处理。
当然,后果就是那高昂的制作成本。
但他现在有这样的本钱,只要制作成本不超过3亿美元。相信华纳兄弟的审核委员会都不会怎么犹豫。
整个后期制作中,重要的工作非常多,镜头渲染无疑是最繁琐的一项。
按照杜克的要求,拍摄完毕和cg制作的镜头,需要增加渗透、闪耀和色差等众多的镜头效果。
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工业光魔的特效组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使用最新开发的命名为‘阿诺德’渲染器的特效开发软件,这款软件功能强大。却没有在过往的任何影片中实际运用过。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又面对异常庞大的工作量。包括杜克在内,很多人还是有些担心的,幸运的是,阿诺德渲染器有着超强的记忆管理功能,让很多复杂的场面也能完成渲染。
这是阿诺德渲染器擅长的东西,用许多复杂的几何来完成渲染。同时还能做很多光线追踪,由于渲染的工作时间很长,以及杜克施加的巨大压力,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要一直确认做的是正确的,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对于整部电影的质感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那无疑是在砸工业光魔的招牌。
而且杜克还让他们用了很多实例化的手法,以增加画面的复杂性。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么做有助于观众的感官体验。”
杜克也对工业光魔在剧组的特效总监蒂姆?韦伯做了番解释,以便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因为你在太空拍摄的时候,不可能是用最好的摄影机在拍,也不可能换镜头,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所以说用那些特效镜头是为了展现在太空摄影的感觉。”
根据杜克的了解,在太空拍摄是真的会有一些漏光的,由于太阳的遥远以及太空的乌黑一片,如果在阴影部分没有表现出地球反射过来的光的话,那么反差就会变得特别大,比任何在地球上看到的东西都要大。
所以说,在电影里需要很多高对比度的画面。
要怎么让观众信服在太空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性是比较让人伤脑筋的,一般用于太空电影中的桥段杜克都不能用,不管是用模拟还是用特效。比如大气中放电过程引起的脉冲电磁辐射——也就是天电,把远处的天电处理得闷闷的不那么有力量,是不符合电影观众期待的。
还有爆炸,在宇宙中有爆炸的话,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那是什么样的。
因此后期制作时,也不会完全按照宇航员提供的资料,有时候不得不破例,比如说宇航员从太空站出去往往要花5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能照搬,到时观众们看得正高兴,影片就给他们这样一个东西,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对于动作什么的,杜克还是会先做得和现实一样的,也会有些会破例,但是总会让这些动作看起来是有意义的。
还有一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