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医-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的人多好啊,万一有什么其他的知情人,能提供给我更多的信息,我岂不是求之不得!”他却这样说着。

我愣住了。血矶炉一直被视为不祥之物,会给它的持有者引来灾祸,所以遁形避世是很自然的事,我已经完全习惯了,除非必要,是极少会拿出来示人的。

但朴翁这个则不一样,摆明了是件赝品,即使给人看到也不会怎么样,反而有可能因为被注目而带来真品的线索也说不定!别的不说,他刚才这么一亮,不是就吸引了我………一个正牌血矶炉的继承人嘛!

其实如果真正的血矶炉在我身上,我也是不敢这么轻易就承认自己与它扯上什么关系的,但现在我自己也失去了血矶炉的踪迹,只要有一点机会,我都应该去尝试一下,毕竟它才是我存在于这段历史之下,周旋于争斗之中的唯一理由。

当即点头道:“好吧,反正是你的东西,你随意好了。”

二人于是丢下那大大的血矶炉,走进了他的帐篷。没等我在榻上坐下,朴翁已经迫不急待地说道:“我开始了!这东西的确是我仿制的,因为一个机缘我得到了它的构造图,想好好研究一下,但是没有实物的话很难产生什么灵感啊!就做了这个。该你了!”

“构造图?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问道。

“不是说好了一人讲一段嘛!该你了!”他不满地叫道。

“你都没说清楚啊,我当然要澄清一些细节了!要是我也讲得不清不楚你也肯定不满意的对不对?”我一摊手道。

他有些不服气地盯着我,却也反驳不出什么,嘴里说道:“怪不得章邯说你是个难缠的小子……”

“什么?”我假装听不到。

“没什么!”他终于乖乖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绢帛递给我道,“就是这个了。”

我心里对于他口中的“构造图”是有期待的,非常希望它就是与血矶炉有关的那份绢书。但一看他手里这东西的材质,立刻看出并不是,不禁有些失望。

但是展开一看之下,却是相当的惊讶,因为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却是和那绢书别无二致,上面所画的血矶炉图形,也和真正的血矶炉一模一样!只不过就算是在正品的绢书上,也只是画出了图形,并没有标明尺寸,也难怪这老爷子会按照标准丹炉的大小来仿制了。

更令我振奋的是,现在再看到这份绢书,我发现上面的字我已经全部都认得了。我相信这个能力是来自于墨晏,这个年代流行的文字仍然是小篆和隶书,但是这位才学卓绝的河东才子,却连甲骨文也有所涉猎,真是帮了大忙了!

我快速地把绢帛扫了一般,和当时田歌所翻译出来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出入,除了血矶炉的图形之外,记录了陶家世代因寻宗血咒而命运多舛、少子早夭的不幸遭遇。但在最后一段,有几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几个看上去不太像是正文,却像是注脚的文字,用简短但是令人产生无数遐想的笔触记载着:牺牲者,得永生。

这几个字瞬间令一张我有些不太想再去面对的容颜出现在了脑海里……然而更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说法会被记载在血矶炉的资料旁呢?

最明显的,单看对血矶炉背景的描述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彻底的不祥,无法摆脱的传世诅咒,莫名其妙的噩运传承而已,偏偏“牺牲者,得永生”这几个字被写在结尾处,尤其“永生”二字,却让人顿时莫名地有了一些新的期待,就像这诅咒和噩运成了一扇通向永生的大门一样!

之前我一直想不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陶家的倒霉是有目共睹的,但血矶炉却还是引来如此多的关注甚至争夺,从而也给我们陶家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悲剧呢?难道这些人是傻瓜吗?明知是诅咒还想分一杯羹?现在却突然惊觉:难道说今天我所看到的这六个字,就是始作俑者?!

见我望着这绢帛一会忧一会喜一会又呆若木鸡,一旁的朴翁可是急坏了,最后干脆一伸手过来把绢帛夺了过去,叫道:“看够了没有哇!这回没问题了吧?该你说了!”

“我要说的很简单,我见过真品,所以知道你这个仿制品!”我心里仍然沉浸在这残酷真相带来的打击中,嘴上只是这样简洁地说。

“啊?”他瞪大了眼睛,显得有点难以置信,接着问道:“你是陶家的人?”

呃,他这个问题直指真相,真的令我始料未及!“见过真品”怎么就和“是陶家的人”联系到了一起呢?一般人都顶多会问“在哪里见过”“真品什么样”之类,不会一下子跳这么远吧!但转念又一想:难道这人认识陶家的人?

索性直接问道:“难道你认识陶家的人?”

他摇头道:“那怎么可能,陶家人那么神秘,想找也不容易……不过你要是姓陶的话,我不是就认识了!”

