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于丹的这段话,是自相矛盾的。
她承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可是她却要强调说:“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还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于丹教授显然片面夸大了〃内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外治〃的作用。
于丹还写道:〃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显然是将〃内治〃与〃外治〃对立起来。
殊不知没有〃外治〃,也就没有内心修养的动因。
〃内修〃与〃外治〃是一个完整的苹果的两个面儿,丢掉了半个苹果,还能有一个完好的苹果吗?
也许于丹教授也觉得有意割裂〃内治〃与〃外治〃的言语,暴露出实用主义的功利目的,很容易会被懂《论语》的读书人提出质疑。
所以她笔锋一转,又写道:“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了说明如何〃为社会服务〃,于丹引用《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指出士的标准有三,一是“不辱君命”;二是“不辱祖先和父母兄弟”;三是“言必信,行必果”。
她认为这三件事就是在“为社会做事”。
于丹教授在这儿指的〃士〃就是知识分子。
于丹教授指的〃为社会做事的'士'〃,是指的旧的意义上理解的“士”。
孔子的思想并不像于丹教授说的那么简单,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和复杂。
同一本《论语》并不是孔子在同一时期的言论,而是各个时期言论的集合。
孔子的思想不是从始至终一直不变的,也是在变化之中的。
孔夫子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是在于对旧传统文化的突破,对自己旧有观念的突破。
这是哲学上的突破,也是超越的突破。
这些“突破”当然都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例如孔子虽然因尊重三代相传的礼乐而只是“述而不作”,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对礼乐缺少内在生命的僵死的形式深恶痛绝。
礼乐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
孔子是在《论语·子路》中谈到了“士”的最高标准。
但他当时所指的“士”与《说文解字》上写的原始意义上的“士”是相同的,那就是:“士,事也”。
这个定义适用于专制制度下具有固定职业的知识分子,但远不是孔子“突破”后的新的“士”所涵容的意义。
于丹写道:〃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这种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他的职业角色中,只能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于丹还在这一谈到〃士〃的标准的章节中写道:〃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并不缺乏。
在一个突变的情形下,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有所担当,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职业角色中所要受到的一种考评。”
于丹是以职业角色来给〃士〃定位的,她不知道她引用的孔子的那三条〃士〃的标准是孔子“突破”之前的观念。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6)
在孔子〃哲学的突破〃之前,士(中国的知识分子)被固定在封建关系之中从事着职业。
在孔子的“哲学的突破”之后,士已经有了“道”的依托,有了高远的精神凭借,有了自身的人文追求,可以批评政治社会,敢于与王侯将相分庭抗礼。
孔子的〃突破〃是伟大的,〃突破〃才是儒家的基本性格。
正因为孔子喊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声,儒家才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论语·泰伯》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可见〃突破〃后的〃士〃的特性已不在其客观的社会职业,而在其以〃道〃自任的精神。
当知识分子不再是一个从属社会的经济附属物时,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才能以整个文化秩序为关怀的对象,才能坚定地坚持思想上的信念。
〃突破〃后的〃士〃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正是〃突破〃前的〃士〃被于丹教授当成论述的对象,于丹教授因此也因错合拍,与她前几章的心得合拍,与她这本书的主题合拍。
或者说于丹教授的论点需要“突破”前的“士”的概念的支撑。
于丹教授的理想之道原本没有多么高远的要求,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理想之道是什么?
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多么容易满足的于丹教授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的结尾处,非常煽情地对大众读者说:〃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这千古的沧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颜,想一想他让我们去到自然中的鼓励,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
而不至于像那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论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于丹教授三次提到〃心〃,又是〃心灵的仪式〃,又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又是“内心的关照”。
于丹教授乐此不疲地对“心”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地呼唤着心灵的休养。
可见她所追求的“理想之道”原来就是“心灵休养”之道。
我们终于看到了于丹教授的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这一章是于丹教授读《论语》的第七个心得:《人生之道》。
这一章的题目会让许多人产生兴趣。
人生之道!是的,谁能没有人生之道呢?
谁都愿意有人指点人生之道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中先引用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说明人生的短促。
随后于丹教授引用了《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于丹当然还要像前六章那样,将对这一段的理解向〃心〃上靠去。
谈到〃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呢?
于丹教授写道: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
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于丹教授还写道: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
我们毫不奇怪于丹教授还是借〃三十而立〃来说她的〃心〃,用〃内在的心灵标准〃来衡定生命是否“立”了起来。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7)
三十岁以后呢?
于丹告诉我们:〃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又是〃心灵〃! 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于丹教授解释说:〃那么什么叫做不惑?
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
即使外部世界给我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思考是要用〃心〃的,还是〃心〃! 于丹教授接着写道:〃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衡量五十岁的人生是要看〃内心的定力〃的,原来如此! 于丹教授接着说:〃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六十岁和五十岁很相似,都离不开〃内心的定力〃。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于丹教授注释说:〃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于丹教授这一次碰对了,就连孔子都说出〃从心所欲〃了,还能不提到〃心〃吗?
于丹教授还要把人生历程总结一番,她写道:〃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那么按照这种意思可以推论出:〃人生之道〃就是〃心灵历练〃之道。
于丹心得的危害性 我们把于丹教授的所有心得加在一起,就能清晰地看出于丹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第一章天地之道的心得:内视,去发现你的内心。
第二章心灵之道的心得: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三章处世之道的心得:修养内心。