不知道为什么眼下我却没有气力去隐瞒什么,坦然地点头道:“不错,我是姓陶。”

“啊!”他却跳起来叫着,“我顺口胡说的,你竟然真的是啊?!”

……无语了,眼下我真的想静静。

第二百四十章 是福是祸

但是朴翁却马上面露质疑地问道:“真的吗?你是陶家的人?那真正的血矶炉在哪里?”

我只能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暂时不知道。”

“你小子就蒙我吧!”他却一副恍然大情的表情道,“就知道不会那么巧正好遇到陶家的人!血矶炉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离身呢,更不可能连在哪里都不知道吧?明显你就是在诳我!”

“我……”我刚想辩驳,心里却浮上一个念头:为什么我敢断然自己就是陶家的人呢?在这个时代,其实相当多的人并没有姓,判断墨晏姓“陶”,最初只不过是我先入为主而已,真的并没有确证啊!

但马上又意识到,如果没有陶家的血作引导的话,我的意念会安然地植根于此么?别的不说,单这面容,就知是与我陶勇一脉相承啊!

“不管你信不信吧,”我说,“我的确是见过血矶炉的,但是比你这个要小得多。”

朴翁听了一愣,问道:“小得多?怎么会呢!它不是一个丹炉吗?”

“它只是一个丹炉的造型而已,并不是用来炼丹的,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大。”我解释着。

“不是用来炼丹的?那是做什么的?”他问。

“是……”我说不下去了,因为我也不知道血矶炉是用来做什么的。

“哈哈!不知道了吧,果然一追问就露出破绽了。”朴翁不无得意地道。

“难道你知道吗?”我不服气。

“我要是知道还用搬着这么大个东西东奔西走嘛!”他白了我一眼说道,“但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工夫,我一定要解开这个谜!”

“为什么?你又不姓陶?……你不姓陶对吧?”我胡乱地问着。

“记不记得上次我告诉你过你,我在等一个人,这次我到这里来,正是为了见到这个人!”朴翁说道。

“这人和血矶炉有关系?”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但如果她也对这事无能为力的话,那你小子就更不用指望了。”

“……好吧。你好像还说什么生死轮回的实情之类的,那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想起了那段没有进行完的对话。

朴翁却不答话,而是突然抬头在我头顶重重拍了一下!

“干嘛?”我吃痛大叫。

“猪脑子啊!咱们说了这么半天在说什么啊!血矶炉啊不是嘛!”

我捂着头,稍微理顺了一下思路,终于明白过来了似地尝试着总结道:“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血矶炉里藏着的就是生死轮回的实情,而你将要见到的那个人,能帮你解开这个谜!”

“对嘛!”他一脸不屑。

“那你说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啊?”面对这们老先生的意识流,我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请教。

“是个女人。”他说。

“什么样的女人?”

“很厉害的女人!”

“好吧,当我没说……”如果这是一场梦的话,我真的觉得很想醒过来了。

却见朴翁颓然地往榻上一坐,失望地自言自语说:“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呢,真是空欢喜一场啊!”

我却突然想起一个茬儿,问道:“你刚才说这次过来是为了见这个人,章邯大人也告诉过我说这次巡察的队伍里跟了一个能人,难道指的是同一个人?”

“谁知道呢……”他却双目无神地说。就像是小孩子疯闹完,精力都用尽了一样,一下子变得兴味索然了。

见他这副样子,我也不便再逗留下去了,站起身来说了句:“您老也累了,休息一下吧,有机会再来向您请教。”

出门前再回头看了一眼他那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却在心里说道:遇到我到底有没有价值,您早晚会明白的。

不管怎么样,我已经明白章邯要我跟这位朴翁打交道的原因了。热衷于长生之学的皇上这次前来巡察,带了一位厉害的方士,也许,是有什么用意的。作为一个心思细密的少府令,不考虑到对应之策是绝对不明智的。

虽然论起怪力乱神之事桑青也堪称一把好手,但是如果再做细分的话,桑青更倾向于“破”,既以理清混乱无序,还常人以安宁为主;而所谓的“永生术”之流,倾向于“立”,是在原本无望的生死有命之中,非要创立出精神永续的可能性来。

而这位朴翁,不管是从之前对噬灵妖树的讨论,还是凭今日对血矶炉之谜的熟知和热衷来看,都明显属于后者。但他这般有些孩子气的表现,却是需要有人在侧支应,才能既借助到他的力量,又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看来这个被选来从旁支应的人,就是我。

但天意造化,这个无意中来插一脚的我,竟然是血矶炉事件最大的当事人!虽然是一个无知的当事人,但对解开这个谜的执念,却是超乎任何人的!

这不得不令我对三天之后的巡察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一个开辟千年帝制的始皇帝,一个能解开生死轮回之谜的女方士,一次秘而不宣的探墓之旅……无不令人血脉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